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你看過1000部以上的電影,就會發現這個世界上,壓根沒有什麼離奇的事情!
———————— 《誤殺》李維傑
近兩年,粘貼著「翻拍」標籤的作品層出不窮,單從「賣相」上來看,都還不錯,但每每上映後,能博得一個「名利雙收」的作品又有幾個?
今天要聊的這部作品——《誤殺》,算是一個「異數」,它仿佛打破了這層無形的「結界」。
或許本部作品的評分,與原版相差甚遠,但它所帶給我們的「內容」卻極為豐富(我們在下面細聊)。
首先我們要知道《誤殺》這個故事,已經不是第一次被翻拍了。
《誤殺》的前身:《較量》,是由印度導演:吉圖·喬瑟夫,自編自導的。
雖說吉圖導演創作的第一版「誤殺」,當時在上映時,憑藉著出彩的劇情,獲得了不錯的口碑,但因整部作品是印度的「方言製作」,所以在當時影響力受到了,非常大的局限性。
第二版,就是在2014年翻拍的,山寨版《Telugu》
第三版,也就是我們最熟知的一版,在2015翻拍的《誤殺瞞天記》,由於第一版原作是個不可多得的好作品,因此在2015年翻拍時,拿到了接近1000萬美金的投資。
不僅有阿賈耶·德烏幹和塔布,兩位印度大牌的加盟,同時語言也換成了,當地的官方語言——印地語。
因此,《誤殺瞞天記》在全球斬獲了超11億盧比的票房,同時知名度,也達到了原版從未達到的高度!
順序為2013.2014.2015.2019
2019年,中國再一次翻拍這個,扣人心弦的故事。
很多人評價,中國版與第三版的《誤殺瞞天計》相比起來,少了些許的精巧與凌厲,但個人認為,我們翻拍的這一版本,在原故事的基礎上,添加了不少,富有成效的「手法」,讓整部作品的「質感」升華了不少。
絕大多數影視作品,在宣傳海報上,都會繪出中英雙字的片名。
但對於我們國產片來說,中文片名所佔據的海報面積,絕不會比英文小!
然而,本部作品卻是與眾不同,在作品的絕大多數海報中,英文片名的面積,都是中文片名的一倍之多。
這說明了什麼?
為的就是讓我們,能體會出英文名字中,所蘊含的「玄機」。
當我把這個英文片名,在網上進行翻譯後,結果是這樣的:
直譯為「沒有牧羊人的羊」,寓意為「烏合之眾」。
主語是「羊」!巧合的是,作品中還真有很多場,「羊」的戲份!同時「羊」也成為了,整部作品的麥高芬。而整部作品的整體基調,也是隨著開場黑暗中的一聲羊叫,開始的。
在作品中,羊第二次出現在,「肖央」去廟裡布施的時候,當時在僧人背後的兩隻羊,也寓意著他本性的良善。
第三次,則是在「肖央」湖邊沉車滅跡的時候,羊群出現在了岸上,目擊了一切,「肖央」慌忙的躲避,也寓意著他「善良本性」的抽離。
第四次,則成為了「肖央」與惡警爭執後的「替罪羊」,這裡也象徵著「肖央」正式墜入了「惡」的深淵。
第五次,出現在學校的課堂之上,老師解釋道:
「羊是種群居動物,視力極差,當它們單獨行動時,很容易被肉食動物捕食。」
這裡也映射出,肖央告訴家人,別在審訊時成為「獨羊」的千叮萬囑。
第六次,「肖央」利用羊的屍體,與素察的屍體掉包,這裡應對了,當「肖央」心懷恐懼、內疚之心,再到廟裡布施時,遭到了僧人的拒絕。
僧人說只接受「無相布施」:電影開始的「肖央」「無欲無求」才能稱得上是「無相」,而此時此刻的他,卻成為了,為卸下負罪感,而「不擇手段」的俗人,與此同時僧人背後的羊,也不見了。
第七次,當「肖央」在寺廟,向素察父母坦白認罪後,當問心無愧的他,再次面對僧人時,羊也又一次回到了僧人身後。
第八次,便是路人在最後接受採訪時所說的:
「羊只要能好好吃草,就不會在意誰在它們身上薅羊毛。」
誠然,那些引發暴亂的普通民眾,曾經也都像「肖央」一般,都是祈求平安過日子的「羊」。(肖央女兒名字「平平」和「安安」就不難看出)。
一家人平平安安的過日子,或許這就是「肖央」第一次去寺廟布施的「願望」。
然而當這麼簡單的「願望」都不能得到滿足時,那麼被逼急了的「羊」也會選擇與牧羊人,以死相拼,求得一場&39;作為電影中至關重要的麥高芬,它也完成了推動劇情的「使命」。
雖說出現得幾次顯得漫不經心,但它在成為「壓死駱駝最後一根稻草」的同時,也將整部作品推向了另外一個高潮。
如果沒有那位惡警,濫用執法、咄咄逼人,最後開槍打死那隻羊,也許「肖央」還得重新找尋一隻「替罪羊」,這也是對惡警,恃勢凌人最大的諷刺。
4.
