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9.3《海上鋼琴師》:隨海浪漂泊的靈魂,終將歸於大海!

2020-08-28 YizSu小丫頭

文/一隻蘇蘇

題記:

我們的一生中,總會經歷或多或少的磨難,也都會因為或多或少的成功而驕傲自豪。我們生於紅塵中,卻難以看破紅塵。我們了解功名利祿的羈絆,但誰也無法割捨。我們終將無法成為1900,因為無法像他一樣通透、澄澈,無法像他一樣明白自己心之所向,無法像他一樣自始至終只將自己當做戀戀紅塵中的一個過客。



《海上鋼琴師》

《海上鋼琴師》上映於1998年,是義大利導演朱佩塞·託納多雷導演的&34;中的第二部。該片是根據亞歷桑德羅·巴裡克1994年的劇本《1900:獨白》改編。主要通過旁觀者的視角,講述主角1900在海上漂泊的人生旅程。這部影片就好像是一首詩,到處充滿了詩的意蘊。我喜歡這種獨特的電影韻味,但是,讓我感懷頗深的應該是主角1900短暫卻精彩的音樂人生。

輕輕地我走了,正如我輕輕的來,我揮一揮衣袖,不帶走一片雲彩。 ——徐志摩

《海上鋼琴師》中男主角1900的命運,似乎就好像是徐志摩先生的這句詩。他悄然無聲的來到這個世界上,悄然無聲的被遺棄了在一艘客船上,沒人知道他姓甚名誰,沒人知道他的父母是誰。他悄然無聲的在這艘客船上成長,而最終,他也選擇了悄然無聲的隨客船一起離開。

對於這樣一個天才級別的鋼琴師,他本可以為自己的人生演奏出一支精妙絕倫的樂曲,那麼,為何他會選擇隨客船一起歸於沉寂呢?

1900(蒂姆·羅斯飾)


一、無以言說的身世,海上漂泊的人生。

男主角1900的身世是一個迷,他出生在1900年,是這個世紀開頭最倒黴的一年。似乎這註定了他身世的悲慘,他一出生就被父母拋棄在頭等艙的鋼琴上。而這也註定了他的一生都與船和鋼琴密不可分。他被善良的船底鍋爐工人丹尼收養。丹尼沒有將他交給移民局,也害怕他被別人帶走,於是將他藏在了船艙裡。他平安的長到了八歲,然而命運總是跟他開玩笑,將他唯一的親人丹尼帶離了人間。從此,他徹底成為了一個孤兒,沒人再疼愛他、沒人再教他讀認字、沒人再推動他的吊籃跟他說晚安。整部影片男主從來沒有提起過自己的身世,也沒有人知道他的身世,唯一知道的便是他是一個棄兒。1900清楚的明白自己的身世是無以言說的,因而他也不曾想要去尋找身世。我曾這樣想,或許他是上帝之子,是上帝將他放置在了鋼琴上,因而他有著驚人的鋼琴天賦。從出生開始他就註定會與鋼琴結下一段不解之緣。

船是漂泊不定的,而1900的人生便也是隨著客船一起在海上漂泊的。他從未離開過大海,也從未離開過弗吉裡亞號客船。他在船上待了二十七年,就已經在歐洲和美洲之間往返了五十餘次。這艘客船對他來說就是家,只是這個家是漂泊的,是不穩定的,而他也習慣了這種生活。他並不是沒有想過離開,他想過離開,想去陸地上追求自己的生活,想去追求自己喜歡的女孩。他曾對馬克斯描述他想像中的紐奧良:

&34;

他總能想像著自己去往不同的地方旅遊,可以說他對陸地是充滿了無限嚮往和憧憬的。但是當他真的準備下船時,他退縮了。當他站在船舷上,看著城市的廣闊,看著遠方的未知,他退縮了。或許很多人都無法理解,明明只有一步之遙了,可為何他還要選擇掉頭往回走?為什麼就不去嘗試一下呢?我也曾為1900遺憾過,但是我卻能理解他的選擇。他從小生長在海上,沒有接觸過陸地上的世界,沒有接觸過陸地上的人,對陸地是一無所知的。他已然適應了海上的生活,已然被船上的環境所限制。因而,他選擇繼續留在海上做自己。這讓我想起了作家薩拉帕卡南說過的一段話:

