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鋼琴師》重映;天才不曾畏懼孤獨,只是不想擁抱這個世界

2020-09-04 渡影人

「從童年起,我便獨自一人,照顧著歷代的星辰。」 ——《孤獨》




那一艘飄流在大海上的巨大郵輪,甲板上人流湧動,人們相互擁簇著,守望著,伴隨著海面上幽冷的霧氣慢慢散開,「American」在一聲尖叫聲中,人們歡呼著,爭先恐後的下了船,隨著人潮散去,只留下了一個孤獨的身影........




《海上鋼琴師》下個月要重映了。這部於1998年在義大利上映的音樂影片,先後奪得了1999年義大利電影金像獎,歐洲電影金像獎,2000年美國金球獎等眾多獎項。歷經20多年時間的風雨沉澱,他依舊是了許多人心中難以忘懷的經典之作。依然在散發著它迷人的魅力.....



一個天才鋼琴家傳奇的一生。

1900年,行駛在大洋之上的Virginian號豪華郵輪上,水手丹尼在頭等艙尋找著富人們落下的東西,看能找到些什麼,無意間發現了一個遺棄的男嬰,他感到有些意外和驚喜,小心翼翼的把他帶回了自己的住處並收養了他,給他取名丹尼-布德曼-TD萊蒙-1900 . 因為是在世紀之初1900年收養了他。所以叫他1900




從此,1900就成長在這樣一個像船一樣大的搖籃裡,除了在水上走路之外,他幾乎做了所有能做的事。他沒有出生證明和護照,也沒有父母,從未踏上陸地一步,沒有一家醫院或者學校出現過他的名字,他好像並不存在。童年的時光很多時候都是在船艙底層隔著窗戶望著大海。水手丹尼意外去世後,他再次成為了一個孤兒,幸運的是,船上的船員們都很照顧這個身世可憐的男孩。

1900一個人的時候,陪伴他的,除了孤獨以外的,是那一臺立式鋼琴。




在一個安靜的夜晚,頭等艙的大廳裡響起了美妙的鋼琴聲,大家都隨著這音樂紛紛趕往,發現是消失了多天的1900正在彈著鋼琴,他臉上全是灰塵,低著頭悠然而專注的彈著,那些音符從他的指尖緩緩的飄出,好像有著自己生命力。人們在沉浸於音樂的同時,也在驚訝和好奇這個男孩怎麼突然就會彈鋼琴了,沒有人知道.......

但大家可以肯定的一點是,他無師自通,他是一個音樂天才。


最喜歡1900在船遇上風暴時的那一段演奏,在這艘隨著海浪漂流顛簸的郵輪上,他解開鋼琴的固定,讓自己隨著大海一起飄流,沒有任何的顧慮,歡快的彈奏著,無拘無束,沉浸在屬於自己的音樂世界裡,與大海共舞。

一時間,仿佛整個世界都只屬於他了。


從小他就表現出了一些異於常人的特質,他敢於穿越階級的壁壘,一個人趕往最奢華的頭等艙好奇的望著大家載歌載舞。逗趣似的問著醫生長長的名字,面對船長一本正經的說教,回應他一句;「Fuck the regulation」,




在這艘連接美國和歐洲的郵輪上,每天都會見到各種各樣,形形色色的人,每一次旅程又會出現一些新的面孔。富麗堂皇的貴族人士,難以忘記過去的沉思者,混跡頭等艙的假冒貴族,遁入空門的粉飾舞女........1900可以解讀每一個他所見到的人,甚至可以為他定製專屬的音樂,你或許會驚訝,是怎樣的一種孤獨使得他會試著留意每一個人的樣貌和神情。

只有在彈著鋼琴時,在他的音樂世界裡,他才是最自由的,沒有任何約束,從不循規蹈矩,美妙的音符信手拈來,手指在琴鍵歡快的像是在跳舞,思緒也可以飄向不知名的遠方,沒有人知道他在想著什麼。他的靈感來自於何處.......




