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央《誤殺》:解析導演柯汶利,富有成效的拍攝「手法」

2020-08-19 蔣小牧

當你看過1000部以上的電影,就會發現這個世界上,壓根沒有什麼離奇的事情!

———————— 《誤殺》李維傑

近兩年,粘貼著「翻拍」標籤的作品層出不窮,單從「賣相」上來看,都還不錯,但每每上映後,能博得一個「名利雙收」的作品又有幾個?

今天要聊的這部作品——《誤殺》,算是一個「異數」,它仿佛打破了這層無形的「結界」。

或許本部作品的評分,與原版相差甚遠,但它所帶給我們的「內容」卻極為豐富(我們在下面細聊)。

首先我們要知道《誤殺》這個故事,已經不是第一次被翻拍了。


《誤殺》的前身:《較量》,是由印度導演:吉圖·喬瑟夫,自編自導的。

雖說吉圖導演創作的第一版「誤殺」,當時在上映時,憑藉著出彩的劇情,獲得了不錯的口碑,但因整部作品是印度的「方言製作」,所以在當時影響力受到了,非常大的局限性。

第二版,就是在2014年翻拍的,山寨版《Telugu》

第三版,也就是我們最熟知的一版,在2015翻拍的《誤殺瞞天記》,由於第一版原作是個不可多得的好作品,因此在2015年翻拍時,拿到了接近1000萬美金的投資。

不僅有阿賈耶·德烏幹和塔布,兩位印度大牌的加盟,同時語言也換成了,當地的官方語言——印地語。

因此,《誤殺瞞天記》在全球斬獲了超11億盧比的票房,同時知名度,也達到了原版從未達到的高度!


順序為2013.2014.2015.2019


2019年,中國再一次翻拍這個,扣人心弦的故事。

很多人評價,中國版與第三版的《誤殺瞞天計》相比起來,少了些許的精巧與凌厲,但個人認為,我們翻拍的這一版本,在原故事的基礎上,添加了不少,富有成效的「手法」,讓整部作品的「質感」升華了不少。


手法一:獨特且富有哲理的片名


絕大多數影視作品,在宣傳海報上,都會繪出中英雙字的片名。

但對於我們國產片來說,中文片名所佔據的海報面積,絕不會比英文小!

然而,本部作品卻是與眾不同,在作品的絕大多數海報中,英文片名的面積,都是中文片名的一倍之多。

這說明了什麼?

為的就是讓我們,能體會出英文名字中,所蘊含的「玄機」。

當我把這個英文片名,在網上進行翻譯後,結果是這樣的:


直譯為「沒有牧羊人的羊」,寓意為「烏合之眾」。

主語是「羊」!巧合的是,作品中還真有很多場,「羊」的戲份!同時「羊」也成為了,整部作品的麥高芬。而整部作品的整體基調,也是隨著開場黑暗中的一聲羊叫,開始的。


在作品中,羊第二次出現在,「肖央」去廟裡布施的時候,當時在僧人背後的兩隻羊,也寓意著他本性的良善。

第三次,則是在「肖央」湖邊沉車滅跡的時候,羊群出現在了岸上,目擊了一切,「肖央」慌忙的躲避,也寓意著他「善良本性」的抽離。

第四次,則成為了「肖央」與惡警爭執後的「替罪羊」,這裡也象徵著「肖央」正式墜入了「惡」的深淵。


第五次,出現在學校的課堂之上,老師解釋道:

「羊是種群居動物,視力極差,當它們單獨行動時,很容易被肉食動物捕食。」

這裡也映射出,肖央告訴家人,別在審訊時成為「獨羊」的千叮萬囑。


第六次,「肖央」利用羊的屍體,與素察的屍體掉包,這裡應對了,當「肖央」心懷恐懼、內疚之心,再到廟裡布施時,遭到了僧人的拒絕。

僧人說只接受「無相布施」:電影開始的「肖央」「無欲無求」才能稱得上是「無相」,而此時此刻的他,卻成為了,為卸下負罪感,而「不擇手段」的俗人,與此同時僧人背後的羊,也不見了。

