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融媒體立體傳播的成功範例《跨過鴨綠江》10小時直播亮點頻出

2020-11-18 大眾網

今年是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為緬懷先烈,表達對志願軍戰士的熱愛與崇敬,弘揚抗美援朝精神,全國各媒體端和客戶端都湧現出大量作品。這其中,10月22日,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影視劇紀錄片中心特別策劃推出的「跨過鴨綠江——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10小時融媒體直播活動尤其亮眼,引發網友的強烈反響,被認為具有非常獨到的特色與意義,「答案滾燙」。

1、跨屏傳播快慢結合,多維度立體聯動體現總臺融合發展

本次直播活動,由總臺影視劇紀錄片中心、視聽新媒體中心、軍事節目中心三個中心在新媒體端聯動直播,電視劇頻道和紀錄頻道聚力合作,實現了跨頻道、跨中心的深度融合。

在從8:00-18:00歷時10個小時的直播中,電視劇《跨過鴨綠江》的各種拍攝花絮,紀錄片《斷刀》《刀鋒》中的精彩片段,以及彩色修復版歌曲MV《我的祖國》,這些優質內容都被作為重點在直播中靈活穿插使用,大屏內容跨越屏幕局限,與小屏展開高效聯動,讓網友從各個角度清晰看到了志願軍保家衛國的信念,以及頑強的戰鬥精神,取得了及時準確、互動良好的傳播效果。

從8:00-15:00,活動採用的「慢直播」的方式,真實展現了《跨過鴨綠江》劇組大量真實拍攝的環節。慢直播介入這樣的重大事件報導,它的現場屬性製造了強烈的吸引力,與後續的移動直播打造了一個張弛有度的內容體系。這個體系不僅滿足了網友的剛性需求,還構建了多維場域空間,在視頻內容的生產方式、傳播樣態上進行了有益的探索。

2、連線探秘採訪MV組合拳出擊,設計感強,內容豐富內涵厚重

此次直播活動除了場內直播間主持人與專家評論解讀,還將更多篇幅交給了場外廣闊的天地。

直播中,場外記者多次探班《跨過鴨綠江》劇組,坦克司機講述了坦克上戰場的拍攝故事,「邱少雲」扮演者講述著火戲份面臨的挑戰以及感受,90後、00後現役軍人則分享了參與這部影片拍攝的心情。當天拍攝結束後,150名解放軍戰士齊唱《中國人民志願軍戰歌》,當「雄赳赳,氣昂昂」的歌聲響起時,戰士們充滿硝煙味的妝容以及堅毅的表情震撼了網友,紛紛發出「真有氣勢」的感嘆。

連線時,紀錄片《斷刀》《刀鋒》的導演李鷹闡述了自己橫跨數十年拍攝抗美援朝題材的感想,還介紹了這兩部紀錄片製作的幕後故事。電視劇《跨過鴨綠江》的導演董亞春則親自帶領觀眾走進拍攝現場,通過鏡頭讓網友「直面」志願軍首次入朝作戰大會,演員們的親切問候引發了觀眾的收視渴望,他們紛紛留言「盼望電視劇早日上映」。

更值得一提的是,本次直播活動還連線了90歲高齡的抗美援朝老戰士曲金榮,他講述的「活埋美國坦克」的戰場故事,把大家帶到了那個激烈壯懷的崢嶸歲月,感受了志願軍戰士的捨生忘死。作家安然通過一張張照片,述說了父母跨過1600步的鴨綠江的愛情故事,以及叔叔戰死沙場的故事。一喜一悲的兩個故事讓網友慨嘆,「真實的戰爭遠比影視中的演繹要慘烈,如今我們聽到的那些被炮火掩埋進歷史的故事,背後是一個個真實有血肉的人,他們值得尊敬。

此次直播活動,探班、採訪、揭秘、MV等一系列組合拳出擊,設計感強,它聚焦於抗美援朝戰爭中為祖國無私奉獻和英勇獻身的中華兒女,謳歌時代英雄骨血裡的民族精神,喚醒了網友的集體記憶和家國情懷,起到了抗美援朝精神傳承的作用。

