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後姑娘辦「身後事」:立遺囑時將房產留給溫州的閨蜜

2021-01-19 浙裡溫州
3月5日,28歲姑娘小陳來到浙江省遺囑庫訂立了遺囑,內容主要有兩方面:百年後將名下房產留給閨蜜,請她幫我處理遺體捐獻事宜。記者3月9日從浙江省遺囑庫獲悉,小陳是寧波人,在杭州濱江區一家網際網路公司從事運營工作。因與閨蜜多年來相互扶持,一起經歷很多風浪,感情很好,因此將閨蜜作為遺囑繼承人


小陳和閨蜜大學時是上下鋪,畢業後小陳留在杭州工作,閨蜜回到家鄉溫州。畢業後兩年內,小陳利用積蓄以及向家裡借的錢在杭州買了一套「老破小」。三年後又置換了一套大房子。換房時,閨蜜聽說小陳錢不夠,立即打錢過來。小陳生病住院時,閨蜜會從溫州趕來照顧。閨蜜相親、訂婚,小陳都陪在身邊。她們還一起做公益。今年春節期間,小陳去溫州看閨蜜,在當地新冠肺炎疫情嚴重期間,她們又在一起住了大半個月,閨蜜父母對小陳也照顧有加。疫情的突如其來觸動了小陳,讓她考慮起身後事。



小陳一直以來有個願望,打算捐贈遺體,但這個決定遭到了父母的強烈反對。


這次疫情,小陳看到一個又一個的醫護人員獻出生命,看到無數的90後報名支援武漢,她觸動很大,決定把捐贈遺體和名下的房子都「託付」給閨蜜處理


「其實我有暗示過她,我說:萬一我有意外了,你幫我捐了,然後房子歸你。她覺得我開玩笑,罵我烏鴉嘴,還說童言無忌。」小陳說。


親筆撰寫遺囑、進行精神評估、所有過程錄音錄像……一個多小時,陳姑娘就把身後事搞定了,「就感覺把決定已久的事情給辦了而已。」


「90後立遺囑雖然不多,但這兩年上升很快。」浙江省遺囑庫創始人葉世娟告訴記者,90後立遺囑的人數2019年比2018年翻了一番,最小的人立遺囑時只有22歲。

葉世娟介紹,未婚或新婚的90後,遺囑繼承人一般是父母,像小陳這樣繼承人選擇沒有血緣關係的比較少。「年輕人的未來有無數種可能,而未來的不確定性讓年輕人摒棄『立遺囑是老年人專屬』的舊觀念,開始考慮身後事。又因『遺囑』在立遺囑人過世後才會發生法律效力的特性,讓年輕人覺得採用遺囑的方式比直接贈與更能讓人安心。」葉世娟說。

傳統觀念裡,關注生後事向來是老年人的「專屬」。而近幾年來,立遺囑的90後也逐漸增多。


90後立遺囑,早了嗎?



有兩組數據從側面反映出年輕人對待生死的態度:


2019年7月2日,國內首個器官捐獻登記網站「施予受」登記人次突破100萬,登記志願者中90後佔比超過53%。


中華遺囑庫發布的《2019中華遺囑庫白皮書》同樣顯示,中國內地立遺囑人群年齡趨向年輕化,截至2019年10月,全國90後立遺囑人數為246人,年齡最小的只有18歲。


除此之外,還有90後為喜歡的二次元文化(各種虛擬世界的卡通、動漫、電子遊戲以及相關的核心產品或者衍生產品)來立遺囑的,比如說為收藏的洛麗塔裙子、漢服、cosplay服裝,以及各種手辦、成片、道具、妝發等找到「歸宿」。