誰不曾試想過人生的其他可能,如果沒有念現在的大學,如果選擇其他的專業,如果現在從事著另外一個行業,如果沒有認識某一人,等等等等。不過,我也忽然意識到,其實在想這些的時候,我們已經被周圍的環境給限制了,所以,認認真真做自己就好了。——薩拉帕卡南

先不論如果離開現在的生活,他能否過得更好?就目前所處的環境而言,已然習慣了數十年的生活,誰能夠去立刻改變,能有勇氣去面對眼前未知呢?離開了大海,他能否繼續彈出這樣好的曲子?這是一個未知。離開了弗吉裡亞號客船,他能否尋找到自己的人生價值,這也是一個未知。更重要的是,面對物慾橫流的花花世界,他能否保持本心,不迷失自我,這亦是一個未知。1900在影片結尾對馬克斯說的那段話,最是讓我記憶猶新,他說:

城市不斷蔓延,包含一切,除了盡頭,它是無窮無盡的。到底在哪裡是這一切的盡頭,世界的盡頭。拿鋼琴來說吧,琴鍵有開始也有盡頭,你知道一共有88個鍵,這是絕對沒有錯的。琴鍵是有限的,你才是無限的,你在琴鍵上創作的音樂才是無限的,我喜歡這樣,我可以這樣生活,可是我站在舷梯上。面前是一個巨大的鍵盤,有幾百萬幾千萬個琴鍵,無窮無盡。這就是真相,琴鍵無窮無盡。如果鍵盤是無限的,在那個鍵盤上你就無法演奏音樂。

可以說1900的選擇是理智的。他知道知道自己無法掌控未知的人生,他知道自己無法將自己的才能在陸地上發揮,因而他選擇了留下。其實,他的無以言說的身世,就註定了他與平凡人的與眾不同。他的海上漂泊的人生歷程,也註定他一生都無法離開大海而生存。

船舷上的1900


凝望城市的1900


二、高處不勝寒的孤獨,看透人性的寂寞。

1900是孤獨的,從老丹尼去世後開始,他的人生便是與孤獨相伴了。而在這孤獨中,他唯一的情感寄託就是鋼琴。沒有人告訴他什麼是鋼琴,也沒有人教過他怎樣彈鋼琴。可他卻會彈鋼琴,這或許是上帝給他的唯一的禮物吧。他第一次聽到鋼琴曲是八歲那年在老丹尼的葬禮上,不知是何處傳來了鋼琴聲,他留著眼淚看向天空,一旁的女士告訴他這是音樂。從此,音樂便在他心中生了根發了芽。

琴,即是情。他的感情無處訴說,便只能說給鋼琴聽。通過鋼琴,他看遍了人生百態,他看透了人性。他的每一首曲子都賦予了人的情感。他從不用樂譜,但每一個人都可以成為他心中的譜子。那殺死丈夫的寡婦可以是他的曲子,那想進修道院的舞女也可以是他的曲子,那逃票來到頭等艙的男人也可以成為他的曲子…….世間萬象、人生百態都能是他的曲子。他將來往的行人看得透徹,也清楚的知道自己的定位。

陸地上的人們,浪費太多時間去問為什麼。冬天來了,你們渴望夏天,夏天到了,你們又害怕冬天再來,所以你們永遠不厭倦旅行。總是追尋遙遠的地方,永遠是夏天的地方,我覺得這不適合我。


感悟人生的1900


通過鋼琴,他能了解世人,也能明白自己。但是,鋼琴畢竟是無情的,又怎能明白他心中的孤獨和寂寞呢!他的孤獨,來自無人陪伴的寂寞。他曾在深夜裡偷偷跑到電話室裡給陌生的單身女性打電話,希望能夠和對方聊聊天。但是卻被對方當做神經病並拒絕了。這樣的行為,不知道他在這二十幾年裡做過多少次。但是恰恰可以證明他內心的極度孤獨、渴望陪伴。船上的人換了一批又一批,沒有人能夠永久記住他。他的樂曲大多時候都是歡快的,人們跟著他的音樂而舞蹈狂歡,但是卻從來無人注視過他的孤獨。他也許大概是想通過這樂曲的歡樂掩蓋住自己內心的孤獨。可樂曲再歡快,舞會再盡興,也終究不過是一群人的狂歡,一個人的孤獨而已。不管在頭等艙還是在平民艙都是如此,曲終人散,留下的只有孤獨的他。他的心中又怎能不落寞呢!如黑塞所說:

