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作為一門光影藝術的同時,它也是一門剪輯藝術,剪輯藝術以蒙太奇手法為重要手段。
蒙太奇(法語:Montage)是音譯的外來語,原為建築學術語,意為構成、裝配,電影發明後又在法語中引申為「剪輯」。通俗來說,蒙太奇就是通過不同的鏡頭剪接,從而達到某種表達效果的手法。
蒙太奇可以分類三大類:敘事蒙太奇、表現蒙太奇、理性蒙太奇
敘事蒙太奇
是在連續構成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以交待情節,展示事件為主旨,按照情節發展的時間流程、因果關係來分切組合鏡頭、場面和段落,從而引導觀眾理解劇情的一種蒙太奇類型。它便於敘述一般劇情,展現一系列事件。在敘事手法上有前進式、後退式、片段式組接。
敘事蒙太奇可以分為:
1、平行蒙太奇:不同時空或同時異地發生的兩條或更多的情節線並列表現在同一結構內。這種手法利於概括集中,節省篇幅,擴大影片的信息量,並加強影片的節奏。由於是幾條線索平列表現,相互烘託,形成對比,易於產生強烈的藝術感染效果。
例如:《非誠勿擾》中秦奮在閒暇之餘,不斷嘗試各種相親,表現了他在那段時間的生活狀態。主人公秦奮在相親的同時也在進行著自己的生活。
秦奮揮汗如雨特別累了,但是還是要進行相親,表示他當時的狀態並不太好。但是還要接著打,表示生活還要繼續。
2、交叉蒙太奇:又稱交替蒙太奇,表現為同一時間不同地點發生的數條情節相互依存,其中一條情節影響其它情節,多條情節相互依存,最後匯聚在一起。這種手法極易引起懸念,造成緊張激烈的氣氛,加強矛盾衝突的尖銳性,是掌握觀眾情緒的有力手法。驚險片、恐怖片和戰爭片常用此法造成追逐和驚險的場面。
例如:《無間道》阿仁與黃警官在天台會面,被內鬼出賣,黃警官被害片段。
黑社會去抓臥底,警察一方也去抓臥底,阿仁和黃警官商量怎麼離開,而同時黑幫和警察也在同時上樓抓內鬼。通過這種交叉的手法不停地展現著己方人物的脈絡進展,同時搭配緊張的音樂會給人一種緊迫感。
3、重複蒙太奇:它相當於文學作品中的復敘方式或重複手法,在這種蒙太奇結構中具有一定寓意的鏡頭在關鍵時刻反覆出現,以達到刻畫人物, 深化主題的目的。
例如:《消失的愛人》這部片子裡,開篇與結尾同樣的人物、動作、場景、臺詞,唯一改變的是頭髮顏色。具有呼應的結構設計,同時深化主題,探討婚姻這個命題。
4、顛倒蒙太奇:打亂事件順序,先展現當前狀態再介紹始末。表現為事件概念上「過去」與「現在」的重新組合。它常藉助疊印、劃變、畫外音、旁白等轉入倒敘。打亂事件順序,但時空關係仍需交代清楚,敘事仍應符合邏輯關係,事件的回顧和推理都以這種方式進行。
例如:《瘋狂的石頭》三個小偷撞車、警察出現、寶馬車相撞的片段。先是出現撞車的結果,後面揭示出撞車的緣由。
5、連續蒙太奇:是沿著一條單一的情節線索,按照事件的邏輯順序,有節奏地連續敘事。這種敘事自然流暢,樸實平順,但難以突出各條情節線之間的對列關係,不利於概括。因此,在一部影片中多與平行、交叉蒙太奇手交混使用,相輔相成。
表現蒙太奇
以鏡頭對列為基礎,通過相連鏡頭在形式或內容上相互對照和衝擊,從而產生單個鏡頭本身所不具備的豐富涵義,以表達某種情緒或思想。有意識的鏡頭連接可以加強藝術表現和情緒感染力,以「不相關」鏡頭的相連或內容上的相互對照從而產生原本不具有的新內涵。
