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著名的盲人音樂家「阿炳」和他的《二泉映月》,值得一看。

2021-01-18 小連記

你知道《二泉映月》未必知道它原先是一首青樓歌曲,你知道盲人阿炳,但你並未知道阿炳之所以雙目失明是因為他嫖妓染上了梅毒的後遺症,你知道阿炳是一位民間的音樂大師,但你未必知道他活的時候窮困潦倒,簡直就是畫家樊高的劇情再現,到死都沒有料到他的音樂作品,居然會在國際樂臺上引起轟動。

阿炳是道士和寡婦的私生子,現在很少有人提起此事可能是他死後出名的原因吧,後來很多人講起阿炳的時候,父母的事基本上就是一筆帶過,阿炳自己一些不光彩的事情也就不提了,阿炳的母親姓吳小名阿芬,說起來還是一個書香門第的大小姐年輕的時候讀過書,懂書法和繪畫到了十八歲那年阿芬嫁到了秦家,秦家是當地得一個大戶人家可惜秦家兩個兒子的身體都不太好,大少爺早年就死了二少爺得了肺癆,秦家為了衝喜就迎娶了吳阿芬好景不長秦二少爺不到半年就一命嗚呼了,阿芬便成了寡婦,後來公婆相繼病逝阿芬就成了真正的孤家寡人。

阿芬日子過的很清苦秦家早年是信奉道教經常有道士和他們家來往,特別是雷尊殿的當家道士叫華清和更是秦家的長客,華清和是一個非常有才氣的男人不但道教的底蘊深厚還彈了一手的好琵琶,當時都稱他為提手琵琶遠近聞名,在秦家落魄之後阿芬和華清道長來往越來越密切,才子遇佳人後面的劇情大家都能猜到。

過了一段時間阿芬懷孕了,在那個時候一個道士和一個寡婦的愛情那就是不倫之戀,如果公開戀情肯定時必死無疑,公元1893年的八月十七日阿炳出生四年以後事情敗露,阿芬投河自盡阿炳就被送到了雷尊殿成為了一名小道士,阿炳從四歲到26歲這十二年的時間小道士也熬成了老道士,在阿炳26歲那年父親去世了父親的死並沒有對阿芬造成太大的傷害,反而成了他美好人生得轉折點,從此以後阿炳子承父業成為了雷尊殿的當家人,就當時的情況來說當道教是及好的,道觀的香火很旺阿炳的生活也是一天比一天好。

有句話叫做人生得意須盡歡,於是這個阿炳就到處的尋花問柳,成了個大妓院長客後來海抽起可鴉片,整日恍惚恍惚雲裡霧裡一不小心炳染上了梅毒,這病很是嚴重把阿炳的雙眼都弄瞎了,沒辦法道觀的事情還得做,只好找堂弟過來搭理道觀的一切事物,他這個堂弟也不是省油的燈逐漸的控制了道觀得權利,把阿炳觀主的職務也給撤了還被趕出了雷尊殿,慘是慘了點要不是這種遭遇阿炳又怎麼能成為世界級的音樂大師呢,由於早年和父親學了點手藝懂些樂器,從此以後阿炳就做了一個街頭琴師,基本上每天都能在無錫運河邊碼頭鬧市上看到阿炳的身影收入也能維持生活,要不是楊蔭瀏阿炳這一輩子也就只能在街頭拉二胡了,楊蔭瀏是當時中央音樂學院的教授,一次偶然的機會聽到了阿炳拉二胡的旋律感覺挺有味道,於是楊蔭瀏就找到阿炳錄了幾首歌,沒想到沒過多久這幾首和酒火了,國際音樂大師小澤徵爾聽了之後都哭的一塌糊塗,從此以後《二泉映月》被納入了世界交響樂團的演奏曲目,可惜這事阿炳並不知道因為這歌曲火之前他就已經死掉了。

由於條件有限當初楊蔭瀏只錄了其中的六首,而具阿炳生前的敘述他肚子裡的乾貨最起碼有200多首,等楊蔭瀏第二次找阿炳錄歌的時候阿炳已經去世,阿炳從小在道觀長大受父親音樂的影響在《二泉映月》裡有很明顯的道教的音樂元素,也有人說《二泉映月》是一首青樓歌曲,由於阿炳年青得時候經常去逛窯子接觸到了青樓歌曲也是正常,特別和青樓的歌曲《知心客》非常像,由於事情已經過的很久遠了到底是什麼類型得歌曲已無從知曉,這裡給大家提供幾中可能僅供參考。

