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素質便攜掛機頭 佳能RF35mm F1.8微距鏡頭評測

2021-02-15 西光攝影俱樂部

這是一隻接近完美的「全能」掛機頭,光是從其紙面數據上就可以窺見其中奧妙。35mm則是經典的人文焦段,約305克的重量足夠輕量,約Φ74.4×62.8毫米的最大直徑和鏡身長度則足夠小巧, 再加上最大光圈F1.8,0.5倍放大倍率的微距拍攝能力還有IS防抖功能,這些特點加在一起,使它有了能夠面對多種場景拍攝實力,無論是風光、掃街還是美食,靜物,甚至是面對人像和弱光夜景都能上手拍攝。

只有紙面數據肯定是不夠的,大家更關心的是它的實際表現。那麼,這隻RF35mm F1.8 MACRO IS STM鏡頭的表現究竟如何?就讓我們在接下來的文章中為您揭曉。

外觀

RF35mm F1.8 MACRO IS STM這支鏡頭初看上去似乎有點其貌不揚,它既沒有其他幾隻RF鏡頭的紅圈,也沒有其他大光圈鏡頭那樣的「大眼睛」,甚至配上專用的遮光罩後顯得有些「怪異」,但其實正如那句俗話所說的,麻雀雖小五臟俱全,這隻鏡頭利用RF卡口大口徑與短後對焦距離,實現了鏡頭高畫質與光學結構的小型化。

RF35mm F1.8 MACRO IS STM鏡身

不是每個人都追求最大光圈為1.4的鏡頭,但是大部分人對於最大光圈1.8的鏡頭還是有需求的,可以說已經成為一種「剛需」。而這隻鏡頭正是抓住了這一點,在最大光圈上取得了一個絕佳的平衡點,通過運用短後對焦距離的特性,在靠近圖像感應器的位置放置大口徑鏡片,支持最大光圈F1.8與35mm全畫幅的寬廣像面,使得在普通拍攝和微距拍攝時,畫面周邊也同樣具備高畫質。

RF35mm F1.8 MACRO IS STM

這隻鏡頭雖然是外對焦設計,但實際上它在非微距拍攝對焦時鏡身長度不會產生變化,而在微距拍攝對焦時才會在鏡頭前方會有所伸出,對於這點筆者個人表示可以接受,畢竟伸出的長度有限,換來的微距拍攝能力卻是十分實用的。

最近對焦距離0.17m

專用遮光罩

雖然很多人都認為EOS R沒有加入機身防抖有些遺憾,但是RF35mm F1.8這隻鏡頭配備了IS防抖機構,憑藉著佳能多年的鏡頭防抖技術的積澱,完全可以彌補這一遺憾。

鏡身對焦模式及防抖模式開關

RF鏡頭的卡口部採用了質感十足的啞光金屬銀的設計,配以紅色的鏡頭安裝標誌,搭配EOS R相機身顯得大氣,且具有很高的辨識度。控制環表面則採用了不同於對焦環的菱形防滑設計,提供良好手感的同時,也便於用戶憑感覺盲操。

鏡身前組鏡片

該鏡頭具有9組11片的光學結構。在對焦鏡片組中使用了1片非球面鏡片,對球面像差進行有效補償。前置光圈以及前鏡片組對焦的採用,減輕對焦鏡片組重量的同時,使對焦鏡片組後方鏡片可以固定配置,抑制了因對焦位置而產生的像差,獲得了從至近到無限遠整個對焦範圍內的高畫質表現。

鏡身後組鏡片

這隻鏡頭不僅在外觀上做到了小型化,重量上也足夠輕量,搭配EOS R機身後總重也只有900多克。重心的位置也十分合理,沒有頭重腳輕的感覺,小型輕量化的機身為日常攜帶提供了保障,尤其是對於追求輕量和畫質的均衡的用戶來說,可以說是最佳的掛機鏡頭。

暗角畸變

鏡頭的設計是一個複雜的工程,各項性能之間為了取得平衡或是有所長處,在其他參數上必定有所妥協。廠家生產鏡頭,往往會優先保證解析度、色散一類的「硬指標」。而像畸變、暗角這類可以靠機內矯正後期調整輕鬆解決的問題,廠商往往會選擇通過數碼的方式去解決。不過為了更好地了解鏡頭的特性,我們還是要來看一看這支鏡頭的畸變表現。

