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2020年了,為什麼還有人想穿越回民國?

2021-02-13 栩先生
                   星標栩先生,不錯過深度好文

    點擊上方△藍字→右上角菜單欄→設為星標


文 | 栩先生

首發 | 栩先生(ID: superMr_xu)

今天想和大家一起認真聊聊歷史。

 

起因是看到知乎上有個挺熱門的問題:穿越到民國會怎麼樣?

 

我萬萬沒想到,都2020年了,居然還有人會相信民國是「人間天堂」,放著安定和平,有吃有喝的日子不過,還想回民國。

 

在他們的想像中,大概民國的生活都是小說或者電影裡描繪的那樣,十裡洋場,歌舞昇平,旗袍歌女,紙醉金迷。

當時有一類小說,叫「鴛鴦蝴蝶派」,就專門描寫大上海的風光。在小說裡,大城市裡有黃包車,女人們開叉的旗袍,有弄堂雨巷、家短裡長,甚至已經有了煤氣、電燈、自來水,抽水馬桶和電梯。文人雅士們的消遣除了麻將、高爾夫,還可以去青樓買醉。租界裡動不動會搞「花國選美」,妓女們濃妝豔抹、爭芳鬥豔,冠軍居然叫「大總統」,還要在報紙上大肆宣傳。就在這一年,鴛鴦蝴蝶派的代表作家張恨水,憑藉九十萬字的章回小說《春明外史》一舉成名。他後來還寫了兩本更有名的書,《金粉世家》、《啼笑因緣》,書中描寫的民國富家貴族的愛情和日常生活,成了無數民國粉心中的經典。但要注意的是,如果你真的穿越到了民國,這樣的生活大概率是跟你沒有任何關係的。從統計學的角度看,穿越回去後過上這種生活的可能,比留在我們這個時代中五百萬的機率還低。如果你真的穿越到民國,不出意料地成了一名普通人,你才會發現自己打開了一個新的世界。而之所以這個新世界的生活你非常陌生,根本在於,在那個時代,對真正的權貴而言,像普通人都是可以忽略的。他們吃什麼、穿什麼、在幹什麼、有什麼需求、有什麼想法,Who care?哪兒的政府又垮臺了,哪個軍閥又上臺了,除了照例的苛捐雜稅,幾乎與他們沒有什麼關聯。20世紀30年代的四川,各路軍閥將名目繁多的「預徵稅」強加給各自轄區的農民。除每年已定稅額外,他們還提前徵收一年或幾年後的稅額。一些地區的農民已被迫交21世紀的稅了。(資料來源:匡珊吉,《四川軍閥統治下的田賦附加和預徵》。載《四川大學學報》)

電影《讓子彈飛》裡,葛優演的師爺有句非常搞笑的臺詞:「不好,我們來晚了,前任縣長已經把稅預徵到90年後了,都到2010年了」。事實證明,後來我們說「萬惡的舊社會」,民不聊生,是不準確的,至少是片面的。所需要的就是,築起一道堅固的堡壘,堡壘裡的人醉生夢死,哪管外面屍橫遍野。史料記載「上層社會普遍恐懼工農運動,並願意支付軍費來進行鎮壓。「現在民國粉們所津津樂道的,民國時期「經濟自由」、「社會開放」、「文化發達」,不好意思,那都是對極少數的上層人士而言。如果有幸穿越回去,大部分人的生活都是那剩下的95%,食不飽腹、衣不遮體,還要時常被地主劣紳壓迫的普通老百姓。我們現在去讀民國文人們的著作,看他們筆下的民國溫情脈脈,充滿了自由浪漫的氣息,只是因為他們掌握了話語權。根據毛澤東的統計,當時的中國農村,貧農佔百分之七十,中農佔百分之二十,地主和富農只佔百分之十。當時有一本書《黔滇川旅行記》,裡面記錄了作者一路看到的凋敝景象:兒童十五六歲以下,終年是赤著身,有太陽時,曬太陽取暖,無太陽時則藏於草中,女孩十五六歲時,仍多無破褲可穿,僅用麻片以遮身。此非少數者,普通大約都是如此。前面提到過的作家張恨水,當時已經非常有名了,其知名度應該超越了現在的咪蒙、郭敬明啥的,曾經到西北一帶去旅遊,一路所見荒旱連片、土匪橫行,生靈塗炭,這對他造成了很大觸動。回來後,他寫了一本書叫《燕歸來》,開篇幾首詩記錄了當時的景象:樹皮剝盡洞西東,吃也無時餓越兇。百裡長安行十日,赤身倒在路當中。 這之後的張恨水性情大變,寫下了很多農村、抗戰之類「主旋律「題材的小說。那個年代,男工一個月的工資大約20元左右,女工只有13元左右,童工更慘,只有10元。而這個數字,是按照出工30天,每天工作10個小時計算的。

