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開泳池也可能「溺水死亡」?遊完泳後出現這些症狀要當心!

2021-01-10 醫知袋鼠

夏天熱的快燃燒,縱身一躍到水中扎個猛子,光是想想都夠爽的。

前天應採兒在微博發出一段視頻,是兒子Jasper在遊艇上跳入海水中。不過像Jasper這麼率真敢為母上大人生日獻上「跳海」絕技的行為,真讓人有點膽戰心驚。建議應採兒應該在下面標註:動作危險,各位寶寶切勿模仿。

畢竟成人溺水的事故時有發生,更何況是經驗有限、身體控制能力尚不足的孩子呢?

二次溺水,了解一下?

美國南卡羅來納州一名10歲的小男孩,與媽媽在遊泳池玩了一天,晚上回到家洗完澡就睡著了,結果1小時後,媽媽發現孩子有些不對勁,叫他沒反應,最後小男孩臉上被一團海綿一樣的白色泡沫覆蓋著,就這麼在床上「淹死了」……

在遊泳池時小男孩的表現很正常,沒有出現明顯的呼吸困難,也沒有掙扎的表現。這種情況一般被稱為「二次溺水」。

二次溺水是指孩子在遊泳過程中發生短暫的溺水,或因為進行從高處跳水等會造成劇烈水下衝擊的活動,導致肺部吸入了少量的水。起初孩子可能表現的和平時差不多,但肺部在進水的刺激下,會逐漸引發水腫,隨著水腫情況的加重,肺部呼吸的能力越來越弱,最終窒息死亡。

乾性溺水,了解一下?

其實在發生溺水的初期,人們會下意識的產生喉部的痙攣,關閉氣道,以減少肺部的進水量。但大部分人的這種痙攣只會持續一段時間,之後如果沒有被及時救上岸,水就會進入肺部,窒息死亡,形成我們最常見的「溼性溺水」,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溺水」。

但也有很少一部分人會一直封閉氣道,因此他們死亡的原因不是因為肺部進水,而是因為氣道一直封閉無法換氣窒息死亡,這就是所謂的「乾性溺水」。有時這種「乾性溺水」的喉部痙攣可能在溺水者被救上岸後仍然繼續,這時候他仍然有可能因為痙攣導致窒息,出現生命危險。因此對於已經上岸的溺水者,仍然要觀察他呼吸情況,看是否有呼吸困難的症狀,及時進行有效的CPR心肺復甦非常有必要。

最常見的溺水,也有例外?

說出來你可能不信,衝個涼鼻孔裡進了水,都那麼不舒服,溺水了竟然還有人會「淡定」不掙扎?

要告訴你的是:這是真的。

而且這種溺水情況發生在遊泳池的機率更高。因為很多孩子在進入泳池之前可能已經玩了半天,體力消耗了很多,此時如果貿然進入泳池,就很容易出問題。現實中很多孩子在泳池中溺水,表現出的正是這種不易察覺的緩慢溺水,而並不是很劇烈的掙扎。

前面所說的二次溺水、乾性溺水,發生的概率都相對較小,我們最有可能遇到的,也是我們最需要學會如何正確處理的溺水,就是這種普通溺水。

世界衛生組織(WHO)2014年公布的全球溺水報告顯示,年齡是溺水的主要危險因素之一,而且常常與監督失誤有關。在全球範圍內,溺水率最高的是1~4歲的兒童,其次是5~9歲的兒童。報告中指出,溺水是美國14歲以下兒童意外傷害死亡的第二大原因,是中國14歲以下兒童傷亡的首要原因。

因此,對待孩子遊泳這件事,家長一定要慎重。

如何保證孩子遊泳時的安全?