肖央版的《誤殺》將第三版《誤殺瞞天計》中的「聽經」改為了「泰拳」,這一改動堪稱是「神來之筆」,這既符合了架空國家的社會背景與文化,同時也將拳擊本身極具強烈觀賞性、衝突感和緊張的氛圍,與兩個家庭之間的鬥智鬥勇,形成了鮮明的呼應。
眾所周知,拳賽分為紅藍雙方。
作品中局長的丈夫都彭,在這次事件發生時,正在競選市長。如果是比較仔細的影迷,應該都發現了都彭作為候選人的全部宣傳物料,色調基本上都是藍色,而另外一位候選人的宣傳物料,則都是紅色。
這裡也再一次,呼應了紅藍雙方的PK。
1.
前面提到,本部作品將第三版中的「聽經」改為了「拳賽」,但這段拳賽,卻是與局長兒子素察上門調戲「肖央」女兒,交叉剪輯在一起的。
「肖央」因出差到酒店維修網絡,恰好收工時發現了拳賽的小卡片,在看拳娛樂之時,紈絝子弟素察也來到自己家中的倉庫,調戲女兒,並與埋伏在裡的妻子發生了衝突。
與此同時,在這同一時間段,卻在不同的地方,「肖央」觀看著拳手互毆,而妻子和女兒也在另一地方與素察糾打在一起。編導採用了交叉蒙太奇的手法,將兩處各自發生的事,「揉合」在了一起。
2.
當一名拳手踢到對方,鏡頭瞬間切換到了素察腳踢「肖央」妻子,而這邊拳手倒地後,鏡頭也切換到素察頭部受傷而倒地……
並且,隨著「拳賽」和「衝突」鏡頭的即將結束,鏡頭切換的頻率也隨之加快,氛圍也越發的緊張。
通過這段交叉式蒙太奇的拍攝手法,編導將「肖央」毫不知情的狀態,與妻女受人欺凌的畫面,完美揉合在了一起,讓觀者在「上帝視角」的觀影中,逐漸「被」繃緊了神經。
這段手法,既完成了誤殺的過程,又給後知後覺的「肖央」出了個大大的難題。
讓觀者在緊張之餘,心理繼續被劇情所帶動,不禁思考著:接下來他們該怎麼辦?
整部作品中的「慢鏡頭」我如果沒有記錯的話,大概不下10次。
尤其是「肖央」最後的「一記反殺」,在大雨裡開棺驗屍,幾乎整個橋段,都採用了慢鏡頭的拍攝方式。
一般影視作品,使用慢鏡頭手法的目的無非就三種:
1.加深滑稽的效果;
2.強調人物內心的某種感受;
3.突出某段時間的重要性。
本部作品的原因,肯定多為後者。
比如當「肖央「在公路上,發現警察設立的關卡時,就採用慢鏡頭的方式,反映了主人公當時的緊張心理。
而在肖央」丟棄和銷毀素察的手機與車時,這兩段慢鏡頭,再次強化了主人公緊張的心理。
最後便是,全片的高潮——大雨中的開棺驗屍:
烏雲密布的大暴雨,配上慢鏡頭的場面特寫,雨滴滴在帽簷上的速度也被隨之放慢,這不僅製造出了震撼的視覺效果,也通過這緩慢的鏡頭感,主觀意識上,增加了挖掘屍體的時長,從而更是提升了」肖央「致命一擊的震驚感!
