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視鏡|經紀人「明星化」,藝人經紀將邁入4.0時代?

2021-02-06 電視人

作者|申敏


「姐姐的笑就像春天的陽光,灑在希望的田野上。」 

「世界萬物得意傲骨,皆在你面前俯首稱臣。」

……


如果你以為盤旋在微博上的這些彩虹屁,吹的是盤靚條順的新晉愛豆小哥哥小姐姐,那可就大錯特錯了。這兩條彩虹屁的正主,一個是龍丹妮,一個是杜華。兩位女性的共同點,即:打造國產優質偶像的頂級幕後推手,藝人經紀界的執牛耳者。雖然兩人目前的身份等級高於大眾常規印象中的經紀人。但在粉絲眼裡,她們做的事,與經紀人有著千絲萬縷的關聯。


所以,當前幾天一檔名為《我和我的經紀人》的網綜官宣時,粉絲自動把龍丹妮和杜華腦補帶入了節目嘉賓的陣營。儘管節目還未定檔,但已經提前收割了一波熱度,屆時屠榜熱搜,也不無可能。令人好奇的是,不知到時候刷屏彈幕裡會不會出現嗑經紀人的彩虹屁。



種種跡象,似乎指向了一個新的趨勢——經紀人(註:本文探討的為廣義上從事藝人經紀工作的人)走上了流量的道路,正在被「明星化」。當幕後操盤者來到臺前聚光燈下,神秘面紗被揭下的那刻,是會吸引越來越多的擁躉者簇擁崇拜?還是掀起一場口誅筆伐的鏖戰?一切尚未可知。但值得思考的是,隨著經紀人明星化,難道藝人經紀要邁入4.0時代?



如果按時間軸梳理中國藝人經紀的發展歷程,可大致分為三個階段。


一是以華誼為代表的保姆型經紀公司。經紀人除了要在工作上為藝人拉影視綜和商務等各種資源,還要在生活上對這些閃光燈下的寵兒照顧得無微不至。上天遁地、無所不能,是王京花、常繼紅等早期經紀人的縮影。在這種保姆模式下,藝人與經紀人的情感紐帶也更堅實,所以當王京花出走華誼時,帶過的一批藝人紛紛追隨其左右。


二是以範冰冰離開華誼、創立個人工作室為轉折點開啟的藝人經紀2.0時代。藝人對自己的演藝事業有了更多的話語權和決策權,不用再聽從經紀公司的安排,所得收益也可以省掉「中介費」直接裝進腰包。這一階段,經紀人的作用被弱化,徹底擺脫了「保姆」身份。 


三是資本熱錢湧入娛樂圈,藝人變成IP、身價暴漲,為了綁定頭部藝人,一些公司不得不採用股份制、合夥制的資本運作方式吸引藝人跟自己優先合作的共贏式3.0時代。典型的就是範冰冰之於唐德,吳秀波之於喜天,還有前兩天官宣的趙麗穎之於李冰冰的公司和頌。


而資本的入局,也助推了藝人經紀的工業化進程。由曾經的經紀人一手包辦,轉變為將藝人的影視、商務、宣傳等業務進行細化拆分。比如趙麗穎跟和頌籤的是全約,而王俊凱只把商務約給了和頌,主經紀約仍在時代峰峻。朱一龍則將商務約全權交由新浪旗下的大眼娛樂負責。



這時,對經紀人的全能要求削弱,專業性替代之。畢竟時下娛樂圈各層級藝人競爭激烈,洗牌大戰一觸即發、格局說變就變。因此,除了頭部藝人自帶光環接收到的橄欖枝,能搶到為藝人加持知名度的有限優質資源,才能凸顯出職業經紀人的不可替代性。加之無法預測的複雜外因,如何為藝人趨利避害,更是對經紀人提出的新挑戰。 



隨著去年偶像元年的帷幕拉開,作為新鮮血液的偶像經紀公司的大放異彩,正推動藝人經紀朝著4.0邁進。


飯圈軍事化管理愈發成熟,飯制內容乘借網際網路東風彰顯出巨大的影響力,推星大法應運而生。只不過這回,飯圈女孩將目光瞄準了打造舞臺上耀眼愛豆的幕後英雄,把追星的整套模板複製在經紀人身上。