美國兒科學會(AAP)認為1歲以下的孩子還不具備掌握完善的掌握遊泳技巧的能力,所以美國的全民遊泳課程是從1歲以上開始的,而且要求孩子的父母具備安全意識,隨時觀察,保護孩子遠離溺水。

任何遊泳圈都不是萬能的,無論宣傳介紹中標榜功能多麼強大,技術多麼先進,家長一定要牢記:寶寶是自己的寶寶,泳衣、泳鏡、泳帽、泳圈、浮板……所有的這些輔助設備起到的都只是輔助作用,不能代替家長在旁的密切觀察和陪同。只有家長目不轉睛的保護才能最大限度保證寶寶遊泳時的安全!

一旦發現寶寶在遊泳池出現溺水、掙扎等情況,即便之後表現正常了,接下去的24小時內也要加強對孩子的觀察。如果發現寶寶出現了呼吸困難,胸痛咳嗽、行為舉止異常、極度疲勞等表現,一定要及時就診排除溺水因素。

最後說幾句:

不管是哪種溺水情況,都會對孩子的身心造成傷害,預防的最根本方法還是提高遊泳安全意識:和孩子講清楚遊泳的安全注意事項。不去泳池深水區及戶外環境不明的水域遊泳;不在水中做危險動作;在孩子遊泳時,家長在旁保持隨時關注;不過於依靠遊泳輔助設備。