第七次,當「肖央」在寺廟,向素察父母坦白認罪後,當問心無愧的他,再次面對僧人時,羊也又一次回到了僧人身後。


第八次,便是路人在最後接受採訪時所說的:

「羊只要能好好吃草,就不會在意誰在它們身上薅羊毛。」

誠然,那些引發暴亂的普通民眾,曾經也都像「肖央」一般,都是祈求平安過日子的「羊」。(肖央女兒名字「平平」和「安安」就不難看出)。

一家人平平安安的過日子,或許這就是「肖央」第一次去寺廟布施的「願望」。

然而當這麼簡單的「願望」都不能得到滿足時,那麼被逼急了的「羊」也會選擇與牧羊人,以死相拼,求得一場&39;作為電影中至關重要的麥高芬,它也完成了推動劇情的「使命」。

雖說出現得幾次顯得漫不經心,但它在成為「壓死駱駝最後一根稻草」的同時,也將整部作品推向了另外一個高潮。

如果沒有那位惡警,濫用執法、咄咄逼人,最後開槍打死那隻羊,也許「肖央」還得重新找尋一隻「替罪羊」,這也是對惡警,恃勢凌人最大的諷刺。

4.


肖央版的《誤殺》將第三版《誤殺瞞天計》中的「聽經」改為了「泰拳」,這一改動堪稱是「神來之筆」,這既符合了架空國家的社會背景與文化,同時也將拳擊本身極具強烈觀賞性、衝突感和緊張的氛圍,與兩個家庭之間的鬥智鬥勇,形成了鮮明的呼應。


眾所周知,拳賽分為紅藍雙方。

作品中局長的丈夫都彭,在這次事件發生時,正在競選市長。如果是比較仔細的影迷,應該都發現了都彭作為候選人的全部宣傳物料,色調基本上都是藍色,而另外一位候選人的宣傳物料,則都是紅色。

這裡也再一次,呼應了紅藍雙方的PK。


手法三:獨特的交叉式蒙太奇

1.

前面提到,本部作品將第三版中的「聽經」改為了「拳賽」,但這段拳賽,卻是與局長兒子素察上門調戲「肖央」女兒,交叉剪輯在一起的。

「肖央」因出差到酒店維修網絡,恰好收工時發現了拳賽的小卡片,在看拳娛樂之時,紈絝子弟素察也來到自己家中的倉庫,調戲女兒,並與埋伏在裡的妻子發生了衝突。

與此同時,在這同一時間段,卻在不同的地方,「肖央」觀看著拳手互毆,而妻子和女兒也在另一地方與素察糾打在一起。編導採用了交叉蒙太奇的手法,將兩處各自發生的事,「揉合」在了一起。

2.

當一名拳手踢到對方,鏡頭瞬間切換到了素察腳踢「肖央」妻子,而這邊拳手倒地後,鏡頭也切換到素察頭部受傷而倒地……

並且,隨著「拳賽」和「衝突」鏡頭的即將結束,鏡頭切換的頻率也隨之加快,氛圍也越發的緊張。

通過這段交叉式蒙太奇的拍攝手法,編導將「肖央」毫不知情的狀態,與妻女受人欺凌的畫面,完美揉合在了一起,讓觀者在「上帝視角」的觀影中,逐漸「被」繃緊了神經。

這段手法,既完成了誤殺的過程,又給後知後覺的「肖央」出了個大大的難題。

讓觀者在緊張之餘,心理繼續被劇情所帶動,不禁思考著:接下來他們該怎麼辦?