打投、反黑、籤到、做數據,開後援會、建個站,拉郎CP、捆綁營銷,一應俱全。經紀人被明星化,一張張美白磨皮加上組織logo的精修照在圈內流傳,一段段接機的小視頻在訴說著她們的默默付出。


以追星女孩的大本營——微博來看,目前飯圈活躍度最高的要數樂華娛樂CEO杜華,和哇唧唧哇的掌門人龍丹妮。其中,杜華的後援會和個站均於去年成立,站姐還給正主取了個愛稱——kiki。言語間儘是疼惜。



相比之下,龍丹妮的個站和後援會的成立時間較晚,分別為今年2月底和本月初。雖然發的微博數寥寥,但每條含金量都很高。除了毫不含糊的高段位彩虹屁,還幫著宣傳哇唧唧哇的藝人,簡直操碎了心。



說到當下國內頂尖的經紀人,壹心CEO楊思維一定要有姓名。或許是與其雷厲風行的行事作風和一貫高調跟明星做「連體嬰」有關,微博上楊思維的後援會和個站屈指可數。



粉絲數最多的是成立於2017年11月的「楊天真全球後援會」,只是點進去一看,已發的182條微博幾乎95%都和張藝興有關,連微博簡介都是—— 張藝興是我大佬的老闆。如此喧賓奪主的畫風,真不知道博主追的到底是誰。


同樣冷清的,還有另一位一線流量的推手——賈士凱。雖說他的後援會成立時間最早(2015年),但是粉絲活躍度非常低,僅持續一年就停更了。反倒是anti站的活躍度更高。


可見,在追星女孩心裡,是否值得投入時間精力追隨,與經紀人的專業能力和口碑並無之間關聯。也許看對了眼、感覺一到,就身隨心動了吧。  



趕早不如趕巧,儘管一些經紀人的後援會在幾年前就初見雛形,但直到今年才真正迎來春天。網際網路虛擬無時差的語境激發了公眾更自由的表達欲,異化的飯圈文化為走到3.0時代的藝人經紀孕育了新風口。


其實,從去年網友提名徐崢、黃渤、孫紅雷、張涵予等幾位大叔級實力演員組成「叔圈101」出道;到今年四位百億票房演員徐崢、黃渤、吳京、沈騰,要麼相繼有了人生中的首個個站,要麼沉睡一年的後援會復甦;再到近期雷佳音路演喊話站姐,以及與站姐的愛恨情仇喜提熱搜……諸多現象表明,追星女孩不再死腦筋地迷戀美顏的小哥哥小姐姐,有人生底蘊且才華橫溢的中年藝人照樣能虜獲芳心。



娛樂圈任何一環的任何人皆可被打造成「流量明星」,只要追星女孩願意寵幸。別忘了,創造數據神話是她們的強項。


只不過,這回追星女孩的新寵換成了經紀人。可是,與叔圈靠實力籠絡人心的方式不同,這些藏在愛豆身後的操盤者,往往因為功利心驅使的出格之舉成為眾矢之的。


從某種程度來看,很難說經紀人飯圈的出現,究竟是女孩們真情實感追星的成分多,還是戲謔的色彩更濃厚。但不可否認的是,經紀人明星化,是文娛產業飛速發展和輿論環境驟變的時代產物。


經紀人因敏感的身份,被曝光在鎂光燈下,這把雙刃劍的利弊也顯得格外醒目。


明星身邊所有親近之人,都承擔著粉絲與藝人的溝通橋梁作用。若平易近人博好感,粉絲無疑會將這份喜愛疊加到藝人身上。譬如此前易烊千璽助理胖虎就因情人節當天不敢催老闆更新微博而上了熱搜,有趣的互動讓千紙鶴在正主閉關不營業的時候,找到了自我消遣的樂趣。


