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柯汶利:我當《誤殺》是原創在拍

2021-01-09 界面新聞

在豆瓣裡搜索「柯汶利」,會出現三部相關作品:《自由人》《誤殺》和《唐人街探案》。三分之二的名字與陳思誠捆綁,《誤殺》是他的第一部長片。這部電影的監製陳思誠聊起柯汶利,說兩人是「物以類聚,人以群分」,柯汶利是他前往臺灣為網劇《唐人街探案》找導演時看上的唯一一位,原因是他有拍類型片、商業片的基因。

儘管聊天時能感受到柯汶利明顯的臺灣口音和臺灣用詞,但柯汶利實際上是華裔馬來西亞籍導演。在拍攝《自由人》之前,他在吉隆坡的舞臺劇團做過龍套演員,拍過商業廣告,也在銀行做過業務員。21歲那年,他前往臺灣攻讀傳播學和廣告學的相關專業,並在研究生期間拍攝了討論死刑存廢的短片《自由人》,獲得奧斯卡實景短片和金馬獎最佳創作短片的提名。

初中後背井離鄉的經歷,可能是柯汶利在國際團隊裡顯得非常自在的原因。《誤殺》在泰國拍攝,片中的主要演員來自美國、馬來西亞、中國兩岸三地。但語言和文化差異對於柯汶利不是問題,在臺灣媒體的一篇報導中,他提到:「我始終感覺自己是個異鄉人,這種情緒不是到了臺灣才有,連在馬來西亞也一樣。祖先當年為了活下去選擇離鄉背井,我們從小就知道這個現實:華人想在這片土地生存,一定要比別人更拼。」

從左至右:導演柯汶利、攝影指導張穎、監製陳思誠《誤殺》講的是一個父親為了維護女兒,用電影裡學來的反偵察手法和警察鬥智鬥勇的故事。與2015年的印度版電影《誤殺瞞天記》相比,柯汶利保留了原作的反轉和蒙太奇部分,但把重點放在了「誤」而非「瞞」上。他用大量鏡頭講述了一家人的日常生活、鄰裡間的關係,以及警察局局長的兒子「素察」被誤殺的原因。在採訪中,柯汶利並不認為《誤殺》是一次改編。他表示:「其實我也當它是原創在拍了,因為我一開始也沒看過印度電影的這個版本。」在拿到劇本後,他覺得原有的文本有趣,又有很多自由改編的空間,所以就決定去做了。

與原版大快人心的完美犯罪相比,《誤殺》的結尾是另一處較大改動。聊到這個結尾,柯汶利非常直接地否定了審查對於結尾的影響。他表示,這個讓李維傑(肖央飾)自首的結尾是團隊一開始就設想好的結局。因為只有讓他自首,才能實現他們想要表達的主題。但同時,他又給了觀眾一個讓李維傑出獄的希望。「我喜歡的結局通常是留白的,可以讓觀眾有反思的空間……可以好好反思我們的電影所說的是什麼,包括裡邊所有的意象的呈現。」

圖源:《誤殺》官方微博界面文娛對話柯汶利

界面文娛:原版印度電影已經被多次翻拍,這次您拍攝中國版的意義以及必要性在哪裡呢?

柯汶利:在看這個故事的時候,其實印度版的整個架構是好的,但我覺得我們改編的其實蠻多的。尤其是主題,為什麼不叫《誤殺瞞天記》而叫《誤殺》呢?是因為我們的重點不是在「瞞天記」,而是在「誤殺」。後來我跟監製討論,說要怎麼樣去把這個故事說得更好,而且可以讓中國大陸以及海外的華人觀眾可以看得懂這部電影,我們做了很多很多的努力,嘗試去轉換這個電影的腳本。《誤殺瞞天記》原本是印度族群看的電影,但是我們要讓內地觀眾相信這個故事,並且有代入感。我覺得這是我們在這方面做了很多很多調整之後,才呈現出的效果。

界面文娛:其實原版包含一些對印度社會的諷刺,您在製作這部電影的時候有做中國化的改編嗎?

