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EOSR發布之初佳能同時發布了4支RF卡口鏡頭,強大的鏡頭群令人印象深刻。其中28-70 F2和50 1.2兩隻超規格鏡頭幾乎引起了所有攝影愛好者的注意。不過在這兩支鏡頭耀眼的光芒之下其實還有一支筆者認為最適合作為掛機鏡頭使用的:RF35mm F1.8 MACRO IS STM。
為什麼說最適合掛機且近乎「萬能」?較輕的重量、 35mm的經典人文與人像焦段、F1.8大光圈,IS防抖和0.5倍放大倍率的微距能力足以使他勝任筆者可以想像到的幾乎所有場景,人像、風光、掃街、美食,靜物和弱光夜景均能上手。雖然可能並不是各項中的翹楚,但確實是一個多面手。
筆者有幸拿到一支RF 35mm,裝在EOSR上後者第一次沒有了頭重腳輕的感覺(2870和50 1.2是真的重);鏡頭和機身材質觀感上幾乎一致,一體化感覺非常好。鏡頭上控制環、對焦環,AF/MF切換和防抖開關一應俱全。麻雀雖小五臟俱全,RF 35mm內部採用了9片圓形光圈葉片、9組11片的光學結構、其中使用了一片非球面鏡片補償像差。而據官方說法,使用前鏡組對焦可以大幅減輕對焦鏡組的重量,還可以抑制因對焦位置產生的像差,最終得到由最近到無限遠整個對焦範圍內的高畫質表現。
話說這麼多,實際使用才能見真招。筆者作為一名「資深」的糖水小清新人像攝影,自然要拿來拍妹啦,這次也有幸邀請了微博@很洋氣的名字-靈靈 拍攝了一組人像。
不錯的銳度和虛化能力在拍攝這樣的環境人像時得心應手,拍攝半身的近景眼睛上的睫毛清晰可見;前後景的虛化讓模特更加突出。焦外的過渡十分自然,沒有明顯的二線性出現使得整體觀感良好,大光圈鏡頭拍攝的氛圍感十足。
逆光帶來的獨一無二的光感和為了測試這支RF 35mm的色散以及抗眩光能力,」懟「太陽自然必不可少。從上圖中可以看到這支鏡頭的色散控制和抗眩光能力還是十分優秀的,只在焦外極細的繩索出現在太陽下時出現了輕微的紫邊。
藉助於EOSR的對焦系統和RF 35mm尚且可用的對焦速度(畢竟帶有微距),整體拍攝十分順利;這兩者較輕的組合也讓拍攝變得十分輕鬆。在室內拍攝的部分由於光線較差,筆者有時甚至將快門放低於1/40s但是依舊拍攝出了清晰銳利的圖片,這也得歸功於RF 35mm強大的鏡頭防抖能力。而所有的人像樣張筆者也僅是簡單調色和磨皮,並沒有進行後期銳化等操作。
不過掃街自然也不能落下,筆者為了進一步測試這支鏡頭的焦外表現,來到了夜晚的南京路步行街。
可以看到焦外的彌散圓和口徑蝕表現的都非常棒,光斑集中處也層次有致不顯雜亂。藉助於鏡頭防抖,在夜晚依然可以使用較低的iso和快門,拍攝出畫質優秀並且有一定戲劇性的夜景掃街圖片。
整體而言這是一隻綜合性能優良的35mm鏡頭,優點筆者就不再贅述。講講唯二的缺點吧:由於較長的對焦行程,考慮到微距和鏡頭結構所採用的外對焦導致這支鏡頭整體對焦速度在RF卡口四支新鏡中墊底,但是也能滿足日常使用(畢竟不會有人拿著35打鳥拍體育把);可能是考慮到定位問題,沒有了佳能標誌性紅圈以及金屬材質的鏡身略顯低廉,不過在3000元左右的價格下,這兩點缺點筆者覺得完全是值得克服的(笑)。
不知道讀者朋友們吃飯了沒?筆者在拍攝完成後自然要跟可愛的小姐姐去覓食啦,順便測試一下這支RF 35mm的微距能力。在拍攝微距時全開光圈,雖然景深很淺但是依然可以看到焦內的銳度十分感人,細節展現一覽無餘,拍攝的炸豬排也看著更加美味了。
*本文系網易新聞·網易號「各有態度」特色內容
*本篇內容來自「影像新勢力」原創,如轉發請註明出處。
掃一掃,關注@影像新勢力 微信公眾號
這是一個由專業攝影師、資深媒體人和骨灰級影像發燒友組成的影像群落。
我們愛攝影、愛器材,愛這個美妙的光影世界。
我們有激情、有理性,有讓你表達心聲的渠道。
我們期望能一直在影像道路上引領你、陪伴你、跟隨你,
並深深以你為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