能否在飯圈獲得好口碑,與經紀人的做派息息相關。水能載舟、亦能覆舟,一旦將粉絲當成傻子忽悠,那粉絲也絕不會手下留情。就像某初代流量的前任經紀人暗地收取粉絲好處,結果被聯名上書趕下臺。


另外,如果經紀人有了擁躉者,如同帶上護身符,在一定程度上能制衡藝人粉絲的人身攻擊和語言暴力。比如杜華後援會連用三個排比句強勢寫道「請樂華娛樂藝人粉絲合理公平對待樂華老闆!請樂華娛樂藝人粉絲停止對杜華女士施壓!請樂華娛樂藝人粉絲尊重杜媽媽!」。並附上範丞丞、朱正廷、孟美岐、吳宣儀等多位旗下藝人粉絲的粗暴口號截圖。



然而,經紀人粉絲維護正主、反擊流量愛豆粉之舉,實則暗藏著極大危機。兩邊陣營都不是省油的燈,大家各為其主,一言不合就爆發互撕惡戰。


當粉絲經濟蛋糕成為藝人產業鏈上所有參與者眼中的香餑餑,致使2B的傳統藝人經紀模式不得不向2C轉變。尤其國產偶像產業的崛起,尚未成熟的新型市場、劇增的粉絲話語權,以及傳統藝人經紀遺留的官方後援會實際控制權、職粉霸佔真粉追星權益等諸多問題,都成為藝人粉絲與被明星化的經紀人之間矛盾的催化劑。


同時,偶像元年誕生的愛豆一出道就被浮躁風氣包裹,難免不會心態急躁。如果人氣不能快速變現,或者自己與經紀公司的規劃產生分歧,就會因為話語權的爭奪引起藝人與經紀人的激戰。如果這時經紀人再披上「流量」的外衣,難保不會發生經紀人粉絲直接手撕藝人的惡劣事件。


而經紀人明星化,甚至還會導致同公司下的多個愛豆飯圈與經紀人粉絲的大混戰。


龍丹妮個站置頂微博表明立場,藝人粉絲罵公司哇唧唧哇可以,但絕不允許把髒水潑到正主身上,還嗆聲營銷號拒絕拉踩。龍丹妮全球粉絲後援會則因火箭少女和明日之子雙方飯圈的口水戰,出面苦口婆心的勸架。



藝人與經紀人本該是榮辱共生的一對綁定體,可是這種理想化的狀態卻時常被各種不可控因素打破。藝人經紀的生態一旦失衡,藝人、經紀人、經紀公司,還有分割為幾大陣營的粉絲,所有關聯方都在劫難逃。圖謀者的一時得逞,並不意味著會笑到最後。這場糾葛頗多的纏鬥,從一開始就註定了勝負難分。



恰逢此時出現的一檔聚焦國內頭部經紀公司的職場真人秀《我和我的經紀人》,如同為飯圈女孩追經紀人打開了綠色通道。


「以藝人和經紀人搭檔關係作為切入點,通過「明星—明星夥伴」這一典型職場關係,記錄他們工作中發生的鮮活有趣的故事、展示生動的相處模式、揭露不為人知的幕後故事與運營生態,同時也展現了當代多樣的青年職場文化。」


通過上述的官方介紹,可以提煉出節目的幾個重點信息——記錄對象為藝人和Ta的經紀人,錄製地點為經紀公司和藝人通告行程涉及到的場所,內核為給職場人傳遞勵志正能量的價值觀,宗旨是揭秘藝人經紀的運作模式。



讓幕後推手來到舞臺上,揭下神秘面紗、接受大眾的檢閱。意味著經紀人明星化,正從小眾自high的地下走向追光燈照射的臺上。對此,網友呈現出了兩極化的意見。


支持方立刻腦補羅列出楊思維、賈士凱、杜華、龍丹妮、李飛、黃斌等多位流量明星的經紀人,作為節目嘉賓的人選。一方面是粉絲想通過經紀人窺探偶像們的工作日常以滿足追星需求;另一方面是出於獵奇心,想了解這些頂級經紀人都是如何捧紅明星的。