當然,萬一發生了溺水,家長如果已經掌握了規範有效的CPR兒童心肺復甦技能,就能為寶寶的生還贏取寶貴的時間,避免追悔莫及。

相關焦點

  • 遊完泳全身瘙癢起紅疹 泳客質疑泳池水質有問題
    中國江蘇網6月15日訊 進入夏季,到遊泳池裡遊上幾個來回不僅解暑降溫,還能強身健體,因此各遊泳館成為暑期市民常去的地方。讀者小韓和朋友最近在一家遊泳館遊完泳後,回到家便感覺渾身不適,他的朋友更是發起了燒。小韓懷疑這可能與泳池水不潔有關,遂通過「姑蘇晚報96466」微信號反映了此事。
  • 出現這些症狀要當心過勞死前兆
    但如果長期處在過度壓力下,系統會無法正常運作,表面上看起來正常,但其實已逐漸對外在刺激產生疲乏,同時身體開始產生病理變化,如高血壓、心臟病等,如果仍然沒有警覺、壓力持續累積,最後這套系統反應紊亂、崩解,無法應付任何危機,細胞也快速老化、免疫力降低,健康惡化,甚至造成死亡。
  • 小孩子溺水後其實不會呼救!電影是假的,孩子溺水時,都悄無聲息
    而這個話題的出現,其實是跟最近的一場事故有關。就在7月23日,日本福井縣越前市發生了一起溺水事故,一個兩歲的孩子在噴泉玩水時不小心跌入噴泉,最終溺水死亡。但一位兒科醫生坂本昌彥卻呼籲說,責任可能不完全在家長,他們是完全有可能聽不到孩子呼救的,因為小孩子溺水的時候,可能根本就不會發出聲音……
  • 感染幽門螺杆,不僅出現口臭,還可能有這些症狀,要當心
    感染幽門螺杆,不僅出現口臭,還可能有這些症狀,要當心導語:口臭會讓人非常的尷尬,試想一下你跟女朋友浪漫的時候,空氣中瀰漫著你的口氣,是不是就沒有興致了呢?小技巧:掌握3個方法,口臭無處可藏方法1:口水法這種方法最簡單,用舌頭舔自己的手背,晾乾後聞一聞,臭不臭你自己知道的!因為口臭通常來源舌前的2/3處,所以舌頭舔手臂可以簡單判斷是否有口臭。
  • 汕頭梅溪有人端午遊野泳,安全令人憂
    在潮汕地區,端午節有暢洗「龍鬚水」的傳統習俗,本意是為了強身健體,祈求安康,然而,一些人卻不顧安危,趁著假期擅自到危險水域遊野泳,這已經不是在洗「龍鬚水」,而是拿自己的生命開玩笑!韓江的水直引進來,看起來挺乾淨的,「龍鬚水」,遊平安!——家長端午節有洗「龍鬚水」的習俗,所以就來遊一下,這裡的水才一米多深,孩子可以來這裡遊泳。
  • 男孩遊泳回來一周後離奇死亡,「乾性溺水」向父母敲響警鐘!
    孩子經常在不知不覺間嗆了水到肺裡,起初並不影響各項活動,但隨著時間的推遲,肺功能就會越來越受到影響,並有乏力、嗓子疼、咳嗽、呼吸困難等症狀出現,如果沒及時治療,後果不堪設想。「乾性溺水」在所有溺亡事故中,發生的概率只有1%。但在孩子中,這種概率是呈上升趨勢的。原因在於,它並不像我們身邊經常發生的「溼性溺水(常見的溺水狀況)」事故那樣顯性,它的現狀還不那麼廣為人知。
  • 天天健康 | 出現這些症狀要當心過勞死前兆
    本期醫隨身就來說說一些可能是過勞死的前兆。人體有一套應付危難、壓力的戰備系統,當壓力適度時,這套系統幫助人快速反應、發揮潛能,度過危機。但是如果長期處在過度壓力下,系統會無法正常運作,表面上看起來正常,但其實已逐漸對外在刺激產生疲憊,同時身體開始產生病理變化,如高血壓、心臟病等,如果仍然沒有警覺、壓力持續累積,最後這套系統反應紊亂、崩解,無法應付任何危機,細胞也快速老化、免疫力降低,健康惡化,甚至造成死亡。目前雖然沒有研究可以證明過勞會引起中風。
  • 【闢謠】公共泳池很髒、嬰幼兒遊泳好處多?你可能都想錯了
    比如公共泳池很髒,會讓人感染性病;遊泳後眼睛發紅,是泳池裡含有的尿液導致的等等,事實果真如此? 謠言一 遊泳時可以戴隱形眼鏡? 可能引發角膜炎。 「答案是否定的。
  • 臉露在泳池水面上,我卻體會到了溺水的感覺
    星期天的晚上,我和朋友酒足飯飽之後決定去遊個泳。雖然已經立秋了,這個南方城市依然熱浪滾滾,這是我第一次去朋友家小區的泳池,那裡是50米乘25米的標準泳道,深度從1.2米逐步變深至1.8米。我平時就有遊泳健身的習慣,連續遊50米毫不費力。9月中旬的池水有一點偏涼,但不至於讓人不適,我在淺水區做了一套舒展運動,適應了一下水溫後立即向泳池對岸遊去。
  • 神奇的泳池:泳池裡面沒有水,卻能跳進去遊泳!
