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誤殺》:詳解電影裡兇案的蒙太奇手法

2020-09-05 我是星夜行

文/星夜行

看完了《誤殺》的點映,影片的質量確實超乎預期。

2015年,陳思誠執導《唐人街探案》殺入春節檔,整部影片以非常高的完成度和本格推理元素收到了廣大群眾的喜愛,成功成為了當時的一匹票房黑馬。

兇殺案和搶劫案交叉並行敘事,兇手的嫌疑從唐仁到養父再到最後由張子楓飾演的小女孩,每一個小階段都有反轉,每一個反轉也有著充分的推理論證,更為讓人驚豔的是最後一個反轉,邏輯鏈完美銜接的同時,也讓演員張子楓貢獻出了至今讓觀眾津津樂道的最佳表演,詭異的微笑。

張子楓 《唐人街探案》

而到了2018年《唐人街探案2》上映的時候,結果卻有些不盡如人意。雖然電影依舊保持著驕人的票房成績,但影片在兼顧喜劇效果的同時,推理元素卻大大削弱了。結局的反轉力度遠遠遜色於第一部,而且影片給主角所設置的探案障礙,基本上都是靠外部力量形成。兩次阻攔主角二人破案腳步的是陸國富手下的關押和美國警察的關押,而非推理思維上的難度,推理戲變成了越獄戲,這實在難以讓推理懸疑愛好者稱讚。

《唐人街探案2》劇照

而這次由陳思誠監製、柯汶利執導的影片《誤殺》,又讓我重新燃起了對陳思誠和唐人街探案系列的期待。

在國內,近年來推理懸疑題材影片不乏有佳作,如非線性敘事結構的《心迷宮》和《目擊者之追兇》,質感隱喻頗佳的《暴雪將至》和《暴裂無聲》,都是個人非常喜歡的作品。

但相比於同時間段國外的影片如《網絡謎蹤》和《看不見的客人》,國內的影片都是在「重懸疑而輕推理」,重推理的影片還處於一種稀缺狀態,而這次上映的《誤殺》,正在彌補國產電影這塊空白的區域,這是值得鼓勵的地方。

《誤殺》海報

下面我來解析一下這部影片(以下部分有劇透)

詳解影片中出現的蒙太奇手法


電影裡男主角李維傑掩蓋真相使用的最核心手法,靈感來自於韓國電影《蒙太奇》,即利用「時間的剪輯」來欺騙所有的人,這裡面邏輯鏈有些複雜,下面我就展開來給大家剖析一下:

2號和3號是周末。

2號男主角李維傑(肖央飾)出差外地,晚上去取款機取錢看了一場泰拳比賽,在觀看比賽的過程中他並沒有向小二購買任何東西,從而沒有給賣爆米花的小二留下任何印象。

與此同時在家中他的妻女誤殺了警察局局長的兒子,李維傑由於打電話家中無人接聽而感到不安,酒店的房間都沒有退,就及時從外地趕回家中,得知了事情的發生。

3號早上李維傑處理掉了警察局局長兒子的手機和車子,便帶領全家人坐大巴一路開往外地旅遊,在大巴上李維傑刻意向檢票員強調了這個周末自己和家人一起去了外地看拳,在抵達外地之後,他回到酒店檢修設備以內存不足為由刪除了他2號一個人入住酒店的監控視頻,並帶著家人在中午的時候到酒店前臺退房,利用超時加扣房費的爭執,讓酒店前臺對於這一家人產生了深刻的印象。他們還在當天一起去了蛋糕店購買蛋糕,特地讓一家人給店主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到了3號晚上,李維傑完成了蒙太奇手法最關鍵的一步,帶家人去看了泰拳,並保留了2號看比賽的票據在比賽中途打翻了爆米花購買了大量的食品讓小二印象深刻,以錢包錢不夠為由去取票機取錢,讓小二成為了關鍵人證。

這個時候整個蒙太奇手法就完成了,李維傑成功地將家人3號下午到晚上做的事兒「剪輯」到了2號下午到晚上,在過了一段時間之後,大多數人記憶也模糊的情況下,關鍵的人證也都有了。

售票員:在影片中他曾直言男主李維傑幾乎天天坐他的車,2號和3號男主確實也都乘坐了他的車,所以他對李維傑印象並不深,但對李維傑一家人印象卻是深刻的。他們一家也確實在那個周末乘大巴去了外地旅遊,只不過在李維傑的強調和誤導之後,他將一家人坐車的時間從3號記成了2號。

