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豆農向中國記者連珠炮式發問:中國從南美買大豆?

2021-01-12 大眾網

  「中國對大豆的需求還會像過去十年那樣迅速增長嗎?過去這一年中國是否如新聞所說從南美購買了大量大豆?」

  在美國北部威斯康星州史蒂文斯波因特的一個糧食收購站,記者剛走近經理杜威·施特爾茨納的辦公室,就接到了連珠炮式的發問。

  在他辦公室外,是四個容量各36.5萬蒲式耳(每蒲式耳大豆約27公斤)的巨大倉庫,每個都盛滿了大豆。他知道,中國市場的需求直接影響到這些大豆的銷路。

  「去年以來大豆行情很不好。」施特爾茨納坦言。根據美國芝加哥期貨交易所的數據,在去年5月至7月間,大豆期貨價格從每蒲式耳10美元左右暴跌到8美元出頭,而施特爾茨納表示,農民們拿到手的收購價往往比芝加哥期貨價還要低不少。

  「收購價每個地區不一樣,和運輸條件、當地供需關係等因素都有關係,出口不景氣讓全國收購價都比以往更低。」施特爾茨納說。

  以威斯康星州為例,這裡位於美國最北部地區,運輸條件較差,外銷的大豆必須先被裝上火車運往密西西比河沿岸,再順流而下一直到出海口紐奧良市,才能上船運往海外。此外,當地缺乏大豆加工產業,本地大豆需求較低,因此歷來是各州中大豆收購價較低的地區之一。

  施特爾茨納說,生意最好時,當地大豆收購價比芝加哥期貨價格低65美分,「四個月前一度出現1.35美元的價格差,這是我從業30多年來從未見過的低價」。

  雖然從去年秋天后大豆價格略有回升,但仍低於盈虧線。記者到訪收購站的當天,牆上黑板寫著收購價為7.92美元每蒲式耳。「大多數農民期盼收購價可以恢復到9美元,這意味著芝加哥期貨價格要升至10美元以上。」施特爾茨納說。

  面對慘澹的現實,當地農民並沒有什麼更好選擇。在附近皮茨維爾鎮擁有2000英畝農田的農民布拉德·克雷默告訴記者,他準備今年少種點大豆,多種點玉米,也會嘗試種植一些不同品種大豆以銷售到中國以外的市場。

  此外,還有農民準備加大小麥、火麻等作物種植。但是,這些作物也不無風險。雖然目前收購價格較好,但市場隨時會發生變化,而且農民在種植和銷售這些較為小眾的農作物時需要付出更多成本,所以最後能否盈利還是未知數。

  現實由不得農戶們不著急。美國農民習慣大量貸款以擴大生產,一旦虧本就面臨破產風險。施特爾茨納表示,他打交道的550個農戶中,有15%「接近破產」。有些農戶為了回籠現金,被迫虧本銷售大豆。「如果這樣的價格再持續兩三年,那就真幹不下去了。」克雷默說。

  雖然美國政府決定為2018年生產的大豆提供1.65美元每蒲式耳的補貼,但不少農民至今沒拿到這筆錢。克雷默說,就算全部發放到位,農民們也掙不到錢,「只是沒那麼疼而已」。此外,農戶們普遍預計美國政府再度發放補貼的可能性不大,因此擔心今年農場效益會更糟。

  施特爾茨納和附近的豆農都知道,大豆價格走低主要是因為美國去年向中國挑起貿易摩擦,中國被迫向美國大豆加徵關稅,導致中國對美國大豆需求降至冰點。因此,施特爾茨納和豆農們都在密切關注中美之間正在進行的經貿磋商,希望雙方儘快達成一致結束貿易爭端。

  施特爾茨納回憶說,之前美中兩國貿易官員每次磋商後傳出積極信號,大豆價格都會應聲跳漲幾十美分,可見美中貿易對大豆市場的影響之大。

  隨著春耕季節臨近,農民們已經開始為新一年種植計劃做打算,因此經貿磋商的任何風吹草動都牽動著豆農們的神經。

  「現在我每天要接至少10個電話詢問我市場最新動向,其中就包括美中經貿磋商的進展。」施特爾茨納說。

  儘管處境艱難,但受訪的豆農普遍對兩國貿易前景表示樂觀。「美中貿易會帶來雙贏結果,」豆農唐·盧茨告訴記者,「中國需要我們的大豆,我們也希望把大豆賣給中國,所以結束貿易爭端符合兩國共同的利益。」

