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金融界基金
作者:機器君
金融界基金09月14日訊 國泰金鵬藍籌價值混合型證券投資基金(簡稱:國泰金鵬藍籌價值,代碼020009)09月11日淨值上漲1.81%,引起投資者關注。當前基金單位淨值為1.4080元,累計淨值為3.0350元。
國泰金鵬藍籌價值基金成立以來收益490.15%,今年以來收益37.23%,近一月收益3.38%,近一年收益50.91%,近三年收益41.63%。
國泰金鵬藍籌價值基金成立以來分紅10次,累計分紅金額25.43億元。目前該基金開放申購。
基金經理為饒玉涵,自2016年07月05日管理該基金,任職期內收益73.69%。
最新基金定期報告顯示,該基金重倉持有恒生電子(持倉比例6.97%)、立訊精密(持倉比例5.29%)、徐工機械(持倉比例5.00%)、滬電股份(持倉比例4.85%)、三一重工(持倉比例4.03%)、常熟銀行(持倉比例4.00%)、萬科A(持倉比例3.99%)、仙琚製藥(持倉比例3.92%)、三花智控(持倉比例3.21%)、隆基股份(持倉比例3.18%)。
報告期內基金投資策略和運作分析
疫情可說是貫穿2020年金融市場的主線之一,一方面在爆發初期打壓了市場風險偏好,另一方面對衝政策特別是寬鬆貨幣進一步強化了投資者對符合中期趨勢的景氣行業的重視,國內外均是如此,期間疫情國範圍擴大、社會動蕩、地緣政治衝突等都是次要矛盾。
一季度主要是全球受到疫情初始衝擊,先是中國,隨後擴散到歐美。二季度資本市場在初始衝擊過後進入risk-on模式。其原因,從總量上來看,主要源於各國為對衝疫情負面影響而密集出臺扶助措施,包括寬鬆的貨幣政策與積極的財政政策,在實體經濟復甦緩慢時,剩餘流動性湧入金融市場。從結構上來看,全球經濟體整體還處於2008年以來的後危機時代,社會割裂趨於嚴重,鮮有國家願意主動選擇痛苦的結構改革重新分配蛋糕,而是寄希望於科技創新做大蛋糕,因此結構上體現為科技股領漲,在A股由於貿易戰擾動帶來的避險需求,呈現出內需消費、TMT普漲的格局。相應,由於經濟轉型升級勢在必然,代表傳統經濟的採掘、銀行、交通運輸、鋼鐵、房地產等大幅跑輸。上半年結構分化顯著,創業板指上漲35.6%、上證50下跌3.95%、滬深300上漲1.64%。
我們在一季度高波動的市場環境中表現中上,但二季度操作過於保守,相對偏重價值,在新興領域的持倉隨著估值水位上升而逐步兌現收益,錯過了相當部分屬於機構的結構性機會。這種做法在顯著的結構分化行情中階段性地遇到業績壓力,我們將此視為對原有投資框架的壓力測試並願意嘗試改進,中後期減持了purealpha品種,開始從行業景氣度的中觀層面考慮組合搭配,增持了長期關注且有過持倉的原料藥、光伏。
報告期內基金的業績表現
本基金在2020年上半年的淨值增長率為20.37%,同期業績比較基準收益率為-1.17%。
管理人對宏觀經濟、證券市場及行業走勢的簡要展望
站在當前時點,我們對A股中長期抱有樂觀態度,原因一是中國在全球產業鏈中的地位持續提升,越來越多優質公司展現出國際級競爭力;二是國內政策工具箱比海外更為豐富,且此次危機應對過程中,決策層在之前夯實部分中長期基礎後更有定力,更著眼於行穩致遠的發展,有助於穩定投資者信心。當然,此間也有隱含風險:短期需觀察全球受疫情衝擊後需求受到的負面影響;從中期來看主要是逆全球化對各國經濟體的衝擊,特別是需要關注中國屆時面臨的國際環境。整體來說,我們認為在中長期看好A股的背景下,有助於投資者遴選優質公司。
隨著中國經濟增長中樞逐步下移,新舊動能轉換,內外環境趨於複雜,需要韌性與耐心。我們也以此來要求自己,踏實沉心,努力做到紮實研究、深刻理解。
我們在下一階段對大盤指數的判斷是謹慎樂觀,更注重結構性機會。重點關注方向:1)金融改革與開放,與中國實體經濟在全球的地位相比,我國金融能力還相對偏弱,關注小微銀行、金融IT;2)受益於逆周期政策的藍籌龍頭,如工程機械、地產;3)產業升級,初步具備世界級別競爭力或有望加速國產替代,如新能源汽車、消費電子、5G、光伏、原料藥;4)享受人口紅利或消費升級趨勢、業績增長確定性強、估值合理的行業,如品牌消費、遊戲等;5)央企及國企改革推進受益的藍籌。
二季度延續了一季度成長跑贏價值的市場風格,且演繹得更為充分、分化更為顯著,兩者的估值差處於歷史高位,關於風格切換的討論也常見於市場交流中。我們並不做風格博弈,而是希望在深刻理解商業模式與公司的基礎上,利用好中國仍處於中高速成長期、資本市場戰略地位提升的歷史機遇期,立足於中長期,尋找估值處於合理區間的優秀公司,不限成長與價值。作為傾向於價值風格的均衡型基金經理,組合在二季度的成長行情中表現平淡,期間淨值漲幅19.55%,跑輸基金重倉指數(8841141.WI)的23.33%、QFII重倉指數(8841158.WI)的24.86%。在此過程中,我們對既往投資框架有諸多反思,重新思考了價值與成長的關係,希望今後在成長性行業與個股上投入更多研究精力,風格更加平衡,儘量在控制回撤的同時為持有人創造更多回報。
本基金將一如既往地恪守基金契約,在價值投資理念的指導下,勤勉盡責,保持積極心態,做好大類資產配置、行業輪動及個股選擇,注重組合的流動性,爭取在有效控制風險的情況下為投資者創造更多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