相關焦點

  • 瞎子阿炳的《二泉映月》有多偉大?日本著名音樂家:應該跪下來聽
    在中國傳統音樂中,有這樣一首音樂在傳到日本後,著名音樂家指揮家小澤徵爾聽到後情緒激動地說:「這樣的音樂只應該跪著聽!」小澤徵爾是世界級著名音樂指揮家,2016年獲得美國音樂屆最高榮譽格萊美大獎,他跟印度指揮家祖賓·梅塔和新加坡指揮家朱暉一起譽為世界三大東方指揮家。
  • 【音樂百科】阿炳與二泉映月
    《二泉映月》先後有小提琴協奏曲《梁山伯與祝英臺》的作者之一——何佔豪改編的小提琴獨奏、儲望華改編的鋼琴獨奏、吳祖強改編的弦樂合奏等西洋樂器改編曲相繼問世,得到廣大聽眾的由衷喜愛。弦樂合奏《二泉映月》自20世紀70年代以來相繼由一些世界級的指揮家指揮著名的中國和外國交響樂團演奏,並使它的影響跨出了國門。
  • 中國二胡十大名曲排名榜單揭曉!《二泉映月》名列榜首!
    《二泉映月》是中國最著名的二胡音樂,它由無錫民間二胡藝術家華彥鈞(暱稱:阿炳)在20世紀中葉創作。音樂不僅讓人們在午夜的時候想像出家清月冷的意境,在天空中有冷的月亮映入了冷冷的泉水中,似乎也在訴說盲人藝術家坎坷的命運與他痛苦的生活。這首曲子有著深刻的情調,充滿濃鬱的民族氣息和藝術感染力。
  • 道士阿炳:才情世無雙,奈何入紅塵
    相片裡這個帶著盲人眼鏡,形容枯瘦的中年人,在一頂破氈帽下面的面孔,透著生活的艱難和滄桑。也許命運給阿炳的磨難,正是成就他那些動人心魄樂曲的緣由。這張沒有表情的臉龐如同墨鏡背後的瞎眼一樣深不可測,這個賣藝為生只有三年詩書背景的瞎子道士,他的音樂卻能讓人感慨萬千!
  • 解密真實的瞎子阿炳
    他一生留下不少膾炙人口的佳作,如《小巷深處》、《美食家》、《井》、《小販世家》等等,獲獎無數,曾任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中國文聯副主席。名揚海內外,堪稱度過了勤奮的一生。可是,他也留下了難以彌補的終身遺憾。作為一個著名作家,最想寫的作品,竟沒有寫。
  • 瞎子阿炳在解放後上吊自殺的內幕……
    他一生留下不少膾炙人口的佳作,如《小巷深處》、《美食家》、《井》、《小販世家》等等,獲獎無數,曾任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中國文聯副主席。名揚海內外,堪稱度過了勤奮的一生。可是,他也留下了難以彌補的終身遺憾。作為一個著名作家,最想寫的作品,竟沒有寫。
  • 《二泉映月》導演堅信阿炳失明之因並非性病,洪學敏竟演無名歌女
    他稱查閱了資料,阿炳二十一二歲患了眼疾,二十七八時,病情加重,一隻眼睛無法看清物體,三十五六歲時另一隻眼睛也看不見了。《二泉映月》出現在七十年代末期,在當時的情境下,明顯地將阿炳拔高了。但是,按我們今天掌握的資料,即使認為阿炳吃喝嫖賭俱全,也難以解釋為什麼阿炳留下的音樂《二泉映月》能給人一種風清月白、穿透心靈的純淨感。
  • 陸文夫講述真實的瞎子阿炳,原來是這樣~~~
    2005年7月9日,我在加拿大驚獲噩耗,著名作家陸文夫先生在蘇州逝世了。陸文夫先生原名「紀貴」,因不願當官,一心為文,更名「文夫」。他一生留下不少膾炙人口的佳作,如《小巷深處》、《美食家》、《井》、《小販世家》等等,獲獎無數,曾任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中國文聯副主席。名揚海內外,堪稱度過了勤奮的一生。可是,他也留下了難以彌補的終身遺憾。
  • 1950年瞎子阿炳上吊自殺內幕
    他一生留下不少膾炙人口的佳作,如《小巷深處》、《美食家》、《井》、《小販世家》等等,獲獎無數,曾任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中國文聯副主席。名揚海內外,堪稱度過了勤奮的一生。可是,他也留下了難以彌補的終身遺憾。作為一個著名作家,最想寫的作品,竟沒有寫。
  • 一曲二泉映月,二曲梅花三弄走江湖,百首絕唱傳至今!——阿炳