反對方一邊言之鑿鑿搬出「版權論」,起因是這檔節目模式與韓國MBC一檔名叫《全知幹預視角》的綜藝同出一轍。另一邊則質疑上節目的經紀人是否在「洗白」。


儘管網上吵得不可開交,但絲毫沒有影響節目的正常錄製。在繼前幾天陸續公布藝人名單後,3月8日,節目組又官宣了首位入駐節目的經紀人嘉賓——楊思維。



雖然這早已在意料之中,因為《我和我的經紀人》的前身是去年騰訊視頻V視界大會上重磅宣布的《朝陽裡N3-經紀公司的故事》,當時節目策劃案上明確寫著「擬邀嘉賓:壹心娛樂旗下藝人」。



我們暫且不討論參與節目錄製的究竟有哪些經紀人,也不想過多揣測節目是否會借鑑此前爆款網綜《中國有嘻哈》的劇情式真人秀模式。僅探討該類以藝人經紀為主體的職場真人秀,可能會對藝人經紀4.0帶來的影響和新啟示。這個被寄予厚望的新「商品」,能緩解藝人、經紀人、經紀公司、粉絲之間的摩擦嗎?


不可置否,號稱國內首檔聚焦經紀公司的職場真人秀《我和我的經紀人》為經紀人明星化埋下伏筆,提供了培養粉絲的土壤。


節目播出後,化著精緻妝容出鏡的高顏值經紀人首先會圈一波顏粉;然後「氣味」相投的男女經紀人練就出的CP體質,會再吸引一波CP粉,譬如有網友早早為楊思維和賈士凱、公鈺涵想好了「真相是賈」、「天降公義」的應援口號,還腦補出破鏡重圓、並肩為王、愛恨糾纏一生的虐戀劇本;接著那些處事作風和價值觀深得粉絲認同的經紀人,飯圈會擴張且向專業化運營,進而形成與藝人粉絲對峙的強大力量。屆時上述討論的、還處於萌芽階段的多方摩擦是否會愈演愈烈,直至失控?


雖然節目的初衷是揭秘藝人經紀、傳遞勵志的職場主題,並通過類似「大講堂」的方式,為想進入這行的新人提前科普知識。但值得注意的是,從目前官宣陣容來看——流量藝人為主,似乎預定了血雨腥風的大型battle。



藝人粉絲看完節目後,會不會知己知彼,戰鬥力升級,更能一陣見血指出經紀人和公司的軟肋,控訴起來有理有據。經紀人會不會因底牌全攤,失去防禦能力。如此一來,出於自保人性本能的經紀人們會在節目裡有所保留嗎?節目的真實還原度又能有多高?


倘若按照取最大公約數的邏輯,似乎可以找到中和矛盾的方法——把粉絲變成明星的工作人員。可是,混飯圈的人能做經紀人嗎?


同類型的韓國綜藝《全知幹預視角》裡,喜歡女團Red Velvet成員Irene的黃秀民如願進入SM工作,結果卻成為另一位藝人金生珉的經紀人。在中韓兩國國情、娛樂圈大環境、偶像產業發展迥異的前提下,如果原封不動的複製,必將水土不服。



TFBOYS經紀公司時代峰峻近期發布了招聘啟事,強調不追星、大專學歷等幾個硬性要求,直接把粉絲拒之門外。而為招攬人才寫的「工作氛圍輕鬆」的描述,又讓粉絲瘋狂吐槽經紀公司的員工拿著高薪不幹活。可見,經紀公司和粉絲之間仿佛隔著一堵厚厚的透明屏障,嫌隙難以消釋。


而將經紀人明星化的最佳手段之一,就是揭露Ta們不為人知的幕後辛酸、最終憑藉專業反轉的故事,將同情牌和專業牌滲透其中,擊中受眾的共情點。這對經紀人而言,無疑是一次專業能力的公開考核。而且已經有網友腦補出了PK的賽制。