柯汶利:一來是演員,我們的演員基本上都是華人演員,包括臺灣、內地、香港,甚至有美國籍的華人。另外在做這個作品的時候,我們還在思考語言的使用,怎麼樣才會讓觀眾更相信呢?那曼谷是一個很好的地區,因為那邊都是四海的華人,所以口條或者是口音方面其實觀眾都不太會在意。可能也是因為我是馬來西亞人的關係,所以我在這一方面和其他演員的融入也挺好的。

界面文娛:陳衝老師是怎麼邀請到的?

陳衝在《誤殺》裡飾演警察局長柯汶利:陳衝老師這個角色一開始我們挑了好幾個演員。後來我跟監製在討論這個角色的時候,我覺得陳衝老師是很適合的,最主要的原因是因為我們之前看她的作品,她的形象更多是偏女人味的。那這一次在《誤殺》裡我就覺得應該會挺新鮮的,她穿著一個制服,氣質比較陽剛。然後後來我就在酒店裡給她發消息,聊了故事和角色,就覺得陳衝老師很適合,然後我們就一起合作了,還蠻順利的。

界面文娛:我們再談一下《誤殺》的結尾,因為我看您之前在《自由人》裡面也給了角色一個出獄的機會,包括這次也算是比較光明的,您在結尾這方面是怎麼設置的?

柯汶利:我覺得這樣的一個結局挺好的,因為我喜歡的結局通常是留白的,可以讓觀眾有反思的空間。我不喜歡給觀眾一個很準確的答案,或者是告訴他們這個就是結局。我希望觀眾可以得到無限的想像空間,然後去好好反思我們的電影所說的是什麼,包括裡邊所有的意象的呈現。

界面文娛:因為我看您的結局是兩個笑容,是想要通過類似的鏡頭和觀眾對話嗎?

柯汶利:我們整部電影都在跟觀眾對話,如果你了解攝影語言的話,我們很多個鏡頭都是看著鏡頭說的,包含最後秦沛老師看著那個記者那個畫面。再來就是我們的彩蛋也是看著鏡頭的,這些其實都是我們設計好的電影語言。

界面文娛:這個結局是因為審查改掉了還是說本身就是這樣?

柯汶利:其實不是審查的原因,我們整個團隊都希望結局的走向是積極的,讓人有個希望。然後再來我覺得這個結局可以達到我們想說的這個主題,李維傑不是因為審查的原因才自首。如果你看電影的話,他自首最後一刻鏡頭是微笑的。那是因為他心裡得到了自由和釋放。

界面文娛:我對電影裡「羊」的意向還挺感興趣的,電影的英文名有羊,棺材裡的羊也是影片的高潮。您這個意象的含義是什麼?

《誤殺》的英文名叫Sheep Without a Shepherd柯汶利:我們的英文名字叫Sheep Without a Shepherd,它是《聖經》的一句話,意思就是烏合之眾,也是我們電影的主題。如果我們可以把這個東西可以更升華,那羊是代表什麼呢?羊看見了李維傑做那個事情,這個代表什麼?羊到最後的重生又是代表了什麼呢?我覺得這個可以留給大家去探討。如果觀眾對於一部電影有很多思考的空間,我覺得那就是一部好的電影,娛樂之餘就只剩下這些了。

界面文娛:電影裡面提到了《蒙太奇》這部電影,因為由《蒙太奇》改編的一部作品剛好上月也在國內上映,您對這種越來越頻繁的改編有什麼特別的想法嗎?

柯汶利:我覺得沒有不好,因為很多電影改編之後可能會比原版更好。首先地域上就不一樣,比方說我們看香港的《無間道》,它是個經典。那好萊塢也拍了《無間行者》,找了萊昂納多,最後也得了奧斯卡最佳影片,對吧?我覺得好的作品不怕被改編,但在改編之餘你要有導演的視野在裡面,然後想好自己要說的主題是什麼,為什麼我要做這個故事也很重要。

界面文娛:《誤殺》算是您的第一部長片,為什麼您第一部選擇做改編,而不是做自己原創的內容呢?