證件上的這個人叫張翠英,11歲開始做臨時工,製作這個證件時12歲。14歲時母親去世,父親外出謀生。這個14歲小女孩,一人做工養活自己和弟弟妹妹。那個時代,十幾歲的孩子進廠已經算大孩子,更小的七八歲的比比皆是。而全面廢除童工,已經是新中國成立後的事了。去繅絲廠調查職業病的時候,親眼見到平均不滿14歲的童工們的手被溶液腐蝕潰爛,每天長達十多個小時的勞動,嚴重的營養不良;在虹橋機場,他看到國民黨屠殺共產黨人和進步青年的現場,那些革命者臨死前還在喊著口號,給了他非常大的震撼。他將這些所見所聞告訴了自己的朋友,對他們說:我覺得,光靠行醫是救不了中國這個腐敗不堪的社會……我考慮再三,出路只有一條,就是投身革命,和那些為了人類解放而捨生忘死的人一起生活、戰鬥。這之後,海德姆千辛萬苦終於到了延安,改名叫馬海德,也成了第一個也是唯一一個加入紅軍的美國人。建國後,他成了中國的傳染病專家,大力推動並基本消滅了舊社會談之色變的「麻風病」。一個美國人,不遠萬裡來到中國,從小米飯、南瓜湯的陝北開始,將其一生都奉獻給了中國人,還加入了中國國產黨,到底圖啥?1943年,在延安開展的一次運動中,馬海德被人懷疑是間諜,理由就是:一個外國人,拋棄了優越的生活,從美國來到上海,又從上海來到延安,是有什麼陰謀?到了1949年,史達林的特使米高揚還曾在西柏坡對毛澤東說:李敦白(美國作家安娜·路易·斯特朗的秘書)和馬海德是美國偵查機關的間諜,應該把他們抓起來。毛澤東說:馬海德1936年就參加了紅軍,那時候我們損失了90%的根據地、90%的共產黨員、90%的紅軍戰士,他那時候加入共產黨,怎麼可能是間諜。我後來讀到了一段歷史,記載了解放前,一個叫西德尼·裡滕伯格的美國青年來到中國。他遇到了一件令他終生難忘的事:1945年,一個喝醉了酒的美國士兵,故意駕車撞死了一位名叫李木仙的中國女孩,結果,法庭卻判決他只需賠付26美元。事後,女孩的父親卻又退回了6美元,因為這個父親以為,按照中國的慣例,這6美元是經手此事的「法官老爺」必須收取的「好處費」。西德尼·裡滕伯格的中文名叫李敦白,就是那個被米高揚認為和馬海德都是間諜的作家秘書。幾十年後,李敦白回憶說:之所以永遠不能忘懷這件事,那是因為在1949年之前的中國,這是再平常不過的事,在舊中國的制度下,老百姓命如草芥。民國粉們,還特別喜歡討論一個話題:為什麼建國後沒有「大師」了?在他們看來,民國簡直是大師輩出的時代,是教育的黃金年代。就在最近,因為高考的原因,竟然又有大V跑出來蹭熱點,發微博感慨:清華建築系主任梁思成的女兒梁再冰、文學院長馮友蘭的女兒馮鍾璞、校長梅貽琦的女兒梅祖芬三人1946年報考清華,皆因差幾分而落榜。