RF35mm F1.8畸變表現

畸變分為桶形和枕形兩種,當拍攝一些線條物體時最為明顯,相對來說廣角鏡頭更容易產生難以校正的變形,而中長焦鏡頭控制起來就容易的多,我們關閉機身的矯正功能進行拍攝,可以看到,佳能RF35mm F1.8 MACRO IS STM這支鏡頭並沒有出現很明顯的畸變。

暗角和畸變一樣,都屬於可以通過後期輕鬆解決的鏡頭特性。暗角又被稱為失光,簡單說是由於鏡頭的通光量不足和鏡頭邊角的入射光線與鏡頭光軸有較大的夾角造成的,而通光量直接與鏡頭的孔徑有關。正常來說廣角鏡頭在大光圈下容易出現暗角,相對而言,很多人還是很喜歡使用鏡頭的暗角來給照片增加所謂的「味道」的。接下來就讓我們來看一看這支鏡頭在暗角方面的表現。

為了相對客觀,測試時我們關閉了機身內的暗角修正功能,可以看到,佳能RF35mm F1.8 MACRO IS STM關閉矯正後在最大光圈下出現了一定的暗角,當光圈提高一檔時暗角基本消失,F4時已完全消失。關於這點,筆者覺得機身修正已經基本能夠滿足用戶消除暗角的需求,而如果喜歡添加暗角作為表現,那關閉機身矯正即可,完全交用戶自己選擇。

鏡頭防抖

之前有人曾說,沒有機身防抖的相機不是好相機,雖然很多人都認為EOS R沒有加入機身防抖有些遺憾,但是RF35mm F1.8這隻鏡頭配備了IS防抖機構,憑藉著佳能多年的鏡頭防抖技術的積澱,完全可以彌補這一遺憾。對於這隻鏡頭來說,由於它涉及題材的全能,防抖表現也顯得十分重要,無論是拍攝靜物還是夜景,防抖都很大程度上決定這成片率。接下來就讓我們來看一看佳能RF35mm F1.8 MACRO IS STM的防抖表現,快門優先曝光模式,整檔下降手持拍攝,截取畫面的放大切片如下。

可以看到,RF35mm F1.8 MACRO IS STM這支鏡頭的防抖功能還是立竿見影的,對於出片的成功率有著顯著的效果。這一點對於我們手持使用更低的感光度拍攝獲取更高畫質,有著實質性的幫助。

解析度

RF35mm F1.8 MACRO IS STM作為一隻有著廣泛用途的鏡頭,光學素質表現如何也是人們關注的焦點之一 。它具有9組11片的光學結構,在對焦鏡片組中使用了1片非球面鏡片,對球面像差進行有效補償。前置光圈以及前鏡片組對焦的採用,減輕對焦鏡片組重量的同時,使對焦鏡片組後方鏡片可以固定配置,抑制了因對焦位置而產生的像差,獲得了從至近到無限遠整個對焦範圍內的高畫質表現。

我們依舊使用實際拍攝的方法進行測試。為保證樣片儘量客觀,JPEG最高畫質直出,關閉各項優化,拍攝時將相機固定在三腳架上,機內白平衡設置為自動進行光圈逐級拍攝,截取中心和邊緣紅框所示位置的100%放大切片,結果如下:

畫質對比

可以看到,佳能RF35mm F1.8 MACRO IS STM鏡頭的銳度中心表現相當不錯,從最大光圈到F16的表現都比較銳利,而在更小光圈的情況下,受到衍射現象的影響畫質有所下降。而從邊緣的表現來看,雖然最大光圈下的畫質不及中心銳利,但可用程度也是相當的高,同樣在較小光圈時受到衍射的影響出現了畫質的下降。

色散表現

除了解析度表現,鏡頭的抗色散能力,也就是對「紫邊」的抑制力,同樣是非常重要的素質。在面對逆光、高反差拍攝時,色散對於畫面的影響同樣不可忽視。接下來我們同樣通過實拍來了解一下佳能RF35mm F1.8 MACRO IS STM鏡頭的抗色散表現,關閉機內各項優化後,使用JPEG直出,截取各檔光圈下照片的100%放大切片。

可以看到,這支RF35mm F1.8 MACRO IS STM的色散抑制表現很不錯。無論是大光圈還是小光圈,在合焦處都沒有明顯的「紫邊」、「綠邊」出現,這樣的表現,應該說是足以令人滿意的。當然對於微距鏡頭來說,由於使用場景決定了景深通常都會比較淺,除了焦內色差,焦外色差也就是軸向色差也非常重要,因此我們也來看一下這支鏡頭的軸向色差。

