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雙十國慶」主視覺用編織袋為靈感創新卻引來「抄襲」與正反兩極評價

2021-02-17 設計IN臺灣

(hello,there)

💡

*聲明:本文系設計理念分享,無任何政治因素及觀點。


首先我們先來看下官方的介紹


隨著時序即將進入十月,除了將迎來團圓的中秋佳節外,緊接而來的「雙十國慶」也準備盛大登場。眼看越來越接近慶典時刻,2017「雙十國慶」主視覺也於日前揭曉,紅、藍、綠三色編織交錯的色彩不僅看來熟悉,更滿溢濃濃「臺味」,而其設計創意概念正是源自於最能體現臺灣在地精神的「茄芷袋」,用編織意象引領大家一起更好、BETTER TAIWAN!

負責2017「國慶」主視覺的藝術總監鄭司維表示,之所以選擇「茄芷袋」作為設計發想,正是盼望藉由這份交織、編織凝聚於一塊的意念,期許所有臺灣人為了明天一起努力、一起更好。他接受訪問時表示,「茄芷袋」的色彩是臺灣非常在地、非常民間的專屬色彩,然而這種色彩從來不曾在「國家慶典」出現,過去「國慶」視覺不是藍、就是紅或大金色,因此今年他希望將最能代表臺灣民間的色彩帶至「國家慶典」中。

前前後後共發想了14個提案,設計上使用了許多不同的手法來傳達「一起更好」的概念,例如:向上飛騰、色塊交織、線段的交集與疊色……等。其中第6款以臺灣傳統工藝織品,配合象徵「國旗」的三色線段,連結交疊,象徵不同世代的人民交棒傳承,一起織出臺灣的未來。而除了「國旗」的三色線段,另外做了一組是以具臺灣常民風格的帆布色──「茄芷袋」的色彩來搭配。

最後從發想的14個提案中選出4個提出,由「國慶」籌備委員會主任委員、「立法院長」蘇嘉全拍板定案,選擇了這款以「茄芷袋」為設計發想來源的主視覺。

前前後後共發想了14個提案,此款以向上飛騰的意象為主。

過去,臺灣的「國家慶典」多半使用藍色、紅色或金色,而這次所採用的色彩,來自臺灣非常在地、民間的「茄芷袋」。這樣的色彩從來不曾在國家慶典中出現,這次希望能把臺灣民間的色彩帶到「國家慶典」。

以最終出線的提案,再發展出運用於臉書、背板、路燈旗.等一系列的視覺。

 

「希望臺灣共好」是設計的核心理念,因為如果沒有理想、理念支撐,設計都是空的。而「茄芷袋」交織、編織的概念,也傳達了最初希望「一起更好」,大家為了明天一起努力的含意。

這次2017「國慶」主視覺將會廣泛運用在路燈旗、「政府機關」門口與天橋的橫幅、主舞臺背板、慶典受邀來賓的徽章、邀請卡、帽子、方巾、典禮識別證、觀禮證等,也會與臺灣啤酒合作推出「雙十國慶」限量啤酒商品。

以設計師眼光探討:2017 年「臺灣國慶」主視覺為何評價兩極

(本段節選臺灣設計師謝採倪文章)



為什麼設計師大多給予「茄芷袋」概念正面評價?

我自己(作者謝採倪)本身是 UI 設計師,以個人的觀點來看,我十分喜歡,覺得是一個視覺和高度都兼具的好設計。

在我的理解裡,整個設計理念藉由「茄芷袋」將民間的顏色帶入設計中,大膽的用紅藍綠色編織成雙十。身為設計師覺得這樣做很勇敢也很聰明,這三種顏色是「茄芷袋」的顏色,透過設計理念轉化後便不再是藍綠黨派的代表色。

很多設計師為了避免爭議都少碰藍綠,這也是為什麼許多場國家慶典的主視覺總是大紅、大金或用漸層色處理。但這次 2017 年的主視覺卻正面使用了這些在臺灣的設計師必須 「酌・量・使・用」 的藍與綠,因此我看到這個設計的當下很感動也很佩服。

2017「一起更好」,成功說服群眾「一起贊好」,卻也引發網民「一起開炮」

正面評價很多,像是一位就在臉書上提及:『以前每次到了「國慶」就是滿街滿谷的中華民國美學視覺轟炸。今年,終於成功被徹底顛覆。今年「雙十國慶」主視覺,創意取材自國民日常中必經的傳統市場,拆解庶民文化符號的精彩演繹。

有許多人都很認同這次的設計理念:運用臺灣在地化「茄芷袋」元素融合編織意象所構成的雙十主視覺,展現臺灣 2017 一起更好的團結力量。

設計的爭議,抄襲還是巧合?

