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見紅樓:這一生的運氣,都在賈寶玉身上用光了

2021-02-19 往事叉燒

2006年,陳曉旭發現自己患上乳腺癌後,並沒有選擇花錢治病,事實上,她拒絕了化療在內的一切治療,選擇出家修行。
她的父親說:「不是女兒連病都懶得治,只是不想在最後把自己弄得七零八碎地離開人世。「熟悉她的人都說,形容林黛玉的那句「質本潔來還潔去」最適合當時的她。不只是飾演林黛玉的陳曉旭,87版《紅樓夢》的主演們,都或多或少在後來的人生中被那部戲影響。一部拍了三年的戲,改變了很多人。許多人生的大致走向,往往也就決定於幾個關鍵的瞬間。

1982年,央視主管文藝的副臺長洪民生問臺裡的導演王扶林:今年應該拍什麼?王扶林試探著回答:四大名著。洪民生又問:那先拍哪部?王扶林說:《紅樓夢》。

 

王扶林幾年前曾在英國看到BBC電視臺把莎士比亞著作拍成電視劇,很是羨慕,但那時國內根本不具備條件。回國後等了兩年,他湊了個劇組拍出內地第一部連續劇《敵營十八年》,收視不錯,但被評論界批得有些慘。

 

本以為只是隨便聊聊天,沒想到不久洪民生就在臺務會上把《紅樓夢》提了出來,臺長戴臨風聽了也覺得可以一試。

 

王扶林回憶:說先拍《紅樓夢》,是覺得四大名著中只有它能在室內完成,不像《西遊記》需要特效,也沒有打打殺殺的場面,應該最好拍。

 

那一年,後來成為《紅樓夢》主演的幾個年輕人,都還蟄伏在各個角落。

 

出演薛寶釵的張莉,當時是成都戰旗歌舞團的一名普通文藝兵,每天5點就跟大家一塊起床練功。她個性溫順,覺得服從部隊命令就是天職,男生給她的小紙條她一律拒絕。

 

扮演林黛玉的陳曉旭,還在鞍山市話劇團擔任報幕員。她發表了第一首詩作,也出演了一些小配角。但她一點也不滿意現在的生活,因為她最喜歡跳芭蕾,可是考舞蹈學校時,專業課都過了,政審卻沒過。看到《紅樓夢》中叛逆的林黛玉,她說:全書我最喜歡林黛玉,覺得寫的就是我自己。

 

賈寶玉的扮演者歐陽奮強,已經在峨眉電影製片廠坐了整整六年冷板凳,廠裡還有潘虹、張豐毅這樣的大明星。因為娃娃臉的緣故,「演青年小了點,演兒童又顯得大了點」,他幾乎遇不上合適的角色。

 

很久以後他回憶:「我就屬於那種人,早上他們不想到團裡籤到,就說歐陽你幫我們畫個鉤吧,我就幫了。辦公室很髒,沒人打掃,我就打掃……我不像一個劇團演員,更像一個勤雜工。」

 

還有鄧婕,後來王熙鳳的扮演者,那年是她加入四川省川劇院的第四個年頭,雖然她的畢業演出就已一票難求,但此時川劇院面臨解散,這位花旦陷入了對前途的深深迷茫中。

 

這些未來的主演們,都還隱身於自己的瑣碎生活中。他們並不知道,不遠處一部聲勢浩大的《紅樓夢》正在等著他們。

 

業內有人聽說要拍「紅樓」,就傳話給戴臨風:「要慎重考慮,這《紅樓夢》可不是能夠隨便碰的。你這一生都不錯,別最後栽在這裡。」反應強烈的還有紅學界。紅學研究者李希凡公開反對:《紅樓夢》不可改編! 

 

那段時間王扶林看到一本雜誌,說1976年後採訪大學文學系的學生,很多居然沒讀過四大名著。他覺得不可理喻。

 

不久,戴臨風拍板:「拍電視版《紅樓夢》,普及古典名著,多好的主意啊,為什麼不支持?」

 

消息一出,很多人質疑王扶林:這導演是誰?當王扶林開始搭建拍攝團隊時,發現很多人一聽是「紅樓」,就嚇得不敢接。膽子大一點的,聽說要拍兩三年,也都拒了:「有這兩年多,我五部戲都拍了。」

 

最大的阻力來自文化部某副部長,他說:「許多電影老導演他們畢生的願望就是要拍一部《紅樓夢》。」言下之意,是已有80年歷史的電影界拍攝「紅樓」,要比剛起步的電視界條件更成熟。隨後他兩次找臺裡領導開會,要求項目下馬。