也有為了遊戲帳號、微信帳號、支付寶帳號等虛擬財產來立遺囑的。



來源丨澎湃新聞、都市快報


讓我知道你「在看」我

相關焦點

  • 90後姑娘辦「身後事」:立遺囑時將房產留給閨蜜
    3月5日,28歲姑娘小陳來到浙江省遺囑庫訂立了遺囑,內容主要有兩方面:百年後將名下房產留給閨蜜,請她幫我處理遺體捐獻事宜。記者3月9日從浙江省遺囑庫獲悉,小陳是寧波人,在杭州濱江區一家網際網路公司從事運營工作。
  • 「90後」上海女生立遺囑,竟把房產留給閨蜜
    「90後」明明才踏進30歲的大門 她卻立下遺囑 還要把自己的房產留給閨蜜 這件奇事 近日登上了微博熱搜 這個「90後」就是上海女孩王俞(化名)
  • 00後女孩立遺囑,財產留給閨蜜,網友說「有點看不懂」
    上周末,上海中華遺囑庫第二登記中心,接待一位特殊的「遺囑人」。虛齡剛滿十九歲的小紅(化名),是一位正在讀大一的新生,她來到遺囑登記中心將個人名下2萬元存款,留給自己一位閨蜜。遺囑人小紅表示,自己沒有輕生厭世的想法,立遺囑不是生命的終點,而是人生的新起點,以後會更加認真地活著。
  • 大一新生立遺囑財產給朋友,90後女孩房產給閨蜜,你咋看
    人至暮年立遺囑,是再正常不過的事。可最近,上海一位正在讀大一的新生立遺囑的事引發網友關注。12月19日,剛滿18周歲的大一新生小紅(化名)來到上海中華遺囑庫第二登記中心,為自己訂立遺囑。據了解,截至2019年10月,全國共有236位「90後」走進中華遺囑庫為自己訂立了遺囑。2019年底,上海一名90後女孩立遺囑的事情也迅速成為微博熱點。她不僅選擇在正青春的年紀立下遺囑,更是在遺囑中把自己的房產留給最要好的閨蜜。
  • 「90後」上海姑娘立遺囑:為了更從容地活著
    上海姑娘王婷婷回憶起「遺囑風波」有些感慨。  王婷婷立遺囑事件之所以引起關注,只因這份遺囑有兩點「反常」:立遺囑人是一名「90後」,遺產繼承人竟是她的閨蜜。  都說30歲左右談生死,似乎太早,但1992年出生的王婷婷是一名ICU護士,對生命意義的理解,或許比同齡人更深刻。這份遺囑看似「任性」,其實飽含著她對家人沉甸甸的愛。
  • 18歲大學生辦「身後事」 立遺囑財產留給朋友引網友議論紛紛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18歲大學生辦身後事 立遺囑財產留給朋友引網友議論紛紛 12月19日,剛滿18周歲的大一新生小紅(化名)來到上海中華遺囑庫第二登記中心,為自己訂立遺囑。小紅希望把存在銀行卡裡的2萬多元留給自己的一位朋友,她曾在小紅最傷心難過時給予了支持和關愛。
  • 立下一紙遺囑 了卻「生前身後事」
    立下一紙遺囑了卻「生前身後事」  每日甘肅網5月12日訊(蘭州晨報首席記者邱瑾玉)一紙遺囑,談的是身後事,影響的卻是每個家庭成員。如何使一生辛苦奮鬥獲得的財產得以有效傳承,相信不少老人會暗自思忖。  案例1妻子病故老伴立無效遺囑  有一對老夫妻,生育了一兒一女,兒子自幼下肢殘疾,早年上班的福利廠破產下崗,兒媳前幾年幹臨時工受傷,每月由民政部門發放170多元生活費,兩位老人想著兒子一家生活可憐,為了回報兒子一家對他們老兩口的照顧,也為了防止以後兒女為此鬧矛盾,商量著把僅有的房產留給兒子。
  • 母親瞞著兒子,立遺囑將房產留給女兒,兒媳怒了!
    兩個兒子將房產份額讓給母親 母親立遺囑:將安置房留給女兒 調解小組了解到,陳愛珠年過七旬,有三個子女,大兒子林國強,二兒子林偉強,最小的是女兒。
  • 婁底:村民身後事立遺囑 遺體火化不辦喪事
    王慶福所立遺囑。紅網時刻婁底5月4日訊(記者 袁雅琴 通訊員 賀虎剛)「停止呼吸,馬上火化,骨灰不要;不燒紙錢,不放鞭炮,不響鑼鼓;子孫不戴孝,不跪拜;不告訴親戚朋友,不對外宣傳……」5月3日下午,記者來到雙峰縣印塘鄉鐵馬山村,村支書賀運希拿出收藏多年的一張遺囑給記者看。
  • 遺囑、繼承有什麼區別?憑遺囑就能辦房產過戶嗎?答案看這裡
    ·遺囑繼承公證是指公證機構根據被繼承人的遺囑,確認遺囑受益人享有繼承權的活動。 ☆簡單來說,遺囑公證是立遺囑人健在時本人向公證機構申辦;遺囑繼承公證則是立遺囑人去世後受益人向公證機構申辦。