「1、24小時熱搜賽:各經紀人顯示操作讓自己的藝人最快上熱搜及數據比拼。

2、資源爭奪賽:各經紀人搶奪大導演拿出來的A類電影資源,推藝人成功則獲勝。

3、公關大賽:模擬藝人實時醜聞爆發,公關方案大PK。

4、談價格大賽:同一資源,經紀人最高價格談下為勝。」


可見,對經紀人這份外表光鮮的職業,大眾都報以極高的好奇心與關注度。針對藝人經紀的節目滿足了公眾窺探欲,但卻無法從根本調和藝人產業鏈各關聯方的矛盾。而經紀人明星化,如果沒有行之有效的方法調控,可能將演變成一個更容易觸碰「高壓線」的職業。


藝人,尤其以明星為代表的那群人,這幾年經常被推到輿論的風口浪尖,圍繞在其左右的經紀人,也成為公眾監督的對象之一。藝人經紀4.0時代的苗頭初顯,只是未來該如何走上一條良性的道路呢?


相關焦點

  • 藝人經紀公司行業現狀分析
    一些年輕的影視明星們在被稱作「穴頭」的人的組織下,參加各種贏利性演出活動,賺取「外快」。「穴頭」則從中提取佣金,這些為明星們牽線搭橋的「穴頭」則是第一批中國內地藝人經紀人。對於這些非法人組織的個體經紀人來說,交易費用是很高的,尋找、聯絡分散的演員,談判並促成演出活動等都存在高費用、高風險,不僅對自身而言缺乏保障,對於製片方而言也缺乏保障。
  • 當明星經紀人成為「明星」,營銷藝人還是營銷自己?
    如果「熱搜榜」是衡量流量的指標,那麼如今娛樂市場上不僅有在社交網絡霸屏的「流量」藝人,還有三天兩頭因出位言論登上熱搜榜的「流量」經紀人。十年前,經紀人走到藝人前面「搶鏡頭」,簡直難以想像;但如今,越來越多的經紀人或主動、或被動、或化被動為主動,努力營銷自己。
  • 當明星經紀人成為「明星」,營銷藝人還是營銷自己?
    十年前,經紀人走到藝人前面「搶鏡頭」,簡直難以想像;但如今,越來越多的經紀人或主動、或被動、或化被動為主動,努力營銷自己。數數這些處在輿論漩渦中的名字:楊天真、杜華、龍丹妮、黃斌、賈士凱……如果辦檔名為《乘風破浪的經紀人》的節目,熱鬧程度恐怕不輸《乘風破浪的姐姐》。上周,「壹心娛樂」的楊天真和「樂華娛樂」的杜華先後登上微博熱搜榜,各自引出了重磅娛樂事件。
  • 業績大幅下滑核心藝人出走 "中國式經紀"何去何從?
    90年代,北京拾捌文化經紀有限公司創始人王京花為首的「中國第一批經紀人」開啟了國內藝人經紀的1.0時代,成功打造了中國第一個歌手組合——兄弟brothers(楚童楚琪)及實力派歌手——高楓、戴嬈、白雪、李慧珍等。那時候的經紀人不僅需要負責安排藝人的通告活動,甚至衣食住行、家庭情感等各方面事務也都要一併負責,這也讓經紀人與藝人之間形成了相對親密的關係。
  • 電音藝人的「經紀業務」和演出經紀人資格證攻略
    從國內突破到國外太難,優秀的藝人選擇先籤約國際廠牌,再打通中國市場。中國電音市場本身剛剛起步,「個性」和發展特色,無經驗可循,未來得靠現在的一步步走出來。不了解電音文化,擁有再多漂亮的」資源「也適應不了現實的發展,分一杯羹更是無從下手。真正看透時局的主流經紀公司,目前少有籤約電音藝人,國外的大廠牌和經紀公司,面對中國市場也是精挑細選,觀望多於行動。
  • 找明星藝人籤約經紀公司必備常識