 

沒多久,北京電影製片廠高調宣布要將《紅樓夢》改編成電影,還請來著名導演謝鐵驪加持,總投資達到2200萬,是電視劇版的四倍還多,佔盡上風。

 

但央視頂住了壓力,繼續籌備。王扶林沒有理會外界的比較:「既然任務交到我身上,就盡我的全力。」

 

他開始研讀原著,並找來了至今看來堪稱夢幻的顧問團隊——沈從文、吳祖光、楊憲益、曹禺、周汝昌……

 

< 顧問團開會,左二為王扶林,左三為曹禺>

折騰了快一年,1983年2月,《紅樓夢》劇組正式成立。王扶林沒有時間慶祝,他知道這僅僅是個開始。

 

 

不久,幾家重要媒體分別刊登了連續劇《紅樓夢》籌拍的消息,大家最感興趣的是,誰會出演這些經典角色。

 

最開始,劉曉慶、龔雪、沈丹萍等一眾明星都參與了競爭,一度還傳出劇組希望張曼玉出演王熙鳳的消息。

 

但沒多久,考慮到拍攝成本以及角色定位,大明星紛紛出局。劇組宣布:「金陵十二釵不用明星,將全國選拔新人。」隨之每天都有無數自薦信寄往「紅樓」劇組——   

 

 「你們千萬莫失良機!趕快坐飛機來看看我,我就是你們在大海裡要撈的針……」 「我長得像女孩子,也特別喜歡跟女孩子在一塊玩,我還喜歡女孩子的東西,有時我也愛抹口紅……我是真正的賈寶玉。」

 

與此同時,劇組還派出海選小組,在全國劇團、學校、工廠等女孩子聚集的地方尋找演員。

 

海選拉開大幕,王扶林終於要和他的主演們一一見面。

 

王扶林當時定下的標準是:一定要像古代人,不能人高馬大,不能超過23歲,有古典美。他強調:「你不會表演我不怕,關鍵是你得像這個人物。」

 

最先進入他法眼的是陳曉旭。 

 

陳曉旭的同事畢彥君從《大眾電視》上看到海選消息,鼓勵她去面試:你的外形氣質都接近要求,還寫詩,你就是林黛玉。陳曉旭本來還有些猶豫,最終衝著自己最喜歡的林黛玉寄出了自薦信。

 

資料寄出沒幾天,她就收到回覆:立刻來北京面試,食宿自理,若沒有入選,路費不報銷。

 

陳曉旭瞞著劇團跑了出來,路上又讀了一遍《紅樓夢》。在北京華僑大廈701辦公室,她被選角導演潘欣欣連問了上百個問題。

 

王扶林對她的第一印象是「蒼白瘦弱、一身淺綠色衣褲,手裡還拿著一把滴水雨傘」以及「詩人氣質」。

 

王扶林把她送到電梯時說:「把你這次來的火車票收好,下次來的時候好報銷。」聽到這句話,本來忐忑的陳曉旭心裡有了些底。

 

從最後的選角結果看,陳曉旭是唯一一位從全國寄來的自薦信中篩選出來的主演。

 

與此同時,王貴娥、夏明輝、李志新三位選角導演正在上海、杭州、安徽找演員。走了一圈沒什麼收穫。成都人夏明輝說:「去我們成都走一趟吧,那可是出美女的地方。」

 

這次說走就走的旅程為劇組帶來了王熙鳳和薛寶釵。

 

川劇團臺柱鄧婕當時26歲,比一起面試的女孩都大。她不高,皮膚挺黑,但非常老練。她並不與別的姑娘們打鬧,被冷落在角落也沒有不自在,只是自顧自翻著《紅樓夢》。

 

她最後一個面試,當王貴娥讓她快些去化妝時,她不慌不忙招招手,把自己帶來的化妝師叫了過來。

 

相比之下,後來出演薛寶釵的文藝兵張莉顯得有些木。她原本只是陪朋友來面試,就當來玩了一趟。考官問她什麼,她都露出微笑,答案不是「嗯!」就是「嗯?」

 

那一年,海選小組在全國篩選出了150多位人選,他們來自各行各業。比如後來演了妙玉的姬培傑,是北京皮鞋廠臨時工;「元春」成梅是營業員;最終演了迎春的金莉莉,原本是杭州市的接話員。

 

王扶林決定1984年春、夏兩季在圓明園和八大處給這些年輕人開設兩期培訓班。

 

但飾演賈寶玉的歐陽奮強並沒有參加這兩期培訓班,此時他還在峨影廠繼續坐著冷板凳。

 

