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丨翻拍黑馬《誤殺》背後的三重隱喻,頗為用心

2020-08-28 陸興榮頻道

近年來,中國電影快速發展、市場增長迅猛,對好劇本的渴求也是與日俱增。

在這樣複雜多元的大環境下,翻拍國外優秀電影成為一種較為流行的做法。如《我是證人》《追捕》《嫌疑人X的現身》《來電狂響》等翻拍電影,但多數不如原作。

但翻拍自印度電影《誤殺瞞天記》的《誤殺》,卻給觀眾帶來了一種意外的精彩,是少有的一次成功改編實踐。

早些時候,《誤殺瞞天記》以精巧的構思、精妙的反轉而走紅,而這一次由陳思誠監製,柯汶利執導,肖央、陳衝、譚卓、秦沛、姜皓文領銜主演翻拍的《誤殺》,從票房和口碑來看,這部電影無疑都是一次成功的改編。

事實證明,這次翻拍頗為用心。


電影取名《誤殺》遠不止觀眾看到的「誤殺」的表面含義,其背後的社會性、文化性才是本片欲傳達的要義, 這也是中國版結尾不同於印度版的原因所在。

《誤殺》電影在印度故事的基礎上加入了中國故事元素的表達,使其中每一個人物都具有鮮明特徵,更加貼近中國觀眾的心理,獲得了觀眾好評。

從影視批評的角度來看這部電影的改編,這是國產電影改編史上的一次有效嘗試,「蒙太奇」手法與「山羊的多重意象」背後的審美批評主義的改編經驗的確值得後來者加以借鑑。

01

電影名「誤殺」的三重含義

電影起名《誤殺》並不止於「誤殺」的表面含義,其背後的社會性、文化性才是導演欲在本片傳達的要義。

1.最表面的的電影敘事層面的誤殺

人是視覺動物,通常只會相信自己視覺呈現出來的東西,而對有些東西卻被認為不需要去關心。

李維傑的大女兒平平在學校組織的夏令營中被督察長的兒子素察強暴,當再次逼範時被平平打昏誤殺,媽媽阿玉將「屍體」埋入家旁的墳墓中。

用蒙太奇畫面給觀眾形成敘事層面的「誤殺」,理解到的表面含義。

2.隱性敘事邏輯層面的「誤殺」

從影片細節來看,李維傑的小女兒安安用叉子反覆劃餐桌發出的呲呲聲,讓男主聯想到素察用手指抓棺材掙扎的聲音,強裝鎮定立刻叫停。

平行剪輯中的吞舌窒息、棺蓋上的血痕,都可客觀佐證了素察當時依然還活著的事實。

顯然,親自埋「屍」的李維傑在明知素察未死的情況下選擇不作為,從而造成了素察的死亡事實。

實際上,從李維傑再次去向僧人布施時的細節亦可見端倪,僧人意味深長地說:「無相布施才有無限功德。」

形成第二個層面的「誤殺」。

3.烏合之眾的「誤殺」,這是《誤殺》的最高級之處

中國版《誤殺》英文名為《Sheep Without a Shepherd》,直譯的意思是為「沒有牧羊人的羊」,取自《聖經》中對「烏合之眾」的描述。

爸爸、媽媽、大女兒平平,村民、大巴售票員、酒店服務員等這些「烏合之眾」,不再做軟弱的山羊,敢於和強權硬碰硬、正面剛,這些矛盾不斷產生爆點。

很多民眾在鏡頭前為李維傑加油,弱者的情感反應撼人心魂,它在原故事基礎上做了許多富有成效的加法,譬如人性掙扎、譬如社會縮影。

鏡頭推向當初李維傑最堅定的支持者頌恩叔時,鏡頭從黑白轉彩色。

頌恩叔沉默不語,露出一抹苦笑如同留白的人性,給予的不僅是社會性思考,還有為愛守護、奮起的靈魂的呼喊和未來視角的觀照。

這也是中國版結尾不同於印度版的原因所在。

02

電影《誤殺》雖是改編翻拍的,卻有中國式情感的濃味道

與印度電影《誤殺瞞天記》相比,《誤殺》對每個人物加強了中國的傳統形象,表現出中國式感情,讓中國的觀眾觀看時沒有陌生感,從而對影片產生共情與認同。

