蠟燭也能擬人化,在漫畫中,火滅,燭亡,它們模仿了人類的一生

2021-01-17 漫小萌

#動漫擬人化#

大家好!我是漫小萌。在如今高科技的時代中,我們幾乎很少用到蠟燭了,只有在經歷停電時,或者碰到了喜事和喪事時,才會去商店購買它們。

蠟燭的一生都在奉獻,它被製造出廠後,就靜靜地等待人們的使用,只要它的頭頂亮起了火光,那麼它的生命就開始倒計時了。而如果它沒有被點燃火焰,就發揮不了作用,容易被人類丟棄在一邊。

古代詩人李商隱曾寫過一首詩,裡面有這麼一句:「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蠟燭和蠶一樣,一生都在貢獻自己微薄之力,用生命給人類溫暖。國內有一位叫做「黑箱子無聲驚恐」的畫師將蠟燭進行了擬人化,用漫畫的方式講述了蠟燭的一生。

最開始,人們將石蠟倒在了模具當中使蠟燭固定成型,成型後的蠟燭會被保存在乾燥的地方,以等人們需要的時候再使用,

突然有一天,蠟燭的頭頂冒起了火焰,火焰散發出來的熱量將蠟燭喚醒,從而開始了它為人類貢獻的一生。

醒來的蠟燭就像是剛生出來的娃娃,還沒有理解這個世界的規律,也不知道自己身為何物。只有跟著大部隊向前走,才能解開它們心中的迷惑。

每支蠟燭都被放到了特定的位置,而這些位置就決定著這些蠟燭發揮的作用。有些蠟燭被用作裝飾蛋糕,在點燃的一瞬間又被吹滅,而後又被丟到垃圾桶中,短時間內就結束了一生。而有些蠟燭被放到了祭祀臺上,在沒有風的地方,慢慢地燃燒著自己的生命。

這些蠟燭頭頂的火焰代表著它們的生命,如果火焰被風吹滅了,那麼它們將變成沒有意識的空殼,發揮不了作用的蠟燭會被一隻無形之手抓走。其它蠟燭看到身邊的同伴杯抓走後,十分害怕,於是,他們開始想各種各樣的策略來保護火焰。

在保護火焰的過程中,兩隻蠟燭產生了感情,在這個陌生並且危險的世界,它們決定手牽手,一起跟著大部隊走向終點,雖然這是一條看不見終點的道路,但是旅途有了彼此,便多了一份溫暖。

在沿途中,它們見證了很多蠟燭的融化,也看到很多蠟燭因為火焰熄滅被鐵手抓走。身邊發生此類事情的機率越來越高了,可是它們還是沒有弄明白這是為何。

它們走啊走,終點始終沒有看到,能看見的,只是逐漸衰老的對方,兩人都慢慢融化,成為了滿身皺紋的老蠟人。

可是,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即使兩人再相愛,也無法阻止生命的終結,最終,女蠟燭融化得太多,無法再燃起火焰。

冒氣白煙的那一刻,男蠟人意識到,她該走了,往後的時間裡將只剩一人,此時它才明白了生命的真諦,懂得了這個世界是無法永生的規律。

最後的最後,男蠟燭也因為融化得太多,無法維持火焰而被鐵手抓去。它被丟進了裝滿石蠟的容器當中,後又被鐵手攪拌著。原來,之前已經失去生命的蠟燭都被放到了一個容器當中,經過高溫融化,又將它們融化後的液態軀體做成了新的蠟燭。

其實,這很像人類的一生,一開始作為嬰兒呱呱墜地,年幼時不懂得這個世界的構成和規律,於是也和大家一樣,在成長的過程中慢慢領悟這個世界的真諦。最後,在隨著大部隊向前走的過程中,碰到了自己的摯愛,並與其度過了這迷茫的一生。

本期內容到這就結束了,您認為蠟燭的一生是否和人的一生很相似呢?歡迎在下方評論。

本文由【漫小萌】原創首發,圖源網絡,若侵權,請聯繫刪除。創作不易,如果你喜歡我的文章,請關注我哦!