軸向色差表現

可以看到,在微距拍攝場景下這隻鏡頭還是出現了少量的色散,而對於這樣一隻大光圈微距鏡頭而言,這種輕微的色散在預料之中,我們完全可以用RAW格式拍攝後期修正的方式去解決。

焦外表現

除了以上這些特性,考慮到佳能RF35mm F1.8 MACRO IS STM這支鏡頭在微距拍攝時絕大多數時候景深都極淺,因此它的焦外表現也是我們所要關注的。以下是這支鏡頭在最大光圈F1.8下的虛化表現。

RF35mm F1.8焦外表現

可以看到,佳能RF35mm F1.8 MACRO IS STM鏡頭焦外的表現還算不錯,有一定的旋焦效果,焦外光斑沒有明顯的亮邊或是二線性,9片光圈葉片組成的圓形光圈使得靠近中心位置的光斑十分圓潤,而靠近外圍的光斑還是出現了比較明顯的口徑蝕現象,但如果結合這隻鏡頭的體積和定價來看,這樣的表現是可以接受的,屬於中上的焦外表現。

樣片

Canon EOS R+RF35mm F1.8 MACRO IS STM

光圈 1.8 快門 1/800 感光度100

Canon EOS R+RF35mm F1.8 MACRO IS STM

光圈 1.8 快門 1/80 感光度 125

Canon EOS R+RF35mm F1.8 MACRO IS STM

光圈 8 快門 1/320 感光度 100

Canon EOS R+RF35mm F1.8 MACRO IS STM

光圈 1.8 快門 1/640 感光度 100

Canon EOS R+RF35mm F1.8 MACRO IS STM

光圈 1.8 快門 1/8000 感光度 100

(以下樣片由攝影師高尚拍攝,特此感謝)

Canon EOS R+RF35mm F1.8 MACRO IS STM

光圈 2 快門 1/1600 感光度 100

Canon EOS R+RF35mm F1.8 MACRO IS STM

光圈 2 快門 1/640 感光度 1600

Canon EOS R+RF35mm F1.8 MACRO IS STM

光圈 2 快門 1/320 感光度 100

Canon EOS R+RF35mm F1.8 MACRO IS STM

光圈 2 快門 1/400 感光度 1600

Canon EOS R+RF35mm F1.8 MACRO IS STM

光圈 2 快門 1/500 感光度 3200

總結

經過測評我們不難發現,RF35mm F1.8 MACRO IS STM這隻鏡頭,正如文章開頭所說的,它的確有能夠面對多種場景拍攝實力,無論是風光、掃街還是美食,靜物,甚至是面對人像和弱光夜景都能上手拍攝。

如果RF50 1.2給了你一個購買EOS R的理由,那麼這隻鏡頭則給了你一個使用EOS R的理由。這隻鏡頭在便攜性以及畫質上取得了一個不錯的平衡,實乃居家旅行必備。而對於不少日常喜歡用35mm焦段掛機的人文掃街黨來說,這支鏡頭更可謂是一款絕佳利器,可以說是定位精準的專微高素質便攜掛機頭。

2019年遠途行攝活動:

摩洛哥11日深度攝影採風,探秘神奇之旅。點擊此處了解詳情!