1.身為人父

電影的前半段,李維傑是一個開網絡公司掙錢不多、非常窩囊又愛面子的男人,就連小警察都以欺負他為樂。

他愛看電影,常把電影當做了逃避現實的途徑,在虛構的世界裡,他總能成為夢想中的英雄。

家庭中李維傑地位低下,是沒有收到太多尊敬的。他並不擅長表達自己對女兒的情感,以至於女兒平平對其的不理解。

電影中李維傑說出「我是個沒用的男人」的話時,也戳破了和阿玉之間搖搖欲墜的夫妻關係。

但這是導演所選擇的最終情緒落點,為電影結局找到了足夠信服的動機,那便是「身為人父」。

這麼一個男人,當妻女受到侵害時,李維傑出人意料的扛了下來,憑著自己觀看電影得出的反偵探類經驗,他把拉韞夫婦逼到走投無路,直至丟掉了工作和地位。

李維傑與家人提前演練審訊內容,利用「蒙太奇」的電影手法,向周圍的人灌輸案發當天他們一家人不在場的證明。

經歷數次拷問之後,拉韞根據李維傑小女兒安安的證詞墳地認屍,李維傑以羊換人,這是劇情的一個轉折點,也是李維傑形象展現的一個閃光點。

與此同時,肖央飾演的李維傑被重新塑造為一個典型的中國好父親、好丈夫的形象,是家人可以緊緊依靠的頂梁柱。

女兒睡著後,偷偷把參加夏令營的費用放在了平平的房間,寫給大女兒平平的信中充滿了滿滿的父愛。

每天為家而奔波,他善良、節儉、隱忍、克制。

影片的最後,李維傑自首後被押上警車,車窗外的妻子阿玉和女兒平平哭喊著追趕,李維傑看到以後在警車上也哭成了一個孩子。

這一場景是李維傑感情上的釋放,也是人物的一次升華,自然而然地獲得觀眾的共情與認同。

本可瞞過警察的調查,卻遵從自己的良心自首,讓李維傑的人物形象由前期塑造的「英雄」形象轉變為普通人,這樣的鏡頭敘述和故事結局體現了主人公身上中國傳統價值。

整個故事不僅具有中國情感,而且尊重了觀眾的心理狀態。

2.同為人母

含蓄內斂:

李維傑的妻子阿玉一出場便是繫著圍裙做飯,是一位典型的家庭主婦、中國傳統賢妻良母的形象。

面對丈夫是一個善解人意的妻子,面對女兒是一位溫柔卻堅韌的母親,面對施暴的素察是毫不猶豫地擋住大女兒護兒如命的母親。

從服裝來看,阿玉幾次出場都很樸素、乾淨、穿素色衣服。

從家裡的裝飾來看,鏡子上寫有「合家平安」,給女兒取的名字也寄託著對生活的希望——平平安安。

整個電影中阿玉的母親形象是含蓄而內斂、溫柔而堅韌的。

過度溺愛:

電影中的拉韞面對兒子素察是一個寵溺無度、愛子如命的母親,面對丈夫是一個恭順的妻子,面對自己的本職工作時是一個精明幹練的警察局局長。

素察的同伴Pony交代拉韞兒子所犯錯誤後,她猜出來兒子已是兇多吉少,開始無所不用其極地進行拷問,這時阿玉將心中一直壓抑的感情對著拉韞喊出來:

「有的孩子是孩子,有的孩子是禽獸。」

說到這裡,拉韞對自己兒子的感情和李維傑、阿玉對自己的孩子是一樣的。雖然兩個家庭的成長環境不一樣,但是中國傳統的母愛表達方式在影片中完全體現出來了。

3.原生家庭

與拉韞夫婦相比,李維傑何嘗不是一個「壞榜樣」:在佛塔上見面時,拉韞哭著祈求李維傑只想知道兒子是死是活,他因拉韞夫婦的痛苦感到同情和可悲,這是真正促使李維傑做出自首決定的一個重要原因。

拉韞的驕縱溺愛,濫用職權使素察變得肆無忌憚,他們的的失敗教育讓素察遭到命運的懲罰。

可與拉韞相比,李維傑何嘗不是一個「壞榜樣」。用自己的聰明逃脫了法律制裁,用不正義捍衛的正義,是真的正義嗎?

