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旅遊盤門三景之吳門橋:舟行水流白相人,夢囈依稀吳門橋

2020-12-20 蘇州檸的旅遊人文景

曾有旅遊達人說:「旅行的意義就是從自己玩膩的地方去到別人玩膩的地方」。似乎很有道理,其實於大多數人則不然。先不說難以做到讓人咂舌的「玩膩」的程度,很多時候「玩過」都達不到。導致這種結果的原因,一定不是單純的經濟和時間的問題,因為有許多人實力追逐遠方的風景就是最好的證明。儘管很多時候,我們舟車勞頓看到的不過就是我們所生活的城市及周邊從來都默默存在的那些似曾相識的風景。

人們似乎並不習慣挖掘和重視身邊的美景,即使它們早已名聲在外,而是更加關注和期盼著他鄉異國的名勝古蹟。可能有一種類似「外國的月亮更圓」的媚外心態,而且去得遠更有面子;亦或缺乏審美新奇感,熟視無睹。還有一種心態,就是認為太容易做到了,結果反而一直都沒有真正計劃去做。

作為蘇州人,蘇州園林名揚四海,慕名而來的全國各地、世界各國的人們眾多,而且好評如潮,但是請問各位工作生活在蘇州的朋友,你有認真地去玩過幾家園林嗎?或許你也辦了園林卡、休閒卡,可你真的為它們做過遊玩計劃和付諸行動了嗎?除了買卡的那一瞬間,將所有的園林和景點都走了一圈,對吧?當然只是在腦海中,想想那麼划算,有沒有偷偷地笑出聲啊?熱度尚在的開始可能會去幾個地方,後來想想反正還有一年時間呢,最後許多卡難逃躺睡一年的命運!嗚呼哀哉!

譬如蘇州的盤門三景,著名學者陳從周先生評價很高:北看長城雄偉,南看盤門秀麗 。我也只是最近才真的去走走看看,土生土長几十年,真的愧對蘇州文化。在聊聊吳門橋之前,囉裡囉嗦這麼多,無非就是想和朋友們交流一個觀點:世界很大是要去看看,但也請在放飛心情追逐遠方時,留幾分熱情關注與珍惜我們家鄉我們身旁眼前的每一道風景,每一個經典!

我先是站在盤門城牆上觀橋,從這端走到那端,幾次反覆地逡巡徘徊戀戀不捨。我又在水陸城門的平臺上,選擇及變換著不同的視角,仔細觀察那座橫跨在運河上的高高的單拱石橋。這是姑蘇城內最高的單拱古石橋。古吳門橋雄偉高大,與鄰近的瑞光古塔,古水陸城門渾然一體,是蘇州城西南重要的文物古蹟遊覽區。

「吳門橋」傍近盤門。始建於宋元豐七年(1084年),郡人石氏出資建橋,橫跨運河,便利往來。鑑於盤門為蘇州南面的正門,人稱「步入吳門第一橋」,故命名為「吳門橋」。

吳門橋在明清有幾度重修。現在的石橋為清同治十一年(公元1872年)江蘇省水利工程總局重建,主體用花崗石砌築,雜有少量武康石,帶著宋元期間的高貴「血統」。吳門橋橋洞高大,木船可揚帆而過,是一座典型的具有江南水鄉特色的大型單拱石橋,如雨後彩虹飛架於古運河上。橋身全長66.6米,橋底寬5.8米,中部寬4.8米,淨跨16米,矢高9.85米,拱券石10排,長系石11根,縱聯並列砌置,且拱券石之間用定勝形榫卯拼接,增加牢度,避免移位,保證了橋梁極大的穩定性。

橋上南北兩坡各鋪設整塊花崗石條石50級;條石橋欄鑿成凹凸狀,形似通長靠背椅子,可供行人休息小憩或憑欄遠眺。北端金剛牆左右兩翼均砌有寬約0.6米的纖道,作為縴夫穿越橋洞的便利設施,實屬考慮周全。

