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將於這周末上映的迪士尼動畫工作室的新片《海洋奇緣》開了個好頭,至少是在口碑上是這樣的。爛番茄給它打出了 99% 的新鮮度,而在專業影評人網站 Metacritic 上,《海洋奇緣》暫時獲得了 80 分的高分,甚至略高於今年年初的《瘋狂動物城》。
看到這個結果,兩位導演 John Musker 以及 Ron Clements 應該能感覺到鬆了口氣。
儘管他們的履歷頗為顯赫,《小美人魚》、《阿拉丁》、《海克力斯》這些經典的迪士尼手繪動畫都是他們創造的,但《海洋奇緣》是他們的第一部電腦 CG 動畫,Ron Clements 告訴記者:「我們經歷了一段艱難的時期。」
John Musker 和 Ron Clements 決定用電腦來製作《海洋奇緣》差不多是五年前的事情,當時他們已經接近 60 歲了,要從原本的手繪動畫轉向電腦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做手繪動畫的時候,你只需要一張紙和一支筆就可以開工了。但是電腦動畫要更加複雜,需要為角色建模,測試他們移動和互動的方式。」 Ron Clements 說,「手繪動畫要簡單很多。」
迪士尼動畫工作室為兩位導演提供了許多的課程和指導,告訴他們應該如何使用電腦來製作動畫、如何管理電腦動畫的製作流程等等,他們才慢慢接受了電腦動畫的形式。John Musker 甚至有些喜歡上了它:「用電腦動畫製作出來的海洋,要比手繪具有更高的可信度。」
John Musker 和 Ron Clements 仍然為他們熱愛的手繪動畫保留了一席之地。《海洋奇緣》的主人公之一半神毛伊身上的紋身就是用手繪完成的。「我得說,到現在我仍然會有一些對電腦動畫感到困惑的地方。」 Ron Clements 說。
Ron Clements 和 John Musker 可能是整個迪士尼動畫工作室當中對手繪動畫最有感情的人。2009 年,迪士尼動畫工作室的倒數第二部手繪動畫《公主與青蛙》就是出自這兩人的手筆。但在當時,電腦動畫正在取代手繪動畫,迪士尼動畫工作室也在發生改變。
真要追溯起來的話,這樣的變化從 1990 年代就開始了。當時,皮克斯的第一部動畫長片《玩具總動員》拿下了 3.73 億美元的全球票房,成為當年票房最高的電影,也就此宣告了電腦動畫時代的開啟。
現任迪士尼動畫工作室總裁 Andrew Millstein 就是在這個背景下加入迪士尼動畫工作室的。在此之前,他在詹姆斯·卡梅隆成立的特效公司數字王國工作,參與過《第五元素》、《鐵達尼號》等電影的製作。在得到邀請後,Andrew Millstein 開始為迪士尼真人電影工作。
2000 年一部名為《恐龍》的電影讓 Andrew Millstein 有了更多和動畫接觸的機會,這是一部混合著真人以及電腦動畫的作品,也正好承擔起了幫助迪士尼從手繪動畫到電腦動畫轉型的工作。
不過,當時的迪士尼動畫工作室正處於低谷期。
1990 年代被稱為「迪士尼復興」的年代,《美女與野獸》、《獅子王》、《花木蘭》、《泰山》這些我們現在耳熟能詳的名字都誕生於那一時期。但到了新千年,他們的作品一部比一部糟糕,《恐龍》、《金銀島》、《亞特蘭蒂斯》,這些電影嚴格說來都只能算是票房和口碑雙撲街的作品。2003 年,迪士尼對動畫部門進行了大裁員,失去工作的人數超過了四位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