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塗塗
今日,七貓小說衝進了 App Store 應用總榜 Top3(免費),排名甚至超過了正在號召全民集五福的支付寶。這也是七貓小說時隔半年多,再次衝進榜單 Top5。
同時近日,七麥在觀察 App Store 榜單時,發現了一件有趣的事情,以小說、圖書這類文字見長的產品中,居然有三分之二的產品都增加了聽書的功能。其中在 2019 年新上線的產品中,也有 64.52% 產品增設了此項功能,就包括七貓小說。
聽書模式成趨勢,賦能音頻行業變現
2019 年是網賺類產品大量爆發的一年,看小說賺錢也是當時的熱點產品模式之一,如七貓小說、米讀小說、番茄小說在正式上架後,就頻繁出現在應用總榜或分類榜靠前的位置。
出人意料的是,這些打著「看廣告」免費讀小說,消耗時長換取金幣進而兌換現金的產品,不僅加入了聽書功能而且還將其作為付費內容。如曾經霸佔 App Store 圖書免費榜長達 49 天的七貓小說,所有小說都能使用「聽書模式」,只是需要觀看一個 30s 的小視頻獲得 20 分鐘的聽書時間,或者是直接購買會員。而同類型的免費閱讀產品米讀小說、番茄小說、得間小說中也有類似的聽書模式。
主打免費閱讀的產品中增加付費功能,主要目的有兩種,一種是刺激用戶更多的觀看廣告,30s 廣告能釋放雙手 20 分鐘做其他事情,很值得;另外一種是想藉助知識付費來篩選出一批優質用戶,不過基於這些都是免費小說產品,那自然第一種的目的性會更強些。但其實早在 2016 年,知識付費的風就在音頻行業中刮起來了。
2016 年正值知識付費元年,在音頻行業遙遙領先的喜馬拉雅藉助「奇葩說」主持人馬東及節目知名辯手推出的《好好說話》拉開了喜馬拉雅知識付費的序幕,用戶可通過 198 喜點或者開通喜馬拉雅會員來收聽內容,該音頻至今已達到 9458.2w 播放量。
此後,喜馬拉雅陸續將知識性強、網絡爆款小說、當紅名人讀物等紛紛劃分為有聲書付費範圍中,內容覆蓋範圍廣、體驗效果好、性價比高也成為了喜馬拉雅在知識付費領域崛起的重要因素。數據顯示,在「2019喜馬拉雅123狂歡節」 期間,其付費內容超過 200 萬條,超去年同期 45%,新增付費用戶佔比 25%,90後和 Z世代用戶消費佔比高達 45.6%。
發力 UGC 模式,聲音社交增加黏性
同樣也是位居音頻行業第一梯度的荔枝,在 2016 年知識付費崛起時選擇了另外一條道路,轉型平臺內容上線語音直播功能,並採用 UGC 的模式深耕於聲音社交,如其產品中專門設置的聲音社區模塊,用戶上傳自己的聲音後,優質內容將獲得高排名,而這些聲音如同一個個動態,其他用戶可在下方留言、點讚、轉發、關注等等。這也是在進一步提高用戶與平臺的黏性,增加平臺變現機會了。
轉型的荔枝恰逢國內直播行業大火,泛娛樂直播平臺備受關注,早已入局的荔枝便借著東風走在了前面。據艾瑞數據顯示,截止 2019 年 9 月底,荔枝是中國最大的在線 UGC 音頻社區。而在發展的過程當中,其公司藉助荔枝在聲音社交當中探索得到的方向又陸續推出了狼人殺功能和吱呀 App,想在興起的 Z世代群體中搶佔市場。
吱呀是在 2019 年 1 月開始備受用戶關注的一款聲音社交的垂直類產品,該產品藉助萌化的「聲鑑卡」劃分用戶聲音屬性、精美生動的產品畫風,以及匿名聲音配對功能,在眾多社交產品當中脫穎而出,兩次衝上 App Store 社交免費榜 Top4。
其實在吱呀發布之前,字節跳動旗下同樣主打聲音社交的音遇也因產品出色而獲得了大量用戶的關注,iOS 單日最高下載量達到了 43w+。畢竟相比於視頻、圖片而言,聲音更神秘,用戶想像的空間更大,同時聲音帶來的「弱社交關係」,也正中 Z世代用戶群體愛自由不想被束縛的需求。
發掘用戶需求,語音助眠類產品誕生
《2019中國睡眠指數報告》顯示,國內存在睡眠困難的用戶至少有 3 億,其中 90後用戶是重災區,「敷最貴的面膜,熬最長的夜」也成了常態。社會壓力過大、情緒焦躁、輾轉難眠等情況造成失眠現象愈發嚴重的當下,也引發了一系列助眠類產品誕生。這類產品大都是通過語音模擬或者藉助機器製作大自然、腦電波、生活狀態,以及心理催眠等方式來撫慰用戶情緒,促進用戶更快更好的睡眠。
如在 2017 年在微信小程序上線之際,心潮科技就將之前在如何提高用戶睡眠等方面研究的成果匯聚在小程序「小睡眠」當中,小程序上線第一天也是獲得 70w 用戶使用。之後心潮科技便順勢推出 App,意圖將小程序中的流量引流到產品當中,培養所屬自己平臺的忠實用戶。
同時在產品的發展過程當中,小睡眠也是不斷的在擴大使用範圍和用戶群體,不僅打造出「睡眠新概念」,而且從最初的助眠語音,發展到幫助用戶提高專注力、平緩情緒、養成作息習慣等方面,並且還引進了社區交流和明星入駐。在助眠類產品這個小眾領域中不斷深耕的小睡眠,也獲得了蘋果小編的多次推薦。
發掘用戶需求的痛點後,並持續向用戶輸出優質內容,也是能增強用戶的依賴感,並且對類似小睡眠這種工具類產品而言,用戶的使用忠誠度也較高。
寫在最後
其實從「耳朵經濟」的發展來看,不論是音頻付費內容,還是助眠類產品,主打的用戶群體都是年輕用戶(如:Z世代),這類用戶消費意願更高,願意為提高自身技能的內容,或者是有助於自身健康的平臺付費,這也就意味著用戶的需求才是發展的重點。
而且隨著科技的發展,將語音與技術結合也已經成為了當下的一大趨勢,如百度的「小度小度」,阿里的「天貓精靈」等等,這些藉助技術賦能行業發展的產品,也是值得開發者可以思考或發展的方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