雖然茄芷雙十在設計圈裡大受好評,但還是出現了網友起底,茄芷雙十的十,在細節及比例上看起來相當雷同 2008 年臺灣設計師周的識別。

這究竟是不是抄襲?在設計師圈裡引發了主要兩派,一派認為相似度極高,設計團隊應該要做好功課避免「抄設計」的風波;另一派則是認為,在設計上兩者理念大不相同,只是概念都運用到「編織」,所以才會出現元素類似的情形。

08 年設計師周原設計者否認抄襲一說:『這是巧合』

針對抄襲一說,後來08 年臺灣設計師周識別的原設計師: 李根在,已於9 月17 日下午公開回應表示:『自己和鄭司維是交情很好的朋友,鄭為人執著,李相信他不會抄襲 』李根在除了否認抄襲之說外,在發文中也拋出一個很有趣的開放問題:

『如果今天是完全不認識人,對方有類似的作品出現,我是不是可以很肯定地說這不是抄襲呢? 』



本文系設計理念分享

無任政治傾向

對於此設計

你有什麼看法?

本文內容來自 / shopping design / lavie / 謝採倪

如需轉載,請聯絡 「 設計in臺灣」

未經允許,請勿轉載,謝謝合作


👇

設計in臺灣正在熱售


(新書預售!)字志系列衍生書;小林章推薦:圖解歐文字體排印學

卵形操刀


長按上圖,識別圖中二維碼即可購買


(限量預售!)Five Metal Shop 五金行日曆 2018

限時9折,延續至到9月29日

設計師的365天是白晝與黑夜的交替,可我們絕不能過一天算一天啊


長按上圖,識別圖中二維碼即可購買

(限定預售)印刷工藝 10月號 デザインのひきだし 32


匯集兩年來 120 項最受歡迎的紙張品項


長按上圖,識別圖中二維碼即可購買

附贈瑞士平面設計大師、巴塞爾藝術學院教授Michael Renner設計

Typography海報 TyPoster #3(用紙為日本竹尾進口新浪潮紙)

(現貨!)Typography 字志:Issue 03 嚴選字型


長按上圖,識別圖中二維碼即可購買

長按上圖,識別圖中二維碼即可購買

新浪微博正式上線,歡迎關注!

(訂閱號老粉抱緊我!挺有意思的)