    如果哪家經紀公司說招聘藝人,要麼用詞不夠專業,要麼那家公司就真的是僱傭你。招聘藝人的公司不是沒有,是有的,比如說酒吧招聘歌手,比如說劇團招聘演員,這與經紀公司是兩個概念,說的浪漫點就是兩種生活方式,前者的終極目標往往是「國家一級演員」,後者的終極目標則是「明星」,當然很多老藝術家既是「國家一級演員」、又是「明星」,殊途同歸。
  • 藝人經紀前景無限,造星策略各有千秋,十大經紀公司都有誰?
    近年來,BAT紛紛斥資入局藝人經紀行業,如阿里影業旗下附屬公司浙江東陽成立藝人經紀公司「酷漾娛樂」,騰訊影業2016年9月就與「撲度娛樂」達成合作布局藝人經紀業務,藝人經紀似乎成為了新的風口。國泰君安更發布報告稱,預計到2020年,中國藝人經紀市場規模有望達到千億級別,未來五年年均增長率將在30%左右。
  • 《我和我的經紀人》:真人秀中反映的藝人經紀行業,有幾分真實?
    《我和我的經紀人》開啟了娛樂圈職場青年生存圖鑑,從臺前到幕後講述藝人與經紀人之間的工作與生活,試圖揭露明星光鮮亮麗背後的運營模式以及藝人經紀的職場文化。相較於韓國原版聚焦多家經紀公司的玩法,《我和我的經紀人》選擇all in楊天真和她的壹心娛樂,其中的原因是什麼?成片效果如何?
  • 藝人經紀迎變革,經紀公司如何完成明星孵化?
    中國娛樂行業開始迭代,傳統意義上的經紀人將在未來五年逐漸走向衰落,實現專業分工、突破「人情」壁壘的藝人服務公司將成為主流。在中國演藝圈,明星格外容易爆紅或者不紅都沒有規律可言,來自外界的任何異動都有可能在一夜之間將他們摧毀,因此藝人對經紀人格外依賴。
  • 登堂入室下堂求去,藝人經紀二十年
    作者|魏妮卡編輯|李春暉明星經紀人上熱搜的頻率越來越高,都快趕上明星本人了。趙小棠剛吐槽完經紀人給她用國產牙膏,闞清子又發博爆經紀人逼她減肥。而不敢解約的藝人,大多淪為任事務所擺布的「魚肉」,薪資水平約等於普通公務員。解約的藝人,即使再紅也沒戲演。比如被東京電影節稱為「新生代四大女優」滿島光退社之後,空窗兩年了。反觀國內,則是另一個極端,明星從始至終都將話語權掌握在自己手裡,無論是保姆式經紀還是服務式經紀。當紅演員以及偶像裡頂流愛豆,大多自立門戶,不綁定任何一家公司。
  • 經紀&藝人助理崗位空缺,經紀人零門檻在線可投!
    我們做過一個群調查,填寫問卷的500多個同學,超過8成都是想做執行經紀/經紀人助理的,職業理想就是想做經紀人,想手把手打造藝人,或為心愛的明星發電。就像把大象放進冰箱一樣,入圈做經紀到底該分幾步呢?恐怕95%的朋友都沒有了解藝人經紀行業情況,不知道入圈路徑。千萬別跑去做星探/拉人頭,接了三裡屯系經紀公司面試電話,就輕易「入行」了。
  • 《我和我的經紀人》:真人秀中反映的藝人經紀行業,有幾分真實靠譜?
    因為曾在藝人經紀行業短暫地工作過,做投資期間也對藝人經紀行業有過一些研究,看這個節目時,會比一般觀眾多了很多趣味性和共鳴感。 第一直觀的感受是:哇,這簡直是楊天真和壹心娛樂的大軟廣啊!通篇都在講壹心娛樂,尤其楊天真,在第一期裡說的話比明星和他們的執行經紀人還多。而且造型上也是大紅唇、高跟鞋、高飽和度套裝,氣場全開,一幅主咖範兒,分明要C位出道的節奏。
  • 藝人經紀如何「奶孩子」?壹心娛樂告訴你|經紀人101
    ,後者更能檢驗藝人經紀團隊的潛力。在新專題「經紀人101」的第二話,壹心娛樂(上篇)中,我們討論了壹心娛樂如何通過將旗下資深演員轉化為綜藝香餑餑,從而為演員賦能的,在下篇中,我們決定將重點放在關注壹心作為一家新崛起的經紀公司,是如何吸收新生代演員,並運用影視、時尚資源包裝TA們,最終為公司品牌賦能的。