天才經常孤立地降生,有著孤獨的命運。 ——黑塞

他的孤獨,來自天才高處不勝寒的寂寞。而他一生下來就是鋼琴天才,他愛鋼琴,他懂鋼琴,卻無人懂他。所有人只是將他當做一個技藝高超的海上鋼琴師。他沒有知音,馬克斯雖然是他最好的朋友,卻也並不懂他。他彈琴甚至無人能夠與他合奏,這大概就是曲高和寡吧!當自詡為爵士發明者的黑人鋼琴師傑利·羅爾找他鬥琴時,他並不想和他比。鋼琴之於他,更多的是夥伴,而不是競爭的工具。當然這並不意味著他會認輸,第三段比賽中,他用一首極快的曲子《Enduring Movement》,秒贏了黑人鋼琴師傑利。彈琴速度之快,摩擦出的溫度之高,足以將一隻香菸點燃。這令所有人都是瞠目結舌的,甚至忘記了時間。因此,他成名了。然而他卻也沒有多享受這份喜悅,因為即便是這樣,他的內心依舊是孤獨的。這份孤獨,讓他的內心甚至有些自卑。當遇到自己一生摯愛的女孩時,他的內心是激動、惶恐、膽怯的 。他對著鏡子裡的自己反覆嘗試著與心愛的女孩溝通,他偷偷的跑到三等艙去尋找女孩,偷偷親吻她。卻始終不敢與她正面交流。直到那個女孩即將下船時,他才鼓起勇氣去與他道別。或許,天才註定是孤獨的,他最終還是和那個心愛的女孩錯過了。可能他早一點兒與那個女孩相識,他便能夠追隨著女孩一起下船。然而命運卻並不想讓他離開大海,天才終究是屬於海上的。

那個女孩(梅蘭尼·蒂埃裡)


演奏時的1900

三、拒絕束縛的性格,從容樂觀的心態。

1900是豁達開朗的,他擁有一顆不羈的靈魂。而這也註定他與陸地無緣。他不曾離開過弗吉裡亞號客船,不曾離開過大海,因而他的心性便像是大海一般。他單純可愛、他不喜歡規則。在他八歲那年第一次彈奏鋼琴,吸引了船上的乘客來圍觀時,船長說:&34;小小年紀的他,沒有羞愧和害怕,只是大膽的回了一句&34;這足以看出他對規則的不屑,從小就不樂意被規則束縛。同樣,再第一次與馬克斯相識時,在海浪翻騰的時候,他帶著馬克斯彈鋼琴,鋼琴在大廳裡漂移,甚至撞壞了大廳的玻璃,撞破了船長臥室的大門。這是一個怎樣心性的人呢!如此貪玩、不計後果。但是卻又不得不說他是十分可愛的。他的天性是活潑的。這樣的一個人兒,是不適合生活在紛繁複雜的城市裡的。如果他下了船,他是否會被陸地上的生活逼瘋?他是否被迫適應城市裡虛無的生活呢?如果那樣,他便沒有了最初的純真。這是我們不想看到的,亦是他自己無法接受的。

整個世界重量壓在你身上,你根本不知道盡頭在哪裡,想到這一點你不害怕會崩潰嗎?陸地對我來說是一艘太大的船,太美麗的女人,太漫長的航程,太濃鬱的香水,它是一段我不知道怎麼演奏的音樂。

他是害怕被束縛的,害怕接受過猶不及的事物,因而害怕城市的生活會讓他崩潰。然而,其實他更是從容樂觀的。他並不畏懼死亡,也從未對自己的身世而感到過悲傷。他唯一一次哭泣是在老丹尼的葬禮上,而後我們看到的他總是從容的。面對船長的憤怒與處罰,他一笑了之。面對黑人鋼琴師傑利的挑釁,他淡然處之。甚至面對死亡,他都能夠跟馬克斯開玩笑說,自己到天堂裡可能是斷了手的。如此從容的心態,多的是對人生的大徹大悟吧!他的性格與陸地上的世界多麼格格不入,他的心態又是多少人無法企及的。他就像是一條生在大海裡的魚,束縛他的只能是海。他生於大海,也終將歸於大海,大海是他最好的歸宿。