此條微博下亦有附和,稱「看這些也感動不了那些今天的高考腐敗者」。一是所用照片,壓根兒不是梁再冰等人,而是林徽因(右)和她的表姐王孟瑜、王次亮和曾語兒。如網友所言,「差著輩兒,媽媽女兒都沒整清楚這就編派上了?」二是故意截取史實。故事裡的三位確實沒能在1946年進入清華就讀,但梁再冰1946年考入北京大學;馮鍾璞,1946年先入南開大學外文系就讀,後在1948年轉入清華大學外文系;而梅祖芬則是先到了清華大學的先修班補習,次年正式進入清華大學。事實上,之所以我們會覺得民國時代「大師輩出」,除了因為亂世的背景外,更重要的應該是歸功於「倖存者偏差」。新中國成立之初曾有這樣一項統計,粗估全國文盲率在80%左右,且被視為識字的20%中,還包括那些僅認識幾百個漢字、在今天只能被列為半文盲的人。我們如果穿越過去,多半連自己名字都寫不來;胡適、梁實秋之類所謂「大師」,不過是那20%的倖存者罷了。關於那個時代真正的教育情況,國民黨中央機關報《中央日報》主筆陶希聖曾感嘆:「從小學到大學的幾層等級,逐漸把貧苦子弟剔除下來,最貧苦的農工子弟們沒有受初等教育的機會,其中升入中學的少數青年,大抵出於中資或富裕的工商業、地主、官僚家族,大學則是所謂的上層社會,即大地主、金融資本家、工業資本階級的領域,他們的子弟是最能住進大學的。」胡適之流拿著遠超普通民眾的收入待遇,掌握著充分的話語權,當然是今日梁豔萍、圓圓之流所嚮往的了。但對於絕大多數普通國民而言,讀書是不可及的夢想,更不用生活以此改變命運。1934年的時候,毛澤東在江西瑞金做報告。提到中華蘇維埃最大的一項進步,就是在殘酷的戰爭環境中,仍大力推動真正意義上的革命文化教育建設。他們統計了江西、福建等蘇區身份的情況,在2932個鄉鎮中,已經有列寧小學3052所,學生89710人;補習夜校6462所,學生94517人;此外還有一些識字組,更值得一提的是,這些學生裡面,佔很大一部分的是民國時代基本不能享受教育的普通婦女(民國粉眼中的林徽因、張愛玲,那都是什麼出身和地位啊)。當時,已經是中華蘇維埃主席的毛澤東,還親自給孩子們編寫了語文課本。其中的《新三字經》開篇就是這六個字:天地間,人最靈。就在剛才我提到的這份蘇區報告裡,毛澤東還提出了蘇維埃文化建設的中心任務:厲行全部的義務教育,發展廣泛的社會教育,努力掃除文盲。要知道,那時候的共產黨和紅軍實際還處於朝不保夕的困境中,距離他們奪取全國政權還有十五六年的時間。但那時候,他們就已經矢志要讓所有人都平等地接受教育了。民國時期,從1912-1935年,把24年間所有大學生、大專生、中專生加起來,一共也不足8萬,和今天一所985高校的在校生人數差不多。