要到《紅樓夢》快開拍前,他才會被發現。

 

 

一群極具天賦和潛力的年輕人聚在一起,開始學習琴棋書畫、古代生活習俗和表演。這段時光被袁玫(飾襲人)回憶:「那時是春天,在圓明園,每天6點半我們起來,然後跑步,現在想起來,就像仙境。」

但不久他們就會發現自己面臨的,除了仙境,還有嚴酷的淘汰賽。

 

劇組根據每個人的外形和個性,按角色把學員分成了幾十個小組,每個小組3到5人,每個角色的最終扮演者將由三輪錄像考核後的優勝者擔任。150多人裡,要淘汰90多人。

 

林黛玉組裡最早有陳曉旭、張蕾、張靜琳。經過考核,張靜林被安排去試晴雯的戲,最漂亮的張蕾也因為年齡問題落選。隨後,劇組又找來拉小提琴的王曉潔與剩下的陳曉旭PK。

此時,就誰演黛玉,有了不同意見。

 

王扶林試探陳曉旭的態度:如果你不演黛玉,你還想演誰?陳曉旭回答:如果您讓我去演其它角色,觀眾會說您讓林黛玉演了別人!

 

當時的陳曉旭非常想贏,別的角色都看不上。她在培訓班裡成天看詩,天天讀泰戈爾給演妙玉的姬培傑聽。

 

聽了陳曉旭的回答,王扶林只能默默走開。

 

許多同期學員都羨慕陳曉旭和鄧婕最後能夠心想事成,追溯到故事的最初會發現,她們倆也是100多人裡唯二對自己的角色最一往無前的人。

 

在初試時憑藉表演錄相被王扶林另眼相看的鄧婕,被分到王熙鳳這一組。能分在這麼重要的小組,她高興壞了。但不久她就發現,這是個死亡之組,而她是小組裡優勢最小的一個。

 

王熙鳳的候選人除了鄧婕,還有周月和樂韻。周月19歲,在全國獲過獎,不說話就能引起所有人的注意;樂韻17歲,來自上海,高挑洋氣,被稱為「全劇組最美的姑娘」。所有人看到這一組,都覺得已經26歲的鄧婕肯定沒戲。

 

< 樂韻 >

開始試戲後,一次,一位臨時找來的化妝師問鄧婕:你要化誰的妝?鄧婕答:鳳姐。化妝師的表情像活見了鬼:什麼,你要演王熙鳳?

 

攝影師李耀宗也勸鄧婕:人貴有自知之明。你各方麵條件都比不過樂韻。你演丫鬟平兒把握更大,不然你可能兩頭都落空。

 

但王扶林一直鼓勵她:「要自信,你屏幕形象不錯。」於是鄧婕一口氣把王熙鳳和平兒的小品全都準備了,找不到對練的人,就天天跟圓明園裡的石頭演對手戲。

 

第三輪錄像之前,大家都認為鄧婕就要去演平兒了(周月知道贏不了樂韻,調到了其他組)。

 

但當時樂韻因為條件太好,被香港打星羅烈看上。終局PK前夕,樂韻的香港籤證辦了下來,王扶林勸說無用,只能看著她義無反顧跟著羅烈去了香港。

 

樂韻走後,鄧婕也並沒有喘息的機會。沒多久,小組又來了一位 「容貌驚人,不比樂韻差」的姑娘於蘭。鄧婕唯有繼續在演技上下功夫。

 

不久,於蘭因為個頭太高落選,這個角色最終被鄧婕拿下。多年後劇組裡的老人仍會說:如果樂韻不走,今天大家看到的王熙鳳就是樂韻版的了

 

但沒有「如果」。樂韻到了香港,發現羅烈是有婦之夫,被對方妻子知道後,又遭拋棄。最終,曾被紅樓劇組寄予厚望的樂韻,只能去拍王晶的三級片餬口,並在1996年跳樓自殺。死後連喪葬費都得好友幫忙湊齊。

 

鄧婕後來對歐陽奮強說:「我能演王熙鳳才是驚險和辛苦。」

 

相比鳳姐那組的兇險,演寶釵的張莉卻是另一種命運。她一開始被分在丫鬟組,當時,寶釵組最適合的一個候選人突然去了美國,王扶林只能重新找人。

 

攝像師李耀宗提議讓張莉試試。張莉只有舞蹈基礎,沒演過戲,本來一門心思在劇組裡混個丫鬟的角色就好,從沒想過自己能演主角。

 

試戲時,這位平時不怎麼說普通話的川妹子臺詞講得小心翼翼,因為緊張,她很多時候就只有一個表情——舞蹈演員式的標準微笑。但就是這不緊不慢,含而不露的樣子,讓試鏡的導演組果斷拍板:這不就是薛寶釵嗎?!