相信看完電影的你也有一個疑問,1900為什麼不肯下船?

看完之後,我也思緒萬千,太多的想法如潮水般向我湧來。

他孤獨嗎?

他是一個天才,他有著無限的用之不盡的音樂靈感,有無數的才華和音符圍繞著他。

他其實並不孤獨,真正孤獨的是我們,沒有充盈的內在和不俗的才華包裹的內心,總是感到一種無力和孤獨感。




他也曾試著去了解這個世界,從船上來來往往的人的口中所勾勒的畫卷中,他或許早已看遍了世界的人情冷暖。

當有人不停的有人找到他,向他採訪,向他說著讓走上陸地,去開巡演,讓更多的人欣賞到他的才華,自此他就可以擁有金錢,地位,眾人的鮮花和掌聲,甚至可以去組建自己的一個家庭。只要邁出那一步,他就可以成就這一切。

但卻他對此表示沒有興趣。

有人說他是懦弱,他懦弱的真實。是這樣嗎?




我覺得並未如此

還記得祖傑尼嗎?,那一個爵士樂的創始人,那個登上船隻為向眾人炫耀他的鋼琴技藝的高超的鋼琴大師,他向1900發起了一場鋼琴的對決,自信滿滿,一臉的高傲與狂妄,然而在親眼目睹了1900的演奏後,自愧不如敗下陣來,望著他黯然的離開的身影,1900說了一句「**** the jazz」


上個世紀20年代,美國人發明了爵士樂,並隨著美國影響力的逐漸強大,傳播到了全世界,成為了當時的一種潮流,這一時期也被稱為「爵士時代」。顯然,1900懷著一種好奇和謙虛的態度,嘗試著通過他最愛的音樂去擁抱和連接這個世界,但是在這場「決鬥」中,至始至終,從那位創始人的臉上看到的只有傲慢和充滿了俗氣的金錢的裝飾。他的表情從起初對其音樂的欣賞慢慢的變得凝重,變得甚至有一些憤怒,所以他發洩似的彈奏著,釋放著他內心的各種複雜的情感.....

外面的世界,沒有屬於他的空間。




如果把外部世界看作是對他的誘惑,那真正對他產生誘惑的只有這個女孩,只有愛情。

當他透過那一扇窗戶望著那位農夫的女兒,一時間萌發出的情愫使他也有了嚮往的事物,他的眼神隨著她移動著。




獨自一人對著鏡子自言自語,練習著假設與她見面時的場景;

他想將那張飽含情愫的刻錄唱片送給她,但只敢在雨中靜默著遠遠的望著她;

他夜不能寐,輾轉反側,臉貼在琴鍵上,反覆敲擊著四個音,來來回回;

他將自己裝扮整齊,穿梭在船艙的睡房裡,在眾多夜裡夢魘裡,尋找這那一張熟悉的臉;

他像個賊一樣,偷偷的親吻了她;




當看到這個女孩要下船時,他快速的奔跑著,迫不及待帶著那塊刻錄唱片穿過人潮奔向她,他很清楚分別的意義,分別則意味著永遠


面對女孩各種好奇的疑問

他回答說「這是個秘密,秘密是不應該被公開的」

然而這個秘密在他的心中再也藏不住了,他愛上了那個女孩。

終於有一天,他收拾了行李,穿上了他唯一的好友送給他的大衣外套,決心離開這他從未的離開過的輪船,踏上陸地去尋找他的愛情,可就在大家都在依依不捨的送別他時,就當他快要走下船舷時