3、權威專家闡述戰略抉擇、解讀戰術戰役,揭開歷史迷霧

此次直播節目還特別邀請了國防大學軍史專家劉波,央視特約評論員、軍事專家宋曉軍,復旦大學韓戰史研究學者範國平,以及北京師範大學客座教授、文史專家薩蘇參與。專家們分別從戰略決策、武器較量、戰略理論、戰爭史、戰術應對、重大戰役等角度,對抗美援朝戰爭展開了專業深入的分析,並闡述了當年戰略抉擇的重要意義。

因凝固汽油彈,在391高地上和邱少雲同時犧牲受傷的戰士一共有15名;190萬發炮彈竟然拿不下志願軍的一個連級支撐點——上甘嶺,美軍最擅長的「唯火力制勝論」不得不宣告破產;長津湖之戰後,美軍精銳的北極熊團全部被殲滅,其軍旗就在今天的中國軍事博物館;美國的絕對制空權讓志願軍只能夜間行軍,但他們卻也因此練就打夜戰的本領,這讓美軍不得不大呼「月亮是中國人的」。專家們講述的一個個戰役故事,讓網友見識了志願軍的風骨。

國防大學軍史專家劉波借《戰爭論》的作者克勞塞維茨的話說:「物質的原因和結果不過是刀柄,精神的原因和結果才是真正鋒利的刀刃。」這樣的表述引發網友怒贊,用「敵人是鋼多氣少,我們是鋼少氣多」刷屏,並留言稱,「中國人的尊嚴,離不開每個時代的中國脊梁。」「這是一段值得銘記的歷史,前人的犧牲還歷歷在目,我們後人唯有尊敬!」「前輩們大無畏的戰爭精神讓人肅然起敬,這樣的信念感和這樣的頑強拼搏精神太值得我們學習了,瞬間覺得工作中的壓力也沒什麼大不了!」

數據顯示,截至10月24日,本次直播的相關話題閱讀總量約為9680.6萬,視頻播放總量約957萬。直播雖然已經結束,但它產生的裂變卻越發加劇,數據依然保持上升姿態。

「跨過鴨綠江——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10小時的融媒體直播,構思新穎、內容豐富、內涵厚重,在傳播內容、傳播方式和傳播渠道上,都做出了很多有益的嘗試。它從多個維度展現抗美援朝戰爭這段悲壯的歷史,帶給了觀眾前所未有的收視體驗,堪稱融媒體立體傳播的成功範例。回憶崢嶸歲月,銘記厚重歷史,讓我們珍惜今天來之不易的和平。