 

有的人就是比另一些人更幸運。

 

在轟轟烈烈辦完兩期培訓班後,劇組馬上就要開機,王扶林卻焦慮異常——黛、釵、鳳等主角都基本定了下來,唯獨賈寶玉的演員找不到。

 

最先被定為飾演史湘雲的張玉屏,提出讓自己像越劇中那樣反串賈寶玉。但王扶林不同意由女孩扮演寶玉。

 

張玉屏曾經和歐陽奮強合作扮演過姐弟。知道張玉屏獲得了《紅樓夢》的角色,歐陽奮強有些吃驚,但他覺得這與自己也沒太大關係。

 

就在王扶林要去四川看景時,張玉屏找到了王扶林:「王導我給您推薦一個人。如果他都不合適,那您就得讓我演寶玉。」

 

這「一個人」就是歐陽奮強。娃娃臉,個子不高,有戲曲功底。

 

當知道第二天要去錦江賓館面試《紅樓夢》時,歐陽奮強是拒絕的。因為他第二天八點還要跟《女炊事班長》劇組到外地。更重要的是,他認為自己面試了也不可能成功。

 

但當晚臨睡前,他聽從了父親的建議:說不定是個機會。於是他匆匆穿上外套、蹬著破單車徑直來到了賓館,在前臺報上姓名,說自己想要在大半夜提前面試。

 

他的人生軌跡從那一刻開始不同。

 

1984年9月10號,劇組開機,拍攝林黛玉乘船北上的戲。沒過多久,「找到寶玉」的消息登上全國各大報刊,歐陽奮強成為最晚加入紅樓劇組的主要演員

 

他不用再坐冷板凳了。上海《文匯報》記者採訪他時,他說:「我的過去是一張白紙;我的未來是一份考卷,但我可能交白卷,隨時被換下來。」

 

自此,《紅樓夢》主演聚齊。他們將和全劇組一起,開始漫長的三年拍攝。

 


 

拍戲強調入戲,有人會人戲不分,因此劇情也就成為了他們後來命運中自我實現的預言。

 

陳曉旭和歐陽總是在一起對人物小傳。每次對話情形大抵如此——

 

陳曉旭:人物分析得怎樣了?歐陽不敢看她:我正在寫,你快寫完了吧?陳曉旭:我已經寫完了,我對林黛玉太熟悉了!

 

< 歐陽奮強與陳曉旭 >

一次,歐陽說出了他作為男性讀者的實話:「其實,我不太喜歡林黛玉。她太小心眼了,真的娶了她,神經受不了!」沒想到陳曉旭發了火:你以為你那寶玉可愛?他到處留情,就是一個泛愛主義者!

 

陳曉旭可以接受別人說自己不好,但沒法容忍別人說林黛玉不好。有組員很真誠地說過:曉旭,你真的就是林黛玉。

 

< 陳曉旭(右二)和其他《紅樓》演員便裝照 >

相比於陳曉旭的本色演出,歐陽屢屢讓王扶林嘆氣。他太「乖」了,演不出賈寶玉的反叛。王扶林反覆叮嚀:「你一定要調皮起來!你每天做一個惡作劇向我匯報。如果你調皮不起來,沒法子,我只有換演員!」

 

為此,歐陽得每天想方設法完成「一個惡作劇」的任務。最讓他後悔的一次是冒充某個劇組導演,寫信把「史湘雲」郭霄珍(接任張玉屏)騙到離拍攝地點很遠的北京展覽館見面。白跑一趟的郭霄珍知道真相後大哭一場。 

 

眾人裡拍戲最拼命的是鄧婕。不管頭一天晚上拍戲多晚多累,第二天一坐到華貴的椅子上,就馬上狀態切換,仿佛王熙鳳附體。

 

一次歐陽和鄧婕拍戲,戲中鄧婕對歐陽的臺詞是:「問這個幹嗎?!」和她一對視,一向跟鄧婕關係不錯的歐陽嚇壞了:沒想到你這麼兇。

 

她的最後一場戲,在零下三十多度的一個東北鹿場拍攝。大冷天裡她穿著單衣被兩個獄卒拖在地上。這場戲拍了很多遍,終於拍完時,鄧婕凍暈了過去。

 

籌拍《紅樓夢》期間,鄧婕離了婚,她說:我全身心都在這個人物上,沒有什麼可以讓我分心的;我什麼都可以沒有,但不能沒有王熙鳳這個角色

 

