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到香港,嘆早茶是必經事。我對那些新派茶樓一點興趣也沒有。不嫌老派,又想找回傳統味道的朋友,「蓮香樓」是選擇之一。
老派的標誌,是由上了年紀的侍者推部小車,上面放著熱氣騰騰的食物,客人看了現貨才挑選。
說是挑選,實際要拿出「搶」的速度,不然像叉燒包,三兩下子即沽清。
印象深刻的是豬肚燒賣,用兩片豬肚包了蝦和香菇的肉餡,名副其實地懷舊,別的地方早已不做。同時供應豬膶燒賣,豬肝是也,廣東人嫌「肝」字同「幹」,改稱為「膶」。
特別的還有菜卷,是用淮山包了竹蓀、豬肉、魚餅再去蒸的,非常好吃。鵪鶉蛋燒賣別處也吃不到。
糯米雞亦精彩,其它食物就普普通通,比起我最喜歡的「鳳城酒樓」遜色一些,不過足以把所有的新派茶樓都比下去。
我說的「鳳城酒樓」,由順德師傅掌勺,有多家分店,但一致公認北角的那家最佳,牆上掛著蔡瀾先生的題詞—「回味無窮」。
品種不多,翻來覆去就是這麼幾樣,計有:懷舊糯米雞、蔥姜蒸爽肚、高湯鮮竹卷、沙爹金錢肚、XO醬蒸鮮魷、豉汁蒸鳳爪、四寶鮮雞扎、豉汁蒸肉排、山竹牛肉球、鳳城灌湯餃、蟹子燒賣皇、鮮蝦蒸粉果、鳳城蝦餃皇、蛋白燉鮮奶、蜜汁叉燒包等等等等,整張菜單,三十件左右罷了。
早茶之道,貴精不貴多。那些什麼都賣的館子,一定用內地工廠冷凍貨充數,侍者騙你,你的舌頭騙不了你。
本來到了這裡,不必叫那些大路貨色,但是你吃過這家的蝦餃和燒賣,就知道什麼是古法和正宗了。
首先,蝦餃和豬油是分不開的。制皮時即要下豬油,不然不軟熟也不彈牙。當今用大量鷹粟粉代替,看起來透明,結果一咬滿嘴是糊。餡料的蝦仁,以前用現剝的河蝦,現在改成海蝦,都是冰凍的養殖貨,鮮度不佳,更是非用肥豬肉借味不可,只有光禿禿幾粒蝦仁的話,不嘗也知不好吃。
燒賣也是同樣道理,而且不能用絞肉機。有些廠家發明機器切法,憑良心說,吃不出來,但是在「鳳城」,有理由相信還是堅守傳統的。
四寶鮮雞扎,是用腐皮包了滑雞、豬肚、肉皮和玉米筍,淋上雞油蒸出來,也很罕見了。灌湯餃更是依足古法,巨大的餃子中有豐富的餡料和上湯,吃時破開一點皮,滴紅醋進去。這些細緻功夫,新派廚子才不肯做,他們胡亂把水餃浮在湯碗裡上桌,就叫灌湯餃,實在笑死人也。
比「蓮香樓」更誘人的是遊客罕至,全為當地客,侍者連普通話也不會講,反而覺得親切。
大清早的,特放毒一堆……
【豬膶燒賣】
【叉燒包】
【蓮香樓】
【燒麥】
【大蝦腐皮卷】
【豉汁蒸鳳爪】
最後是,饞死你也不管飯的菜單
2015年起,Fine Dining享宴微信號每周都會推出#老波頭如是說#專欄,回復【老波頭】,可看更多往期。
想吃到美食家的心頭好?!
點擊「閱讀原文」→下載Fine Dining享宴APP就好咯!
唯一菜式組合 唯一優惠價
只供Fine Dining享宴APP用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