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溺水就會「掙扎撲騰」?別被電視劇騙了,危險都是悄無聲息的

2021-02-08 媽媽的閱讀

文|文兒

暑期就快要結束,在這整個夏天看到的最多的關於孩子安全的新聞報導,就是關於遊泳溺水,可以稱為是孩子的「頭號殺手」。那怎麼才能有效避免孩子溺水,萬一孩子溺水有什麼急救措施呢?最重要的是家長真的會分辨孩子溺水時的表現嗎?

提起溺水,人們首先想到的就是電視劇裡演的,人在水中不斷掙扎呼救,認為這樣的激烈表現才是孩子溺水的危險信號,其實這是最大的認知誤區。有多條新聞事件報導,都是在人員眾多的遊泳池,孩子溺水身亡多時都未曾被周圍人發現,大人們都表示並沒有察覺孩子有什麼異常。所以孩子溺水並不是就會「掙扎撲騰」,別被電視劇騙了,危險都是悄無聲息的。

 

一、孩子溺水時都有什麼表現?

1、很安靜,並不會大聲呼救

很多家長對於孩子溺水時最大的誤區就是,一定是會在水中激烈撲騰,大聲呼救的,事實上很多大人就算是體能比小孩子好太多,也依舊不會在溺水時有過於激烈的表現。這些都是電視劇裡並不科學的誇張呈現,在孩子溺水時,是說不出話的,說話就必須要呼吸,但在孩子溺水狀態中,頭部不斷在水面下沉上浮,嘴巴呼吸換氣都很困難,更沒有時間來得及呼救。

2、身體呈直立狀態,不會大幅度擺手撲騰

很多孩子在溺亡時沒有被周圍人察覺,就是因為整個身體呈現的狀態並不是緊張掙扎的,在別人眼中,就像是孩子在自行玩耍。由於溺水時人的自救意識,會首先照顧到呼吸系統,為了嘴巴可以露出水面呼吸,孩子會把手臂向前伸或是伸向兩側向下壓,並不會大幅度擺手撲騰。很少人知道孩子溺水時是站立在水中的,就像是在試圖上一個階梯,30秒後就會沉入水中,如果等躺在水面,那就已經晚了。

3、眼神渙散呈半閉狀態,孩子頭部可能前傾

孩子溺水之後大腦缺氧,是意識模糊的,大人頭部成後仰姿勢,小孩可能會前傾。當孩子保持這樣的姿勢時,常被誤認為自己在潛水玩,不被重視,其實仔細看就能發現孩子的眼神渙散,目光呆滯。在身體遇到溺水這樣的危險時,會儘可能保存體力只留下呼吸系統運作,所以在碰到孩子這樣的狀態時,一定要上前察看或詢問。

 

二、孩子溺水的「黃金救援時間」

孩子沉水前的30秒

溺水是在一個非常短暫的時間內就能產生的現象,從孩子有溺水的可能到真的發生溺水可能都不到一分鐘,所以留給家長的時間也非常的短暫且寶貴。在孩子真正溺水前,人體本身有一個自我保護機制,為了呼吸會盡力把嘴巴露出水面,可是在水面上浮動也只能持續20到30秒,如果不被及時發現,就會慢慢沉入水中。所以一旦孩子出現了溺水的特徵,在沉水之前的30秒,家長就要及時把孩子從水中救上來。

溺水後的救命5分鐘

在孩子溺水之後,由於嗆水窒息,意識呈昏迷狀態,為避免進一步造成嚴重後果,孩子溺水後的5分鐘被稱為「黃金救援時間」。如果孩子停止呼吸時間過長,有可能造成腦死亡,很多臨床經驗表明,在5分鐘內對溺水人員進行救治生還的機率可達50%以上,但超過了6分鐘,這種機率就大大下降。10分鐘以上的,腦死亡的機率是百分百,也就是植物人狀態。

 

三、如何在孩子溺水後採取正確的急救措施?