酒店前臺:李維傑確實入住了從2號晚上到3號中午的房間,只不過由於2號監控被刪除,酒店入住的人眾多,他們沒有記住李維傑是2號晚上一個人來的,只記住了3號中午他們是一家人來退房的。所以他們潛意識裡便默認了李維傑一家人從2號晚上就住在了酒店,做出了偽證。

蛋糕店老闆:那天下午李維傑一家人去她那裡購買蛋糕,和售票員一樣,蛋糕店老闆每天也都要接觸大量的人群和面孔,所以李維傑成功地利用言語強調錯誤的日期,讓蛋糕店老闆誤以為他們2號下午來買了蛋糕。

如果說以上三類人證都是弱人證的話,下面配上相關物證,真正犯罪時間段作證的小二,基本上算是鐵證了。

時間久遠小二基本只記得有個周末李維傑一家人晚上來看拳賽,打翻了爆米花併購買了很多東西,同時因為錢不夠李維傑還出去去取款機取了錢。

這個時候李維傑拿出來的是2號的拳賽票據,再加上監控裡2號晚上李維傑確實取了錢(實際上3號李維傑只是假裝出去並沒有去取錢),基本上就可以讓小二認死了李維傑一家人是2號晚上去看拳賽的。

2號看完拳賽之後,再接上酒店前臺印象深刻的3號中午一家人退房事件,整個邏輯鏈條相當完整。

《誤殺》劇照

電影開始走向迷影向


電影除了推理部分最核心的蒙太奇手法, 第二個亮點當屬安插了大量的迷影情節。近年來迷影電影裡最為突出的當屬去年上映,由史匹柏執導的《頭號玩家》,以一百七十多個彩蛋讓眾多影迷為之痴迷。

今年年初春節檔,寧浩也用《瘋狂外星人》致敬了《ET外星人》,與此同時,電影裡也安插了和《戰狼》、《喜劇之王》以及《邪不壓正》相對應的情節。

如果說《瘋狂外星人》在今年開了個好頭,這次的《誤殺》則打算收個好尾。影片中將男主角塑造成了一位迷影者,從而借他的行為致敬了《肖申克的救贖》、《控方證人》、《蒙太奇》、《狩獵》、《活埋》、《白夜行》和《天才槍手》,從迷影電影裡找彩蛋,向來是影迷樂此不疲的一個遊戲,希望2020年能有更多的電影能夠嘗試這個玩法。

《誤殺》劇照

加分項:超現實元素和幾位主演的表演


相比於劇本,影片的鏡頭語言其實是被很多人所忽略了的,但不得不承認,在這一部分,電影做得也是極好的。同時,超現實元素的運用也是點睛之筆。五次提到的「羊」,隱喻著不同的內涵,並與情節相呼應:

男主處理汽車的時候路遇了牧羊人,羊作為了犯罪事實的見證者;

課堂上老師說「羊視力不好,容易被大型食肉動物吞噬」,意味著警察局長兒子素察對於平平的暴行和警察局長拉韞即將來襲毀滅這個家庭,更是社會上位者對於下位者的一種吞噬;

在爭鬥中警察開槍,男主李維傑看到了地上流血的白羊,預示著等待已久的危險終於來襲;

開棺驗屍,白羊的出現,這個時候被困死的白羊已經成為了警察局長和議員一家;

最終結局白羊的出現意味著男主認罪,罪惡終結。

這樣超現實元素的應用,無疑增加了電影的厚重感。

而幾位主演的表演也不可忽略,尤其是兩位女主譚卓和陳衝,作為兩個母親在矛盾激化到高點的時候的對峙,勢同水火,表現得非常好,可以列為我今年院線觀影中的十佳表演,很不錯。