【俱樂部電話】029-87858269

【俱樂部地址】西安市和平門外向南400米路西金座大酒店一樓大廳南側

- END -

相關焦點

  • 佳能RF 35mm F1.8:以為是青銅,其實是王者的全能微距鏡頭
    它的焦距不是最長,光圈也不是最大,乍一看並不顯眼,仔細分析以後才發現,這款鏡頭擁有著全能的表現。我們不妨來仔細看看。 1、什麼都能拍RF 35mm F1.8是佳能首支帶微距功能的鏡頭微距鏡頭,不過它的優勢不是只在微距拍攝,而是可以說是什麼都能拍。
  • 五級防抖幫你搞定微距拍攝 3788元拿下RF 35mm F1.8
    L IS USM標準變焦、RF 50mm f/1.2 L USM大光圈標頭、RF 28-70mm f/2 L USM大光圈標變以及RF 35mm f/1.8 MACRO IS STM微距鏡頭。雖然RF 35mm f/1.8 Macro是發布的四支RF卡口鏡頭中唯一的一支非L級鏡頭,但微距無弱旅,畫質不用擔心,同時35mm f/1.8的規格本身非常適合作為掛機頭使用,約0.5倍的最大放大倍率,能捕捉極其微小的畫面,與此同時還支持5級防抖,如此出色的參數讓這支鏡頭能夠勝任諸如人像、掃街、微距等眾多場景的拍攝,那麼這支鏡頭的具體表現如何,一起來看本期評測。
  • 佳能公布RF 35-135mm F2.8鏡頭專利
    RF 35-135mm F2.8、佳能RF 40-150mm F2.8、佳能RF 30-110mm F2.8的鏡頭專利,這款鏡頭可能是L型的,該專利的目的是展示一種高性能的變焦鏡頭設計。佳能RF變焦鏡頭:-佳能RF 10-24mm f / 4L USM-佳能RF 14-35mm f / 4L IS USM-佳能RF 18-45mm f / 4-5.6 IS STM-佳能RF 70-200mm f / 4L IS USM(已發布)-佳能RF 100-400mm f /
  • 佳能正式發布EF-S 35mm f/2.8 Macro IS STM鏡頭
    佳能正式發布了EF-S 35mm f/2.8微距頭,價格350美金,約2400人民幣。
  • 經典「小痰盂」的新生 佳能RF50mm F1.8 STM評測
    在單反時代,50mm F1.8一共有三代產品,分別是1987年,1990年以及2015年發布的產品,最新的是EF 50mm f/1.8 STM,而佳能進入無反時代之後,並沒有立即更新RF卡口的50mm F1.8,而實在EOS R系統發布兩年之後,EOS R系統擁有四款機身以及十多支鏡頭的背景下,才正式發布了RF50mm F1.8 STM,那麼這支採用了全新卡口的「小痰盂」實際表現到底如何呢?
  • 佳能RF 35mm F1.8 IS STM Macro 物美價廉的「萬金油」鏡頭
    RF 35mm F1.8 IS STM Macro鏡頭集小型化、輕量化、光學防抖、F1.8大光圈和微距功能於一體,目前佳能線上官方商城售價3499
  • 人像與微距兼得:佳能RF85mm F2鏡頭評測
    而且這枚鏡頭具有1:2的微距拍攝性能,加上85mm的中焦距,也是一枚非常不錯的微距鏡頭。今天我們就帶來這枚鏡頭的實際測試。佳能RF85mm F2是佳能RF卡口第二支入門級的定焦鏡頭,與RF35mm F1.8一樣,這枚鏡頭體積輕巧,重量僅為500g,搭配微單相機可以提供輕量化的拍攝體驗。
  • 微距防抖小鏡皇 佳能24-70mm f4 IS鏡頭評測
    北京時間2012年11月6日,佳能公司正式發布了佳能EF 24-70mm f/4L IS USM和佳能EF 35mm f/2 IS USM兩款鏡頭。其中佳能EF 24-70mm f/4L IS USM的發布正好彌補了佳能「小三元」中的空缺,和佳能EF 17-40mm f/4L USM以及佳能 EF 70-200MM f/4L USM共同組成了「小三元」組合。今天我們天極網的評測室拿到了這款「小鏡皇」佳能EF 24-70mm f/4L IS USM鏡頭,下面我們就為大家帶來一份詳盡的評測報告。
  • 經典掃街微距鏡頭 佳能RF35mm F1.8售3699元
    佳能RF35mm F1.8 MACRO IS STM鏡頭是一支帶有微距功能鏡頭,採用9組11片光學結構,其中一片鏡片為非球面鏡片;具備9片圓形光圈葉片,搭載STM步進式對焦馬達與雙重IS影像穩定器。其最近對焦距離0.17米,最大放大倍率約0.5倍,;濾鏡口徑為52mm,最大直徑和長度約約Φ74.4×62.8毫米,鏡頭重量為305克。目前這支鏡頭京東售價為3699元。
