狐狸不只成了精,它還曾經是圖騰、祥瑞,也曾被人們信仰

2020-12-23 浩然文史
被狐狸精附體的蘇妲己

說起狐狸,可能很多人首先聯想到的是民間「狐狸精」這個稱謂,但是,狐狸在歷史上也曾扮演了一些不一樣的角色,今天文史君想跟大家介紹,狐狸是如何從普通動物成為圖騰、祥瑞,又是如何妖化乃至最後發展成為狐仙信仰的。

01遠古——先秦:從圖騰到祥瑞

1.遠古時代:圖騰

狐狸狡猾、機智,充滿靈性,在遠古時期,狐狸擔當起了作為部落圖騰的重任。《史記·五帝本紀》中記載:「皇帝教熊、羆、貔、貅、貙、虎,以與皇帝戰於阪泉之野。」這句話中提到的六種動物,其實也就是六個以這些動物作為圖騰的部落,其中「貔」在《爾雅》中的解釋是白狐,說明了狐狸在遠古時期就是圖騰中的一員。

白狐

《吳越春秋·越王無餘外傳》中記載了這麼一個故事,說是大禹已經30歲了都還沒有娶妻,他就很擔心自己這樣會違背了當時的法度(當時制度是男子年滿三十就要娶妻)。當時大禹治水走到了塗山(今浙江紹興西北),這裡生活了一個塗山氏家族。

塗山氏雕像

大禹向天說道:「如果同意我娶妻的話,我就一定會得到上天的回應的。」話音剛落,一隻九尾白狐出現在大禹面前。大禹心想:「白色是我們部落崇尚的衣服的顏色,這九尾則是王者的象徵。」

大禹曾經聽過塗山地區的民歌,其中就有唱道:「綏綏白狐,九尾庬庬(m áng)。我家嘉夷,來賓為王。成家成室,我造彼昌。天人之際,於茲則行。」大意是說,誰娶了塗山氏家族的姑娘,誰就家道興旺。後來大禹就娶了塗山氏家族的姑娘女嬌。

在一些神話傳說當中,塗山氏就是九尾白狐,而我們剛才說的故事裡,當中的女主角塗山氏部族的部落圖騰也就是九尾狐。

九尾白狐

2.先秦時期:祥瑞

遠古時期,狐狸承擔了部分圖騰的任務,到了先秦時期,由於之前的圖騰崇拜仍然在延續,所以這一時期狐狸逐漸發展成了「祥瑞」的象徵。在古代,祥瑞是吉兆的一種表示。

現在的一些古裝劇中常常會出現祥瑞,其中既有以動物或者植物狀態出現的,也有以天象狀態出現的,比如我們所熟知的麒麟、嘉禾和景星,它們就分別是動物、植物和天象的祥瑞代表。

而狐狸這種生物,在先秦時期也是天降祥瑞的一種象徵,這在一些歷史典籍中亦有表現。比如在《穆天子傳》就有記載:「甲辰,天子獵於滲澤,於是得白狐,狢焉,以祭於河宗。

麒麟圖樣

02兩漢以後:狐的妖化

隨著歷史洪流的逐漸推動,至漢代時,狐狸開始被妖化,此時「妖狐」之說 「嶄露頭角」。有關狐狸被妖化的記載,最早見於東漢許慎所著的《說文解字》。書中這樣說道:「狐,妖獸也,鬼所乘之。」這一時期的狐狸一改先前圖騰、祥瑞的形象,變身成了所謂的「妖狐」。

影視劇中妖狐化成人的模樣

狐狸從靈獸「墮落」成妖獸,這其中既有巫術等的影響,也有如佛教、道教等宗教因素的影響。

魏晉時期,狐狸「妖化」之說愈加盛行,此時狐狸已經不是之前那樣被作為祥瑞對待了,而是被看作 「兇兆」,是一種妖邪的東西。此後也發展出了一系列有關狐魅的志怪小說。

《西京雜記》中有這麼一個故事,:西漢廣川王喜歡挖掘墳墓,他挖掘欒書的墳墓時,發現棺柩和隨葬品已經全部腐爛了,只有一隻白狐,它看到人來了一下子就逃跑了。廣川王就派人去追,但是沒有追到,只是用戟刺傷了白狐的左腳。當天晚上,廣川王夢見一個鬍子和眉毛都白了的男人對他說:「你為什麼要刺傷我的左腳?」男子說完又用手杖去敲打廣川王的左腳。廣川王醒來發現,自己的左腳腫痛生瘡,一直到他去世都沒有被治好。