他的行為會不會讓兩個女兒成為下一個素察?我覺得是必然的,小女兒學會了。

安安考試其實只考了70分,為了得到想要的小提琴篡改成績單,這是促成李維傑自首的第二個原因。

李維傑轉頭去買口琴的背景音樂《We All lie》響起,《We All Lie》是韓劇《天空之城》的片尾曲,《天空之城》主要講的就是子女的教育問題,和這裡的主題完全對應。

阿玉說:「有的孩子是孩子,有的孩子就是個禽獸」,拉韞一家因為缺乏對子女的教育養出素察這樣的禽獸。

李維傑選擇自首,其實就是為了教育孩子,以身作則。

卑微的小人物在那一刻,閃爍出最讓人動容的光輝。

以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法來看「原生家庭」對子女的影響:原生家庭是一個社會學概念,它是指自己出生和成長的家庭,包括家庭的氣氛、傳統習慣、子女在家庭角色上的學效對象、家人互動的關係等。

近年來「原生家庭」的討論熱度不減,以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法來看,原生家庭對個人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我們逃不掉也躲不開。

電影《誤殺》中的兩個原生家庭培養孩子的不同方式,養成了他們各不相同的性格導致行為選擇的不同。

李維傑的小女兒安安瞞天過海把成績改成100,就是帶著隱喻性質的原生家庭影響的結果。

而素察出身高官家庭,從小錦衣玉食養成了他嬌慣的性格,不可否認是原生家庭對一個人成長的影響,也是電影背後可以由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法引證的結果。

03

「蒙太奇」元素的表達與「山羊意象」背後的審美批評主義

導演謝飛說:「電影最大的魅力就是,它可以蒙太奇思維,明明就拍了一盆花,如果你跟哪個情節、人物結合好,這盆花就有了更豐富的意義。」

蒙太奇,當不同鏡頭拼接在一起時,往往又會產生各個鏡頭單獨存在時所不具有的特定含義。

蒙太奇是一種非常常見的電影語言,但是要用的好也不是那麼簡單,我們熟知的希區柯克、諾蘭就是用蒙太奇的高手。

李維傑在小餐館時對「蒙太奇」作出釋義,對於這一專業電影術語,一般觀眾就有了初步了解,這也為後續情節發展作了必要的鋪墊。

黃毛指著《唐人街探案2》說這個才叫緊張刺激,李維傑說到「這個呢,就叫蒙太奇了,就是鏡頭剪輯加特效」。

所以,《誤殺》這部電影也是一部很好的蒙太奇教學片。

1.平行蒙太奇

電影《誤殺》中,李維傑看拳賽和妻子女兒誤殺素察的一段交叉剪輯就是很好的一段蒙太奇展示。

平平和母親阿玉倉庫中抵抗素察與羅統拳場的精彩決鬥相平行,把觀眾帶入了緊張的氛圍。

此時搏擊的畫面,不只是素察與平平的搏鬥,更是代表了小人物與貴權高官的搏鬥。

隨著羅統拳場的紅色拳擊手倒下,素察受到重擊之後也倒下,其中搏擊賽裡面所描述的「吞舌」,也為最後素察之「死」埋下伏筆。

2.交叉蒙太奇

電影《誤殺》中將「聽經」改為「泰拳」,李維傑全家受到警察審訊時,搏擊畫面再次出現與素察上門交叉剪輯在一起。

搏擊的畫面與審訊的畫面交叉進行,製造搏擊場上同樣緊張的氣氛,也為接下來的情節做鋪墊。

李維傑的犯罪手法就是一種蒙太奇,將2號和3號兩天發生的事情交叉剪輯後,利用看拳賽為全家製造不在場證明,誤導大家以為李維傑一家人2號3號都在羅統,從而做到瞞天過海。

在同一時間、不同空間,李維傑在看泰拳糾打,阿玉和大女兒在和素察糾打,一邊是泰拳手踢到肚子,一邊素察踢到阿玉,一邊拳手倒地,一邊素察倒地……

導演對這兩段戲採用了交叉蒙太奇的手法,把官二代對妻女的欺凌和誤殺剪輯在一起,觀眾在這段觀影過程中是全知視角,神經逐漸被繃緊。

緊張過後,觀眾心理繼續被劇情調動:接下來李維傑和全家該怎麼辦?