主演裡最沒存在感的也許是「寶釵」張莉。平時不太愛說話、也從不生氣的她,被看作琢磨不透,外人當她和寶釵一般城府深,即使有選角導演王貴娥為她辯解:「張莉有她的人生哲學,她是不大合群,有自我保護意識。」

 

< 陳曉旭與張莉 >

「為什麼別人說我,我就生氣?」她回答得像寶釵一樣得體,也從不解釋。

 

一群年輕人,在二十出頭時,一聚三年,也在別人的命運裡整整活了三年。戲裡戲外,角色或自己,有時可能真的分不清了。

 

1987年,《紅樓夢》在春節試播六集後,於5月正式播出,當即引發全民熱潮,餘威甚至綿延至今。2010年新《紅樓夢》播出時,兩相對比,87版更是被奉為時代經典。

 

拍完這部戲後,三年情誼就此別過,各位主演各奔前程。

 

陳曉旭一舉成為當時的流量花旦,不但登上《大眾電影》封面,還片約不斷,她選擇在《家春秋》中飾演梅表姐。片子出來後,大家評論:這還是林黛玉。

 

「林黛玉」曾是她最喜歡的角色,但此時,卻成了她最想擺脫掉的標籤。

 

不久,她離開影視圈,轉戰商海,成立了廣告公司。為了在商界樹立值得信賴的形象,她很少主動說起自己參演紅樓的經歷。可即使把公司營業額做到了2億,在介紹她時,朋友依舊會加上一個前綴——就是演林黛玉的那個陳曉旭。

 

2006年,陳曉旭被確診乳腺癌。但她拒絕手術,只接受保守治療,隨後她放棄所有身家,剃度出家。

 

《紅樓夢》裡,賈寶玉說:你死了,我做和尚去。2007年,陳曉旭去世後,她的丈夫郝彤也同樣剃度出家。

 

她去世時,對她的報導鋪天蓋地,人們對她的身份,提的最多的仍然還是「林妹妹」三個字。

 

同樣想逃離角色影子的還有歐陽奮強。早在劇團坐冷板凳時,他就打定主意要當導演,因此在「紅樓」片場三年,他常常觀察王扶林導戲。

 

拍完紅樓夢,他果真成功當上了導演。這麼多年來,他導演的項目雖然沒有特別出名,但也得到過「五個一工程獎」和「飛天獎」的肯定。

 

當他自我介紹是「導演」時,對方就會問:那您拍過什麼片子?如果氣氛有些尷尬,朋友總會圓場一句: 歐導當年演過賈寶玉。每到這時,冷場就會一掃而光,歐陽立刻成為飯局的焦點。

 

隨著年紀漸長,歐陽漸漸接受了自己和寶玉捆綁的命運。但之前,為了擺脫「賈寶玉」的魔咒,他一度把自己往粗糙的方向打扮,留鬍鬚、穿大褲衩,而且拒絕參加所有跟紅樓有關的活動。他自嘲:「這一生的運氣,可能已經在賈寶玉身上用光了」。

 

< 中年「賈寶玉」 >

相比黛玉和寶玉,王熙鳳和寶釵的運氣要好一些。

 

鄧婕是當時《紅樓夢》中唯一獲獎的演員,那年她憑藉「王熙鳳」拿下了飛天和金鷹獎的最佳女配。此後,鄧婕把王熙鳳的獨立果敢用在了演戲上。

 

《宰相劉羅鍋》中的「劉夫人」,《康熙微服私訪記》裡的「宜妃」,都是她在王熙鳳之後再度貢獻出的經典角色。她用演技和新的角色,成功打破了《紅樓夢》中的固有印象。

 

看似最有城府的張莉,拍完「紅樓」後沒有為名氣所累,在出國大潮中遠赴加拿大,一度隱居,傳言從事房地產生意。

 

紅樓20周年聚會上,很多演員都回來了,但她沒有,只是錄了一段視頻。視頻裡,她的外貌沒有太大改變,但氣質已經沒有寶釵的華貴,更接近家常。

 

她與劇組眾人久未聯繫,知道大家都很好奇她的近況,但也只是淡淡地說:「如果結婚了,我會告訴大家。」 

很多年過去,《紅樓夢》依然是眾多主演人生裡最高光的時刻。那些看似被《紅樓夢》改變的命運,很早就寫在了每個人的不同的個性中。

 