首先撥打120急救電話

不管身邊有沒有急救人員,或者家長是否了解急救操作知識,第一個步驟一定要先打120。專業的醫生救治人員短時間內就算無法達到,也能迅速跟進孩子的進一步治療,不耽誤病情發展。

家長要抓好5分鐘黃金救援,採取急救措施

1、清理口鼻,幫助孩子呼吸暢通

把孩子救出水面後,使其頭朝下或歪向一側,清理口鼻的水或汙物,然後連續拍打孩子的背部及後肩部,確保孩子的舌頭沒有向後堵住呼吸道,幫助孩子正常呼吸。如果沒有清理口鼻腔內的水,之後直接進行人工呼吸反而是錯誤的操作,加重孩子嗆水。

2、人工呼吸及心肺復甦

當孩子處於昏迷狀態,沒有明顯呼吸時,要及時採取人工呼吸,待孩子恢復正常呼吸後,要保持側臥,保證溫暖,等待救援。在對孩子心臟檢查時發現沒有正常的心跳,脈搏微弱,就要立即心肺復甦,持續到孩子心跳恢復或者醫護人員到達。


 

關於預防孩子溺水的防護措施

無論是把孩子放在人數眾多的泳池還是一些開放性水域裡,家長一定要緊跟孩子身邊看護,畢竟溺水就是一眨眼的事,過程發生很快。不要以為遊泳圈就是萬能的,畢竟不是專業的漂浮裝備,隨時會有漏氣之類的意外發生,任何設備都比不上家長的親自監護。當孩子發生溺水時,家長要仔細觀察,稍有不對及時察看詢問,不要以僥倖之心對待。