而據《劍橋中華人民共和國史》統計,1949年,小學、中學、大學的入學率分別為25%、3%、0.3%。過了69年後的2018年,中國小學學齡兒童淨入學率達到99.95%,初中毛入學率超100%,高等教育毛入學率也將近50%。在恢復高考40周年之際,曾有統計,我國有1.2億人通過高考進入大學,勞動力平均受教育年限從5.7年提高到11.9年。正因為所有人都平等地享受到了受基礎教育的權力,正因為我們每個人都擁有了閱讀和寫作的能力,我們和所謂「大師」間的差距才被迅速抹平了。假如我們現在的平均受教育水平還像民國一樣,那我估計任何一個大學畢業生拉出來,都有機會成為「大師」了。當知識不再成為個別「大師」特權的時候,不再被一些教授、知識分子壟斷的時候,你說她們能不恨黨恨國,嚮往回到民國麼?這些年裡,隨著國家的發展,特別是新一代的年輕人伴隨網際網路成長起來後,水軍、公知、漢奸的臉是一次打的比一次疼。但是它們還是比較頑固,還是在不斷顛倒黑白,動不動為民國「招魂」「洗地」。在我讀大學時,也曾經很長一段時間裡,受這類文章的影響,變得憤世嫉俗,對國家充滿抱怨。直到大學畢業後,用了很長的時間去看歷史、看哲學,才慢慢重塑自己對社會、對歷史、對世界的正確認知,變得積極向上起來。我之所以會在「栩先生」這個成長、職場號上時不時寫歷史。原因在於,在對歷史的分析和敘述中,藏著一個人的認知。說白了,就是你怎麼去看待過去,怎麼認識世界,怎麼判斷未來。獵豹CEO傅盛說的:認知,幾乎是人與人之間唯一的本質差別。現在,當我打開過去曾經信以為真的這些垃圾文章時,都在不斷警醒自己:不要輕易被誤導。讀歷史,是要用史實說話的,是要去多方查資料相互印證的。即使,我寫的、我引用的這些資料、歷史,你們都不相信,但至少還有一條人間至理是真的:民國要是真那麼好,一個建黨初期只有區區幾十人的黨派,一個被攆得東奔西走只剩下萬把人的紅軍隊伍,能打敗佔有絕對統治地位和幾百萬正規軍隊的國民黨?比如美國,一開始是很支持國民黨的,直到後來發現國民黨政府爛到了極點,有一次FBI搗毀了一個美國黑社會窩點,找到一批衝鋒鎗,一查序列號,驚訝地發現竟然是支援給國民黨的,又賣回美國來了;稅務局查宋美齡的帳,發現美國援助中國的部分美元竟然躺在美國吃利息。最近南方大雨洪澇,政府還在積極組織百姓抗汛,卻已經有公知忍不住跳出來指責「民不聊生」了。說這話的人,知道1938年國民黨政府製造的「花園口慘案」嗎?當時的國民黨政府為阻止日軍南下,居然匪夷所思地想出了人為挖開黃河渡口的餿主意,直接形成數百公裡長的黃泛區,百萬人直接葬身大水,上千萬人流離失所。而如此巨大的災禍,也僅僅只是阻擋了日軍幾個月的侵略。用網上的說法,花園口事件,連法西斯的日本都忍不住控訴國民政府反人類。讓我們試試從第三方的眼睛裡,來看看那個時代老百姓的「用腳投票」吧。他當時問一個老頭,他們為什麼寧可要紅軍。下面是一段採訪原文:「他們要多少糧食,從來不說一句付錢的話。如果我們不給,就把我們當共產黨逮起來。如果我們給他們,就沒有錢繳稅。反正不論怎麼樣,我們都沒有力量繳稅。那麼怎麼辦呢?他們就拿我們的牲口去賣。去年,紅軍不在這裡,白軍回來了,他們拿走了我的兩頭騾子,四頭豬。騾子每頭值三十元錢,豬長足了值二元錢,他們給了我什麼?」「啊呦,啊呦!他們說我欠了八十元的稅和地租,我的牲口折價四十元,他們還要我四十元,我到哪裡去弄這筆錢?我沒有別的東西給他們偷了。他們要我賣閨女,這是真的!我們有的人只好這樣!沒有牲口沒有閨女的只好到保安去坐牢,許多人給凍死了」他開始一一說村子裡的人的罪名。他們參加了貧民會,他們投票選舉鄉蘇維埃,他們把白軍的動向報告給紅軍,他們有兩家的兒子在紅軍裡,另一家有兩個女兒在護士學校。這不是罪名嗎?他向我保證,隨便哪一個罪名就可以把他們槍決。這時一個赤腳的十幾歲少年站起來,他一心注意討論,忘記了有洋鬼子。「老大爺,你說這是罪名?這是愛國行為!我們為什麼這樣做?難道不是因為紅軍是窮人的軍隊,為咱們的權利在打仗?」他熱烈地繼續說:「咱們國家以前有過免費學校嗎?紅軍把無線電帶來以前咱們聽到過世界新聞嗎?世界史怎麼樣的,有誰告訴過咱們?你說合作社沒有布,但是咱們以前有過合作社嗎?還有你的地,從前不是押給了王地主嗎?我的姊姊三年前餓死了,但是自從紅軍來了以後,咱們不是有足夠的糧食吃嗎?你這說苦,但是如果咱們年輕人能學會識字,這就不算苦!咱們少先隊學會開槍打漢奸和日本,這就不算苦!」如果沒有民國時代的殘酷和黑暗,如果沒有紅軍隊伍所帶來的革命和希望,如果上面我引用的這些大量的資料、史實都是假的,如果那些悲壯的革命故事都沒有發生過,蔣介石和美國又是如何被打敗的?有些人之所以能有這樣錯誤的看法,那樣混亂的認知,甚至還引用網際網路上一些胡編亂造的所謂「歷史解讀」,真的不是蠢就是壞,有的還是既蠢又壞。你要是和圓圓之流一樣,祖上是貴族,嚮往民國也就算了。要和我們一樣,父母都是新中國出身,沒有顯赫家族,一樣識文斷字,但卻還去做民國的粉絲,還想著為其樹碑招魂,那就不僅僅是忘恩負義,更是不分是非黑白了。魯迅寫過一段話:仰慕往古的,回往古去罷!想出世的,快出世罷!想上天的,快上天罷!!現在的地上,應該是執著現在,執著地上的人們居住的。