👇點擊[閱讀原文]立即進入[設計線上商店]選購更多設計圖書~

相關焦點

  • 臺灣「國慶」新主視覺logo被罵醜,可是前幾年的更醜啊...
    回顧過去6年的「國慶」主視覺,從2012-2015年,主視覺色調皆是以中華民國國旗色調紅、藍、白為基底設計,2016年之後,則加入各式色彩,以及編織等元素。2016年「國慶」大會主題為「臺灣有你真好」,LOGO設計以繽紛顏色象徵多元族群人民,以不同顏色緊密交疊象徵臺灣人的和諧包容,頗獲好評。
  • 揭秘:中華民國雙十國慶日誕生鮮為人知的內幕!
    國慶作為中國歷史上前所未有的新節日,其在現代國家意識形態架構的過程中,自然具有標誌性的意義。而對於雙十革命的最初發生地武漢而言,這一節日更有特別的意義。作為亞洲第一共和國,確立國慶節成了中華民國構建新國家意識形態的一項重大任務。其時,「國慶節」對中國人來說是前所未有的新事物,如何確立這一節日自然產生了諸多爭執。
  • 靈感 | 2019臺灣文博會主視覺群設計概念解析
    前不久2019臺灣文博會落幕,由主題「文化動動動」開展的一系列活動掀起一場找尋臺灣「當代文化風景」的運動,重新點燃了許多人對文化的熱情。在展覽落幕之際,我們重新回看這次文博會的主視覺群,邀設計師們親自解析如何傳達策展概念,一起回味今年讓人難忘的感動。
  • 雙十,聽聽來自臺灣的聲音
    國慶過罷,又將迎來另一個節日——雙十節在這個神聖的日子裡,既然咱連instagram都刷不了,沒法和海峽對岸的人們分享自己的美好生活
  • 蔡英文首次「雙十」演說仍拒絕九二共識 還叫囂大陸正視「中華民國」
    今天的慶典活動從上午9時開始,活動流程依序為暖場表演、序幕表演、主席致詞、國慶禮讚、「總統」講話、表演活動,11:50結束。新政府要給予臺灣的民主政治一個嶄新的開始,給年輕人一個健康多元的民主政治,這就是推動「轉型正義」的真諦。除了上述正在推動的政策之外,我們也正在推動經濟產業的振興。我們提出以創新研發為動能的「5+2」產業發展計劃。在前一段期間,這些計劃以及相關法規修正配套,也一一啟動。我們的目標很清楚,為年輕人創造好的工作機會,提高他們的薪水。
  • 臺灣「雙十國慶節」蔡英文講話全文
    2017年10月10日,臺灣「雙十國慶大會」上午在總統府前登場,主題為「2017一讓臺灣更好」。
  • 如何正確評價臺灣金曲、金馬與金鐘獎近年典禮的視覺設計?
    ,在對比之下我們很難不去思考這背後的歷程,今天台灣設計評論人設計發浪一篇原名為《啟動臺灣設計原力的三金典禮主視覺》的文章仿佛醍醐灌頂般為我們解答了。延伸閱讀:第52屆金鐘獎主視覺遭設計師瘋狂吐槽:「這牌的保險套不知道用起來如何?」
  • 臺灣雙十軍機演習 臺灣民眾以為是解放軍軍機
    臺灣防務部臉書澄清今天台北市上空是雙十戰機預演。(取自「國防部」發言人臉書) 中評社臺北9月24日電(記者 黃筱筠)解放軍軍機最近時常在臺灣附近海域演習,兩岸緊張升溫,民眾也非感到非常緊張。今天網路上就傳出「臺北市上空戰機隆隆,是大陸打過來了嗎?」不只臺灣防務部門一早就趕緊澄清是軍方配合今年的雙十預演「麥緊張」。
  • 蔡英文「雙十演說「強調供應鏈重組,三大策略打造臺灣新經濟
    蔡英文「雙十演說「強調供應鏈重組,三大策略打造臺灣新經濟 文/editor2020-10-12 16:56:02>來源:FX168 FX168財經報社(香港)訊 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在上周六(10日)發表「雙十演說」,強調將積極推展新臺灣經濟,更多參與未來國際和區域新秩序的建立,讓臺灣成為全球供應鏈不可或缺的關鍵力量。
  • 劉濤主持國慶晚會網友評價兩極分化,有人對明星跨界主持直言不諱
    劉濤跨界主持國慶晚會網友評價兩極分化,有人對明星跨界主持直言不諱國慶晚會並不是劉濤首次跨界當主持人。劉濤主持國慶晚會到底怎麼樣呢?比如:「她的聲音悶在裡面出不來連基本功還沒達到呢,咋評價呀?比如:央視都開始為流量不重視專業性了,哪怕她專業性無可挑剔也不要開這樣的頭,主流媒體這頭開的本身就不專業!不過這頭開得真不錯!希望搞下去,為更多的主持人失業添磚加瓦,為每年10萬播音專業考生的夢想破裂,就業困難貢獻一份綿薄之力!」