3.重複蒙太奇

國產版《誤殺》以「山羊」代替了印度版《誤殺瞞天記》中的「狗」,這是改編中頗為成功出彩的一點。

羊是電影中反覆出現的麥高芬,即一個推動劇情的事物。

羊的幾次出現看起來漫不經心,但最後卻成為全片的高潮,更是對壞警察欺凌鄉裡的諷刺。

  • 「山羊」是車子沉水的見證者:李維傑在河邊處理素察的車子時,牧羊人揮著鞭子趕著羊群,從河岸邊經過。牧羊人沒有看到車子,但一隻羊看到了。李維傑湖邊沉車和路邊羊群的鏡頭不斷切換,「山羊」見證了車子沉入水中的全過程,事實上,李維傑的恐懼更多的是來源於放羊的人。最終,雖然放羊者錯過了沉車的一幕,但「山羊」已經內化為李維傑內心的恐懼和不安。
  • 「山羊」是無辜的替罪者:西方經典《聖經》開始,就有「替罪羊」的說法。李維傑為維護同伴利益和惡警桑坤起了衝突,打死一隻羊來發洩憤怒及恐嚇,「山羊」成為李維傑的「替罪羊」。「山羊」承受了本可能發洩在李維傑身上的憤怒,而這隻中彈的山羊最後又出現在了掘墓驗屍的現場,再一次成為替罪者。
  • 「山羊」是李維傑自首的審判者:李維傑自首前的佛塔下,閃著金光跑進鏡頭中的一隻活「山羊」與山羊作為「見證者」相呼應,見證了李維傑的恐懼和痛苦。李維傑決定認罪後,佛塔下的「山羊」代表著審判者的身份,它知道犯罪過程,它承受犧牲,它代人受過,它掩蓋真相。