手法四:獨特的慢鏡頭


整部作品中的「慢鏡頭」我如果沒有記錯的話,大概不下10次。

尤其是「肖央」最後的「一記反殺」,在大雨裡開棺驗屍,幾乎整個橋段,都採用了慢鏡頭的拍攝方式。

一般影視作品,使用慢鏡頭手法的目的無非就三種

1.加深滑稽的效果;

2.強調人物內心的某種感受;

3.突出某段時間的重要性。

本部作品的原因,肯定多為後者。

比如當「肖央「在公路上,發現警察設立的關卡時,就採用慢鏡頭的方式,反映了主人公當時的緊張心理。

而在肖央」丟棄和銷毀素察的手機與車時,這兩段慢鏡頭,再次強化了主人公緊張的心理。

最後便是,全片的高潮——大雨中的開棺驗屍:

烏雲密布的大暴雨,配上慢鏡頭的場面特寫,雨滴滴在帽簷上的速度也被隨之放慢,這不僅製造出了震撼的視覺效果,也通過這緩慢的鏡頭感,主觀意識上,增加了挖掘屍體的時長,從而更是提升了」肖央「致命一擊的震驚感!



手法五:獨特的布光手法

1.

柯汶利導演在自己的短片作品《自由人》中,就向我們展現出了他,極具魅力的布光視覺手法。

比如在特定的環境內,利用特殊的逆光畫面,營造出了一種「虛無縹緲」的感覺,但又能讓觀者清晰地感受到人物內心世界的豐滿。

在本部作品中,利用布光塑造人物和烘託氛圍最明顯的,當屬「肖央」和「陳衝」。

「陳衝」這個角色內心極為複雜,她既要在屬下面前樹立威嚴,同時還要忍受一個母親失去兒子帶來的巨大痛苦。

所以,編導對這位局長的布光場景極為豐富。

作品其中有個鏡頭,當陳衝站立在警察局的窗戶旁,臉上映射著百葉窗投下來如鐵鋸一般的陰影。這種非常罕見的光影投射在人物的臉龐上,恰當的詮釋出了,人物當時內心的巨大痛苦。


2.

除此之外,當「陳衝」不惜一切手段,審問「肖央」一家人時,&34;意外發現小女兒,成為了本案的突破口。

她將小女孩拖到一旁的辦公室時,居高臨下的巨大黑暗影子,慢慢地壓在小女孩身上,這個場景給了我一種壓抑的感覺,也讓我深刻的體會到,一位為了孩子,從而失去理智與道德觀,母親的可怕之處!


3.

除了「陳衝」,「肖央」的布光,編導也做了精心的調試。

當「肖央」從外地趕回家後,得知大女兒被人玷汙,妻女又把「玷汙者」「誤殺」時,至此,全片的色調,全部下調了整體色調。

「肖央」在得知這一痛心+震驚的消息時,臉龐上沒有任何光亮。

這樣處理手法,非常鮮明地體現出了「肖央」一家人從此陷入了黑暗。他們需要在微弱的光亮中,找尋「新生」的希望。

而作品僅僅在前20分鐘和後20分鐘的樣子,有比較明亮的光影,但從「誤殺」以後就再無亮光,全片影調顯得極為「昏暗」。

加上片中,「肖央」「宋康昊」式凝視鏡頭的布光手法,更是將作品的整體布光手法,提上了一個新的高度。



手法六:耐人尋味的細節

一.「肖央」為什麼要自首?

1.能說服人(過審);

2.原本可以不用死人的,因為自己的「誤殺」男孩,也許是佛教的信仰決定讓他自首;

3.電影中途提到過,「肖央」是孤兒,父母親因一場暴亂死於非命,而這次暴亂,卻是因他而起,或許讓他對此愧疚,算是一種救贖;

4.也是最重要的一點

他看見了自己的小女兒,學會了撒謊,原本考試只考了70分,但她卻用塗改液改成了100分。

因為「肖央」曾經答應過安安,只要考了100分就給她買口琴。

所以當「肖央」拿到試卷時,顯得神色凝重。

同時,配上背景音樂《we are lie》(我們在撒謊),隱喻也就不言而喻。

他去自首,就是要以身作則,來教育自己的孩子。


二.作品結尾,秦沛充滿意味的「笑」

在作品結尾的時候,當記者採訪秦沛飾演的頌恩時,問道他:「對這件事怎麼看」,而秦沛卻給了大家一個耐人尋味的笑容。

這個笑容,既有一種他仿佛,早已看穿一切的感覺,也有一種打破第四面牆的「味道」:

「你們與其問我,還不如問問,銀幕面前的觀者!」


寫在結尾

本部作品是陳思成繼《唐人街探案後》的另一場「豪賭",同時也是新進導演柯汶利,正式進入電影界的」敲門磚「

總的來說,《誤殺》,在延續「原作」優質劇情的基礎上,添加了不少,富有成效的「手法」,視聽效果做得也是極其到位,懸疑感也是始終在線,是當下內地鮮有的「成熟化」作品。

當你觀影之時,一層一層撥開故事真相,反覆思索後,卻發現這個故事裡還有另外一層寓意時,這種探索會讓你極為興奮。

最後,望國產影視,能多一點像柯汶利這樣踏實且有想法的新導演。

也萬萬沒想到,在2019年的最後一個月,「蹦」出了這樣一匹黑馬,厲害!

相關焦點

  • 《誤殺》導演柯汶利: 如果我是父親,也會挺身而出 | 專訪
    上周五,導演柯汶利的長片導演處女作《誤殺》在中國內地上映,首周末三天票房超過2億元並獲得較好口碑,「黑馬」相盡顯。首戰告捷,柯汶利很興奮,「開心,我們被大家認可了」。柯汶利來自馬來西亞,祖籍福建,是馬來西亞的華人後代。在臺灣學電影時,他根據臺灣當地最年輕死刑犯的故事,拍了一部短片《自由人》,獲得奧斯卡實景短片提名。
  • 《誤殺》成今年賀歲檔第一部爆款!85後導演柯汶利的成功之路!
    對於像《深夜食堂》等一系列「水土不服」的翻拍電影來說,《誤殺》能有現在的成績已經實屬不易。《誤殺》是由陳思誠監製,柯汶利執導,由肖央、譚卓、陳衝、姜皓文領銜主演,秦沛特邀演出的劇情犯罪片。該電影改編翻拍自印度電影《誤殺瞞天記》,講述了父親為了維護女兒,用電影裡學來的反偵察手法和警察鬥智鬥勇的故事。
  • 《誤殺》近期將登臺灣院線 導演柯汶利新作籌備中
    《誤殺》近期將登臺灣院線 導演柯汶利新作籌備中 時間:2020.04.29 來源:1905電影網 作者:Esther
  • 《誤殺》改編:忘掉原作是第一步|專訪柯汶利
    現實拍攝地的傳說成為虛構故事的楔子和讖言,形成奇妙的連結。但對幾位主創而言,在佛統拍攝或許只是一個更方便的考量。因為它離曼谷很近,車程一個小時,那時網劇《唐人街探案》的拍攝和製作接近尾聲,繼續創作《誤殺》,他們連酒店房間都不用換。陳思誠是在《唐人街探案》拍攝間隙看到劇本《誤殺瞞天記》的,看完後他想到了一個人。
  • 《誤殺》重映票房第一,破13億元,網友:肖央賺得最爽一次
    《誤殺》是由陳思誠監製,柯汶利導演,由肖央、譚卓、陳衝、姜皓文,秦沛等主演的劇情犯罪片。該片講述一位父親為了維護受到侵害的女兒,用在看電影裡學來的反偵察手法和警察開戰了一次又一次鬥智鬥勇的故事其中肖央飾演的李維傑,是一位學歷不高但喜歡看各種破案電影的父親,為保護受到侵害的女兒,開始了和警察的較量。
  • 執導《誤殺》後,柯汶利邀約變多,在他眼裡劇本的契合最重要
    執導《誤殺》後,柯汶利邀約變多,在他眼裡劇本的契合最重要文/小雪當一部電影真的成功時,它也會成就一個導演,和一眾演員。02它成就了柯汶利,也讓觀眾對肖央改變了看法《誤殺》導演柯汶利是福建華僑,出生在馬來西亞。