03唐宋——清代:從狐神崇拜到狐仙信仰遍及北方

1.唐宋:狐神崇拜

但是,當人們逐漸把狐狸「妖化」的同時,民間卻悄然興起對狐神的崇拜。在古籍《太平廣記》中清楚地寫道:「唐初以來,百姓多事狐神。」民間亦有一句諺語——「無狐魅,不成村」,這同樣說明了這段時期狐神崇拜的普遍性。

狐神崇拜

至宋代,狐神崇拜繼續發展。《汴京遺蹟志》中載道:「宣和七年秋,有狐由艮嶽直入禁中,據御榻而坐,詔毀狐王廟。」從中可知,狐神廟已經在宋代大量出現,已經到了需要官方出面來控制的地步了。

狐仙廟

2.清代:狐仙信仰遍及北方

元明清時期對狐的崇拜仍在發展,至清代狐仙信仰臻於完備。狐仙廟也在北方地區分布甚廣,而無論是民間百姓抑或是官員,他們在信奉狐仙上都十分虔誠,這些主要體現在家庭裡給狐仙設立牌位、大小節日祭祀狐仙、日常拜狐仙以求保佑等活動中。

04文史君說

狐仙信仰曾經在中國北方地區十分興盛,在中國民間信仰中佔據著重要地位,具有一定的文化意義。狐從普通動物成為原始部落的圖騰之一,歷經被人們認定為祥瑞、妖狐,最後發展成為「狐仙信仰」,這之間還有很多民俗文化價值等著我們繼續去探尋。

05參考文獻

王偉:《中國狐精原型論略》,《蒲松齡研究》2007年第2期。

張目:《信仰與情感的錯位——狐的妖化與狐仙信仰的興起》,《文教資料》2013年第21期。

袁珂:《中國神話通論》,四川人民出版社2019年版。

(作者:浩然文史·拂曉)

本文為文史科普自媒體浩然文史原創作品,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本文所用圖片,除特別註明外均來自網絡搜索,如有侵權煩請聯繫作者刪除,謝謝!

我們會每天為大家奉上精彩的歷史文章,懇請各位讀者朋友關注我們的帳號!您的點讚、轉發、評論,這是對我們最好的支持!