他卻定在了那裡,像是在思考著什麼,望著前方這座在腦海裡出現過無數次的既熟悉又陌生的城市,沒有人知道他看到了什麼,他轉過身又回到了船上,自此再也沒有下過船。




「forgive me, my friend, but i'm not getting off」

是他內心裡的聲音叫回了他,他並不在意這個世界給予他的鮮花和掌聲,他也不需要人們所說的金錢,地位.......他唯一在意的是他的音樂。

我可以在有限的鋼琴中創造出無限的旋律,但我無法在有限的城市中,無盡的街道間找到屬於我的空間。

鋼琴的琴鍵是有限的

「我卻可以在有限的鋼琴上表現出無限的快樂來,這才是我的生活,陸地,對我來說是太大的船,就像女人太漂亮,旅途太長,香水太濃,這支曲子我不知道從何彈起,我永遠離不開這條船,不過,我可以結束自己的生命。反正對別人來說,我也不存在。」

他可以一個人孤獨的活著,但是無法離開這條船,這是他音樂靈感的來源,離開了這些,他根本無法生存下去,外面的世界很大,然而卻沒有屬於他的空間。




令他感到害怕的不是他所見到的,而是那些未見的事物。


他不願意離開,他寧可與這艘堅守了一生的輪船一起毀滅。


他不懦弱,

因為


天才不曾畏懼孤獨,只是不想擁抱這個世界。

相關焦點

  • 電影《海上鋼琴師》國內重映:孤獨的天才,時代的輓歌
    如今,借著重映的機會,又看了這一部電影,這次重映的版本時長兩個小時,比當年的版本短了40分鐘左右。此次公映的版本相比原版在劇情沒有什麼變化,只是剪掉一些不傷害劇情的小細節。當年朱塞佩·託納託雷帶著160多分鐘《海上鋼琴師》去參加威尼斯電影節,主辦方覺得時長太長了,想讓老爺子剪掉一部分。
  • 海上鋼琴師,他是孤獨的天才,也是懦弱如我們的普通人
    《海上鋼琴師》是涼涼很喜歡的一部電影,於2019年11月15日在影院重映了,你看了嗎?生於海上一艘顛簸的輪船上,註定了他顛沛流離的一生,他也寧願葬身於輪船,與大海融為一身。除了船上一些認識他的人,還有一張殘損的唱片,這個世界沒有知道他的存在,也沒有能證明他曾經存在的東西,就算他充滿傳奇色彩的一生,驚心動魄的鬥琴比賽,天才一般的音樂造詣,這些被max講出來的一切,世人也只是驚嘆一聲,懷疑其真實性,權當故事來聽,作飯後消遣。
  • 天才總是孤獨的!——評《海上鋼琴師》
    海上鋼琴師(1998)又名:1900海上鋼琴師/一九零零的傳奇簡介導演:朱塞佩·託納多雷編劇:亞歷桑德羅·巴裡克/朱塞佩·託納多雷主演:蒂姆·羅斯/普路特·泰勒·文斯從此,1900展開了在海上彈奏鋼琴的旅程,吸引了愈來愈多慕名而來的旅客。而麻煩也接踵而至 。影評天才總是孤獨的,與其生活在繁雜的社會,不如生活在屬於自己的精神家園中。
  • 經典影院《海上鋼琴師》:活在自己的孤獨世界裡的鋼琴天才
    本文標題:經典影院《海上鋼琴師》:活在自己的孤獨世界裡的鋼琴天才文/辰時計劃今天聊一聊關於鋼琴的浪漫悲劇《海上鋼琴師》,故事發生在二十世紀初期,一艘名為班傑明思號的遊輪上,滿載著形形色色的乘客,他們之中有企業家
  • 《海上鋼琴師》重映,致我們無處安放的孤獨
    《海上鋼琴師》是誕生於二十世紀末的經典之作,在時隔21年後首登內地大銀幕。經典的電影永不過時,即便是在今天,《海上鋼琴師》都有極高的觀賞價值和藝術價值。它的重映對影迷們來說是又一「有生之年系列」。因此,即使是經典電影重映,也偏向於「小眾」群體。如今,在院線能看到4K修復的「膠片質感」的《海上鋼琴師》,實屬不易。