隱隱約約,我看見運河水流湍急,一列縴夫彎腰弓背,響亮地喊著號子,牽引著白帆舟船穿越橋洞。我像是置身這曾經繁華的盤門,看進進出出的人群,有達官貴人,有文人墨客,有商賈小販,也有村野鄉民,車水馬龍熙熙攘攘熱熱鬧鬧。這盛世太平中,總有閒暇的幾個,拾級而上,佇立橋面,但見水網交織,舟船往來,城樓巍峨,瑞塔生輝,遠山近水盡收眼底。

好一派江南的詩情畫意!我不禁怦然心動,沒有一分鐘的拖延,我就付諸於行動。我效仿古人悠然登上50步臺階,在沙發似的條石橋欄稍作歇息,然後抖擻精神,翩翩然迎風站在橋面,閱盡四界風光。

南面是粉牆黛瓦的吳門印象。東面有扼運河與大龍江交匯的岔道口上的「興龍橋」輕盈飄逸,更有從棗市街畔移建運河的三孔蟠龍橋高大雄偉。北面瑞光塔屹立在翠綠叢中挺拔俊秀,高高的城牆連接著獨一無二的水陸古城門。西邊碧波綠水,直延伸到遠處的高樓大廈。隨著漸近的機器轟鳴聲,一艘快艇傍繫著兩條遊船,正從西邊往東快速行駛過來。船舷兩側翻滾著白色的浪花,甚是壯觀!只是這般三船並行是否有違水運管理的要求?尤其增加了撞損古橋的風險,望能引起關注。「船在波上遊,人在畫中行」,真是此時此刻的客觀寫照。

留戀、留戀、留戀,留戀在吳門橋。我靜靜品味流連忘返的滋味,不禁有點啞然失笑!

只有用心投入真感情的時候,或觀摩揣度,或百般品味,仿佛和吳門橋已是血脈相通,你才能體會彼此「相看兩不厭」,有一腔愛開始泛濫成災!

我走下吳門橋,穿過水關橋,我要換個角度再看吳門橋。就像戀愛中百看不厭的心上人,不僅喜歡她嬌美的容顏,也想看她婀娜的身姿,還有她月下的剪影。我由西向東望去,半圓的橋洞合著碧水倒影似一輪圓月。穿過橋洞,正對著興龍橋。同樣是單孔拱橋,因此形成了橋中見橋,月中有月的景觀。

再去興龍橋,由東往西看吳門橋。正值太陽西下落日餘暉,吳門橋像是一位披著金色霞光的新娘,在波光粼粼的運河上不勝嬌羞!橋面上幾個隱約的行人,是否在和吳門橋依依惜別?

慢慢的日光便消了,替代的是華燈初上。運河兩邊的步道,健身或遛彎的人漸多。

我終究是需要和吳門橋告別的了。我帶不走一瓢運河水,我也帶不走一方城牆磚,但我帶走了滿滿的吳門橋的印記!

沙揚娜拉!