1984年早春到立夏的時節,圓明園西洋樓大水法殘石後的培訓班裡,王朝聞、周汝昌、朱家縉等數位紅學大家會定期來講課。有時老先生們會坐在會議室的沙發上宣講,有時則直接在圓明園的林莽間漫談。

 

在他們面前聽講的,有陳曉旭、張莉、鄧婕……全是第一批從全國各地選拔出來的青年「紅樓」演員。那個時候,他們朝氣蓬勃,臉上充滿了年輕的光芒。

 

雖然還沒有人知道自己最終的角色,甚至沒有人知道自己最後是否能留下來。

 

正是「混沌世界,天真爛漫之時」,一切皆有可能。

部分參考資料:

[1]  歐陽奮強,《1987,我們的紅樓夢》,中國輕工業出版社

[2]  鄧雲鄉,《紅樓夢憶》, 中華書局

[3] 《藝術人生:紅樓夢20年再聚首》, 2003.12

[4]  孟靜,《紅樓一夢二十載》, 三聯生活周刊,2006年第33期

[5]  王飛、趙蕾、李強,《歐陽奮強:終究要和賈寶玉相伴一生》,新京報, 2017.11.7


喜報

最近,我的視頻號粉絲已經破1萬了。2個月前,粉絲還是個位數來著。感謝各位叉燒包的認可和支持。
短視頻形式,內容比長文更新鮮,更新頻次也會高一些,相信會給各位帶來不同的體驗。