  • 一炮而紅,柯汶利執導《誤殺》後邀約變多,正在籌備下一個作品
    誤殺》後邀約變多,正在籌備下一個作品文/小雪當一部電影真的成功時,它也會成就一個導演,和一眾演員。誤殺》導演柯汶利是福建華僑,出生在馬來西亞。他的第一部短片《自由人》就入圍奧斯卡金像獎實景短片獎(提名),以及金鐘獎最佳導演獎(獲獎)等獎項,可以說出身本就高。
  • 「專訪」柯汶利:我當《誤殺》是原創在拍
    在豆瓣裡搜索「柯汶利」,會出現三部相關作品:《自由人》《誤殺》和《唐人街探案》。三分之二的名字與陳思誠捆綁,《誤殺》是他的第一部長片。這部電影的監製陳思誠聊起柯汶利,說兩人是「物以類聚,人以群分」,柯汶利是他前往臺灣為網劇《唐人街探案》找導演時看上的唯一一位,原因是他有拍類型片、商業片的基因。
  • 《誤殺》曝幕後工作照 陳思誠柯汶利聚焦類型片
    《誤殺》攝影指導張穎《誤殺》監製陳思誠、導演柯汶利由陳思誠監製,柯汶利執導的懸疑犯罪電影《誤殺》今日曝光一組幕後工作照,記錄了主創在拍攝現場的專注創作一刻,監製陳思誠與導演柯汶利相對而談,全身心投入的狀態極具感染力。據悉,影片將於2019年12月上映。
  • 高能反轉口碑領跑,肖央譚卓《誤殺》上線歡喜首映APP全網獨播
    【2020年3月13日】收穫十二億票房的國產類型片「黑馬」《誤殺》今日登陸歡喜首映APP全網獨播,本片由柯汶利執導,肖央、譚卓、陳衝、姜皓文、秦沛等主演。電影以縝密的故事設計,曲折離奇的反轉橋段,別出心裁的主題立意打破了犯罪類型片的票房天花板,從票房到口碑雙雙領跑賀歲檔。
  • 電影《誤殺》結局和彩蛋什麼意思 李維傑被活埋了嗎劇情解析
    電影誤殺最後的結局是什麼?男主李維傑最後被活埋了嗎?誤殺的結局和彩蛋都是最精彩的地方,誤殺彩蛋和結局是什麼意思?誤殺結局李維傑豆瓣解析。看過點映的小夥伴都知道,中國版《誤殺》最後的結局是肖央飾演的男主李維傑去警察局自首了,不光是他,後來阿玉和平平也分別去自首,男主為什麼要這麼做呢?因為他想做個好父親。
  • 誤殺:肖央陳思誠再度聯手,高分人氣翻拍神作
    2019年《誤殺》,翻拍自印度《誤殺瞞天記》。由肖央、譚卓、陳衝、姜皓文聯合出演。這部影片剛上映5天,票房破3億。從翻拍的電影中,實屬一匹黑馬。開篇就是結局,這種倒敘式的手法,無疑為本片吸引不少關注。誤殺的基本故事線並不複雜,李維傑和妻子阿玉來到賽國打拼,育有2個女兒。正值中年的他,靠開設網絡公司餬口。收入不多勉強夠家裡開支。為人隨和、善良、溫潤,深受鄰裡街坊的好評。
  • 翻拍自印度電影《誤殺瞞天記》的《誤殺》
    《誤殺》是由陳思誠首次擔任監製、柯汶利執導,由肖央、譚卓、陳衝、姜皓文領銜主演,秦沛特邀演出的劇情犯罪片。該電影改編翻拍自印度電影《誤殺瞞天記》,《誤殺》講述的是一個平凡的父親在女兒失手誤殺了對自己圖謀不軌的壞人之後,為了守護家人,如何通過精心的設計,最終逃脫被定罪懲罰的故事。這個父親通過電影裡學來的手法,把每一步都精雕細琢到幾近完美的程度,看到最後不由得讓人拍手稱讚。電影《誤殺》更聚焦於「誤殺」案件,犯罪大片與現實題材相結合,話題性十足。