相關焦點

  • 狐狸為何從祥瑞的象徵,變成誘惑的妖狐?
    他們以白狐作為他們的圖騰,而治理淮水,這不僅是大禹所在部落的心願,對塗山氏來說,也具有積極的意義。因此,他們大力配合大禹的治水行動,並互相聯姻。這代表著以龍為信仰的華夏族和以狐信仰的淮夷族的結盟。另外,這個故事還被記載在《太平御覽》之中。「禹始納塗山女,曰女媧,合婚於太桑,有白狐九尾之瑞。」總之,狐狸最早的形象,就是作為東南方淮夷族的圖騰出現。
  • 狐狸為何從祥瑞的象徵,變成誘惑世人的狐妖
    他們以白狐作為他們的圖騰,而治理淮水,這不僅是大禹所在部落的心願,對塗山氏來說,也具有積極的意義。因此,他們大力配合大禹的治水行動,並互相聯姻。這代表著以龍為信仰的華夏族和以狐信仰的淮夷族的結盟。另外,這個故事還被記載在《太平御覽》之中。「禹始納塗山女,曰女媧,合婚於太桑,有白狐九尾之瑞。」總之,狐狸最早的形象,就是作為東南方淮夷族的圖騰出現。
  • 同樣是狐狸,作妖的差距怎麼就這麼大呢?| 壹讀百科
    同樣是九尾的狐狸,做妖的待遇咋就差這麼大呢?所以今天不妨談談關於九尾狐的傳說。家住青丘,天生九尾白淺上神乃是遠古神祇之後,這大抵不錯,九尾狐確實是中國最早記錄在冊的異獸之一,《山海經》兩提「九尾狐」,說它是居「青丘之山」的異獸,「其狀如狐而九尾,其音如嬰兒,能食人,食者不蠱」。
  • 狐文化:穩站「妖怪圈」C位的狐妖,可知它們曾被視為祥瑞之獸?
    在中國「妖怪圈」穩站C位的狐妖,曾經被視為祥瑞之獸!狐並非一開始就被當成狐妖,它們從最開始的動物屬性,即凡狐開始,漸漸的因其聰明、機警、狡黠、善變化,而被冠以靈性和超自然的形象,成為了靈狐,之後隨著時代的發展,又分流成了瑞狐和妖狐兩個方向,進而演化成大家非常熟悉的狐文化。那麼狐文化中的狐,究竟是一個什麼樣的存在?又是怎麼從凡狐到靈狐,又從靈狐、瑞狐變成妖狐的?
  • 狐狸曾是上古神獸,是人們崇拜的對象,後來為何成了貶義的代名詞
    動物們更是如此,這小小的狐狸也有修煉成神仙的大願望。但是狐狸成仙可不容易,首先它們得先成精,每天月上柳梢的時候就要乖乖出來打坐,吸收天地之精華,讓歲月打磨,這個時間非常漫長,一般一百年的道行才能變出一條狐狸尾巴,有些兩三百年的道行才能勉強變出個人形,但是變成什麼樣要靠運氣,所以也有狐狸精特別醜的。
  • 盤點世界10大圖騰,中國的有一種特殊的象徵,第8個國家最高貴!
    小編接下來就給大家說一說世界上比較著名的圖騰吧!第一個就是我們中國的龍圖騰,它有著一種特殊的象徵,我們都說我們是龍的傳人,可見龍就是我們國人信仰的上古神物,雖然龍並不是一種實實在在的動物,但是這並不影響我們對它的崇拜,封建社會的皇帝是真龍天子,有龍的圖案的器物都是皇帝專屬的,可見龍的尊貴地位。在神話故事中,龍是祥瑞之兆,可呼風喚雨。
  • 狐狸是怎麼從祥瑞變成性幻想對象的
    成家成室,我造彼昌。天人之際,於茲則行」禹於是娶了塗山氏,謂之女嬌。塗山據考與青丘實為一塊區域,均在泗水上段,而禹所娶,大約是一位以九尾狐為圖騰的氏族之女。在極遠的古代,氏族的姑娘優秀因而求娶者眾並不是什麼新鮮事,有時互相攻伐的王們彼此也有連襟之類的關係。比如鯀、商湯、周文王、周幽王娶的就都是有莘氏女子。所以大約青丘九尾狐一族女子自帶「祥瑞」屬性有助國運也未可知。
  • 有靈氣的瑞獸:九尾狐,從圖騰到精怪
    【《山海經》中的九尾狐】九尾狐作為傳說中的神獸,在《山海經•南山經》中就曾出現:「青丘之山,有獸焉,其狀如狐而九尾,其音如嬰兒,能食人,食者不蠱。」這就是說在一個叫作青丘山的地方,有一種獸類,外形長得像狐狸,有九條尾巴。它的叫聲像嬰兒啼哭,生性十分兇猛,能吃人。如果有人捉住它,吃了它的肉,便不怕妖邪之氣。
  • 狐狸是怎麼從祥瑞變成性幻想對象的丨壹讀精選
    東漢趙曄《吳越春秋·越王無餘外傳》錄有這樣一個故事:禹三十歲仍未娶,行到塗山,恐自己大齡剩男,不成體統,自己暗暗祈禱能得好逑。有九尾白狐造訪於禹。禹說:「白是我衣服的顏色,九尾是王的證明。」塗山人民為之歌曰:「綏綏白狐,九尾厖厖。我家嘉夷,來賓來王。成家成室,我造彼昌。天人之際,於茲則行」禹於是娶了塗山氏,謂之女嬌。
  • 圖騰、巫術、禮儀,代表男性的鳳凰,為何成了龍的「附屬品」?