  施特爾茨納介紹說,大部分豆農都預期美中經貿磋商可能達成理想結果,帶動大豆期貨價格回升,因此還沒籤訂今年的預售協議。

  「我去年春天在大豆下跌之前預售了部分大豆,幸運地避免了部分損失,今年我會晚些籤預售合同,因為我預測美中經貿磋商會在近期取得進展,到時候大豆價格會更好。」盧茨說。

相關焦點

  • 大豆供應趨緊 油脂上行驅動仍強
    產量:11月馬棕產量下降13.5%,SPPOMA稱12月前15日馬來產量環比下降10.9 %,減產延續,預計本月單產達到近期最低值;當前南美大豆種植進度正常,巴西南裡奧格蘭德州和阿根廷大部分地區墒情仍不樂觀,需關注後續大豆生長情況;USDA本月供需報告僅上調壓榨量,期末庫存降至1.75億蒲,高於預期的1.69億蒲,庫消比低至3.86%,預計後續將上調美豆出口量。
  • 12月份WASDE供需報告公布 美豆價格高點回落
    美國農業部今日凌晨公布12月份WASDE供需報告,報告小幅下調美國本年度大豆結轉庫存和阿根廷大豆產量,不過USDA對美豆庫存的下調幅度小於此前市場預期,儘管報告中美豆的供需繼續小幅收緊,但是由於幅度不及市場預期,市場缺乏進一步做多的動力。
  • 美國大豆大漲至6年最高價,國內豆粕暴漲!我國又要採購高價豆
    引發豆粕價格大幅上漲的主要因素集中在美豆方面。受南美天氣擔憂提振,美國大豆期貨市場大幅反彈創下六年來最高水平,市場強勢特徵相當明顯。此外,美豆國內壓榨量提升表明內需消費也在支撐美豆的走高。美豆重啟升勢,油廠及貿易商順勢提價動力增強。雖然國內豆粕庫存仍偏高,但美豆突破1200美分後漲勢不止,市場對南美天氣升水炒作較為敏感,豆粕市場看漲情緒升溫。
  • 中國今年或將進口3000萬噸美國大豆!國內2大買家成「主力軍」
    由於貿易環境逐漸改善,今年美國大豆受到中國買家的青睞,美豆的價格也出現持續性上漲,一度漲至4年最高點。有德國媒體預測,受此影響,今年中國進口的大豆數量將突破1億噸,創下歷史最高紀錄。那麼,為何突然大量採購美豆?究竟國內哪些買家正在出手?
  • 長河觀察:南美天氣緩解
    ;阿根廷中北部地區預報有雨,這將有利於在大豆作物種植之前補充土壤水分。  3、【阿根廷罷工】據外電10月20日消息,阿根廷豆粕出口受到主要油籽工人工會24小時罷工的影響,但中國某國企表示,由於向員工發放了新冠病毒特別獎金,該公司在阿根廷的業務沒有受到影響。
  • 李克強看望河南代表 連珠炮式發問村醫待遇問題
    中新社記者 王中舉 攝  中新社北京3月2日電 題:李克強寄語河南代表團:中原率先崛起  中新社記者 石巖 李志全  幾乎已是慣例,2日下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李克強來到河南代表團駐地,看望了當日抵京出席十一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的河南代表團代表。  「村醫現在待遇有提高嗎?」、「基本藥物夠不夠用?」
  • 巴西出口季結束 消息稱中儲糧採購5億美元阿根廷、烏拉圭產大豆
    數據顯示,由於來自中國的龐大採購需求,今年1-11月底巴西大豆累計出口數量逼近9000萬噸的創紀錄水平,數額約為286億美元,其中絕大部分運往中國,有消息稱,我國買家還提前購買了一批明年3月船期的巴西大豆。
  • 2020年12月7日豆粕大豆早盤分析摘要
    天氣預報顯示,巴西中部和北部地區將迎來急需的降雨,而美豆持續高位運行令大豆種植收益攀升,巴西農民將抓住有利時機擴大大豆種植。農業諮詢機構Safras&Mercado預估,巴西2020/2021年度大豆產量將創下1.335億噸紀錄高位,據機構調查顯示,已經銷售了7,540萬噸大豆。
  • 長河觀察:美豆天氣風險仍在存在
    市場繼續消化玉米和大豆單產預估的下調以及在中國需求激增下,隨之而來的期末庫存預估下調。但是預報來看氣溫也比較涼爽,這可能會改善生長季季末單產的大幅損失。市場普遍預計截至上周的大豆和玉米生長優良率下降2-3%,艾奧瓦領跌。
  • 美豆優良率平穩 豆粕期貨或將進入短暫消化期
    【】美豆生長的平穩數據表現讓市場繼續無法在天氣上尋找到更多信息;現貨上看,豆粕現貨近期漲幅超期貨,帶動區域基差迅速走強。未來6-10天降水預測圖美豆生長周度數據顯示,截至7月5日當周,美國大豆優良率為71%,市場預期為70%,之前一周為71%,去年同期為53%。同時公布第一份結莢率數據2%,去年同期1%。
  • 俄羅斯意外宣布:大豆漲價30%!對華出口370萬噸目標或泡湯
    來源:金十數據這些年來,中國一直穩坐世界大豆進口國的頭把交椅,不少大豆生產國都渴望拿到中國市場的「入場券」,俄羅斯也不例外。今年10月,中國大豆產業協會副會長唐啟軍曾表示,中國放開了俄羅斯全境大豆進口,雙方合作擁有廣闊的提升空間。
  • 面對關於新婚生活的連珠炮發問他表示「很幸福」.
    在臺上,岡村遭到了其他演員的的連珠炮式發問,甚至有點害羞,表示「很幸福,別再問了。」在節目中,岡村以婚紗亮相。與岡村同年的新喜劇主席川畑泰史(53歲)和愛因斯坦組合的河井讓關於岡村的結婚問了很多問題。岡村急了:怎麼問那麼多!川畑驚訝地表示「沒想到岡村會結婚!我可是與他同年的,竟一點也不知道。」
  • 大豆期貨怎麼了?快看機構觀點
    快看機構觀點,經小編整理如下:大越期貨指出,美豆震蕩回升,美豆壓榨數據良好加上南美大豆產區天氣仍有變數支撐盤面回升。國產大豆收購價維持高位支撐盤面,但國產大豆價格遠超進口大豆價格,進口大豆替代國產大豆增多,國產大豆將進入有價無市格局或者不進入壓榨市場。豆一A2101短期5200上方震蕩,觀望為主或者短線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