  • 我愛我家劉東穎:房地產經紀邁入數位化3.0時代
    「疫情期間,有一個客戶在海外想出售國內的房子,由於疫情限制無法回國,整個銷售過程都是通過線上進行的,包括籤約也是採用『雲籤』電子合同的方式,得益於全新的數位化智能平臺技術而實現,全行業已經邁入了一個客戶便捷、企業高效的全新時代。」
  • 激蕩中生存:起底國內藝人經紀公司運營模式
    》,使藝人經紀人的工作受到很多關注,「經紀人熱」倏然而至。經紀公司如何培養藝人,藝人與經紀公司之間的關係如何,藝人經紀行業的真實生存狀態如何,引起了公眾越來越多的好奇。本文將通過對國內藝人經紀公司運營模式的梳理,帶您一睹藝人經紀的神秘芳容。
  • 瞄準直播風口的藝人經紀公司
    此外,在近期異常火爆的明星直播賽場,泰洋川禾亦率先入局。5月16日,泰洋川禾旗下藝人陳赫宣布將長期入駐抖音帶貨直播,邁出和字節跳動戰略合作的重要一步。目前,直播與MCN業務已經成為泰洋川禾在傳統藝人經紀業務外的又一個重點業務板塊,實現雙輪並驅式發展。
  • 樂華娛樂創始人:藝人經紀行業魚龍混雜
    ,被資本所追逐,今年一部綜藝《我和我的經紀人》讓經紀人這一行業在觀眾面前祛魅。這些藝人經紀公司中,杜華介紹,目前在中國主要有六類:一是以CAA和壹心傳媒為代表的專業經紀公司;二是偶像養成模式,其代表是韓國的SM公司以及中國的樂華娛樂;三是日本的AKB48、中國的時代峻峰這類「和藝人一起成長」的模式;四是平臺自己開設的藝人經紀公司,比如隸屬愛奇藝的果然娛樂;五是傳統製作公司衍生的藝人經紀業務,比如華誼兄弟和慈文傳媒;第六是明星工作室,比如範冰冰工作室、黃曉明工作室
  • 八大藝人經紀公司,哪家是最大的明星幕後推手?
    這幾年,隨著影視業的繁榮發展,國內出現了不少的經紀公司,不少經紀公司都有自己推廣包裝模式,在這些經紀公司培訓包裝之下,打造了不少藝人,其中知名的就有泰洋川禾、喜天影視、壹心娛樂、華誼經紀、樂華娛樂、嘉行天下、上海影視傳媒、大隱光時這八大經紀藝人公司,那麼哪家是最大的明星幕後推手?
  • 藝人經紀人丨明星背後的那些人——何為演出經紀人?
    一、內娛經紀行業發展現狀國內文化娛樂行業發展迅猛,使得優質藝人成最稀缺的核心資源,與此同時行業競爭對經紀人的資質、能力、市場敏感度要求會更高。未來的經紀行業會更趨向於專業化。現在的經紀公司性質主要分為兩種:一種是完全經紀公司或者是影視公司裡的經紀部;另外一種是獨立經紀工作室,這類工作室不屬於公司性質而是屬於個人合夥企業或者個人獨資企業性質,繳納個稅。比如幾個經紀人一起合開工作室籤藝人,或是藝人自己開的工作室,藝人自己也籤約其他藝人。二、經紀人的日常工作有哪些?
  • 明星經紀人是做什麼的?怎樣才能成為明星經紀人?
    文:HR雨哥 資深人力資源總監 接地氣的職業發展顧問 領導力教練在我國,明星、演員、藝人的經紀人在法律上統一稱之為演出經紀人,包括在演出經紀機構中從事演出組織、製作、營銷,演出居間、代理、行紀,演員籤約、推廣、代理等活動的從業人員和在縣級文化主管部門備案的個體演出經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