  • 「海上鋼琴師1900為什麼不下船?」
    時隔二十一年,《海上鋼琴師》重映,作為文青聖經,文藝青年應該不止看了一遍,有人喜歡,被1900的恐懼、懦弱和孤獨感染。有人討厭,覺得電影做作,煽情,認為導演做作油滑。倒是也很想知道,當年被《海上鋼琴師》感動的少年,現在都怎麼樣了。聊起1900為什麼不下船,是不是有了別的看法。第一次看《海上鋼琴師》還是在大學圖書館裡,看到Virginian號最終炸毀的瞬間,唏噓不已。這一次在大銀幕上看完,忍不住要腦補如果1900下了船之後會怎麼樣?他應該會找到那個女孩,和女孩開始一段感情。
  • 《海上鋼琴師》:"這個世界沒有誰知道我",孤獨者永遠孤獨
    海上鋼琴師海報一《海上鋼琴師》(原名The Legend海上鋼琴師是一個傳奇式人物,獵人格拉胡是一個傳奇式靈魂。海上鋼琴師名叫1900,那是他出生的年份,他是一個棄兒,他生在船上,長在船上,一生從未離開那艘維尼吉亞號,只是守著一架鋼琴,往返於從歐洲到美國的大海之間。
  • 孤獨的王譜寫最美的樂章《海上鋼琴師》
    《海上鋼琴師》是義大利著名導演朱塞佩·託納託雷在1998年推出的一部文藝巨作,雖然過去了二十年,但仍然顯示出了其跨越時代的生命力,這部電影充滿了浪漫拉丁色彩,沒有激烈精彩的槍戰打鬥的場面,也沒有俊男靚女,只講述了一段平凡人的傳奇,卻意外成功地打造了美國式的平民英雄
  • 《海上鋼琴師》為何經典?
    沒錯,《海上鋼琴師》。我第一次看《海上鋼琴師》是十年以前,在我初中的音樂課上。那時我的音樂老師先放出了整部電影最抓人的部分,也就是鬥琴之後,我第一次有幸看到了《海上鋼琴師》這部電影。可那時的我還年輕,還看不懂。那時的我不知江湖深淺,不知人心險惡,滿腦子都是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 豆瓣9.3《海上鋼琴師》:隨海浪漂泊的靈魂,終將歸於大海!
    ——徐志摩《海上鋼琴師》中男主角1900的命運,似乎就好像是徐志摩先生的這句詩。他悄然無聲的來到這個世界上,悄然無聲的被遺棄了在一艘客船上,沒人知道他姓甚名誰,沒人知道他的父母是誰。他悄然無聲的在這艘客船上成長,而最終,他也選擇了悄然無聲的隨客船一起離開。
  • 《海上鋼琴師》天才鋼琴師的傳奇一生
    生於大海終歸浩渺《海上鋼琴師》講述了在海上出生的一名棄嬰T·D·lemon被一位水手撫養長大,一生與大海相伴,在維吉尼亞號上無師自通演奏鋼琴最終魂歸大海的故事。影片以馬克斯·康恩賣掉小號,吹奏最後一次告別音樂來展開劇情,現實與回憶交錯進行,回憶了海上鋼琴師1900的傳奇一生。
  • 《海上鋼琴師》票房高走 電影「重映」並不是救市良藥
    時隔21年重映《海上鋼琴師》票房高走   業內人士:觀眾只會為有價值的內容買單  經過4K重新修復,時隔21年之後,經典電影《海上鋼琴師》再次閃光——該片自11月15日登陸全國大銀幕以來,市場反響不俗,上映4天票房突破7000萬元,最終票房有望達到1.2億元。
  • 一生必須要看的電影之一:《海上鋼琴師》,有些孤獨無處安放!