1.
柯汶利導演在自己的短片作品《自由人》中,就向我們展現出了他,極具魅力的布光視覺手法。
比如在特定的環境內,利用特殊的逆光畫面,營造出了一種「虛無縹緲」的感覺,但又能讓觀者清晰地感受到人物內心世界的豐滿。
在本部作品中,利用布光塑造人物和烘託氛圍最明顯的,當屬「肖央」和「陳衝」。
「陳衝」這個角色內心極為複雜,她既要在屬下面前樹立威嚴,同時還要忍受一個母親失去兒子帶來的巨大痛苦。
所以,編導對這位局長的布光場景極為豐富。
作品其中有個鏡頭,當陳衝站立在警察局的窗戶旁,臉上映射著百葉窗投下來如鐵鋸一般的陰影。這種非常罕見的光影投射在人物的臉龐上,恰當的詮釋出了,人物當時內心的巨大痛苦。
2.
除此之外,當「陳衝」不惜一切手段,審問「肖央」一家人時,&34;意外發現小女兒,成為了本案的突破口。
她將小女孩拖到一旁的辦公室時,居高臨下的巨大黑暗影子,慢慢地壓在小女孩身上,這個場景給了我一種壓抑的感覺,也讓我深刻的體會到,一位為了孩子,從而失去理智與道德觀,母親的可怕之處!
3.
除了「陳衝」,「肖央」的布光,編導也做了精心的調試。
當「肖央」從外地趕回家後,得知大女兒被人玷汙,妻女又把「玷汙者」「誤殺」時,至此,全片的色調,全部下調了整體色調。
「肖央」在得知這一痛心+震驚的消息時,臉龐上沒有任何光亮。
這樣處理手法,非常鮮明地體現出了「肖央」一家人從此陷入了黑暗。他們需要在微弱的光亮中,找尋「新生」的希望。
而作品僅僅在前20分鐘和後20分鐘的樣子,有比較明亮的光影,但從「誤殺」以後就再無亮光,全片影調顯得極為「昏暗」。
加上片中,「肖央」「宋康昊」式凝視鏡頭的布光手法,更是將作品的整體布光手法,提上了一個新的高度。
一.「肖央」為什麼要自首?
1.能說服人(過審);
2.原本可以不用死人的,因為自己的「誤殺」男孩,也許是佛教的信仰決定讓他自首;
3.電影中途提到過,「肖央」是孤兒,父母親因一場暴亂死於非命,而這次暴亂,卻是因他而起,或許讓他對此愧疚,算是一種救贖;
4.也是最重要的一點:
他看見了自己的小女兒,學會了撒謊,原本考試只考了70分,但她卻用塗改液改成了100分。
因為「肖央」曾經答應過安安,只要考了100分就給她買口琴。
所以當「肖央」拿到試卷時,顯得神色凝重。
同時,配上背景音樂《we are lie》(我們在撒謊),隱喻也就不言而喻。
他去自首,就是要以身作則,來教育自己的孩子。
二.作品結尾,秦沛充滿意味的「笑」
在作品結尾的時候,當記者採訪秦沛飾演的頌恩時,問道他:「對這件事怎麼看」,而秦沛卻給了大家一個耐人尋味的笑容。
這個笑容,既有一種他仿佛,早已看穿一切的感覺,也有一種打破第四面牆的「味道」:
「你們與其問我,還不如問問,銀幕面前的觀者!」
本部作品是陳思成繼《唐人街探案後》的另一場「豪賭",同時也是新進導演柯汶利,正式進入電影界的」敲門磚「
總的來說,《誤殺》,在延續「原作」優質劇情的基礎上,添加了不少,富有成效的「手法」,視聽效果做得也是極其到位,懸疑感也是始終在線,是當下內地鮮有的「成熟化」作品。
當你觀影之時,一層一層撥開故事真相,反覆思索後,卻發現這個故事裡還有另外一層寓意時,這種探索會讓你極為興奮。
最後,望國產影視,能多一點像柯汶利這樣踏實且有想法的新導演。
也萬萬沒想到,在2019年的最後一個月,「蹦」出了這樣一匹黑馬,厲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