相關焦點

  • 盤門,蘇州最古老的城門,也是中國現存唯一的水陸並聯城門
    1986年,在蘇州建城2500周年之際,國家郵電部特意發行了一張面值4分錢的郵資明信片,這是中國郵政史上第一次為紀念一座城的建立發行的明信片,而上面選用的圖片,既不是虎丘塔,也不是拙政園,而是盤門。一直以來,蘇州人眼中的「冷水盤門」,為何會成為蘇州城市的logo呢?
  • 中國唯一的水陸城門,也是蘇州僅存的古城門,如今成4A旅遊景區
    大部分人的蘇州之行往往都會第一時間關注到蘇州園林,平江路山塘街再或者是建築極其特色的蘇州博物館等常規的網紅景點。但是作為一個有著千年歷史的古城蘇州來說,這裡的景色絕非僅僅只是剛才提到的這幾個景點,這裡還藏著眾多的名勝古蹟。
  • 吳門橋街道社會治理局 暖心服務化解租賃糾紛
    蘇報訊(記者 朱雪芬 通訊員 李國清)昨天,蘇綸場22號樓業主代表李先生來到姑蘇區吳門橋街道,將一面繡著「巧手築起共盈路 擔當換得平安心」的錦旗送給了街道社會治理局,對他們用暖心服務化解業主與管理公司之間的經營租賃糾紛表示感謝。
  • 老照片:80年代的江蘇蘇州,東風公園,老火車站,吳門橋
    今天給大家帶來一組關於蘇州的老照片,希望大家能夠通過這一組老照片來感受時代的變遷,社會的進步以及經濟的發展,同時希望能夠帶給你過去生活的點點滴滴。圖為上世紀80年代的蘇州照相館,從圖中可以看到在這面牆上貼著當年照相的價格,在當年去照相館拍照可以說是一件非常奢侈的事情,不知道看到價格後,有沒有覺得很貴呢?圖為上世紀80年代的蘇州觀前街,在這條滿是樹的街道上兩旁停滿了自行車,在80年代的時候,自行車還是最主要的出行工具,在當年隨處可以自行車的停放。
  • 蘇州古城八座城門唯一的水陸城門,始建於春秋時期
    位於蘇州古城西南,有一個盤門景區,也是蘇州一處知名的旅遊景區。古時的蘇州共有八座城門,唐代《吳地記》記載:「西閶、胥二門,南盤、蛇二門,東婁、匠二門,北齊、平二門」。盤門始建於春秋時期,距今已有2000多年歷史,現存的城垣是元至正十一年(公元1351年)所建。
  • 盤門:曾經依靠水陸城門成為鎖鑰,如今成為蘇州新名片,為何?
    在蘇州古城門中有一個城門叫做盤門,最早是春秋時期伍子胥所建的八門之一,歷史文化價值非常高,有「北看長城之雄,南看盤門之秀」的說法,現在連帶瑞光塔等景觀一起闢為盤門景區。很多人遊覽盤門,都是衝著盤門三景來的,即盤門水陸城門、瑞光塔和吳門橋,今天就來一起看一下盤門的水陸城門。
  • 藏在老蘇州的小眾景點:保存著國內唯一水陸城門,是西遊記取景地
    說起蘇州的盤門,最出名的便是其中的盤門三景,其實這裡也是很多旅遊團的線路,但是相比較我們這種喜歡自由行來說,被了解的還是比較少,所以這裡自由行的人還是比較少的,特別是遇上非節假日的時候,這裡拍照片什麼的都很輕鬆。說到盤門三景,分別說的是瑞光塔,水陸城門和吳門橋。門票很早之前是20塊,至於現在應該有所上浮吧?
  • 蘇州運河文化遺產活態傳承保護之思考
    圍繞大運河周圍,散落著蘇州眾多重要的歷史文化遺產。山塘河、上塘河、胥江從運河汲取水源,流入環古城河,環古城河包圍著蘇州城區,流動的水自古以來一直滋養著蘇州古城。護城河上的平門、齊門、婁門、相門、葑門、南門、盤門、胥門、金門、閶門等古城門,是古蘇州對外連通、交往的主要通道,同時也是蘇州厚重的歷史符號。
  • 徒步蘇州古城看城門,據說:蘇州有八個城門,你看過幾個?
    蘇州古城有八門,這次主要就寫城門,關於護城上的橋,我們下次再寫。這次徒步的起點是胥門,因為蘇州環古城健身步道是一個閉環,所以終點也是在胥門。胥門是蘇州八門之一,城門也是歷史保留下來的,護城河邊有一個碼頭,遊客可以在這裡乘坐遊船,體驗蘇州的姑蘇水上遊。
  • 12月蘇州哪裡的房子有潛力?看姑蘇吳門橋街道房價走勢