相關焦點

  • 一場融媒體立體傳播的成功範例,《跨過鴨綠江》10小時直播亮點頻出
    今年是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為緬懷先烈,表達對志願軍戰士的熱愛與崇敬,弘揚抗美援朝精神,全國各媒體端和客戶端都湧現出大量作品。這其中,10月22日,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影視劇紀錄片中心特別策劃推出的「跨過鴨綠江——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10小時融媒體直播活動尤其亮眼,引發網友的強烈反響,被認為具有非常獨到的特色與意義,「答案滾燙」。
  • 弘揚抗美援朝精神,《跨過鴨綠江》10小時融媒體直播獲贊「答案滾燙」
    「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70年前,1950年10月19日,中國人民志願軍開赴朝鮮前線。70年後,2020年10月22日,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影視劇紀錄片中心特別策劃,推出「跨過鴨綠江——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10小時融媒體直播活動,帶領觀眾重溫歷史,紀念這些保家衛國、勇猛作戰的「最可愛的人」。
  • 電視劇《跨過鴨綠江》全集無刪減在線高清直播
    江對面就是陌生的朝鮮和兇惡的強敵,跨過鴨綠江的那一刻無疑令人百感交集。我在長篇小說《長津湖》一書中寫下這樣一個細節: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保和平衛祖國就是保家鄉中國好兒女齊心團結緊抗美援朝打敗美帝野心狼跨過鴨綠江,一個「跨」字道盡了人間百態、世事滄桑。因為它不是「渡」,不是「邁」,不是「走」,更不是「蹚」,它是「跨」。
  • 疫情期間的融媒體傳播特點分析
    1月27日,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頻」App客戶端「疫情24小時」專題頁面開啟了武漢「火神山」和「雷神山」兩家醫院建設現場的慢直播,24小時不間斷呈現現場施工實時畫面,開通直播不到三天時間,累計訪問量超過兩億人次。之後又提供了全景VR直播,使廣大網友化身「雲監工」,在線圍觀、監督施工進展。
  • 22日央視多個頻道直播探班電視劇《跨過鴨綠江》
    為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22日上午,中央電視臺新聞頻道,紀錄片頻道和軍事頻道將共同開展「跨過鴨綠江--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新媒體直播活動。活動中將帶領觀眾、網友探班正在牡丹江拍攝的中央電視臺總臺出品的重大革命歷史題材電視劇《跨過鴨綠江》,緬懷歷史,致敬英雄! 本次直播平臺為央視頻APP、央視新聞客戶端、「CCTV電視劇」「CCTV9紀錄」官方微博。
  • 電視劇《跨過鴨綠江》重磅首播
    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出品,總臺影視劇紀錄片中心攝製,總臺中國電視劇製作中心有限責任公司承制,重大革命歷史題材電視劇《跨過鴨綠江》將於近期接檔《金色索瑪花》登陸CCTV-1黃金時間重磅首播!該劇由董亞春任總導演,唐國強、丁勇岱領銜主演,孫維民、王志飛、劉之冰、姚剛、王挺、王同輝、劉濤、韓棟等實力派演員聯袂演繹。
  • 《跨過鴨綠江》直播活動即將開啟!
    《跨過鴨綠江》 直播活動即將開啟 70年前,1950年10月19日,中國人民志願軍在司令員兼政治委員彭德懷的率領下,跨過鴨綠江進入朝鮮境內,同朝鮮人民和軍隊一道
  • 從紙到雲 立體傳播觸達億萬用戶
    從紙到雲 立體傳播觸達億萬用戶金羊網  作者:鍾傳芳、孫婷婷、湯銘明  2020-10-30 風雨兼程,奔走不怠。
  • 不朽的豐碑|第一集 跨過鴨綠江
    不朽的豐碑|第一集 跨過鴨綠江 2020-10-18 15:3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跨過鴨綠江》:震撼再現用熱血鑄就的勝利豐碑
    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出品的40集重大革命歷史題材電視劇《跨過鴨綠江》,在央視一套已播出19集,據 CSM 全國網數據,截至目前,《跨過鴨綠江》平均收視份額 5.29%,單集最高收視份額 6.78%,而該劇酷雲實時關注度高達3.3%,豆瓣評分 8.5。一系列數據表明,《跨過鴨綠江》已經成為開年以來最火的電視劇作品,是現象級的輿論熱點話題。