柯汶利:契機吧,其實我也當它是原創在拍了,因為我一開始也沒看過印度電影的這個版本。拿到這個腳本的時候,它還是一個文本。我讀起來就覺得這個文本有趣,那我就想說它可以改編的幅度有多大。然後製作方告訴我,其實我可以改編得很大,我有很多自由的空間,可以去做很多的設定,那我就覺得可以拍這個東西。

界面文娛:其實片尾還有韓劇《天空之城》的音樂,您將它作為電影結尾的配樂有什麼特別的含義嗎?

柯汶利:這首歌其實我一開始不是在韓劇裡面聽到的,它的歌詞很貼切我們說的事,很貼切李維傑的心境。你還記得它的歌詞嗎?「We all lie」,我們都撒謊了,我們一家人都撒謊了,甚至小女兒也學會修改試卷撒謊了,這很貼切。而且那一場戲是懺悔的時候放的,配合譚卓抬起頭看看天,氣氛完全地貼切,所以我就覺得應該要這樣。在我剪輯的時候,這一首歌其實就在裡面了,然後我們就去談版權。我覺得這首歌一定要在裡面,太符合了。

譚卓在《誤殺》中飾演阿玉界面文娛:您有很多跟國際團隊合作的經驗,包括之前有新聞說你要跟Netflix合作,華裔導演在國際上的機遇是什麼樣的?

柯汶利:我覺得並不分國界,對我來說好故事最重要,就是說這個故事適合在哪裡拍。比方說如果今天有一個故事放在美國,然後我也很有興趣,那我去拍好萊塢電影,我也覺得很好。因為我自己的觀念是,我不會在意語言上的局限,我不會只拍華語電影。我可能可以拍美國電影,也可以拍印度電影,也可以拍馬來電影,我覺得這是看你怎麼樣去看吧,以及什麼樣的契機底下我們把它做好。我覺得每一個故事都有生命,就看我們怎麼去製作。