    蘇州12月的房價也已經新鮮出爐。據房天下研究院發布,蘇州12月二手房參考均價27125元/平,環比11月下降0.57%,同比去年同期上漲2.37%。其中姑蘇吳門橋街道12月二手房參考均價29716元/平,環比11月上漲0.63%,同比去年同期上漲3.16%。
  • 蘇州8座城門,7座免費,1座連遺址也找不到了
    蘇州旅遊最具代表性的的特色就是園林和水鄉,不過看多了園林和水鄉也會覺得審美疲勞,好在蘇州的景點非常多,因為蘇州本身歷史悠久,已經有了2500多年的建城史,蘇州的城門就是見證。姑蘇城四面環水,春秋時期公元前514年,吳王闔閭上位後,為圖謀霸業,將原址位於無錫梅裡一旮旯裡的吳都向東遷移,命伍子胥建造大城,經過多方位的選址規劃,最後伍子胥選擇在姑蘇山(今靈巖山)東北30裡的地方「相土嘗水,象天法地」,經過多年苦心經營,終建好闔閭大城,就是今天的蘇州古城區。
  • 小心陪你過夜生活的蘇州人!有錢,有時間,真愛!
    03 衣食行無界 >水上夜遊產品和蘇州好行觀光巴士內涵品質,增加美食茶點、崑曲鑑賞等休閒體驗項目,將水陸夜行線路打造成姑蘇旅遊的黃金通道。——蟠龍橋——人民橋橋洞壁畫——返回白居易碼頭 姑蘇水上遊,將崑曲與古運河相結合,人在河中遊,曲從風中來。
  • 一位老蘇州總結的「經典蘇州旅遊攻略」,你在蘇州十幾年可能都不知道
    因為愛這座城市,所以把自己這麼多年來逛過的地方整理成一份「蘇州旅遊攻略」,純純的乾貨,蘇小小都忍不住收藏了!陽澄湖半島旅遊度假區大概會是未來蘇州人周末放鬆的首選地,風景上佳不說又開發了許多休閒放鬆的項目。
  • 蘇州校園防控專班上線 「八大員」聯手為校園安全保駕護航
    日前,蘇州的校園裡多了一些「新面孔」!不僅有家長學生熟悉的交警、城管,還有來自衛生、市場監管、公安等部門的人員。他們在校園內負責的工作分為綜合協調、學校管理、交通安全、秩序維護、衛生指導、食品安全監督、治安管理、聯絡共八類,他們也被親切地稱為「八大員」。這都來源於蘇州首創的學校疫情防控工作專班制度。
  • 2020年最佳蘇州旅遊攻略,春節假期有去處了
    蘇州是國際知名的旅遊城市「上有天堂,下有蘇杭」的美名早以揚名中外如果這個春節假期你有幸來到蘇州那麼下面這些好玩、好吃、好逛好住的地方你一定不能錯過天平山風景名勝區位於蘇州古城西南,太湖之濱,是太湖國家風景名勝區的核心景區。
  • 我是蘇州滄浪人!
    不管是仍住在這裡或者已經搬離的人再問一句他們是哪裡人他們還是會說:我是滄浪人。(1982年的吳門橋)(1983年的盤門下還有幾戶人家) 我是滄浪人,我們的活動範圍幾乎遍布了整個蘇州古城區。「滄浪人」。04年開建之前,滄浪新城這片區域還是一片荒地,經過這裡的人或許誰都想不到能變成今天的樣子。後來慢慢建起了住宅區,建起了廣場,立達學校新校區也搬到了這裡,成為蘇州新建的三大新城之一。
  • 中國歷史文化名城之蘇州:古代吳國的都城,至今有西施的足跡
    蘇州城南的「盤門」,至今在中國現存的水陸相間的城門中,是最為典型的一座。其中「盤門」加上公元247年建造的「瑞光塔」,還有橫跨在京杭大運河上的「吳門橋」,構成了蘇州城一組歷史文化景觀,這就是蘇州人津津樂道的「盤門三景」。當年下令擴建都城的吳王叫闔閭,關於他遺存的墓葬使原名「海湧山」的虎丘,增添了神奇的色彩。
  • 蘇州南環匯鄰廣場多家餐飲店通過驗收 新梅華、老娘舅、老東方羊肉...
    3月9日,由蘇州姑蘇區吳門橋街道街道工商、城管、安監、經發、社事等部門組成的聯合檢查小組,對轄區內的新梅華、老娘舅、老東方羊肉店等25家餐飲店進行了現場檢查。當天20家餐椅店通過了檢查,將於3月10日起正式恢復堂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