    阿炳,原名華彥鈞,明間音樂家,正一派道士,因患眼疾從而雙目失明,他一生刻苦磚研音樂精益求精 ,廣泛吸取名間音樂曲調。一生創作和演出270多首名間樂曲!因雙目失明,故稱瞎子阿炳!其實阿炳的一生很艱難,在剛出生就被送走,因為自給父親華清和是當時無錫城裡洞虛宮三殿之一的雷尊殿的道士!當時有的道士是不能娶妻生子的,有的可以,華清和就是不能的那種,但偏偏對一名女子動了心!這名女子叫吳啊芬,是當地大戶人家的寡婦,剛進家門久病纏身的丈夫去世,備受打擊的公婆也相繼病故!後面華清和去他家做法事,注意到了美麗脫俗的吳氏,而吳氏也非常欣賞他的才華!
  • 二月二十二日 聽首二胡音樂《二泉映月》吧
    2月初介紹二胡的製作時,曾提及瞎子阿炳和他的《二泉映月》。大型紀錄片《中國樂器——二胡》和它的編導手記
  • 盲人音樂家阿炳:眼瞎因抽大煙所致,亡故原因一直都是個謎
    正所謂一分耕耘一分收穫,阿炳的勤奮練習帶給了他回報,他18歲便初次登臺演出,出色的演奏技術讓他贏得了周圍人的尊重和喜愛,他也因此成為了鄉親們嘴裡的「小天師」和「音樂天才」。    本來阿炳的日子眼看著一天天地在變好,但是華清和卻突然重病不起,眼看就要撒手人寰了,但是華清和不想阿炳一輩子都被蒙在鼓裡,於是在臨死前,他告訴了阿炳身世的真相。
  • 朱昌耀深情演奏二胡名曲《二泉映月》,音色悽美動聽,令人心碎
    二胡名曲《二泉映月》,二胡大師朱昌耀演奏,名家名曲,百聽不厭《二泉映月》,二胡名曲,是中國民間音樂家華彥鈞(阿炳)的代表作。作品於20世紀50年代初由音樂家楊蔭瀏先生根據阿炳的演奏,錄音記譜整理,灌製成唱片後很快風靡全國。
  • 有人評價他是「中國的貝多芬」,但可怕的是,你以為他只會拉二胡
    這樣盛大的音樂表演為世界盃增色不少,但試想一下,如果是在我們中國,將西方古典音樂換成我們中國的民樂,會是怎樣精彩的表演。看過《閃光少女》的人,應該都還記得,在電影中我們的傳統民樂大戰西洋樂的那一幕,當嗩吶一出場時,自帶的「氣場」頓時就掌控了演奏的節奏。這一波強大的操作,讓很多人都感受到了中國民樂獨有的魅力。
  • 阿炳:被花柳病弄瞎雙眼,晚年落魄自盡身亡
    (新浪網/老黃說史)曾幾何時,一曲《二泉映月》感動了一拔又拔的聽眾,這首樂曲顯示了中國二胡藝術的獨特魅力,它拓寬了二胡藝術的表現力,曾獲「20世紀華人音樂經典作品獎」,成為中國民間器樂創作曲目中的瑰寶之一。
  • 阿炳的悽慘人生:道士和寡婦的私生子,抽鴉片逛青樓,晚年很悽涼
    《二泉映月》這首中國人家喻戶曉的二胡名曲,無數人為之垂淚,為之靈魂顫抖。眾人皆知《二泉映月》和瞎子阿炳,阿炳將自己的一生寫進這首曲子裡,嘔心瀝血,傾盡了自己所有的情感。(一)阿炳的身世之謎阿炳,原名華彥鈞,是江蘇無錫人,出生在光緒十九年(1893)。自出生開始,他的人生似乎就已經隱隱顯出悲慘的前兆,因為他是個私生子。
  • 他4歲喪母,8歲和父親當道士,成為音樂家後,因太放縱得梅毒而死
    阿炳的一生如戲劇表演般充滿劇情的跌宕起伏。聽說他平生唯一存留出來的影像,只能是一張日偽執政無錫階段「良民證」上的標準照。照片裡那個戴著盲人眼鏡,描述枯瘦的成年人,在一頂破氈帽下邊的臉孔,透著日常生活的艱辛和滄桑。或許運勢給阿炳的艱難困苦,更是造就他這些動人心魄樂曲的原因。
  • 諜戰劇《暗算》中王寶強扮演的盲人阿炳三個方面富有傳奇性
    電視劇《暗算》中盲人阿炳(王寶強飾)和安在天(柳雲龍飾))1.阿炳的天賦阿炳是個盲人,又呆又傻,卻偏偏聽力過人。阿炳媽到死都相信阿炳爸會來村裡找她,因為他給他留下了一套軍裝,可惜她沒能等到。3.阿炳之死阿炳成了701的英雄以後,阿炳媽來看過阿炳,701本來是要留下她跟阿炳在一起居住的,但是她卻要回去,回去村子裡等阿炳爸,她擔心阿炳爸回來找她找不到。但是她留下一個願望就是希望阿炳能夠結婚生子,給他爸留下一個後人。
  • 瞎子阿炳:寡婦與道士的兒子,父親去世前是天堂,隨後卻墮入地獄
    二胡曲有很多,其中最為哀婉悲傷的恐怕就是二泉映月了,就連世界著名音樂指揮家小澤徵爾聽到二泉映月後都掩面而泣,然後說這種音樂就該跪著聽,站著和坐著都是對它的不恭敬。然而這個曲子的作者阿炳,卻早早就離開了人間,從《二泉映月》中我們都很難想像,阿炳這一生究竟有多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