1.羊在湖邊看到李維傑拋車,隱喻知道男主有罪。

2.被惡警桑坤打死,隱喻代替男主受罰。

3.開棺驗屍躺在裡邊的不是素察,卻是上次被惡警打死的羊,隱喻作為替罪羊,幫男主掩埋真相。

這三次羊的出現影片色彩逐漸變暗,隱喻男主心魔越來越重。

李維傑決定自首後,此時活羊重新出現,色彩一下明亮起來變得通透,寺廟響起鐘聲,隱喻男主釋然,已經放下心結,決心認罪接受懲罰。

山羊所代表的這三重意象象徵是電影改編的亮點,羊與李維傑牽涉的命案相關、羊是弱小的普通民眾命運的比喻,強者為人刀俎,弱者為羊羔,也是宗教意義上的羊。

從電影批評主義的角度出發,「山羊」意象較之於印度版也更好的完成了電影審美批評的要求。

04

結語

電影《誤殺》與原來的印度電影《誤殺瞞天記》相比,脫胎於原作,卻不輸於原作,翻拍還是頗為成功的。

文章從解析了「誤殺」的三個層面的含義,片名是電影故事的起因,更是全片敘事結構的核心要素。

其次,中國式情感的表達讓原產於印度的《誤殺》在故事層面上添加了中國氣質,導演用獨有的鏡頭語言所塑造的情感表達,讓觀眾讚嘆不已。

《誤殺》不僅僅是一部犯罪類型片,更折射出了現實社會和人生思索。在蒙太奇方面,《誤殺》都具有一定的示範意義。

總體來看,由陳思誠監製、柯汶利導演的這部新版《誤殺》的確是國產片中少有,是當下內地最缺少的成熟化類型電影。

相關焦點

  • 《誤殺》成票房黑馬,翻拍片如何擺脫「撲街」魔咒?
    2019年12月13日《誤殺》上映,連續7天獲得單日票房冠軍、豆瓣評分7.7分,電影《誤殺》不僅成為賀歲檔的第一匹黑馬,也為國產翻拍片正了一次名《誤殺》改編自2015年的印度電影《誤殺瞞天記》,據說原版的故事設定靈感來自東野圭吾的《嫌疑人X的獻身》,也是第三者為兇手隱藏罪行,製造騙局,和警方鬥智鬥勇的故事。只不過,一個是因為愛情,一個則是因為親情。
  • 《誤殺》為何能成票房黑馬?翻拍片原來也能這麼好看
    這部電影被翻拍了3次,最近的一次就是去年國內翻拍那版《誤殺》由肖陽主演,這部電影雖然是小成本懸疑片,但是卻奪取了10次周冠,票房更是高達13億,是一匹徹徹底底的票房黑馬。不過在了解中國版的《誤殺》之前,我們還是先去看看原版。
  • 深度解析《誤殺》:十億級爆款電影的背後,隱喻著人性的光輝
    《誤殺》的作案手段分析相信很多觀眾和我一樣,在警察局長拉韞分析李維傑的作案方法時,雖然我們覺得她說的觀點好像很了不起的樣子,但實際上就是沒聽懂,為了完美解析電影,就讓我們先來重演案件!首先,素察是在4月2號晚上10點來到的李維傑家中威脅平平,此時李維傑正在隔壁羅統市維修酒店網絡,順帶著看泰拳比賽。
  • 看·電影|解析《誤殺》羊之隱喻:嫌疑人Y的獻身
    眾多社交媒體分別發起「在電影院看的最後一場電影」討論,而很多小夥伴的選擇,都是去年年底上映的《誤殺》。今日影評·看電影:解析《誤殺》羊之隱喻《誤殺》劇情概要:經營網絡公司的李維傑,與妻子阿玉、大女兒平平與小女兒安安在異國小鎮打拼。平平被警察局長拉韞的兒子素察侵犯,與母親一併反抗騷擾上門的素察卻失手誤殺對方。
  • 看·電影 | 解析《誤殺》羊之隱喻:嫌疑人Y的獻身
    眾多社交媒體分別發起「在電影院看的最後一場電影」討論,而很多小夥伴的選擇,都是去年年底上映的《誤殺》。今日影評·看電影:解析《誤殺》羊之隱喻平平被警察局長拉韞的兒子素察侵犯,與母親一併反抗騷擾上門的素察卻失手誤殺對方。
  • 解析《誤殺》羊之隱喻:嫌疑人Y的獻身
    《誤殺》劇情概要:經營網絡公司的李維傑,與妻子阿玉、大女兒平平、小女兒安安在異國小鎮打拼。平平被警察局長拉韞的兒子素察侵犯,與母親一併反抗騷擾上門的素察卻失手誤殺對方。「這場誤殺發生之前的情節鋪墊,已經告訴觀眾真相,」在陳剛看來,這場事實上的殺戮,其實被賦予了天然的正義性,「因此,觀眾已經帶著先入為主的道德判斷和憤怒情緒,期待著接下來將會發生的一切。」素察的登門來犯,「給」了這場正義悲劇以合理走向。這場屬於「誤殺」的高潮段落,滿是主客觀視點鏡頭的調度變換。
  • 誤殺票房破7億 打破逢翻拍必撲街的魔咒成賀歲檔黑馬
    都說電影「十翻九撲」,《誤殺》卻是一個例外。   上映15天,票房將突破7億,豆瓣評分7.6分,成為賀歲檔當仁不讓的黑馬。   問題來了,是什麼原因讓《誤殺》在賀歲檔中殺出重圍,實現票房和口碑雙贏呢?   首先當然是原創劇本給力。
  • 如何翻拍國外電影IP?《誤殺》成功探秘,張涵予《追捕》失敗原因