    我想只有真正有過人生經歷的人,才能讀懂《海上鋼琴師》背後的那份情……那麼今天我們就來一起聊一聊這部——《海上鋼琴師》。》是義大利著名導演託納多雷回憶三部曲之一,另外兩部是《天堂電影院》和《西西里的美麗傳說》,每一部影片都被人口口相傳,與其他兩部一樣,《海上鋼琴師》同樣也是以回憶型的敘述方式講述過往歲月,同時個人認為三部曲中表達情感最細膩的一部影片就是——《海上鋼琴師》。
  • 孤獨的「1900」,偉大的海上鋼琴師
    《海上鋼琴師》是由託納·巴裡克託雷執導,努恩、比爾·努恩、蒂埃裡尼·蒂姆·羅斯主演的劇情片,改編自桑德羅·朱塞佩文學劇本《1900:獨白》,講述了一名被命名為「1900」的棄嬰在一艘遠洋客輪上與鋼琴結緣,成為鋼琴大師的傳奇故事。 主人公特立獨行,非常的與眾不同。
  • 《海上鋼琴師》:你好1900,我來自2019
    2019年11月,義大利導演吉賽貝·多納託雷的《海上鋼琴師》修復版終於重新登上了熒幕。它首映時的1998年正好是我出生的一年,時隔二十一年,終於抓住了2019年的尾巴,有機會去影院裡感受1900的魅力。《海上鋼琴師》是多納託雷「時空三部曲」的第二部,講述了從未下過維吉尼亞號郵輪的1900的傳奇一生。電影採用這個系列一貫的敘事結構,現實與回憶交替,形成了穿越時空的奇妙體驗。
  • 《海上鋼琴師》:天才鋼琴家固執的一生
    《海上鋼琴師》通過回憶和現實的交叉敘述方式講述了一個天才鋼琴師在一艘遠洋客輪上的一生。他是一個被遺棄在郵輪頭等艙的孤兒,船上的船工丹尼撿到他的時候給他賦予年代的姓名,取名1900。他從小在維吉尼亞郵輪上長大,擁有極高的鋼琴天賦,在船上用音樂徵服了所有人,自己從沒想要到外面的陸地。
  • 《海上鋼琴師》
    --至死方休---海上鋼琴師影評)我們無處安放的孤獨《海上鋼琴師》這部電影一半是在初中音樂課上看的一半是回了家看的,音樂老師的目的是為了讓我們感受1900在那個鬥琴的經典片段的完美演奏,而我卻被這部電影還有1900吸引了。從小我們接受的教育都是,如果我們不能改變環境那就去適應環境。
  • 21年後修復重映《海上鋼琴師》,反諷了當今電影市場的現狀
    1997年到1998年,世界電影史上誕生了兩部關於大船的電影,一部是《鐵達尼號》,以全球票房大熱勝出,並包攬了當年奧斯卡11項大獎。另一部就是《海上鋼琴師》,以海上傳奇故事和浪漫情懷成為影史經典,斬獲了美國金球獎等全球各類大獎22 項,至今都被很多文藝青年以及電影愛好者珍藏。
  • 《海上鋼琴師》:你只是來人間遊戲一場,卻有人看見了太陽
    近期《海上鋼琴師》在國內重映,我第一時間跑去電影院又重溫了一遍。這部電影一直是我必看名錄裡的座上客,是我時不時拿出來聆聽的老唱片。我熟悉它每一個場景,每一幀畫面,我反覆品味每一句詩歌般的臺詞,我情不自禁為它潸然淚下。我跟隨多情的導演一起回到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穿過歐洲街頭登上維吉尼亞號。
  • 《海上鋼琴師》:令我恐懼的不是我所見,而是我所未見
    《海上鋼琴師》是義大利導演朱塞納.託納託雷於1998年導演的一部描寫維吉尼亞號上一個孤獨的鋼琴家,沒有國籍,沒有護照,沒有姓名,甚至沒有人知道他的真實存在。《海上鋼琴師》就是講述這個不知道是否存在過的1900的傳奇故事。至今,有100多萬人在豆瓣參與了評分,評分最後達到9.2分,無疑,這是一部經典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