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寒拍了三部電影。
按水準來說《乘風破浪》大於《後會無期》大於《飛馳人生》。
但這並不意味著《飛馳人生》不是一部好電影,而這三部電影全是情懷電影。
2014年的《後會無期》特色是金句情懷,例如:
喜歡就會放肆,但愛就是克制。
我們聽過無數的道理,卻仍舊過不好這一生。
早知道你不是好人,沒想到你連壞人都不是。
你連世界都沒觀過,哪來的世界觀。
這些臺詞從每一個角色的口中說出,很玄乎、很有趣、讓人聽著回味,聽著上癮。
2017年的《乘風破浪》特色是時空情懷。
電影將觀眾帶回到90年代,講述三個青年的「黑幫」往事,bb機、錄像帶、qq的誕生等等。
影片的思想如主題歌《在雨中》所唱:有相聚,也有分離,人生不過是一段戲。
2019年,最初的80後將要40歲,全體與韓寒一代的人都不再年輕。
於是《飛馳人生》誕生,它所講的是一種「告別」式的情懷。
在影片開始,由1960年出生的騰格爾來開場。
這是一個有趣的比喻。
如同是剛退出青春舞臺的80後問了早已隱姓埋名的60後一個問題,「大哥,你還好嗎?」
當然好啦,雖然老了,但老子有錢。
騰格爾讓他們在臺上跳鋼管舞,尹正跳了,為了錢在所不惜。
由這個笑中有淚的橋段問了看電影的80後們——你們還好嗎?
這是一部拍給80後看的情懷電影。
影片描述了部分80後的尷尬處境。
借錢,生意失敗。
曾經過人生的高潮,如今到了低谷。
80後的張弛(沈騰飾)是一個過氣的賽車手,他打算參加一場重要比賽,他需要啟動資金40w。
為了賺40w,張弛站在舞臺上跳鋼管舞、賣炒飯。
不光是他,這部片子裡的每一個80後都過得狼狽。
被炒魷魚的車隊經理、在遊樂場扮恐龍的領航員、在駕校的教練、手殘廢的修車師……
影片採用了做任務+打怪升級的模式。
先找錢拉贊助,然後弄車子,然後苦練車技,然後在比賽中頑強拼搏,最後贏得比賽。
可是就算張弛贏得了這場比賽,也不代表他就是最好的賽車手,屬於他的時代已經過去。
他37歲,論實力,他完全不是林臻東的對手。
張弛之所以能贏,是因為這條巴音布魯克賽道他了如指掌,在他的腦海中跑過幾萬遍。如果換一條賽道,他一定會輸。
而最終,導演韓寒設計了一個「死局」。
在飛躍峽谷的時候,發生了車禍,張弛將自己的生命留在了這條賽道。
結局的歌曲是《奉獻》。
我們每個人都將熱血奉獻給肉包子打狗一去不回的青春,卻不悔。
由於是賀歲片,為了應景2019年的新年,加了一個喜劇的彩蛋。
在兒子的夢中,張弛開著車,衝上藍天,戰勝了飛行員。
雖然只是一個夢想,但是人生應該有夢。
此外,關於這部電影拍攝的背後,有5個你所不知道的故事。
1、主演沈騰本身就是賽車迷,因為這部電影瘋狂學習賽車,最後因為「技術達標」,導演韓寒給他頒發了一本「拉力賽資格證」。
由於沈騰的頭大,所以他的賽車頭盔是特別的定製的。
全劇組都愛賽車,包括攝影、錄音、製片指導都參加了賽車培訓,最後都拿到了賽車牌照。
2、劇中跳鋼管舞的戲是臨時起意的,到了KTV,看到裡頭有根管子,尹正就即興來了一段,驚豔四座。
3、劇中拍最久的是沈騰和尹正在遊樂園過山車的戲,這兩人都恐高,表情「本色出演」,但因為效果不達標,這場戲拍了整整一天。
4、電影中出場的6號賽車,就是韓寒現實中所駕駛的賽車。
電影中有一幕:一輛賽車撞到了樹上,是來自韓寒的真實經歷——在2010年一場拉力比賽剛開始,韓寒開著賽車就撞樹上了。
同時韓寒在《飛馳人生》中有本色出演。
影片結尾,尹正搶過一個摩託車手的摩託車,那人就是韓寒。
5、電影中的巴音布魯克賽道是走遍了大半個中國,在新疆找到了一條公路。劇組花了大價錢把這條路重新修建。
拍了三部作品,韓寒的電影風格明顯。
他將自己文字中的寒式冷幽默變成了畫面和聲音,呈現給觀眾。
以特有的包袱將「成年後的劇情」,成年人的心酸一點點拆解,笑中有淚。
他堅持文字、堅持賽車。
其實我們都堅持,我們每一個人心中都有一條巴音布魯克賽道——人生賽道。
過每一個轉彎,犯過的每一個錯在賽道上都不會重來。
什麼都有可能發生,只有足夠的了解你自己,擺正了位置,才能駕馭你的人生,飛馳的人生。
關注 @文字怪人 頭條號,收看更多有趣的電影解讀,如《無間道》《甜蜜蜜》《神探》《以和為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