長按下方二維碼,關注【叉少視頻號】

👇👇👇

相關焦點

  • 財話紅樓之:富貴閒人賈寶玉
    他這一衣食無憂的富貴閒人為什麼出家呢?《通靈寶玉下凡塵》和《寶玉降生榮國府》是專門寫寶玉的文章,都是從寶玉的來歷以及他的身世來寫的,並未寫他入世之後,他對現實生活的看法,特別是對興家理財的看法。其實生活在賈府之中,賈寶玉對治家理財也有他獨到的見解,只是這些都不需要他去操心,他也懶得去操這份閒心。雖然如此,但文章中仍有幾處寫到了他關心治家理財,也有自己的看法和見解。
  • 《奮鬥在紅樓》:賈環逆襲!完勝哥哥賈寶玉\\私趣
    做人就做賈子玉,絕對不學賈寶玉。書荒。只好點開九悟的《奮鬥在紅樓》,又看一遍。原諒我的通俗加庸俗,這部幾百萬字的小說,似乎比《紅樓夢》本體更吸引我。九悟不知何處人也。只知道他是一個網絡作家。我猜他應該是一個資深紅學家,寫這部小說時,他應該把《紅樓夢》研究透了,把裡面的每一位角色,都揣摸了好多遍。
  • 紅樓如何形容美女?每個人都有一部紅樓,也有一個紅樓美女
    《紅樓夢》用作者的話說是「今風塵碌碌,一事無成,忽念及當日所有之女子,一一細考較去,覺其行止見識皆出於我之上。何我堂堂鬚眉,誠不若彼裙釵哉?……然閨閣中本自歷歷有人,萬不可因我之不肖,一併使其泯滅也。……敷演出一段故事來,亦可使閨閣昭傳,復可悅世之目,破人愁悶,不亦宜乎?」也就是紅樓是寫閨閣之事,男女之情。
  • 紅樓夢:姓名隱含的意義,賈寶玉的真實名字
    紅樓裡的名字,幾乎都有一定的隱含意義,有些是諧音,如甄英蓮(真應憐)、卜世仁(不是人,賈芸舅舅)、單聘仁(善騙人,榮國府清客)、卜固修(不顧羞,榮國府清客)、傅試(附勢,賈政門生)有些是幾個人合在一起,表示一個完整的意思,如元春、迎春、探春、惜春,是她們的命運「原應嘆息」。
  • 歐陽奮強:終究要和賈寶玉相伴一生
    他學會了用手機軟體叫車、訂外賣,用微信語音聊工作,以眾籌的方式辦活動。他成立了公司,開始以積極、主動的姿態,開發《紅樓夢》IP產品。「以前我真的挺煩,恨不得躲遠遠的,後來漸漸看開了,賈寶玉大概是上天給我的恩惠,既然是命中注定,不如欣然接受。」
  • 何以說賈寶玉夢遊太虛幻境乃紅樓最長一夢,有何玄機?
    我們就一道聊聊這一紅樓長夢,看看有何玄機?一、賈寶玉是怎樣夢遊太虛幻境的?一部紅樓,多少悲情,盡在夢中。故賈寶玉隨賈母到寧府賞梅時,還不到中午時分,就一時倦怠,便在侄兒媳婦秦可卿的內室午休,剛剛合眼,就做了這一紅樓長夢。二、賈寶玉夢遊太虛幻境夢到些什麼?在這個長夢裡,賈寶玉在警幻仙姑的引領下,來到太虛幻境,主要看了薄命司關於"金陵十二釵正冊、副冊、又副冊"等冊子裡的圖畫、判詞。
  • 賈寶玉吃的蓮葉羹,只是一碗疙瘩湯?曹雪芹:紅樓女兒「薄命湯」
    賈寶玉被打後,賈母王夫人恨不得用龍肝鳳髓給他補身子。全不反思為什麼被打。賈寶玉倒也要求不高,就想吃一碗疙瘩湯。當然,原文管這個叫「蓮葉羹」,還是當年賈家接駕或者迎接元春省親備膳的「宮廷疙瘩湯」。不過,這碗疙瘩湯並不簡單。除了讓薛姨媽見識了薛家與賈家的差距之外。還讓玉釧兒和鶯兒登堂入室,將賈寶玉身邊丫頭都「排擠」走了。
  • 紅樓夢中第五回 賈寶玉的一場大夢
    紅樓夢第五回,是書中主要的一個章回,是書中的總綱, 紅樓書中大大小小不知道有多少夢,但是此夢是書中至關重要一夢,她交待12金釵的未來命運結局,12釵副冊,12釵又副冊,用判詞和圖畫來隱喻情節的發展,這天賈寶玉隨賈母來到東府,
  • 賈寶玉寧死不碰薛寶釵?她褪下麝香串時,賈寶玉的想法已暗示一切
    薛寶釵名中帶寶,林黛玉名裡有玉,這一寶一玉,實則暗示了兩人身份的特殊之處。不過,正如前文所講,林黛玉終究還是輸給了現實,生前未能與賈寶玉共結連理,死後賈寶玉迎娶了後來居上的薛寶釵。所以,儘管他不願認可這樁內定的婚事,卻忍不住想要看薛寶釵戴的紅麝香串。說來也怪,一個平日裡連花都不願戴的薛寶釵,在得了賈元春的賞賜後,偏偏將這紅麝香串戴在了自己的左腕子上。所以,當賈寶玉提出要看看薛寶釵的紅麝香串時,薛寶釵心懷羞澀地褪下了這串裝飾。接下來,曹雪芹的這段描述頗為值得玩味:寶釵生的肌膚豐澤,容易褪不下來。
  • 紅樓夢:賈寶玉的人生導師警幻仙子,為什麼用「警幻」為名?
    曹雪芹多次引用的「南柯夢」「黃粱一夢」「蕉葉覆鹿」「牡丹亭」「西廂記」等都是「夢」。恰似「莊周夢蝶」,不知身為何物,是受道家的影響。「幻境」為世界,指《紅樓夢》構築的虛假世界。身在其中者,就是經歷一場虛假。有佛家「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之意。所以「假作真時真亦假,無為有處有還無」,是曹雪芹受佛教的影響。太虛幻境的作用是用儒釋道三家的角度,表述曹雪芹對因果,以及《紅樓夢》中愛情觀的表述。