  • 央視出品抗美援朝大劇《跨過鴨綠江》將接檔...
    從正式開機拍攝到宣布開播檔期,前後不到5個月,這樣的速度屬於即將和觀眾見面的重大革命歷史題材電視劇《跨過鴨綠江》!《跨過鴨綠江》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出品,總臺影視劇紀錄片中心攝製。該劇由曾憑藉《中國遠徵軍》獲得中國電視劇「飛天獎」最佳導演獎的董亞春任總導演,唐國強、丁勇岱領銜主演,孫維民、王志飛、劉之冰、韓棟等實力派演員聯袂演繹。
  • ...央視出品抗美援朝大劇《跨過鴨綠江》將接檔《金色索瑪花》播出
    從正式開機拍攝到宣布開播檔期,前後不到5個月,這樣的速度屬於即將和觀眾見面的重大革命歷史題材電視劇《跨過鴨綠江》!距離扶貧攻堅題材劇《金色索瑪花》開播剛過去3天,12月23日晚,央視電視劇頻道就通過微博官宣了這部大劇即將接檔《金色索瑪花》在央視綜合頻道(CCTV-1)黃金檔開播的消息。
  • 雄赳赳 氣昂昂《跨過鴨綠江》央視大劇 真實再現抗美援朝戰爭
    雄赳赳 氣昂昂《跨過鴨綠江》央視大劇 真實再現抗美援朝戰爭 2021-01-14 15:3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央視新聞、電影頻道攜手廈門廣電,融媒體直播聚焦光影廈門~
    金雞啼曉 旭日東升見證中國電影高光時刻本屆金雞獎活動期間,央視新聞、電影頻道聯手廈門廣電,從11月24日起開啟「大屏+小屏」融媒體直播一起來看看《廈視新聞》上午10點,在雙子塔的「雲上廈門」觀光廳,「第33屆中國電影金雞獎特別直播——雲遊廈門 影賞鷺島」正式開啟。直播中,記者俯瞰廈港片區,在300米高空蕩鞦韆,介紹不斷刷新的天際線,見證「廈門高度」。
  • 融媒體直播:電視新聞頻道現場直播轉型方向
    頻道當天上午10點播出的《新聞直播間》以口播加圖片的方式率先報導了這一消息,當天中午12點的《新聞直播間》推出第一次直播連線報導,廣西電視臺手機客戶端靚TV、今日頭條、央視新聞移動網等同步呈現。正是得益於這種快速反應機制的建立,廣西電視臺新聞頻道在區內外媒體中率先關注這一題材並持續跟進推出遞進式融媒體直播,通過發揮報導的議程設置功能讓該事件得到有關部門的高度重視並最終得以成功處置,彰顯了主流媒體的責任與擔當,也在報導當中成功搶佔了最先最優話語權。儘管消息傳播開後其它媒體也紛紛介入報導,但報導的最先最優話語權已被廣西電視臺新聞頻道牢牢把握。
  • 如何報導好一場專業的國際經貿盛會?這家廣電媒體的做法讓人眼前一亮
    它的特色和亮點在媒體的傳播下得到了社會各界的持續關注,引發了強烈反響,對服務貿易的普及和推廣,推助服務貿易創新發展起到了積極作用。▍融合傳播全面覆蓋,移動優先全媒觸達北京廣播電視臺融媒體中心組建了150餘人的融媒體報導團隊,全力投入2020年服貿會的報導。
  • 雲網融合助力媒體融合 推動融時代新傳播
    12月8日,中尼兩國共同宣布珠峰新高程為8848.86米,而珠峰攀登和測量工作的全過程從8個月前開始,中國電信聯合央視頻開展的「雲登頂看珠峰」正是本次新聞事件融媒體傳播的成功案例。4月13日在珠峰大本營建成5G基站,14日中國電信聯合央視頻開通了珠峰24小時直播通道,並實現了VR看珠峰。正是5G高速度保障慢直播,雲網融合的新型信息基礎設施登上新高度。
  • 【關注】電視劇《跨過鴨綠江》外景在我市柴河鎮群力村北山屯取景拍攝
    近日,為了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由董亞春執導,唐國強、丁勇岱、劉之冰、姚剛、王同輝、劉濤等主演的戰爭史詩劇《跨過鴨綠江電視劇《跨過鴨綠江》B組總導演馬躍千說:「我們選擇海林來拍攝《跨過鴨綠江》主要是考慮海林這個緯度和朝鮮比較接近,另外場景形態比較豐富
  • 「視界」戰爭巨製《跨過鴨綠江》
    【視界】戰爭巨製《跨過鴨綠江》徐 寧《跨過鴨綠江》劇照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出品的重大革命歷史題材劇《跨過鴨綠江》,正在央視一套黃金檔播出。該劇題材宏大、立意高遠、陣容強大、製作精良,以頗多看點帶領觀眾走進70年前那段波瀾壯闊的歷史。
  • 跨過鴨綠江:鄧嶽沒辜負彭總期望,全殲敵軍還繳獲12門大炮
    跨過鴨綠江劇照  鄧嶽稱溫井方向炮聲不斷,擔心彭總的安全。彭總卻不以為意,說勝利險中求,不危險來朝鮮幹什麼!  因為跨年的原因,《跨過鴨綠江》將停播四天,後續劇情尚未可知。不過,要按真實歷史的進程來看的話,118師應該即將迎來志願軍入朝參戰的第一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