相關焦點

  • 《誤殺》導演柯汶利: 如果我是父親,也會挺身而出 | 專訪
    上周五,導演柯汶利的長片導演處女作《誤殺》在中國內地上映,首周末三天票房超過2億元並獲得較好口碑,「黑馬」相盡顯。首戰告捷,柯汶利很興奮,「開心,我們被大家認可了」。柯汶利來自馬來西亞,祖籍福建,是馬來西亞的華人後代。在臺灣學電影時,他根據臺灣當地最年輕死刑犯的故事,拍了一部短片《自由人》,獲得奧斯卡實景短片提名。
  • 《誤殺》改編:忘掉原作是第一步|專訪柯汶利
    「我沒有看過原版,但故事打動了我,寫實主義題材,有商業元素的包裝,尤其後面提到父愛和女兒的叛逆期,讓我想到蠻多的。」柯汶利告訴壹娛觀察(ID:yiyuguancha)。《誤殺瞞天記》的故事從2011年誕生以來,已經在印度被翻拍為6個不同語言的版本。恆業買下它的中國版權多年,改編劇本完成已有兩年。
  • 執導《誤殺》後,柯汶利邀約變多,在他眼裡劇本的契合最重要
    ;「給我查他一年的觀影紀錄!」;「有的孩子是孩子,有的孩子是禽獸。」;「我沒什麼能耐,不能給你們更好的生活,唯一能做的,是擋在你們前邊。」這些一個個經典的臺詞,成為這部電影創作上的一個亮點之一,在觀眾眼裡,這才是一部真正的」突破國產懸疑犯罪類型的電影「。
  • 《誤殺》成今年賀歲檔第一部爆款!85後導演柯汶利的成功之路!
    在12月9日至16日的單周票房排行中,《誤殺》 《我為你犧牲》《天火》 《勇敢者遊戲2:再戰巔峰》 《被光抓走的人》 排名前五。從13號開始公映的國產懸疑片《誤殺》連續三日登頂單日票房榜,成為最近一周賀歲檔的大贏家。目前該片累計票房已破兩億元。
  • 一炮而紅,柯汶利執導《誤殺》後邀約變多,正在籌備下一個作品
    ;「給我查他一年的觀影紀錄!」;「有的孩子是孩子,有的孩子是禽獸。」;「我沒什麼能耐,不能給你們更好的生活,唯一能做的,是擋在你們前邊。」誤殺》導演柯汶利是福建華僑,出生在馬來西亞。他的第一部短片《自由人》就入圍奧斯卡金像獎實景短片獎(提名),以及金鐘獎最佳導演獎(獲獎)等獎項,可以說出身本就高。
  • 《誤殺》曝幕後工作照 陳思誠柯汶利聚焦類型片
    《誤殺》攝影指導張穎《誤殺》監製陳思誠、導演柯汶利由陳思誠監製,柯汶利執導的懸疑犯罪電影《誤殺》今日曝光一組幕後工作照,記錄了主創在拍攝現場的專注創作一刻,監製陳思誠與導演柯汶利相對而談,全身心投入的狀態極具感染力。據悉,影片將於2019年12月上映。
  • 柯汶利:《誤殺》對這個社會的意義是什麼?
    談及《誤殺》結局裡最後泰國大暴亂那場戲,柯汶利在電話那頭意味深長地說。而話,又只能說到這裡了。在《八佰》遲遲不肯現身的情況下,問誰是2019年華語電影收官之作,無疑,是已經上映半個月、票房近7.8億正往9億衝刺的《誤殺》。「給我查他一年的觀影記錄!」
  • 《誤殺》近期將登臺灣院線 導演柯汶利新作籌備中
    《誤殺》近期將登臺灣院線 導演柯汶利新作籌備中 時間:2020.04.29 來源:1905電影網 作者:Esther
  • 蕭敬騰「用歌聲講完1部電影」 獻聲《誤殺》
    記者羅凌筠/臺北報導「筷子兄弟」肖央、譚卓、陳衝《誤殺》由《唐人街探案》陳思誠監製、馬來西亞導演柯汶利執導,故事講述一名女子被高官兒子強暴,因反抗而誤殺對方,父親為了維護女兒、捍衛家人,聯合村莊的居民共同欺騙檢察官,他埋屍掩蓋一切證據,在時間與空間的交錯縫隙中
  • 柯汶利:我和陳思誠一拍即合
    以下為柯汶利自述(由筆者整理):「拍唐探網劇時,我壓力很大」01去年12月,電影《誤殺》熱映。由於故事結構精巧、演員演技到位,《誤殺》超越同期電影,成為了「10億票房俱樂部」成員。拍這兩部作品時,我和陳導其實都有很多碰撞。我覺得一部好的作品必須要有很多不同的意見,有共識,也要有分歧。這樣彼此才能打開思路,研究出更好的創作模式。拍《誤殺》時,陳思誠來了大概三次。
  • 新劇諮詢:張凌赫鄧恩熙;盛一倫菅紉姿;柯汶利執導《女心理師》