1、美國的暴亂,讓我想起了近100年前毛澤東和蔣介石的分水嶺

2、毛澤東與黨內最大對手之間的博弈:氣度,到底有多重要?

3、起底那些總盼著中國不好的「四類」人,都是些什麼貨色?

—— END ——

你好,這裡是職場成長領域「最具價值微信公眾號TOP10」——栩先生。知乎回答問題點讚+收藏數超過160萬答主,全網粉絲百萬,個人成長領域暢銷書《成為極少數》作者。

置頂星標「栩先生後臺回復「獨家」,獲取《栩先生獨家超級成長心得》電子文集,助你少走十年彎路;後臺回復「2」,送你幾篇高效能工作學習和高質量人際關係方面的高贊乾貨:

如果你想實現人生突破,擁有靠譜的體系化成長方法論,歡迎掃碼關注我:

【唯一成長社群限時特惠】

栩先生的讀書成長圈

4000人抱團成長 各項數據位居全平臺前列

聚焦「高效能工作學習」「高質量人際關係」

為你答疑解惑 | 陪你共讀好書 | 助你高效成長

↓↓↓掃描下方二維碼即可加入

點讚+在看

仰慕往古的

回往古去罷!

相關焦點

  • 穿越回民國•旗袍名媛會 —— 立春旗袍朗誦沙龍
    2021年1月20日,一九三四文化產業園攜手江蘇省詩詞協會張文老師發起「夢回民國 尋找遺落的旗袍」話題。2021年2月3日立春,「穿越回民國 旗袍名媛會-立春旗袍朗誦沙龍」, 落地在一九三四文化產業園三期。
  • 重慶自駕僅需半小時,玩民俗看雜技,穿越回民國過大年
    逛街市,半個小時穿越回民國位於重慶市兩江新區龍興工業園區內的民國街,距離重慶市的市中心不過三十公裡,不堵車的話自駕半個來小時便可以到達,離機場或者火車站甚至比到市中心還近,便捷的交通使得這場穿越變得如此簡單。
  • 5本穿越文:推薦《民國諜影》,穿越到民國開始他傳奇的諜海生涯
    5本穿越文:推薦《民國諜影》,穿越到民國開始他傳奇的諜海生涯作為一個有著10多年看小說習慣的老書蟲,今天小編又來給大家推薦小說啦,希望各位親們接穩拿住了。今天推薦的內容是 。這幾本小說雖然長短不同,但小編真心感覺每一本都非常不錯,不信你可以自己打開看一下。
  • 2019年了朋友們,為什麼還有人吹「民國時期」?
    仿佛民國時期的知識人都極具文化氣質,而當代中國的知識人都有著「官僚、市儈、流氓」氣質。真的是這樣嗎?當然不是的!中國當代也有很多大師,他們為國為民,心懷天下,專心科研,氣質出眾!比如下面圖片中的幾位:這也是民國:
  • 永遠的君主:穿越回到1994年,兩者不同的救贖會引導怎樣的結局
    完整的萬波息笛存在時間軸和空間軸,而一半的萬波息笛必須要兩個笛子的宿主同時想到達一個時間點才能實行。李袞和李霖兩個人都想穿回1994年進行救贖,然而救贖目的的不同,引向的結局也不同。想必昨天最令大家印象深刻的就是李霖狠起來自己把自己殺了,小叭對此的印象也非常的深刻。
  • 想穿越民國做軍閥姨太太?不知民間疾苦,下場可能如這部電影一樣
    有一陣子忽然出現了這樣一種論調,想穿越到民國,穿著旗袍走在金碧輝煌的別墅裡,穿梭在夜上海的繁華街頭…… 這樣想的大多是些小年輕,一說穿越回民國,就開心地幻想著自己會是大小姐、貴公子、軍校高材生,哪怕流落到歌廳當舞女,也會像電視裡演的那樣,被年輕霸道的軍閥一眼看中。