1900與傑利·羅爾(克蘭倫斯·威廉士三世飾)


船艙裡的1900


總結:

1900的歸於沉寂,不過是命運使然,不過是他明白自己,了解自己的心。他太乾淨,不適合城市。他太通透,不樂意迎合世俗。他愛自由,不想被名利羈絆。他是近乎完美的,就像是那不食人間煙火的仙人。或許他來這人世間走一遭,只是體驗一下凡世的生活,卻並不想留下任何痕跡。對於這樣的一個人物,導演是偏愛的、我們也是偏愛的。導演捨不得讓這樣一個純淨的人物沾染上人間的煙火氣,因而給了他一個歸於寧靜的結局。或許,許多觀眾對這個結局是相當意難平的。但是仔細想來,這難道不是最好的結局嗎?這對1900是一個最好的歸宿,對觀眾來說,也是一個最圓滿的結局。我相信誰都不願這樣一個天使般的男孩被世俗汙染。

我們的一生可能都不會像1900那樣悲慘,同樣也不可能像他那麼富於傳奇。我們生於紅塵,也無法擺脫紅塵,最終也將歸於紅塵。而在這紅塵中,我們能做的便是守住自己的本心,讓自己在戀戀紅塵中能夠尋找到一份屬於自己內心的寧靜。



關注小編,帶你看盡影視劇的滾滾紅塵。

原創不易,抄襲必究。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刪除謝謝!