    在夏天最消暑的運動方式應該就是遊泳了,我們都知道在遊完泳之後,一定要衝一個熱水澡,將我們的頭髮和身體吹乾,換上乾淨的衣物,以免著涼,但是在國外有一個非常神奇的泳池,泳池裡面沒有水,卻能夠跳進去遊泳,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 健康|野泳在澳洲等國大受歡迎,它對身體的好處可能比你想像得要多
    人文與科學領域的相關研究也都支持這些說法。我們經常會聽到遊泳的人說,遊泳時煩惱和焦慮會隨波消散。就像每天的淨化工作一樣,遊泳後會感到精力充沛、內心平靜,能夠從容面對生活。記者兼廣播員朱莉婭·貝爾德(Julia Baird)曾寫道,她從每天遊泳中體驗到了一種敬畏感,並讓她改變了應對生活中其他挑戰的方式。
  • 眼睛出現這8種症狀要當心這可能是大病的徵兆!
    不僅如此,當身體出現問題時,我們還可以從眼睛裡發現自身的疾病,當眼睛出現下面這幾種症狀時,要警惕大病徵兆。眼睛出現這八種情況要當心1.眼瞼「黃包」中老年人,尤其是女性,眼瞼表面如果有黃色或橙色斑塊,微微高出皮膚,而且還不痛不癢的話,這症狀可能就是瞼黃疣。
  • 家裡人無故出現這些症狀,要當心,很有可能是甲醛在「搗鬼」!
    表姐告訴我,在入住新房後不久,她就開始起小紅疹了,表姐說姐夫最近也和她的症狀差不多。於是我拉著表姐去醫院,根據檢查結果來看,表姐是因為甲醛中毒才出現了這種小紅疹。症狀1 :咳嗽,喉嚨發癢人體接觸甲醛時,先接觸皮膚,然後接觸呼吸器。
  • 當心!腿上出現這些症狀,可能是它在作怪……
    主要表現為下肢缺血性病變,如前期肢體發涼、麻木,行走一段路後因疼痛需要停駐休息(間歇性跛行),嚴重時出現足趾疼痛,足趾發黑、潰爛、流膿等,常有夜間靜息痛表現,徹夜不眠。冬季發病率高,天氣變冷時症狀加重。好發於中青年男性,長期吸菸者。 2.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症。主要表現與血栓閉塞性脈管炎相似。
  • 美國發明神奇泳池:遊個泳出來還是幹得,裡面裝的不是水而是沙子
    美國發明神奇泳池:遊個泳出來還是幹得,裡面裝的不是水而是沙子「世界之大無奇不有」今天我們來講述一件事情,在美國有一個奇特的泳池,這個神奇的遊泳池跳進去之後衣服不會溼,這就顛覆了很多人的世界觀了吧,其實原因很簡單,這個遊泳池不是我們常見的帶水的遊泳池
  • 導致北京8歲雙胞胎溺水的真兇竟然是……作為家長,你必須要懂這些!
    所以如果你在海邊,看到兩邊都是浪花,偏偏中間一塊很平靜,就要當心離岸流了。這種情況下,最好不要在附近下海遊泳,如果不幸被捲入,也別胡亂抵抗耗費體力,應及時呼救並面對沙灘以45度角遊回岸邊。海邊還藏著這些「死亡陷阱」……1、平靜沙灘為什麼會「吃人」?首先,在幹沙的情況下,如果你在沙灘上挖出超過0.3米的坑洞,就有可能引發局部沙灘塌陷。
  • 中暑、溺水、氣道異物、心跳驟停、燙傷等6種急救方法要學會,關鍵...
    輕度中暑除了前面所說的先兆中暑的症狀以外,還有可能會出現皮膚潮紅、皮膚灼熱,如果症狀進一步加重,還有可能會出現皮膚溼冷、嘔吐、面色蒼白。我們可以脫下孩子的衣服,用涼水浸溼毛巾全身擦浴。按摩他的手臂、腿部和身體其他部位,以便幫助恢復循環。如果我們及時處理,在數小時之內寶寶是可以恢復正常的,若處理後情況無改善,應及時送寶寶去醫院讓醫生來處理。
  • 北京拒馬河發生兩起溺亡,夏季這些活動務必警惕
    每年夏季,溺水事件頻發, 「野泳」等危險行為都對自身安全有很大的威脅,市民一定要提高警惕,切勿以身試險。近日,北京發生了幾起溺亡事件。據現場目擊者稱,男子當時可能釣到了一條比較大的魚,但因為魚的力氣較大,男子拉竿時脫手,魚竿被魚拖到了河中央。現場目擊者還稱,一開始,男子試圖利用其它魚竿夠河中的魚竿,但未果,最後男子脫下衣服,跳入河中,朝魚竿遊去。可是,男子還未遊到魚竿處時,他可能自覺體力不支或身體不適,趕緊掉頭,誰知為時已晚,冒了兩下頭,人就沉入了河底。
  • 耳後,總是鼓包卻毫不在意?當心!若再有以下症狀可能是鼻咽癌!
    你是否也有耳後鼓包,不知道什麼,也沒在意。耳後鼓包要不要在意呢?注意!耳後淋巴結聚集了耳部、頭皮以及咽部的淋巴液,如果有鼓包,不要輕視!因為有可能是炎症,但有些時候可能是惡性腫瘤淋巴結轉移。耳後,總是鼓包卻毫不在意?當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