相關焦點

  • 《未至之境》:自然類紀錄片的擬人化敘事
    作為一部優秀的自然類紀錄片,《未至之境》的敘事策略中包含著豐富的擬人化思維。第一集《大熊貓帝國》中,憨態可掬的國寶大熊貓吸引了無數觀眾。這一集從一隻新生大熊貓的成長故事切入:在講到熊貓母子之間一生只能在一起生活兩年時,解說詞中用到了「彌足珍貴」這樣擬人化的字眼,讓觀眾感受到熊貓母子之間存在的真實溫情。
  • 動漫中人類視它們為「玩物」,當它們醒悟,人類將被「支配」
    緣之空有時候看著動漫中的小動物被人亂殺,小編的眼中會不禁的流出眼淚,本應該成為人類朋友的它們卻變成了人們嘴裡的食物和眼中的玩物,甚至有些被人類當成奴隸使喚,一生無法獲得自由,直到死去它們一生沒有做錯什麼,只是它們選擇錯。
  • 動物的擁抱親吻是模仿人類嗎,它們表達的是什麼意思?
    動物當然會表示親熱,而且其熱烈程度一點也亞於人類,只不過不是模仿人類。它們擁抱親吻有自己的方式和目的,但因為它們不一定像人類有手腳之分,體型個頭各異,當然親熱的方式也不一樣了。不但人類,不管是高等動物還是低級昆蟲,甚至不管是動物界還是植物界,都有雌性之分,它們都有自己的傳宗接代的武器~性器官,在發情的季節,它們都會張揚自己的生殖器,在親熱中完成交媾,交媾的結果就是誕下子嗣,傳宗接代。
  • 大神把貓咪擬人化,每一個貓娘都好美味,是心動啊
    ,在無形中影響著我們的生活。今天帶給大家的也是一個十分有趣的話題,動漫當中的貓耳娘是一種常見的設定,貓出現在我們的生活當中都是可愛的角色形象,在生活中扮演著可愛溫柔的寵物形象。但是當三次元的貓咪經過大神的擬人化,變成了一個個活靈活現的貓咪美少女,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呢?我的朋友告訴我看完這組擬人化照片,他瞬間好了起來。
  • 第一統治人類的不是機器人,可能是它們!
    在科學界,科學家經常有這樣的疑問:未來智慧機器人能不能統治人類?雖然知了也有認真思考過這個問題,但慢慢覺得,身邊智慧機器人不多,品牌擬人化人物卻越來越多。可能也包括我哦~2014年4月1日,劉看山從海豚、鯨魚、書生、大熊等等數百位候選人中脫穎而出。而後,他發布了表情包、周邊、輸入法。不僅如此,它還與其他品牌擬人化人物共同活動。
  • 擬人化與九十九神,《異度神劍2》的生命之源
    物品擬人化之所以成為日本文藝作品中的潮流,與民間傳說中的付喪神概念息息相關,由於人們認為物品閒置100年之後便會獲得生命,它們也因此被稱作「九十九神」,這可以說是泛靈論的經典範例。該理論認定器物、建築,甚至是散落在地上的石頭都有靈魂,而靈魂則給了萬物主動思考的能力,從而就對周邊環境產生了影響。
  • 人類模仿大自然的「設計」——建築中的大自然仿生學
    所以,大自然的精妙建築確是人類建築師和設計師的最好老師。我們可以發現,人類的創造不管多麼精巧,幾乎都能在大自然的創造物中找到對應的影子。於是,人們開始對大自然進行有意識地模仿,從大自然汲取營養,請大自然開拓思路,一門新興的綜合學科——仿生學便應運而生了。
  • 《小飛象》真實原型歷經悲慘一生:這可能是人類拍過最殘忍的照片
    人類發現,用恐懼感訓化野生動物,是最有效的手段。人類做到了,小象害怕得失了禁。為了不挨打不挨餓,它終於聽話。短片拍攝者chao說:「當時大象的慘叫,是我這輩子聽過的最痛苦、最恐怖的聲音。」而大象作畫的背後,是馴象師將畫筆直接被插入了象鼻,用交叉的木棍固定鼻口。那怎麼教?為了讓大象能拿住畫筆,他們用象鉤摳住大象敏感的耳朵和鼻子,只要一筆畫錯,就狠狠刺入耳鼻中。
  • 日本漫畫發源於12世紀?——鳥獸戲畫
    博物館外等待入場的隊伍要排3小時,進去後鳥獸戲畫的畫卷展櫃前也排著近3個小時的隊伍,比迪士尼樂園人氣還要高。鳥獸戲畫是什麼?鳥獸戲畫是成畫於12-13世紀的水墨繪卷。由甲乙丙丁四卷和從中散落的斷篇組成。甲卷 主要角色是小兔子、猴子還有青蛙之類的小動物們。
  • 《小飛象》真實原型經歷的悲慘一生:這是人類拍過最殘忍的照片