  • 女子新婚不久立遺囑:如有意外名下婚房歸父母
    浙江在線3月9日消息,前幾天,寧波的公證處來了一位90後姑娘。她要立遺囑,如有意外,名下的婚房給父母繼承,老公沒份。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遺囑應該是老了或者臨終時的事。而現在,不少年輕人開始走進公證處,早早立下遺囑交待身後事。
  • 立遺囑是為更認真地活著 年輕人的生死觀念正在轉變
    原標題:熱聞|大一新生立遺囑財產給朋友,90後女孩房產給閨蜜,你咋看人至暮年立遺囑,是再正常不過的事。可最近,上海一位正在讀大一的新生立遺囑的事引發網友關注。12月19日,剛滿18周歲的大一新生小紅(化名)來到上海中華遺囑庫第二登記中心,為自己訂立遺囑。
  • 95後姑娘立遺囑財產留給貓:「貓比孩子更需要錢!」結果律師說...
    最近一條微博熱搜引起了很多人的討論#95後立遺囑財產留給貓#
  • 遺囑公證讓身後事不再鬧心
    據了解,遺囑公證其實是一項傳統公證項目,但多年來,上虞公證處每年受理的遺囑公證均保持在100件左右,在其他越來越多的民商事公證項目受理中只佔到極小一部分。「遺囑公證的知曉度還不高,有的是不了解,有的是出於傳統觀念不願了解。」範文豐告訴記者,許多老人很忌諱談及遺囑,認為自己身體好好的,立遺囑顯得不吉利。所以即使是他身邊的一眾親朋好友,也極少有人問及此事。
  • 瀋陽:解憂身後事 他們為老人免費辦遺囑
    他們為60歲以上老年人提供無償辦理自書遺囑的登記、保管服務,不僅可以為老人們在立遺囑時答疑解惑,維護老人們的合法權益不受侵害,同時化解家庭矛盾,調解家庭糾紛。該公益項目準備了15種自書遺囑範本,會根據老人的情況予以免費辦理。同時,設立遺囑的當事人可以隨時查詢並申請提取遺囑。
  • 世事無常,像Selina立個遺囑又怎樣
    熱愛極限運動的小黃,年初在尼泊爾徒步時大病一場。機票取消,無依無靠,在酒店昏睡兩天的她只有自己。那一刻,她感受到死亡的無限逼近。好在一切平安,可這場經歷還是讓她下定決心,把立遺囑變成實在的行動。後立遺囑,是在嘗鮮或是標新立異嗎?
  • 書信安排身後事應符法定形式 訂立遺囑宜單獨書寫
    本報記者  潘從武  本報通訊員 李羚蔚  不少老年人有寫信或記日記的習慣,甚至有人用書信或日記安排自己的身後事。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烏魯木齊市市民李兵在書信裡就提及將房產留給兒子李強,但他去世後,其老伴和女兒卻對這份「遺囑」提出質疑。  那麼,「書信遺囑」「便條遺囑」「日記遺囑」具有法律效力嗎?
  • 一份遺囑如何才能善處身後事
    ,可王女士去世後,其餘兩個兒子都不承認母親有此遺囑,三兄弟為此對簿公堂;陳先生去世,旅居海外的女兒陳女士回國奔喪,誰知竟冒出個「繼母」,拿著一段手機錄製的視頻,要求按照視頻中陳先生所表示的遺囑,繼承陳先生的房屋……    隨著人民生活水平提高,越來越多的老年人不再忌諱死亡話題,轉而更關注對自己身後事的安排。
  • 我外公還能立遺囑嗎?
    最近,隨著心願傳承遺囑庫的業務發展,影響力逐漸擴大,一位高姓朋友得知心願傳承遺囑庫是提供遺囑繼承專業服務的機構,向工作人員諮詢了自己的高齡外公是否能立遺囑的問題。現在自己外公已經90多歲,一直隨自己母親生活,村裡動遷時也給了外公一套安置房,未裝修閒置著,外婆在動遷之前已經去世,安置房是按外公一人核算的面積。外公生有舅舅、姨媽及小高母親三個兒女,雖然大家住得不遠,但外公的生活全部由母親照顧著。外公曾經表示過,他的安置房留給小高結婚用。
  • 18歲大一新生立遺囑:銀行卡裡的錢留給朋友!
    00 後已經開始立遺囑了12 月 19 日,剛滿 18 周歲的大一新生小紅(化名)來到上海中華遺囑庫第二登記中心,為自己訂立遺囑。小紅希望把存在銀行卡裡的 2 萬多元留給自己的一位朋友,她曾在小紅最傷心難過時給予了支持和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