相關焦點

  • 小孩子溺水後其實不會呼救!電影是假的,孩子溺水時,都悄無聲息
    (孩子溺水的池塘)孩子溺水之後,就有人指責家長看護孩子不盡責。除了文字之外,他還附上了圖示:右邊是人們想像中,還有影視作品中的溺水畫面,孩子努力地在水面呼救,掙扎;然而在左邊,也就是實際生活當中,許多孩子其實就是這樣默默地沉下去了。
  • 媽媽在沙灘自拍,導致8歲雙胞胎姐妹溺水離開,別讓手機毀了孩子
    一開始,孩子的母親並不相信孩子在海中, 「因為當時海裡還有很多成年人,如果有孩子在掙扎,而且還是兩個,肯定能發現異常。」媽媽在沙灘自拍,導致8歲雙胞胎姐妹溺水離開,別讓手機毀了孩子記者致電靈山衛邊防派出所, 接線人員告訴記者,發生溺水時,兒童有可能並無明顯掙扎跡象。
  • 8名花季少年溺水再次警示我們:僅僅防,是遠遠不夠的
    8個花季少年,生命定格在水中的撲騰掙扎,沒有淋漓的鮮血,卻比猩紅更為絕望,留下慘澹的家庭,還有家人永遠的傷痛。我們在惋惜、哀痛之餘,是否應該反思:這些年,我們一直在防溺水,要求不私自下水遊泳,不擅自與他人結伴遊泳,然而溺水事故依然一再發生,我們的策略是否漏了點什麼?
  • 嬰兒在母嬰館溺水,掙扎3分鐘無人發現!蘆溪家長都看看吧
    小寶貝出生後許多爸媽都喜歡帶著孩子去遊泳館任由孩子在水裡玩水……可能很多人覺得「反正大人一邊看著,不會出事的」其實危險>就潛藏在孩子身邊稍不注意就釀成大禍11月13日一段某嬰兒館遊泳池內嬰兒溺水的視頻在網絡上引發廣泛關注
  • 【美家暑假之二】帶孩子遊泳別大意,幾乎所有父母不知道的孩子溺水跡象!
    夏天到了,遊泳、玩水又成了大人孩子們最愛進行的活動之一。美家小編分享一篇非常實用的關於溺水判斷的文章,家長必看。 你知道嗎?孩子溺水很多時候是站在水裡安靜的死去,沒有掙扎,很多時候大人就在身邊而渾然不知。溺水並不是好萊塢大片裡那樣的戲劇性,沒有掙扎,沒有呼叫,也沒有平躺。
  • 沒有救命聲和掙扎聲,你以為孩子在玩?他可能正在水裡「安靜地死去」
    讀創/深圳商報首席記者 鄭健陽 記者 趙曉瑩沒有救命聲,也沒有掙扎聲,但孩子可能正在水裡「安靜地死去」。急救專家提醒,溺水並不是好萊塢大片裡那樣的戲劇性,沒有掙扎,沒有呼叫,也沒有平躺。專家舉例,一個即將溺水的孩子,他的眼睛睜著,嘴巴半閉,身體垂直,有時候嘴巴在水上,有時候嘴巴在水下,上下漂浮,但因為身體都是垂直的,所以往往被認為只是在玩水,有些大人們甚至以為孩子在玩兒,實際上,孩子已經溺水了。人溺水的時候會本能自動先保護呼吸系統,其他身體部位都是次要。所以不可能說話或者拍打水來引起別人注意力的。一旦這樣,家長只有30秒鐘的營救時間。
  • 解夢|夢見溺水,會感覺窒息,千萬別這麼做!
    夢見自己溺水,預示你可能會遭遇災禍或者舊病復發,要提高警惕。  夢見自己在水中掙扎,暗示你正在潛意識裡掙扎。可能你察覺到一種令你十分不安的想法或對現狀的感受,但理智阻止你接受;也可能潛意識在提示你現在的計劃有錯誤,有危險,或可能將會遇到嚴重的誤會或分歧,要先做好準備,避免遭受重大損失。
  • 瀋陽5個孩子下河玩耍3人溺亡,年齡在11至15歲之間
    【不會遊泳者的自救】不會遊泳者溺水後需冷靜等待救援,不要慌亂,拼命掙扎或將手上舉會使身體下沉。溺水後全身放鬆,保存體力是獲救的重要因素。調整呼吸,保持身體浮於水面。此時採取「踩水」的方式——兩腿向下踩蹬,兩手放在胸前做橫向摸水動作,可漂浮在水面。溺水,夏季孩子的「奪命殺手」炎熱高溫下,孩子總愛戲水,安全隱患也常常藏匿於此。
  • 離開泳池也可能「溺水死亡」?遊完泳後出現這些症狀要當心!
    有時這種「乾性溺水」的喉部痙攣可能在溺水者被救上岸後仍然繼續,這時候他仍然有可能因為痙攣導致窒息,出現生命危險。因此對於已經上岸的溺水者,仍然要觀察他呼吸情況,看是否有呼吸困難的症狀,及時進行有效的CPR心肺復甦非常有必要。最常見的溺水,也有例外?說出來你可能不信,衝個涼鼻孔裡進了水,都那麼不舒服,溺水了竟然還有人會「淡定」不掙扎?
  • 9天24個孩子溺水身亡……家長孩子必看!
    然而近日接連發生悲劇已有24名孩子不幸遇難全部都是因為溺水身亡溺亡已經成為孩子非正常死亡的殺手據了解,5名下水遊泳的孩子均是中牟縣一初中初三學生,次日就是他們中考的日子。事發前和同學一起相約看考場,沒想到會突發意外,其中一人被救出,沒有生命危險。
  • 又一個孩子沒了!這個夏天殺手到處都是!快告訴孩子千萬別再這樣玩……