    一、 遠古圖騰和巫術禮儀中國對圖騰的崇拜要上溯到舊石器時代,那時的人們還不懂大自然的奧秘,於是將其看作為神靈的旨意,所謂龍、鳳,都是當時的「人心營構之相」。1.鳳凰是東方集團的崇拜對象鳳凰這一意象源自中國燦爛的史前文化。早在八千多年前,就已經初現曙光。例如河姆渡文化遺址出土的著名的「鳳凰朝陽紋」,距今就有七千多年的歷史。
  • 白居易的一首詩,讓九尾狐由祥瑞之獸淪為妖狐
    譯文「青丘之國,其山有狐,九尾,它的叫聲如嬰兒,有時也能吃人,而吃了九尾狐的肉,也可以不逢妖邪之氣。」《山海經》中只是簡單的介紹,說它能吃人,而人也能食之,未對其形象賦予其他含義。《山海經》中記錄的異獸極有可能是當時各部落的圖騰,而九尾狐應該是當是東方或南方青丘這個地方氏族部落的圖騰,有一種說法青丘之國在我國山東省的菏澤市。
  • 都是千年的狐狸 你跟我玩什麼隱喻
    王璿家人裡也有見過這隻狐狸的,她相貌端莊美麗,自稱是王璿的「新婦」,與人對答時也文雅有教養。後來王璿官做得大了,這狐狸也就不再來了。小說給出的解釋是「蓋某祿重,不能為怪」。照這麼說,狐狸的命運,也正像是崔鶯鶯,她們是書生寒微時的情人,但一到書生取得成功的日子,她自然就該退場了。
  • 從上古時的祥瑞,到志怪小說中的「媚妖」,狐是如何變「淫」的?
    「狐」文化早期的祥瑞「狐」文化,最早來源於上古時期的生殖崇拜,九尾狐意喻多子多孫。最早「狐」的出現都是以祥瑞的形式,《瑞應圖譜》中說:「王者不傾於色,則九尾狐至焉。」《孝經》援神契說:「德至鳥獸,則狐九尾。」而「狐」以具體「人」的形式出現在人們的視野中是大禹娶塗山氏,塗山氏正是來自於一個崇拜狐狸的部落——塗山族。
  • 狐狸紋身的想法和狐狸圖騰的意義
    古老諺語有一個很好的理由:「聰明如狐狸」。事實上,這些生物非常聰明,而且非常有資源。從狩獵策略到偽裝 自己,狐狸通過薩斯和等級來開展生活。更重要的是,狐狸是一個輕鬆的生物。在野外觀察他們,你會情不自禁地認為一切都是狐狸的一個大笑話,他們的整個世界都是遊樂場。
  • 狐狸,行走於善惡邊緣
    狐狸無愧於《聊齋》第一主角,不乏辛十四娘一樣的好狐狸(圖源電視劇《聊齋奇女子》截圖)|九尾:以祥瑞之名大禹作為史上人狐的始祖,娶了一隻狐狸。而這隻狐狸和後世臭名昭著的蘇妲己竟是一個品種——九尾狐。大禹的婚戀故事,在東漢趙曄《吳越春秋》裡記載得頗為詳細:大齡男青年大禹到了30歲還未婚娶,但他宣稱娶老婆不能隨隨便便,必須要有吉祥的徵兆出現。這天,他來到塗山,一隻美麗的九尾狐突然出現了。大禹眼前一亮,覺得此物無論是白色還是九尾,都無比吉祥。他又聽塗山人唱道,「綏綏白狐,龐龐九尾」,如果你在這裡「成家成室」,就會子孫昌盛。於是大禹心中大喜,便娶了塗山氏的女子,名叫女嬌。
  • 《山海經》中的五大祥瑞之獸是誰?第四個騎上就能增加兩千歲
    如此「扯淡」的一本書,連司馬遷都不敢妄加評論,你還覺得是「扯淡」嗎?只是當時的記載與現在人們所認知,大多不符。《山海經》中出現許多無法用事實去講述的異獸,才會導致有些人說《山海經》是「扯淡」。我們今天來盤點一下《山海經》中的五大祥瑞之獸。在你心中哪位祥瑞之獸更勝一籌呢?
  • 交通銀行瑞卡白金信用卡打造多維家庭權益服務,以祥瑞圖騰護萬千家庭
    交通銀行瑞卡白金信用卡打造多維家庭權益服務,以祥瑞圖騰護萬千家庭 2020-05-21 16:56:00來源:北國網
  • 歷史上狐狸原本是瑞獸,為何在後來逐漸成為淫獸?其實狐狸很冤枉
    在中國的傳統神話故事中一直強調狐狸是一種「」惑媚之妖」,而除此之外在一些寓言故事中,也是一貫全方位的醜化狐狸。在這些故事中,有一個主體思想就是,那就是狐狸在修煉成人形之後,會幻化成女子勾引男人,然後奪取錢財取其性命,現在社會中一些因為美色而影響到他人家庭的女子,也常常被人們稱之為狐狸精。
  • 藏書票故事 | 第三期 《蛙圖騰》——遠古信仰的呼喚
    電影《達文西的密碼》通過展現古老聖杯等一系列圖騰文化,帶領觀眾追尋神秘的歷史腳步,最終表達出對信仰的尊重。古今中外,圖騰文化一直是充滿著神秘色彩,並伴隨著原始氏族部落的出現,影響著人類的生活與社會的發展,作為最古老的文化,它的影響也持續至今。在原始時代,人們會把某些動物、植物或是非生物當做與自己有親屬關係的祖先或保護神,相信只要崇拜祭奠他們,就可以獲得保護自己的超自然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