相關焦點

  • 《海上鋼琴師》:豆瓣評分9.3,詮釋了1900的三重人生境界
    朱塞佩·託納託雷是義大利著名導演,以寫實派電影流派被觀眾熟知,他創作了三部經典作品分別是:《天堂電影院》、《西西里島的美麗傳說》和《海上鋼琴師》,這三部作品也被人們稱為「時空三部曲。」《海上鋼琴師》於1998年10月28日在義大利上映,2019年11月15日它的4K修復版在中國上映後,依然好評如潮。
  • 豆瓣9.3《海上鋼琴師》:從1900的去留,解1900生命狂想曲的內核
    ——《海上鋼琴師》很多年前看過一次《海上鋼琴師》,看到1900和傑尼鬥技那一段,身邊的人拍手叫好,我也拍手叫好。哪裡好?真不知,唯一印象深刻的就是那隻被點燃的煙。現在再看,才發現,這部電影立足點不在於一流琴技,而是在探討生活的選擇和內心的歸宿。
  • 豆瓣9.3《海上鋼琴師》|「我彈琴,即使外面在打仗」
    ——《海上鋼琴師》1822年,舒伯特創作《b小調第八交響曲》,43年後樂譜才被首次公演。1851年,梅爾維爾的《白鯨》無人問津,70年後,興起梅爾維爾復興潮,它作為其代表作聞名於世。1890年,文森特梵谷創作《加歇醫生》,100年後,《加歇醫生》以8250萬美金拍賣成交。相比之下,義大利導演朱塞佩·託納多雷執導的《海上鋼琴師》無疑幸運很多。
  • 豆瓣9.3《海上鋼琴師》:我們和1900之間,隔著一條舷梯
    電影《海上鋼琴師》是導演朱塞佩·託納託雷「時空三部曲」作品之一,由蒂姆·羅斯主演,1998年10月28日在義大利上映,當時曾囊括了歐洲電影界多重獎項。時隔21年後,這部影史經典的4k高清修復版,於2019年11月15日在中國大銀幕上映,再次引發一波觀影熱潮,實現了從票房到口碑的雙豐收,共有百萬觀影人參評,給出了豆瓣評分9.3分的好成績。
  • 豆瓣9.3《海上鋼琴師》|「我彈琴,即使外面在打仗」
    ——《海上鋼琴師》1822年,舒伯特創作《b小調第八交響曲》,43年後樂譜才被首次公演。1851年,梅爾維爾的《白鯨》無人問津,70年後,興起梅爾維爾復興潮,它作為其代表作聞名於世。1890年,文森特梵谷創作《加歇醫生》,100年後,《加歇醫生》以8250萬美金拍賣成交。
  • 評《海上鋼琴師》:比起已知的苦難,未知的選擇才是最恐怖的
    這部豆瓣評分9.2分的電影,改編自亞歷山卓•巴利科1994年的劇場文本,講述了一個在大海上出生,並且有著卓越音樂天賦的孩子樂觀的黑人養父一直護著主人公,直到他受傷離世,被葬在廣闊的大海之中的時候,才徹底放手。再次成為孤兒的1900突然無師自通地成了一名鋼琴師——一位只有坐在大海上,才能彈奏的鋼琴師。1900坐在鋼琴前彈奏天籟之音,只有唯一的朋友馬克斯見證了這神奇的一幕。
  • 電影《海上鋼琴師》:一半是天才的傳奇,一半是靈魂的宿命
    電影《海上鋼琴師》:一半是天才的傳奇,一半是靈魂的宿命文/東歌觀娛011998年,由義大利導演朱塞佩·託納多雷執導的電影《海上鋼琴師》正式發行,可惜一直到2019年年底該片才在中國上映。120萬人在豆瓣給它評分打出9.3,五星評分達到70%,豆瓣電影Top250它位列第11名,就是對該片的最大肯定。另外,《海上鋼琴師》在義大利先後獲得過義大利電影金像獎、最佳導演、最佳服裝設計、最佳製片人、最佳劇本、最佳藝術指導等項獎,除了在義大利國內,它在國外也是斬獲無數大獎,該片的優秀毋庸置疑。
  • 豆瓣9.2,《海上鋼琴師》在線觀看一個鋼琴天才傳奇的一生
    義大利電影《海上鋼琴師》用充滿詩意的音符徵服了萬千觀眾,電影先後獲得22項全球大獎,在頗為專業、苛刻的豆瓣平臺,《海上鋼琴師》累計已有93萬人評價
  • 豆瓣9.3《海上鋼琴師》:我那顆孤獨而不羈的靈魂,只願停留海上
    有些電影是你看過之後,心中湧動萬千卻無從下筆,是你滿腦子的思緒卻不知從何整理,《海上鋼琴師他重自身的存在大於外界對自身的認可,他可以輕易打敗爵士樂的開山祖師並對他表示鄙夷,他可以靠他的才華賺取無數的名利但是他拒絕音樂與自身的分離,他可以用音樂去探究所有人的心靈,可以在音樂裡去旅行,可以尋覓到自己的愛情,但是他沒有常人那樣去要去追,他輕輕地將這些丟進了大海,他將邁向陸地的腳收回。
  • 豆瓣9.3《海上鋼琴師》:致我們無法安放的現實