    1、張凌赫、鄧恩熙《我和我的時光少年》。改編自小說《誰能憑愛意將月亮私有》的青春校園劇《我和我的時光少年》據悉已於近日開機了,網傳主演陣容為張凌赫、鄧恩熙,看照片兩位還是蠻搭配的,張凌赫 不了解,鄧恩熙算知曉,曾看過她和張子楓以及周迅主演的《你好,之華》等作品,小姑娘顏值和演技俱佳,未來可期!
  • 肖央《誤殺》:解析導演柯汶利,富有成效的拍攝「手法」
    首先我們要知道《誤殺》這個故事,已經不是第一次被翻拍了。因此,《誤殺瞞天記》在全球斬獲了超11億盧比的票房,同時知名度,也達到了原版從未達到的高度!她將小女孩拖到一旁的辦公室時,居高臨下的巨大黑暗影子,慢慢地壓在小女孩身上,這個場景給了我一種壓抑的感覺,也讓我深刻的體會到,一位為了孩子,從而失去理智與道德觀,母親的可怕之處!
  • 《誤殺》:當過父親嗎?當過,你或許就能理解他了
    柯汶利在《誤殺》中融入了大量對比色調,達到或與情節呼應或形成強烈反差的效果。在影片前期,對這座交織的權利相互碾壓公平正義的邊陲小鎮刻畫上,柯汶利利用不鮮明的淡黃色彩,將「窮、髒、亂、舊」一覽無餘地暴露在觀眾面前。
  • 電影《誤殺》要拍續集了
    由陳思誠監製,柯汶利執導,肖央、譚卓、陳衝主演的電影《誤殺》去年年底上映,票房突破12億元,堪稱賀歲檔最大的黑馬。5月15日,紅星新聞記者獲悉,《誤殺》要拍續集了!電影《誤殺2》海報恆業影業2020年度籌備片單近日出爐,《誤殺2》《中國桌球》等影片備受業內關注。
  • 柯汶利執導新劇《女心理師》,楊紫井柏然11年後再合作
    提起大馬導演柯汶利,無論是唐人街探案還是誤殺都相當出色,剛剛官宣的新劇《女心理師》自然也獲得了大家的期待。這部改編自畢淑敏同名小說的電視劇,海報以山水為主,號稱萬物有靈,「相」由「心」生,整體描繪了一幅花鳥自然之美。
  • 電影《中國桌球》將拍,《誤殺》拍續集,還要拍《京城81號3》
    當晚,恆業影業發布2020年度片單,其中最受關注的兩部影片,一部就是《中國桌球》,另一部是《誤殺2》。去年賀歲檔,陳思誠監製,柯汶利執導,由肖央、譚卓、陳衝、姜皓文等主演的犯罪懸疑片《誤殺》豪取12.07億元票房,成為電影市場上一匹大黑馬。該片翻拍自印度電影《誤殺瞞天記》,能取得如此好的票房成績出乎很多人的意料,也表明對原劇本的改編很成功。
  • 電影《誤殺》慘遭圍攻,面對眾敵,不甘示弱,日票房穩居亞軍
    影評方面更多觀眾表示,對於影片的結尾有點過於刻意,如果可以換一種結局,影片會更加分,表示對自首這個行為不能夠理解,也與原創有所出入。而更多觀影人評價說,有這樣水準的電影已經不多了,拍得相當好。由陳思誠監製,、柯汶利執導 ,肖央 譚卓 陳衝聯合主演的犯罪片《誤殺》上映已有十天,自上映開始,票房一路飆紅,長達七天獲得日票房冠軍,面對20號上映的四大影片,迎難而上,不甘示弱,雖然上映了有十天時間,老當益壯,依然戰敗了剛上映的馮小剛執導《只有芸知道》及好萊塢大片《星球大戰》,目前日票房僅次於《葉問4》,退居亞軍的位置,截止到22號票房累計已過五億,可喜可賀
  • 獨家 |《誤殺》重映票房第一,他有話要說
    誤殺》導演柯汶利告訴我們:李維傑對家人的愛是整部電影的核心。其實很多人都不知道,電影開拍前,柯汶利的父親剛剛去世不久,他也借用李維傑以及這個被「誤殺」的家庭,深藏他對父親的愛。據出品方恆業影業透露,原班人馬將回歸《誤殺2》,故事完全不同,但會繼續通過一個家庭去切入一個社會話題。只是,這裡的「原班人馬」不包括導演柯汶利了。柯汶利說,他的下一部作品是改編自畢淑敏小說的長篇電視劇《女心理師》。
  • 專訪原一男 | 一生格鬥,拍出人的「狠」與「恨」
    一生格鬥,拍出人的「狠」與「恨」——專訪紀錄片導演原一男「其實我自己本身是一個非常懦弱、膽怯的人,所以我要找一個比我強而且很有個性,能完成我想在現實生活中無法完成某些事情的人,希望透過他協助我完成這個心願,」原一男曾說。拍電影的人,要把這個「恨」拍出來1989年,日本昭和天皇去世,進入平成時代。90年代日本泡沫經濟破裂,國家陷入被外媒稱為「失落的20年」、史上最大最長的經濟不景氣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