  • 肖央《誤殺》重映又火了一把!票房累計破13億
    誤殺》重映後,截至當晚20:00:35票房累計突破13億,觀影人次累計達到3895.3萬。電影官博發布海報表示:「從2019到2020,很高興能陪伴大家這麼久,想對所有支持我們的觀眾說一聲感謝!感恩一路上的每一份鼓勵與收穫,有你們的認可,一切都值得!」
  • 看·電影|解析《誤殺》羊之隱喻:嫌疑人Y的獻身
    :柯汶利/監製:陳思誠/主演:肖央、譚卓、陳衝、姜皓文直至影院關閉之際,仍延檔在映的《誤殺》一度試圖與《唐人街探案3》築成院線「唐探宇宙」。閱片一千、世界無奇的「時空剪輯師」肖央,為子癲狂、兇若惡魔的陳衝,「惡魔」面前無懼爆發的譚卓……《誤殺》最被津津樂道的名場面,離不開幾位主角令人難忘的精彩演出。不過,做客《今日影評:看·電影》的北京師範大學副教授陳剛,卻在他們之外指出了真正的主角——僅出場五次的羊。這些滿眼無辜的「嫌疑人Y」,在替罪獻身的迎來送往間代表的又是什麼呢?
  • 影片《誤殺》中那些看不到的東西
    故事概況電影《誤殺》由陳思誠監製,柯汶利執導,肖央、譚卓、陳衝、姜皓文領銜主演,秦沛特邀演出。影片圍繞一起意外「反殺」案件而展開,李維傑(肖央飾演)與妻子阿玉(譚卓飾演)打拼多年,讓肖央一家的脫罪贏得了足夠的同情票,爆點到來的時候我們也更酣暢淋漓,不必背負太多的道德審判。
  • 《誤殺》:優異的聲畫特色,成就一部本土化的懸疑電影
    《誤殺》翻拍自印度電影《誤殺瞞天記》,講述了一位父親為了維護女兒,用電影之中學來的反偵查手法,和警察鬥智鬥勇的故事。這部影片由馬來西亞導演柯汶利執導,也是他的首部個人劇情長片。《誤殺》在原作基礎上,增添了很多個人化的修改,導演用他所理解的聲畫特色,來激化矛盾,並且進行電影元素的重組。
  • 電影《誤殺》:平民亦可成英雄
    《誤殺》是由陳思誠監製,柯汶利執導,由肖央、譚卓、陳衝、該電影改編翻拍自印度電影《誤殺瞞天記》,講述了父親為了維護女兒,用電影裡學來的反偵察手法和警察鬥智鬥勇的故事。該片於2019年12月13日在中國大陸上映。
  • 看·電影 | 解析《誤殺》羊之隱喻:嫌疑人Y的獻身
    上映日期:2019年12月13日類型:懸疑 / 犯罪主創:導演:柯汶利/監製:陳思誠/主演:肖央、譚卓、陳衝、姜皓文今日影評·看電影:解析《誤殺》羊之隱喻而在與他的「迷弟」——著名導演特呂弗的對談中,「希胖」曾將他對懸念的理解付諸下面這個例子。
  • 解析丨翻拍黑馬《誤殺》背後的三重隱喻,頗為用心
    早些時候,《誤殺瞞天記》以精巧的構思、精妙的反轉而走紅,而這一次由陳思誠監製,柯汶利執導,肖央、陳衝、譚卓、秦沛、很多民眾在鏡頭前為李維傑加油,弱者的情感反應撼人心魂,它在原故事基礎上做了許多富有成效的加法,譬如人性掙扎、譬如社會縮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