    :夏天因為天氣炎熱,許多孩子喜歡玩水,家長也會帶孩子去有水的地方,但是很多人只知道防護孩子溺水,卻會忽略水會導電這個隱藏的殺手,而且比溺水更可怕的是,這個殺手到處都是,且都是不經意間就奪走人的生命,所以家長一定要重視:3名兒童(2男1女)在景觀噴泉池內嬉戲玩耍時,不幸觸電溺水身亡。
  • 【閃耀•明珠】莫讓一時疏忽,釀成溺水悲劇——明珠中英文學校防溺水專題
    一個不小心,很可能發生溺水,甚至是溺亡!為了孩子的安全,為了家庭的幸福,日常生活中,請時刻敲響溺水警鐘!莫讓一時疏忽,釀成溺水悲劇!尊敬的家長朋友:溺水是造成中小學生意外死亡的第一殺手。夏季即將來臨,天氣逐漸變熱,溺水又將進入高發季,希望廣大家長務必增強安全意識和監護意識,切實承擔起監護責任,加強對孩子的教育和管理,特別是加強放學後、周末、節假日期間和孩子結伴外出遊玩時的管理,經常進行預防溺水等安全教育,給孩子傳授相關知識和技能,不斷加強孩子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意識,提高孩子們的避險防災和自救能力,嚴防意外事故的發生。
  • 1歲女嬰浴缸溺亡,家長的行為令人髮指:別再盲目跟風,真的會出人命!
    11月13日,據《溫州晚報》報導,嬰兒遲遲遊泳過程中溺水,掙扎了3分鐘才被發現。事情發生在溫州市,一個母嬰生活館。給孩子戴上圈後,母親在外面玩手機。也沒有一個工作人員,看護在泳池邊。很快,遲遲頭朝下栽進水裡。
  • 這份最全防溺水手冊送給家長和孩子
    根據落水男子堂哥描述,事故原因是,一個孩子玩水時掉進河裡,父親下水拉孩子也掉了進去,另一個孩子和媽媽先後下水救人,不幸都被大水衝走。 5月3日,廣西桂林市全州縣3名小孩在水庫溺亡。
  • 1歲寶寶在馬桶內溺亡,家中藏有溺水「陷阱」,家長不得不防
    三伏天剛過,今年雖然很多地方都下起了大暴雨,但是還是阻擋不了熱浪來襲,夏天我們最喜歡幹的事情就是吃著西瓜、吹著空調、追著熱播劇,那孩子呢?無疑就是玩水。眼看孩子們馬上就要放假了,又到了家長頭疼的時刻了,因為稍不留神便會有危險發生,而且據相關數據統計顯示,溺水是導致青少年兒童身亡的頭號殺手。
  • 孩子套了遊泳圈去海邊玩還溺水!只因家長做錯這件事……
    可是為什麼接連發生孩子套著遊泳圈也溺水的事件?作為家長你能放心嗎?廣東一媽媽拿泳圈帶3小孩下海  致3死一失蹤救生員馬超奇與趙建剛馬上跳入海中,將溺水兒童安全救回岸上。可沒多久,男子突然溺水很快沉了下去……對此,不少當地人表示,儘管知道水庫危險,但是萬萬沒想到套了遊泳圈,人還是沒了!為什麼套了遊泳圈還會發生溺水啊?是因為他們運氣不好嗎?
  • 家中藏溺水「陷阱」,嚴防2大高危地帶!
    家長可以在洗澡前把所有東西都準備好,避免中途出去拿。爸爸媽媽也可以一起給寶寶洗澡,還能增進親子感情。 上廁所啥?上廁所也這麼危險?是的。 遊泳館寶寶溺水都是悄無聲息發生的,一個疏忽,就很可能釀成大禍。比如福州曾發生的一起溺水事件:這位寶媽帶著2個寶寶去嬰幼兒館遊泳,期間店員離開,讓媽媽看護寶寶。
  • 會預防、懂自救,你想要的中小學生防溺水常識都在這了
    半島記者 王麗平夏季來臨,很多孩子會到水邊玩耍或遊泳,但因安全常識不夠,往年因玩水而溺亡的事件頻發,為此,青島市應急局向中小學生發出安全提醒,並提供了防溺水的安全指南,希望中小學生們能遠離水源,遇到危險懂得自救。預防溺水事故發生1.不要獨自一人外出遊泳,更不要到不知水情或比較危險且宜發生溺水傷亡事故的地方去遊泳。
  • 嬰兒泳池溺水掙扎3分鐘!家長要求賠償150萬:把孩子當工具,是父母最大的殘忍
    他不過是在利用自己的孩子喚回妻子, 因為他無法獨自撫養兩個孩子, 因為他需要一個無怨無悔照顧家庭的「保姆」。             這讓明爸感到痛心,孩子對於父母來說,到底意味著什麼?好像父母都失去了孩子的真正意義,他們是父母愛情的結晶,是蓬蓽生輝的下一代。
  • 太危險!66歲成龍自曝拍新片《急先鋒》時,意外溺水近45秒
    大家都知道,成龍大哥拍電影一直以危險動作不用替身出名,所以在拍攝過程中經常會出現許多意外。落水之後,母其彌雅左右四顧尋找成龍,導演、場務、救援人員都在焦急尋找。成功獲救後,唐季禮對成龍說,「你消失了很久,大概45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