    The Legend of 1900(《海上鋼琴師》),又名《聲光伴我飛》。影片是朱指導塞佩.託納多雷執導的劇情片,早在1998年已經在義大利公映,由蒂姆·羅斯 、普路特·泰勒·文斯 、比爾·努恩等人主演。
  • 《海上鋼琴師》一部給尼採的獻禮
    《海上鋼琴師》1998年上映的一部電影,豆瓣評分9.2,豆瓣top電影排名中位列第15位,導演朱塞佩·託那多雷。這部電影自上映至今已經有21年了,並且在這個月的15號4K修復版就要在大陸上映了,所以筆者今天寫的這一篇文章一定要在本周發布(或者說趕在11月15日上映前發布),因為筆者不喜歡「湊熱鬧」。但是為什麼要寫這樣一篇文章呢?
  • 1900,海上鋼琴師
    《海上鋼琴師》由朱塞佩·託納託雷指導,蒂姆·羅斯、三十餘年的海上漂泊,一艘巨大的輪船上伴著美妙的鋼琴聲,便是1900的全部人生。透過舷窗,1900看見了一個女孩純真的面容。這個鏡頭在電影中前後僅僅幾分鐘,卻是他生命中的唯一一道彩虹。因這個女孩而動了要下船的念頭,最終還是止步不前,最終選擇的還是留在船上度過餘生。1900在有限的88個鋼琴鍵上彈奏著屬於自己的快樂。
  • 草根評《海上鋼琴師》:畫質提升 經典再現
    來源:新浪娛樂電影《海上鋼琴師》海報新浪娛樂訊 11月9日,小浪帶領團員們提前觀看了由朱塞佩·託納多雷執導,l蒂姆·羅斯、普路特·泰勒·文斯、比爾·努恩、克蘭倫斯·威廉士三世、梅蘭尼·蒂埃裡 主演的電影《海上鋼琴師》4K修復版,大家對本片給出了9分的綜合評分,以下為參加本期活動團員的精選觀後感匯總:@GC-米米 10分
  • 《海上鋼琴師》孤獨的靈魂樂手
    《海上鋼琴師》是由導演朱塞佩託雷指導的,朱塞佩託雷作品"時空三部曲"《海上鋼琴師》 , 《西西里的美麗傳說》 , 《天堂電影院》。1900是孤獨寂寞,但是對於音樂痴迷表達。《海上鋼琴師》是藝術電影中的商業電影。導演用藝術的音樂美表達了對於藝術惋惜。惋惜是因為1900他把鋼琴彈到了極致,卻隨之船融為一體,留下的僅是掰碎完整的碟片。一代音樂大師隨之船沉入海底。
  • 含笑的悲傷 | 看過電影《海上鋼琴師》
    翻看電影,點到《海上鋼琴師》,一部從頭淡到尾的電影,看得人不禁淚流滿面。雖然是雙重情緒的發洩,但這部電影真的是戳中內心,讓人慾言又止,淚眼模糊,心裡又為主角的解脫微笑,有很多話隨海風而去。《海上鋼琴師》,顧名思義,海上的鋼琴師。這位鋼琴師從出生到死亡都在海上,沒有下過船,從沒有讓雙腳踩在陸地上一次。
  • 電影推薦:《海上鋼琴師》
    今天要為大家推薦的電影是1998年上映的義大利電影,《海上鋼琴師》,又名《聲光伴我飛》。這是導演朱塞佩·託納多雷的三部曲之一,在國際上久負盛名,也在豆瓣上拿到了9.3的高分。正值病毒肆意,希望這部講述平凡的不凡電影,能夠帶給大家一絲心靈的慰藉。
  • 看《海上鋼琴師》有感
    海上鋼琴師講述了被遺棄在船上的孤兒~1900在船上生活一生的故事。八歲之前,他受到了收養他的養父的愛護並快樂的成長。
  • 《海上鋼琴師》:1900寧願一生孤獨,也要找尋自己的音符
    影片《海上鋼琴師》是電影史上的經典,豆瓣電影排行榜第十一名,同《阿甘正傳》、《肖申克的救贖》等一樣,可謂是人生必看的電影之一。《海上鋼琴師》故事發生在1900年的維吉尼亞號上,故事的主人公19001900的童年是灰暗的,只能在維吉尼亞號的艙底度過,艙窗成了1900看世界的眼睛,海浪也成了他最親密的玩伴。
  • 豆瓣9.3《海上鋼琴師》:每個人心中嚮往的純粹人生
    時空三部曲分為《天堂電影院》、《海上鋼琴師》、《西西里的美麗傳說》,《海上鋼琴師》則是通過麥克斯的回憶來講述1900的傳奇。《海上鋼琴師》原名《legend of 1900》,是由朱塞佩·託納託雷執導,蒂姆·羅斯、比爾·努恩、梅蘭尼·蒂埃裡主演的劇情片,於1998年10月28日在義大利上映,是時空三部曲中最受歡迎的一部,豆瓣評分9.3分,共有110多萬人評分。
  • 《海上鋼琴師》:一個天才鋼琴師的傳奇一生
    我們今天閱讀的書是《海上鋼琴師》,作者是義大利作家亞歷山德羅·巴裡科。我分成六個小部分,來講一個天才鋼琴師的傳奇一生。1、鋼琴上的棄嬰1900年。3、風暴中的狂舞一場海上大風暴正肆虐。「維吉尼亞人號」像漂浮在大海上的巨大搖籃,劇烈搖晃,什麼東西都在轉動。新來的小號手馬克斯在風雨中慌不擇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