愛情是一個特別美好的詞語,可以讓我們心生無限的柔情與溫暖。
真正美好的愛情,是彼此真心相愛,坦誠相待。
如果我們在感情中,不能坦誠相待,或者說,我們之間的緣分走到了盡頭,那麼我們不如好聚好散。
一個人心裡有沒有你,看看他眼神就知道了。當初你皺一下眉他都心疼不已,如今你痛哭流涕他也無動於衷。
過度的熱情會把被愛的人寵壞,忽冷忽熱的回覆會把最愛你的人推開。
對方愛不愛你,撤回一條微信消息就知道了。
前段時間,好朋友貝貝突然要結婚了,但是結婚對象卻不是那個在一起五年的男友。
我很好奇,為什麼一個和自己在一起相互了解五年的人卻比不過一個相戀半年的人呢?
後來貝貝跟我說:「時間並不能代表一切,愛才可以。」
我很不解她是怎麼突然就想的這麼透徹的,貝貝告訴我:
和上一任在一起已經五年,兩個人已經很了解對方了,不僅沒有了激情,更沒有了好奇心。
兩個人從一開始的小心翼翼變成了如今的全然漠視,有的時候她給男友發消息,男友都懶的回覆。
有一次,貝貝給閨蜜發微信,結果不小心錯發給了男友。於是,她趕緊撤回了這條微信。
換作以前,男友肯定會第一時間追問她到底發的是什麼內容,為什麼要撤回。可是,這一次男友卻遲遲沒有下文。
直到這一刻,貝貝才恍然明白:有的時候,時間會把習慣和愛混淆了。
給愛的人發微信,就像往宇宙發射一個訊號。
隨著訊號的發射,焦慮也隨之而來:他到底看到沒看到?在忙,還是懶得回我?
因為一個人如果好奇你撤回的消息,那至少證明這個人在意著你,他想知道你內心所想,他好奇你因為什麼欲言又止。
如果連你撤回的消息都懶得問了,就是告訴你「我很忙」唄。忙是一個人簡單明了告訴你「別搭理我」的最佳方式。
不聞不問,毫無下文就是不愛了。因為沒必要每次刮獎,都要把謝謝惠顧都刮出來才死心。
愛或不愛,細節決定成敗。
一段感情有著它的階段性,初相識的驚喜,熟悉後的磨合,矛盾激化時的互相忍耐,對於變,有著不可抗拒的宿命感。
撤回消息就是一種試探:愛我的人,我做什麼都會第一時間來問,愛我的人怎麼會不好奇剛才我發了什麼。
除了真的信息發送錯誤的,每個信息的輸出,都附帶著「我想你了」的潛臺詞。
撤回時,是遲疑,是自省,怕自己在對方心裡的分量太輕,怕打擾了別人,怕得不到想要的回應。
但是如果對方真的沒有任何回應,那就不要再試探了。
就像梁朝偉說的一樣:
「男人愛你,你就一定能夠感覺得到,如果你想起的只是他給的不安,那麼其實他沒那麼喜歡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