  • 穿越回民國、清朝、明代後,真的有小說中那麼浪漫嗎?
    最差都是殺人不眨眼的冷血錦衣衛大人!有編制!不是內閣首輔,就是認命大臣,不是高戶小姐,就是宰相之女。擁有文人的情懷和奢靡的浪漫,男女主永遠都是不食人間煙火。一個個的平頭老百姓,只要一穿越,就偏偏穿越成了頂尖的那一小撮人物。
  • 跑男重返1942 上演民國穿越大劇
    這次除了「穿越女神」楊冪的到來使跑男團顏值再次爆表外,其獨具民國風情的街道建築取景地更為整期撲朔迷離的劇情又蒙添了一層神秘的色彩!下面,就讓我們來揭開這層美麗的面紗,一起探索跑男民國穿越大劇的拍攝基地!
  • 2020年為什麼還有人堅信 地平說
    美國有一個科學團體《地球平面協會》,協會成員都是支持「地平說」的人,而且近年來人員不斷增加,其中的大量成員都是高級知識分子 也不乏有一些億萬富翁或者明星。美國著名球星歐文也是「地平說」論者。支持地平說的人都不相信重力的存在,那麼為什麼我們跳起來會落在地面上呢?按照他們的說法,不是萬有引力而是因為地球這個圓盤正在加速上升,是地球上來接住了你,而不是你掉去了。
  • 臺灣創意自行車嘉年華日月潭揭面紗 「穿越」回民國
    有近5000人參加此次「日月潭Come!Bikeday古典自行車嘉年華」活動。 李柏濤攝【環球網報導 赴日月潭特派記者 李柏濤】11月9日7時許,在臺灣日月潭向山遊客中心,近5000人參與的「日月潭Come!Bikeday古典自行車嘉年華」終於揭開面紗。
  • 書單|穿越民國成文豪,在刀尖邊緣跳舞的的頂尖民國乾貨文
    有人崇拜他,有人仇視他,還有人想殺他,欲除之而後快。本書作者常常遊走在404的邊緣,老王的書你看了,絕對能提高你的知識量,老王的文筆一流,劇情在超高水平文筆渲染下,非常有吸引力,老王所講的故事絕不是空穴來風,更多的是真實地歷史,很有可看性。
  • 穿越到1940年的重慶 看民國時期的重慶人是怎樣生活的
    重慶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在3000餘年歷史中,曾四次築城,三為國都,抗戰時期為國民政府陪都。本組老照片拍攝於民國時期1940年的重慶。圖為1940年重慶的華華公司。重慶華華公司是中華商業老字號企業。 1938年由民族企業家王延松先生在渝組建,專營各種國產高、中、低檔呢絨綢緞、棉布服裝。
  • 魔都『2020集市地圖』已上線!夢回彩虹長廊、穿越民國菜場…
    ▽ 所謂市集就是-定期聚集的商品交易形式-~魔都的市集各有特點:夢回彩虹長廊、穿越民國菜場…重返校園時光、ins風的「網綠」市集…有一些市集還是長期存在的,很多的小物件在這都能淘到~逛、吃、買、拍…都能滿足~挑個周末,一起去逛~
  • 《紙上人》脂肪顆粒的女主事業爽文,不一樣的穿越民國小說
    1.紙上人 作者:脂肪顆粒特點:穿越,民國,寫作,主事業,爽文,2015完結字數:410975字 非V章節總點擊數:1597206   總書評數:12520 當前被收藏數:13555 營養液數:4839 文章積分:261,720,800