  • 2017 臺灣各大院校畢業展 主視覺形象海報特輯 最終回
    今年也不意外,各大院校的學生都使出渾身解數為此一搏,主視覺相較去年都有不同程度的突破,當然也有倒退的作品。繼第一彈{首發}2017 臺灣各大院校畢業展 主視覺形象海報特輯 🔵 第二彈 {首發}2017 臺灣各大院校畢業展 主視覺形象海報特輯 第二彈 🔴後,迎來今天的第三彈海報特輯,也是本系列的最終篇。
  • ​ 2020年近期臺灣影展主視覺海報大賞
    主視覺設計師饒予安YuAn,意象精準、元素豐富,將今年的社會脈動與「Femture」之概念結合,呈現未來系統的複雜性。「框框代表世界、族群、家庭與個人;手錶串連過去—當代—未來,鐘錶承載因人相連的不同空間,呈現人們試圖探索未來景致的樣貌;而若有似無的女性樣貌,是力求突破刻板印象的象徵。」
  • 理察·朱維爾的哀歌:被製造的正反形象兩極,狂歡的虛構傳播鏈
    製造正反形象兩極彼得·伯克在《製造路易十四》中,追溯十七世紀的「形象製造者們」如何以意識形態等等模式「營銷」製造路易十四的公眾形象。真實的君王路易本人和大眾視域裡他的「太陽王」形象標籤,未必等同為一。他被「典型化」為正面反面的極端形象,先是被迅速包裝成一門生意、後是被當成獻祭的替罪羔羊。前期他們要製造城市的保護者、後期他們要製造兇手,同樣一個人,被這樣製造成正反兩極互相矛盾的兩個極端形象、兩種極端標籤。
  • 用交響樂真情獻禮國慶,《2020江山如畫國慶音樂會》的創新告白
    近日,中央廣播電視總臺《2020江山如畫國慶音樂會》借用交響樂文化的突破和線上線下結合、臺網融合、經典歌曲重唱等多方面創新打造「國慶合家歡」,不僅在臺網播放端引發全民關注,微博等社交端也引發不少話題發酵,再次成功在十一國慶檔競爭中突圍。
  • 用交響樂真情獻禮國慶,《2020江山如畫國慶音樂會》創新告白
    近日,中央廣播電視總臺《2020江山如畫國慶音樂會》借用交響樂文化的突破和線上線下結合、臺網融合、經典歌曲重唱等多方面創新打造"國慶合家歡",不僅在臺網播放端引發全民關注,微博等社交端也引發不少話題發酵,再次成功在十一國慶檔競爭中突圍。
  • 《急先鋒》口碑兩極分化
    只有用真心誠意打造的高質量影片,才能持之以恆。這個國慶檔齊聚了三部春節檔影片,加上《我和我的祖國》《一點到家》,可謂又一個春節檔。顯然是要把沒有過的年給補回來。《我不是藥神》《流浪地球》《哪吒之魔童降世》等,各種題材競相綻放,票房連創新高,國產電影的全盛時代已經到來。回歸到這個國慶檔,也是各種題材精彩紛呈。
  • [視頻]第52屆臺灣電影金馬獎主題視覺發布
    在風風雨雨的金鐘50之後,第52屆臺灣電影金馬獎即將登場,今年的視覺主題與去年的相比,設計的相當不錯。
  • 用交響樂真情獻禮國慶 品牌節目《2020江山如畫國慶音樂會》的創新告白
    近日,中央廣播電視總臺《2020江山如畫國慶音樂會》借用交響樂文化的突破和線上線下結合、臺網融合、經典歌曲重唱等多方面創新打造「國慶合家歡」,不僅在臺網播放端引發全民關注,微博等社交端也引發不少話題發酵,再次成功在十一國慶檔競爭中突圍。
  • 臺灣唱片設計師顏伯駿:用視覺連接音樂
    在設計領域摸爬滾打多年後,他終於有了為唱片做設計的機會。迄今為止,顏伯駿為蔡依林、林俊傑、蔡健雅、蕭敬騰、蕭亞軒等知名歌手操刀過唱片包裝設計,並且榮獲德國iF設計獎、德國紅點設計獎、金點設計獎、第16屆華語音樂傳媒大獎等多個獎項。自2017年開始,顏伯駿還連續四年擔任金曲獎的視覺創意指導。如今,他還是三頁文設計工作室的主理人,設計範疇包含展覽視覺統籌、包裝設計、書籍裝幀等。
  • 這部電影的評價兩極分化太嚴重了……
    展現中國女排精神的國產電影《奪冠》這兩天正式上映,因為疫情而延期8個月,讓無數觀眾和粉絲充滿了期待,在首周末上映後,這部電影的票房中規中矩,能否在國慶期間進一步爆發還是未知數。從上映後兩天的觀影反饋看,《奪冠》的口碑並沒有一直較好,反而呈現了兩極分化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