《誤殺》劇照

最後,還是推薦大家去電影院看一下這部影片,質量確實不錯。

相關焦點

  • 《誤殺》:詳解電影裡兇案的蒙太奇手法
    《誤殺》海報下面我來解析一下這部影片(以下部分有劇透):詳解影片中出現的蒙太奇手法電影裡男主角李維傑掩蓋真相使用的最核心手法,靈感來自於韓國電影《蒙太奇》,即利用「時間的剪輯」來欺騙所有的人,這裡面邏輯鏈有些複雜,下面我就展開來給大家剖析一下:2號和3號是周末。
  • 《誤殺》中使用的五種蒙太奇手法
    「蒙太奇」一詞曾多次聽到過,不僅僅是對應了《蒙太奇》這一韓國電影,影片中也多次使用蒙太奇的剪輯手法。
  • 誤殺:蒙太奇的手法,心迷宮的人性,鞭笞脫序的執法者
    縱觀12月影市,《誤殺》是個不小的驚喜。充滿反轉的情節,緊張的敘事節奏,再配上演員出彩的表現。很久沒有看到這樣一部酣暢淋漓,又讓人手心是汗的國產犯罪電影。說實話,在看片之前,我對「誤殺」並未報太高期待。
  • 《誤殺》中出場率最高的蒙太奇主要講的是什麼
    在影片中,李維傑說自己看過一千部懸疑電影,雖然影片開頭只是當作笑話看,但是他是真正將自己看的影片運用在這場瞞天過海的大戲之中。其中運用最多的就是蒙太奇,那蒙太奇主要講的是什麼?什麼樣的影片才可以成為蒙太奇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探討一下。什麼是蒙太奇蒙太奇其實是一個外來語音譯的,是屬於建築類的,意思是構成、裝配。後來引申到藝術中,主要是人為的拼貼剪輯手法。
  • 看懂了《誤殺》裡肖央的蒙太奇,一定要認識好萊塢鬼才導演
    《誤殺》看完了,人們對肖央嘴裡的蒙太奇手法的應用驚嘆不已:人的記憶原來還可以這樣改變啊,太神奇了!但是,有一個人,對這種蒙太奇手法的應用更加出神入化!人們叫他鬼才導演,實際上,你一看到他就會覺得他是那種扎在人堆裡都會顯得不起眼的人。他說話時言語用力,表情橫飛,恨不得把人生的每一句話都變成他自己主導的人生電影裡的一句臺詞,生怕人們不知道他善於表演。
  • 《誤殺》:李維傑利用蒙太奇手法作案,思路縝密毫無破綻
    今天講解的是一部高分懸疑電影,《誤殺》。電影的開頭,一句「這世界上壓根沒有離奇的案子」重複兩次,那麼電影中男主設計的這個嚴絲合縫的作案手法,最後是怎麼破的呢?他蹲在埋屍體的墓前,腦海裡飛快得回憶著他看過的電影,抬頭看了一眼佛尊,似乎已有了計劃。
  • 《誤殺》和韓影《蒙太奇》,同樣把母性深處的隱忍徹底撕裂了!
    而在電影多次被提到的韓國電影《蒙太奇》,也因此醒目了起來。近些日子,豆瓣上已經有不少影迷被《誤殺》安利,並打卡了這部電影。因此,這次就來聊聊《蒙太奇》。《蒙太奇》是由鄭根燮執導,金相慶、嚴正花等主演的韓國犯罪劇情電影,又名《抓住那個傢伙》。
  • 《誤殺》的原版故事及電影中反覆提及的《蒙太奇》到底是什麼?
    你們是不是都以為《誤殺》故事的原版是《誤殺瞞天記》?沒錯,最開始我也是這麼認為的,因為這兩部電影不管從片名還是劇情上都非常明顯的相似,但實際上《誤殺瞞天記》並不是原版,他也是翻拍的。2015年上映的《誤殺瞞天記》其實是翻拍自2013年的《較量》,這兩部都是印度電影,那為什麼還要翻拍呢?
  • 電影《誤殺》片尾肖央耐人尋味的眼神裡,藏著越獄的動機與結局
    電影《誤殺》未解之謎都藏在蒙太奇裡!】這篇《誤殺》的文章,引起了大家的強烈反響。關於電影的結局,我在文中特意留了一個懸念——「李緯傑既然自首,為何結尾又想越獄?」這個留白引發追問,有好幾位小夥伴希望能再出一篇,講講結局有啥特殊的含義。都知道我是特愛寵粉的,來,交作業。由陳思誠監製、何汶利執導、肖央、譚卓、陳衝主演的電影《誤殺》正在熱映中。影片翻拍自4年前的印度電影《誤殺瞞天記》。
  • 蒙太奇手法下的《誤殺》,看完1000部電影你也能成哈姆雷特
    這是一部滿是槽點,淨是留白的電影。這裡的「槽點」不是貶義。而是它僅用了112分鐘卻帶給我們太多的問號。故事由一個家庭在兩個地方穿插發生。事件背景 :李維傑 (肖央 飾)大女兒平平前不久去了一趟夏令營 ,晚上卻被素察等人在水果酒裡做了手腳,還拍攝了侮辱她的視頻 。事後又以錄像要挾。