    人類發現,用恐懼感訓化野生動物,是最有效的手段。人類做到了,小象害怕得失了禁。為了不挨打不挨餓,它終於聽話。短片拍攝者chao說:「當時大象的慘叫,是我這輩子聽過的最痛苦、最恐怖的聲音。」而大象作畫的背後,是馴象師將畫筆直接被插入了象鼻,用交叉的木棍固定鼻口。那怎麼教?為了讓大象能拿住畫筆,他們用象勾摳住大象敏感的耳朵和鼻子,只要一筆畫錯,就狠狠刺入耳鼻中。
  • 國家擬人化喜劇漫畫廢柴的《義呆利》
    角色是以二戰為靈感做的國家擬人化設定,主要就是軸心3國VS同盟5國和一些配角小國。但故事的時間軸會有各種倒敘、插敘,雖然很多「會議」發生在現代。但用了大量二戰期間世界格局,和古羅馬多國關係的梗。總體來說挺散漫的,就是沒什麼具體計劃,想到什麼畫什麼的隨性網絡連載。
  • 30年前的日本漫畫之神被AI模仿了?頂級大師的想法真能被複製嗎?
    以「如果手塚治虫還在世,會在漫畫中描繪出什麼樣的未來?」這個想法為起點,東芝提出通過將手塚治虫的大量作品數據化,並利用自身的尖端快閃記憶體和AI技術進行分析處理,從而實現創作出新作品的效果。要是一切順利,這部由AI手塚治虫創作的漫畫作品《ぱいどん》,將於2月27日正式在漫畫雜誌《モーニング》中進行連載。
  • 衝破次元壁的動物擬人化,二哈和金魚都能組成CP,貓星人變萌男
    在動漫世界中有很多動物被設定成為了動畫中的主角,他們是以人類的姿態出現,例如作品《忍者神龜》,《哆啦A夢》,《刺客伍六七》等等,這些作品巧妙地將動畫擬人化,擁有人類一樣的形象和性格,成為了動漫中的經典人物。
  • 迪士尼動物也可以擬人化?小鹿斑比變成小哥哥,白貓變成女孩子
    這些動物主角的迪士尼動畫裡,除了沒有人類外形之外,小動物們擁有了人類的一切設定,它們會說話會交流,也會運用自己的機智解決一些麻煩的事情。但是,要是迪士尼動物們變成了人形角色,擁有了擬人化形態,它們將會是什麼樣子呢?迪士尼動畫的貓咪反派外國畫師alex pick將迪士尼動畫裡面的反派角色,全部都繪製成了人類形態。
  • OMG 別人吹蠟燭能吹來男神孔劉,可能是我吹的蠟燭不夠香不夠貴
    「現在鬼怪的毒還沒有完全消除,在劇中金高銀吹蠟燭就能召喚到男神,這一行為導致了眾多明星迷妹的模仿。
  • 漫畫中的它們,永遠是忠誠和勇敢的代名詞!
    作為人類的密友,它們常常陪伴在主人的身旁, 或肩負各種工作任務,或充當寵物撫慰心靈。比起沒什麼戰鬥力的貓族,犬的天賦使得它們更適合廝殺。因此,漫畫中的犬族有很多是以戰士的形象出現的。與敵對戰,所憑僅有口中之牙。如想取勝,當然得協同作戰,講究戰術戰策。
  • 如何訓練貓咪模仿人類的行為?
    很多動物都會有模仿的行為,因為通過觀察其他成年動物的行為,然後模仿它們的行為,是一種最簡單的學習技能的方式,獲得新技能才能增加生存的概率。因此,模仿其實就是一種學習過程。 小貓模仿經驗豐富的貓媽媽,似乎是一件很常見的事,也沒什麼好奇怪的。但小貓會模仿人類嗎?
  • 《工作細胞》看看它們,你得好好活著
    人類身體裡有約37兆2千億細胞各司其職,人體是它們的「血汗工廠」。數量最多的紅細胞是戴著小紅帽的「快遞員」,在血管裡孜孜不倦地為其他細胞運輸氧氣和二氧化碳。哪裡侵入細菌、病毒、寄生蟲,遊走在血管壁中的「巡邏警察」白細胞第一時間趕赴現場。每一個小意外,都可能在人體內上演災難大片。
  • 畫師將動物擬人化後,狐狸變身妙齡少女,烏鴉則成了魔法師
    俗話說得好,動物是人類最好的朋友,日常生活中,人們也喜歡飼養很多寵物,這些寵物就像是人類的夥伴一樣,陪伴著人們度過了孤獨的時光,另外動漫中也有很多動物變身人類的場景
  • 狗子實力模仿人類腿瘸,主人:你是真的狗
    當狗子向人類展示自己的模仿才能後,很多人不得不懷疑,它們要麼是成精了,要麼就是有人穿越附了體。它們尤其擅於模仿人類腿腳不好時候的情形,而且基本都是影帝級表演,氣質拿捏得死死的。在生活中,我們不難發現狗子對人類做出的種種精妙模仿,一些名場面往往還自帶嘲諷暴擊。所以,這些模仿是巧合還是特殊訓練的結果,又或者狗子自己本身就喜歡模仿人?其實在2008年左右,維也納大學和牛津大學的科學家們對此進行了一項研究,他們選取了10隻成年狗,讓它們模仿學習主人,然後做了一個「開箱子門」的實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