  • 【平民版紅圈掛機頭 佳能24-70/f4評測】
    泡泡網鏡頭頻道1月11日 標準變焦24-70mm一直以來都被專業攝影人稱為黃金焦段,並把該焦段鏡頭作為掛機頭使用。
  • 平民版紅圈掛機頭 佳能24-70/f4評測_-泡泡網
    平民版紅圈掛機頭 佳能24-70/f4評測 2013年01月11日 02:30作者:崔晨編輯:崔晨文章出處:泡泡網原創     泡泡網鏡頭頻道1月
  • 佳能鏡頭EF 100mm f/2.8L IS USM 微距
  • 如果推薦EOSR用戶一支掛機頭,那就一定要考慮RF35mm F1.8
    其中28-70 F2和50 1.2兩隻超規格鏡頭幾乎引起了所有攝影愛好者的注意。不過在這兩支鏡頭耀眼的光芒之下其實還有一支筆者認為最適合作為掛機鏡頭使用的:RF35mm F1.8 MACRO IS STM。
  • 佳能35mm f/1.4 II
    佳能35mm f/1.4 II佳能EF 35mm f/1.4L II USM採用新結構和大量特殊鏡片,成像質量有保證。大光圈的設計使其輕鬆勝任暗光拍攝,同時防塵、防水滴性能 也十分優異,熱愛人文紀實類攝影、喜歡大光圈成像特色的用戶可將該鏡頭作為掛機鏡頭。EF 35mm f/1.4L II USM最大優勢在於卓越的成像與暗光拍攝的便捷。
  • 評測:瑞士irix 150mm f2.8 1:1全畫幅微距鏡頭
    購買150-180mm的鏡頭是解決這個問題的一個辦法——在以最大放大倍率拍攝照片時,鏡頭距離目標大約30多釐米,這是一個舒適的距離,使你能夠毫無問題地拍攝場景。這也意味著,靠近拍攝易受驚嚇和高度活躍的野生動物變得更加容易。    大多數生產商都試圖在生產線中加入150-180mm微距鏡頭,irix公司加入了這個群體,推出了irix 150 mm f2.8 1:1微距鏡頭。
  • 實力強大的重武器 佳能RF28-70mm f/2評測(全文)_佳能 RF 28-70mm...
    相機界向來都不缺各種神兵利器,但是f/2恆定光圈的標準變焦鏡頭,確實是相當罕見的重武器。今天這篇文章,我們來看一下拖延很久的一個鏡頭評測,那就是佳能RF28-70mm f/2。這枚鏡頭最大的特點在於f/2的恆定大光圈,所以讓這枚鏡頭有了更大的替代作用,可以替代很多定焦鏡頭來拍攝很多特定題材。下面我們就來看一下這枚鏡頭的實際測試。
  • 評測丨經典定焦鏡頭 佳能35mm F1.4 II試用體驗
    最近拿到一支新佳能35mm F1.4 II鏡頭(全稱:佳能EF 35mm F1.4L II USM),這支鏡頭的前作是我的最愛,其成像質量優異,色彩濃鬱的特點使得35mm一代產品被廣大攝影愛好者稱為頗具德味的佳能鏡頭,這是對鏡頭最好的評價
  • 寧靜小痰盂 佳能EF 50mm f/1.8 STM評測(全文)_佳能 EF 50mm f/1.8...
    說起佳能的50mm鏡,從f/1.8到f/1.2都可謂是有著相當年份和歷史的經典鏡頭了。而在經過了多年的等待後,我們終於等到了佳能在數碼時代帶來的50mm新鏡——EF 50mm f/1.8 STM。作為佳能EF卡口的第三代50mm f/1.8鏡頭產品,新鏡頭加入了STM馬達技術、並全面提升了鏡頭的做工和質感。
  • 【思遠影像】佳能廣角鏡頭巔峰之作 RF15-35mm F2.8評測
    今天這枚鏡頭,是我今年收到的一枚意外之作:佳能RF15-35mm F2.8,這枚鏡頭可以看做是佳能近兩年來推出的最好廣角鏡頭。15-35mm不僅焦段優勢明顯,而且畫質和鏡頭品質相當優秀,下面我們就來看下這枚鏡頭的測試內容。
  • 佳能新微距鏡頭EF-M28mm f/3.5 IS STM
    當該鏡頭搭配EOS M3或EOS M10進行短片拍攝時,推薦將相機固件升級為最新版本1.1.0(預計將於2016年5月下旬提供升級固件下載),此時可提升自動對焦速度。作為佳能EF-M鏡頭家族中的新成員,此款EF-M微距鏡頭擴充了產品陣容,除了原有的廣角變焦、標準變焦、長焦變焦鏡頭以及餅乾定焦鏡頭外,又增添了新的微距鏡頭,將進一步拓寬照片表現力範圍,提升小巧輕質的EOS M相機系統的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