  • 民國第一恥,震驚全國的景明樓事件,看完你還想穿越回民國嗎?
    很多朋友喜歡看穿越劇,夢想著能回到古代,甚至回到民國做一個「軍閥姨太太」。這也可以理解,因為影視作品把古代展現的非常浪漫。但是歷史中的現實未必有想像中那麼美好,尤其是民國時候,內憂外患戰火連天,真的沒有多麼美好,有些時候可以說受盡屈辱。比如當時震驚全國的景明樓事件,可以稱得上民國第一恥了!
  • 2020年了,為什麼還有人在用黑膠聽歌?
    我們只需要用手機APP,就可以聽到來自世界各地的海量音樂,方便到讓人幾乎忘了當初從隨身聽裡挑出絞帶的磁帶時,有多麼的麻煩。那麼這幾十年來,我們在聽歌這件事上又經歷了什麼樣的變化呢?在今年年初的熱播劇《想見你》裡,隨身聽作為女主穿越的工具,貫穿了整部劇的始終,也把人拉回了用隨身聽聽歌的年代裡。在電視劇完結後,甚至還有不少人想買劇中同款的隨身聽。
  • 穿越80年,看民國上海人心中的迪士尼綺夢
    想必大家最近都被下面這個新聞刷過屏吧?對於愛玩愛吃懂得享受的上海人來說,花一兩個月收入玩迪士尼真心不算啥,因為80年前上海人就有這個傳統了。迪士尼方面把它當成一件大事來說,但是這個事情其實一點都不新鮮,因為80年前的上海人就做過了。民國上海最紅的畫報之一《良友》雜誌,率先向上海人介紹了迪士尼和他的米老鼠。1932年元旦出版的畫刊中,以整版圖片介紹米老鼠是美國最受歡迎的明星,並藉機用迪士尼卡通形象「PS」了自己雜誌封面,以「自拍」方式為《良友》做宣傳。
  • 媽媽,我想穿越回2004年以前
    日常縫褲子、看到曉玲掉下來母親第一反應是奔跑過去憐惜不已,母親為節省悄悄走路等等這些內容,看起來很樸實,卻讓人很容易想起自己和母親相處的生活細節,令人動容。特別是曉玲與母親一起飲酒聊天,帶著眼淚表達著自己的情感那段戲,真的太感人了。2001年,賈玲報考中央戲劇學院戲劇表演專業,為確保安全同時報了相聲表演。雖然兩個專業都考上了,出於對戲劇的喜愛,還是選擇了相聲表演,並拜馮鞏為師。
  • 5本民國文:現代大學生穿越到民國,帶著全村人發家致富
    5本民國文:現代大學生穿越到民國,帶著全村人發家致富hello,諸位看官好,下面小編來給大家推薦好書啦,今天主要給大家帶來5本民國文:現代大學生穿越到民國,帶著全村人發家致富。《民國沒人謀略》作者:坤華書評:又名:《徹骨寒梅撲面香》開始柳凝梅不知道怎麼才能徵服少帥大人,少帥大人面冷心熱:來呀,能追上我,我就是你的。後來世人都說少帥把個妖精寵得上天入地。
  • 0202年了,還有人沒看懂星際穿越嗎?
    看過《星際穿越》的都知道,影片的前半端是一段漫長的文戲,很多人都因此沒有堅持看完整部電影。這段戲看似節奏很慢,沉悶乏味,其實臺詞裡充滿了信息。第一,這臺無人機飛了10年(原劇本是20年,而且不是印度的,是中國的),為什麼一直在飛?誰在遙控?第二,女兒問,它為什麼飛這麼低,老爸說它在找東西,但不知道它找的是什麼。後來他們把無人機的晶片移植到收割機上,然後收割機出現異常,老爸說有電磁異常,但是不知道原因,只知道肯定不是以前就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