表現蒙太奇可以分為:
1、抒情蒙太奇:在保證敘事和描寫的連貫性同時,表現超越劇情之上的思想情感。它的本意既是敘述故事,更偏重於繪聲繪色的渲染。意義重大的事件被分解成一系列近景或特寫,從不同的側面和角度捕捉事物的本質含義,渲染事物的特徵。
例如:《愛樂之城》中,女主最後在爵士吧裡見到男主,在男主的一段鋼琴彈奏下,兩人在漫天閃閃的星光中熱舞一曲,像一起相伴走過了一生。回到現實中揮手作別時坦然一笑,讓人動容落淚。
2、心理蒙太奇:人物心理描寫的手段,通過畫面鏡頭的組接或聲畫有機結合形象生動展示人物的內心世界。常用於表現人物的夢境、回憶、閃念、幻覺、遐想、思索等精神活動。這種蒙太奇在剪接技巧上多用交叉穿插等手法,其特點是畫面和聲音形象的片段性、敘述的不連貫性和節奏的跳躍性,聲畫形象帶有劇中人強烈的主觀性。
這種手法常在一些與心理疾病有關的懸疑電影中出現,比如萬茜主演的《你好,瘋子》,張國榮生前主演的《異度空間》等等。
3、隱喻蒙太奇:通過鏡頭或場面的對列進行類比,含蓄而形象的表達某種寓意。將不同事物之間某種相似的特性突出,以引起聯想,領會影片的寓意和領略事件的情緒色彩。
例如:《無間道》中梁朝偉看著黃警官的遺體,回憶他們過去相處的畫面。表現出梁朝偉飾演的阿仁對於黃警官深厚感情和悲痛之情。
4、對比蒙太奇:對比描寫,即通過鏡頭或場面之間在內容或形式的對比。比如:貧與富、苦與樂、生與死、勝利與失敗。也可以在景別大小、色彩冷暖、聲音強弱、畫面動靜上做出對比。
理性蒙太奇
是指在電影中通過鏡頭的並列組接,使觀眾將一定的視覺形象變成一種理性的認識。通過畫面之間的聯繫,而不是通過單純的一環接一環的連貫性敘事表達情意。與敘事蒙太奇的區別在於,即使它的畫面屬於實際經歷過的事實,按這種蒙太奇組合在一起的事實總是主觀視像。
理性蒙太奇可以分為:
1、雜耍蒙太奇:為了表達某種抽象的理性觀念,往往硬要插入某些與劇情完全不相干的鏡頭。這種手法在內容上可以隨意選擇,不受原劇情約束,促使造成最終能說明主題的效果。
例如:《盜夢空間》在一層層遞進的夢境中,柯布不僅要對付費希爾潛意識的本能反抗,還必須直面已逝妻子梅爾的處處破壞,實際情況遠比預想危險得多…… 這部電影好看到經典到無法被超越,只要看過的人自然就會明白雜耍蒙太奇是怎麼回事了。
2、反射蒙太奇:描述的事物和用來做比喻的事物同處一個空間,它們相互依存,或是為了形成對照,或是為了確定組接在一起的事物之間的反應,或是通過反射聯想揭示劇情中包含的類似事件,以此作用於觀眾的感官和意識。
例如:李安的父親三部曲之一《飲食男女》,而對於這個反射蒙太奇,其實很多處都有,比如大女兒的聖經反映其思想的陳舊。
3、思想蒙太奇:利用新聞影片中的文獻資料重新編排,表達一個思想。這是一種抽象形式,它只表現一系列思想和被理智所激發的情感。觀眾冷眼旁觀,在銀幕和他們之間造成一定的「離間效果」,其參與完全是理性的。
例如:《無問西東》影片最後逐一介紹了跑龍套的人,梅貽琦、錢穆、林徽因、沈從文、楊振寧、徐志摩……等等,讓我們看到了那個屬於那個年代的精神,大學精神,在世界之外,在時間之中,聽從你心,無問西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