  • 紅樓夢:清明節懷念逝去親人,賈寶玉給秦鍾修墳存私心,還不如他
    文/詩綠鳳魯迅先生認為《紅樓夢》是一本為人處世的智慧奇書,詩綠鳳從人情世故的視角,與你分享紅樓精華。一年一度的清明節又如約而來,天堂裡的親人們,你們還好麼?賈寶玉聽後就言不由衷說了一番話:寶玉道:「怪道呢,上月我們大觀園的池子裡頭結了蓮蓬,我摘了十個,叫茗煙出去到墳上供他去,回來我也問他可被雨衝壞了沒有。他說不但不衝,且比上回又新了些。我想著,不過是這幾個朋友新築了。我只恨我天天圈在家裡,一點兒做不得主,行動就有人知道,不是這個攔就是那個勸的,能說不能行。雖然有錢,又不由我使。」
  • 不管男女,若是身上這一處外露,一生運氣都不好!
    好的運氣和好的福氣,無論是誰,都想擁有。創業的人都盼望自己可以創業成功,生病的人都渴望自己可以身體健康,考試的學子都期望自己可以成績優異......每個人都希望自己可以福星高照、福氣滿滿,可往往很多事情都是「理想很美好,現實很殘酷」,不是你想想就能有的,一個人有沒有福氣,有無好運,其實從他的面相中就能看出來。
  • 【紅樓緋聞】賈寶玉和秦鍾算的什麼帳
    玩得不亦樂乎正有趣,有個超級大電燈泡摸進來,將他二人按住,也不出聲。嚇得他們一動也不敢動,羞的智能趁黑地跑了。秦鍾問寶玉想怎麼樣,寶玉回答「等一會睡下,再細細的算帳。」這帳到底是怎麼算的呢?據書裡寫,晚上他們一個屋子睡覺,寶玉不知與秦鍾算何帳目,未見真切,未曾記得,此是疑案,不敢纂創。
  • 淺談紅樓:論賈寶玉叛逆性格,與李贄「童心說」的思想淵源
    ——《童心說》而探看《紅樓夢》中的賈寶玉,其性情與李贄如出一轍,但與李贄相比,寶玉更進一步,他由對儒家經典的厭惡升華至對儒家「經世致用」的思想的批判。讀儒家經典是為了考取功名,而考取功名又是為了報效國家,建功立業,人的一切行動都是圍繞「社會」展開的,這也是程朱理學「存天理,滅人慾」的核心觀點。
  • 從通靈寶玉看紅樓夢中的一筆多用
    先拋開通靈寶玉不談,我們來看一看有關「紅玉」的批語,凡是讀過紅樓夢的讀者都不難發現,作者在文中用了大量的「紅」字和「玉」字,不僅是在詩詞歌賦中,而且在書中人物的衣食住行上,也同樣用了大量的「紅玉」二字,只不過其中有很多地方由於作者的筆法高超,並不讓讀者覺得厭煩——這種特點在同樣被世人認為是香豔文字的後四十回中並不具備,這也是續書後四十回不是原著的一個重要佐證。
  • 妙玉為何送賈寶玉生日賀卡?
    今天,讀到第六十三回,妙玉因為賈寶玉過生日,派人送來字帖拜賀,其實也就是我們現在很時興的生日賀卡,上面寫著「檻外人妙玉恭肅遙叩芳辰」。這在古代,可是一件很時髦的事情呀!而且,這件事本身就很不平常。妙玉可是「帶髮修行」的尼姑,不問塵事,可是,這個小姑娘卻記得一個男孩的生日,這說明什麼?說明很上心吶。
  • 【紅樓情榜】【援藏律師隨筆】【197】
    書的第一百八回「情不情僧遭逢窮途,幻中幻境展演情榜」寫有「紅樓情榜」。我眼前一亮,感覺特別新奇和喜悅,於是,特地摘錄了下來,作為閱讀《紅樓夢》的讀書筆記,同時也成就了我的又一篇【援藏律師隨筆】,一舉兩得。如果把自己代入,去對應「紅樓情榜」,該對應誰呢?我一生該為何情?每個人或許都能找到適合自己的詞彙,真有意思。我一個字一個字摘錄,用時兩小時,生怕寫錯一個字。若一字之差,意思相差萬裡。
  • 歐陽奮強:我致敬的是紅樓精神
    當我到北京「紅樓」劇組時,已有來自全國各地的20多個寶玉候選人在等待試鏡,輪到我試鏡時,我和張玉屏合作演出了「寶黛讀西廂」片段。試完戲,劇組又給我買了回成都的機票,要我回去等通知。回到成都十多天後有記者找到我,說我被選中扮演賈寶玉。
  • 《金瓶梅》裡兩個私娼,到了《紅樓夢》中,都做了賈寶玉的妾
    《紅樓夢》一書對《金瓶梅》諸多借鑑,以人名為例,有頗多相同甚至根本就是拿來就用,如迎春、來旺、昭兒、金釧兒、玉釧兒等。其中金釧兒、玉釧兒在《紅樓夢》中姓白,在《金瓶梅》中卻是韓家妓院的韓金釧兒、 韓玉釧兒,還有個姐妹韓消愁兒 ,三姐妹都是私娼,出場不多,也令人印象深刻。《紅樓夢》中只寫了一個妓女「雲兒」,藉以影射史湘雲。
  • 《紅樓夢》那些美男子,最美不是北靜王,是讓賈寶玉自慚形穢的他
    不說林黛玉、薛寶釵等金陵十二釵的風姿綽約,只看賈寶玉等一幹美男子,也都是被上天眷顧的人。看曹雪芹筆下的「男色」,一點都不比金陵十二釵們差。細數《紅樓夢》那些美男子們,也許未必符合現代人的審美,但長得好看精緻是無疑的。只不過一山更有一山高,賈寶玉在其中只能排在中等,比他更「美」的男子,比比皆是。而第一美男子,竟然讓賈寶玉自慚形穢,不得不說「驚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