  • 淺談蒙太奇手法在電影中的運用
    蒙太奇是一個外來用語,原為建築學術語,意為裝配、構成。而在電影中,蒙太奇則是將不同的鏡頭組合在一起,俗稱剪輯。通過蒙太奇,也能為鏡頭賦予與它們單獨存在時不同的意義。對於非專業的觀眾們來說,其實未必能看出某處使用了蒙太奇手法,但在身臨其境的觀影中,也不知不覺的受到了蒙太奇的影響。那這篇文章,就來聊聊電影中常見的蒙太奇手法。
  • 電影中反覆提到的《誤殺》和《蒙太奇》的原版故事是什麼?
    你們認為《誤殺》故事的原版是《誤殺瞞天記》嗎?是的,一開始我也是是這樣認為的,因為這兩部電影在片名和情節上是相似的,但事實上《誤殺瞞天記》不是原版,他也是翻拍的。2015年上映的《誤殺瞞天記》實際上是2013上映的《較量》的翻拍,這兩部都是印度電影,為什麼要重拍?
  • 《誤殺》除了讓我們認識了蒙太奇手法外,還想讓我們知道什麼?
    實話說,《誤殺》上線時間不短了,疫情期間就可以通過線上付費3塊錢來看,不過那時候我沒捨得這3塊錢。但在前兩天,我還是忍不住,去了電影院看了這部電影,還請了我的一個網友一起觀影,硬生生地花了我七十多塊錢,相比於3塊錢,我現在想想,我真TM愚蠢,因為捨不得一袋泡麵錢,結果付出了一頓火鍋錢!!!不過蠢事已經幹了,我們就好好觀影吧。
  • 《貧民窟的百萬富翁》:淺析電影的蒙太奇手法及藝術特色
    除了感人的故事情節之外,電影最大的藝術特色在於影片中蒙太奇手法的應用,以及鏡頭語言的使用。蒙太奇是什麼?蒙太奇(Montage)在法語是「剪接」的意思,但到了俄國它被發展成一種電影中鏡頭組合的理論是俄國導演發展出來的理論。
  • 【精藝求精】獨特的電影敘事手法—蒙太奇
    蒙太奇是根據影片所要表達的內容和觀眾的心理順序,將一部影片分別拍攝成許多個鏡頭,然後再按照原定的構思組接起來。也可以說,電影的基本元素是鏡頭,而連接鏡頭的主要方式、手段是蒙太奇,蒙太奇根據表現的方式不同,分為敘事蒙太奇和表現蒙太奇,前一種是敘事手段,後一種用以表意。
  • 律師用「蒙太奇」手法重剪電影《誤殺》:教你規避取證的陷阱
    昨天看了電影 《誤殺》。影片講述了男主李維傑的女兒被督察長的兒子侵犯,因反抗誤殺了衙內。李維傑深知當地的黑暗,明白靠法律無法伸張正義。於是,他藉助電影的靈感,巧用「蒙太奇」手法,在時空交織中製造證據,竭盡全力和督察長鬥智鬥勇捍衛家人。故事很精彩,看完讓人意猶未盡。回家後我繼續在網上刷影評,發現很多人都在討論關於「羊」的隱喻。
  • 電影中的蒙太奇手法,你都知道哪些?
    電影,作為一門光影藝術的同時,它也是一門剪輯藝術,剪輯藝術以蒙太奇手法為重要手段。蒙太奇(法語:Montage)是音譯的外來語,原為建築學術語,意為構成、裝配,電影發明後又在法語中引申為「剪輯」。通俗來說,蒙太奇就是通過不同的鏡頭剪接,從而達到某種表達效果的手法。
  • 乾貨幾種常用的電影蒙太奇手法解析
    蒙太奇,法語montage的音譯,原是建築學上的術語,有構成、組裝的含義。借用到電影、電視理論中來,有剪輯、組合、連接的意思。早在十九世紀末期的時候,電影大師們就開始使用蒙太奇——這個使電影產生了飛躍的手法。
  • 剪輯師必修,蒙太奇手法
    剪輯師必修的蒙太奇手法影視後期園地 影視後期園地 1周前什麼是蒙太奇手法?
  • 肖央《誤殺》:解析導演柯汶利,富有成效的拍攝「手法」
    :獨特的交叉式蒙太奇1.「肖央」因出差到酒店維修網絡,恰好收工時發現了拳賽的小卡片,在看拳娛樂之時,紈絝子弟素察也來到自己家中的倉庫,調戲女兒,並與埋伏在裡的妻子發生了衝突。與此同時,在這同一時間段,卻在不同的地方,「肖央」觀看著拳手互毆,而妻子和女兒也在另一地方與素察糾打在一起。編導採用了交叉蒙太奇的手法,將兩處各自發生的事,「揉合」在了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