    主持人巧筠:近年來,翻拍自國外的IP或者經典作品的電影數量不少,不過質量上卻良莠不齊。即便如此,投資方依然前僕後繼,可見市場巨大。那麼,如何才能讓翻拍片不"翻車"呢?我們今天特邀專家來為大家深入解析。今天來到我們演播室做客的,是《影視風向標》主編 中國電影評論學會理事 胡建禮,您好。胡建禮:主持人好!觀眾朋友們大家好!
  • 粱大俠x《誤殺》丨雙周復映奪冠,國產黑馬絕地反殺
    粱大俠合作,由陳思誠監製、導演柯汶利執導,肖央、譚卓、陳衝、姜皓文等領銜主演的電影《誤殺》,時隔178天、以第一部復映影片的身份與大家見面!作為賀歲檔的大黑馬《誤殺》,截止到7月28日凌晨,累計票房12.34億,觀看人數422萬。
  • 以智慧捍衛親情《誤殺》:優質翻拍片的本土化思考與表達
    憑藉較高的觀眾口碑,《誤殺》在上映後票房一路高漲,成為了2019年賀歲檔的最大黑馬。而它在品質與商業方面的突出表現,更引發了觀眾和業界對於翻拍電影的一番熱議。》的故事背後,雖然警察局長拉韞和丈夫失去一切,但李維傑還是選擇投案,妻子和大女兒也隨後前去自首,面對應有的審判。
  • 誰說翻拍必爛?這部影片終於不撲街了!誤殺VS誤殺瞞天記
    翻拍的《深夜食堂》,豆瓣評分只有2.8分,而原著高達9.2分;《麻煩家族》豆瓣4.6分,原著平均分高達8分多……然而,2019年上映的《誤殺》這部電影,成了年度黑馬,票房高達12.07億,豆瓣評分7.7分,與原著《誤殺瞞天記》只差0.8分,可謂是很成功的一部國產翻拍電影了!那麼《誤殺》翻拍成功在哪呢?那0.8分的差距又在哪?
  • 年度黑馬電影《誤殺》,一部擁有中國味道的翻拍電影
    《誤殺》自上映以來,故事精彩,口碑較好,票房喜人,是近年來翻拍片中最好的影片,也是19年賀歲檔的出現一匹黑馬。 本片翻拍自自印度電影《誤殺瞞天記》,故事背景設在了吏治腐敗、貧富懸殊、警察霸道橫行的泰國,用印度電影,講述一部中國故事。
  • 《誤殺》讓國產懸疑片挺直了腰杆
    沒想到,12月的影市黑馬,來自一部國產懸疑片《誤殺》。上映5天,票房已破3億。
  • 《誤殺2》最新海報,能否再次成為黑馬,能否超過上部12億票房?
    《誤殺》這部電影,相信大家應該都看過。《誤殺》上映後,悄無聲息的就突破了周開畫的票房紀錄,成為十一黃金檔的一匹票房黑馬。《誤殺》後來在連續幾個月,以黑馬姿態繼續前進,直到12月底,因為其優秀的票房和商業化,這部電影甚至獲得了延期上映的優先待遇,最終票房達到12.07億票房。
  • 《誤殺》:2019年的票房黑馬,極致地刻畫了人性的善與惡
    因此,本文將從改編策略、物品隱喻、人生哲思三個方面來剖析這部影片,帶領大家一起挖掘這部電影的魅力之處。電影創作拒絕盲目照搬,本土文化重塑才能打動人心《誤殺》改編自於2015年在印度上映的《誤殺瞞天計》,新銳導演柯汶利沒有生搬硬套,而是進行了本土化遷移。兩個版本的情節大致相同,都是李維傑為了保護家人,用電影裡學來的反偵察手法,同濫用權力的警官拉韞鬥智鬥勇的經歷。
  • 肖央《誤殺》:解析導演柯汶利,富有成效的拍攝「手法」
    ———————— 《誤殺》李維傑近兩年,粘貼著「翻拍」標籤的作品層出不窮,單從「賣相」上來看,都還不錯,但每每上映後,能博得一個「名利雙收」的作品又有幾個?今天要聊的這部作品——《誤殺》,算是一個「異數」,它仿佛打破了這層無形的「結界」。
  • 翻拍自印度電影《誤殺瞞天記》的《誤殺》
    導演: 柯汶利編劇: 楊薇薇 / 翟培 / 李鵬 / 範凱華 / 秦語謙 / 雷聲主演: 肖央 / 譚卓 / 陳衝 / 姜皓文 / 秦沛 類型: 劇情 / 犯罪製片國家/地區: 中國大陸語言: 漢語普通話上映日期: 2019-12-13(中國大陸)又名: 誤殺瞞天記
  • 盤點翻拍電影,《誤殺》上榜,《大人物》模仿,《大贏家》毀經典
    《大贏家》翻拍韓國經典《率性而活》!照搬照抄,毫無看點?這是一個問題 對於翻拍國外經典電影的成功案例,《誤殺》可謂說是比較成功的
  • 電影《誤殺》可能是2019年最大黑馬
    電影《誤殺》不僅有發人深省的故事內核,還集結了 " 神仙陣容 " 的演員和黃金幕後的班底。
  • 懸疑神作《誤殺》,誰才最後的勝利者?
    根據貓眼專業版票房數據,截至8月11日22點25分55秒,犯罪劇情片《誤殺》總票房衝破了13億元的大關,其中重映票房超過9200萬。《誤殺》2019年12月13日在內地上映,以黑馬之姿成為賀歲檔票房冠軍。電影於2020年7月20日內地重映,是影院復工後最早定檔的一批電影之一,給內地影市打上了一針強心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