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喜歡美食或看日劇的朋友都一定看過《孤獨的美食家》,劇中的五郎叔走到哪吃到哪,而作為頂級吃貨的他出差到了關西風濃厚的大阪後,光顧的會是什麼美食呢?
雖然有很多想吃的,但是在工作完成後,五郎還是走進了一家大阪燒店鋪。畢竟,大阪燒不只是遊客心目中的必吃美食,即使在日本人眼裡,也是能代表關西風的經典美食。
但有的人會有疑惑,似乎日本還有許多與大阪燒形似的料理,卻有著不同的名稱,比如同樣在《孤獨的美食家》中,五郎就曾在東京品嘗過廣島燒。
廣島燒,是不是第一眼和大阪燒沒區別呢?
那麼問題來了,大阪燒和廣島燒究竟有什麼區別?還有經常出現的文字燒和御好燒,這些料理之間究竟是什麼關係?普通人居家也能做出美味的大阪燒麼?
大阪燒是什麼?
大阪燒的日文寫法是「お好み焼き」,也就是「御好燒」,其中「お好み「意為「想加什麼就加什麼」;「焼き」意味「烤」或者「煎餅」。所以大阪燒按照字面意思直接翻譯就是愛加什麼加什麼的煎餅。
這類食物多為將麵糊、蔬菜絲、海鮮等材料混合,在鐵板上用小鏟整形,並且淋上多種醬汁製成的厚煎餅。由於其中最出名的是大阪御好燒,所以提到御好燒,很多人都會直接稱之為大阪燒。
如果要細究日本各類燒物間的區別,其實也沒那麼複雜。
大阪燒在製作時先混合麵糊與其他配料在一起後再煎烤;文字燒是在煎烤時將配菜堆成圓圈,中間放麵糊。而廣島地區的吳港燒和廣島燒則稍顯複雜,需要分層煎烤,並且非常喜歡額外添加海鮮和麵條。
從分量上看,廣島燒確實更實在
當然,除了以上有關地域和製作方法的區別,御好燒在發展過程中常常會根據顧客喜好做出相應變化。比如廣島燒就又細分成用米代替面的莊原燒、使用大量肉末的府中燒、加入肝和墨魚天婦羅的尾道燒、多加雞內臟的三元燒等。
為什麼要用到鐵板?
在道頓崛一家叫美津的大阪燒名店裡,你可以吃到
完全不加麵粉的山藥燒,還有塞滿了扇貝和魷魚的豪華海鮮大阪燒。這家店很受歡迎,門口永遠排著長長的隊,一進去就能看到幾個帥哥在長鐵板上表演製作大阪燒。拋開美味的食物,看著廚師手中的鐵鏟行雲流水般地上下飛舞也是一種享受。
製作這些燒物為什麼一定要用到鐵板?這還得從御好燒的歷史說起。
傳說中是御好燒祖先的吳港燒,起源於廣島吳軍港,是在戰時流行起來的一種「速食」。
由於軍港造船工任務繁重,吃飯時間有限,而鐵板溫度較高可以快速煎熟食物,因此用鐵板製作的吳燒廣泛傳播開來。
不再看得到文字的文字燒
後來,在戰後經濟亟待發展的時期,東京窮人家的父母為了提起孩子的學習興趣,會在麵糊中加入糖,再在鐵板上攤成餅,並用醬汁在餅上寫字。孩子認識了字之後,便可把餅當零食來吃。這便是早期的文字燒。
如今的文字燒不再有文字,但是用鐵板煎烤的做法已經成為了默認的傳統。
在家也能做大阪燒麼?
雖然一般的家庭裡沒有做傳統大阪燒的鐵板,但是可以用一口平底鍋搞定,更何況御好燒的真諦本就是簡易烹飪和隨心所欲的配料。
原料(2人份):捲心菜200g,五花肉6片約100g,低筋麵粉100g,清水180ml,雞蛋2個,小蔥2根,櫻花蝦2大勺,木魚花4大勺,青海苔粉一大勺,御好燒醬適量,美乃滋適量,鹽一小撮。
1. 將五花肉去掉肉皮,切成5mm的薄片待用
2. 將小蔥切成蔥花,捲心菜切成細絲待用
3. 在一個大碗中倒入低筋麵粉,180ml清水和一小撮鹽拌勻成麵糊
4. 倒入捲心菜絲和櫻花蝦,再倒入一半的蔥花和一半的木魚花,攪拌均勻
5. 將一個平底鍋燒熱,在鍋底刷上少量油,放入3片五花肉,轉中小火煎半分鐘至肉片一面微微發黃
6. 將五花肉翻面,將拌好的麵糊倒一半進鍋裡,蓋在肉片上,用鍋鏟推一下整形成圓餅狀,蓋上鍋蓋,中小火煎約3分鐘
7. 開蓋,將麵餅翻面,再蓋上鍋蓋繼續煎約5分鐘,至捲心菜絲熟透
8. 將麵餅移出到一個盤子裡,有肉的那面朝上
9. 在鍋底再倒入少許油,打一個雞蛋進去,用鍋鏟戳破蛋黃
10. 將麵餅移回鍋裡,蓋在雞蛋上,略煎幾秒鐘即刻翻面
11. 刷上適量御好燒醬,擠上適量美乃滋,撒上之前保留的蔥花和木魚花,最後再撒上青海苔粉即可
看到這裡,你是否已經食指大動了呢?在留學的日子裡吃一份大阪燒就不孤單啦!
快來看一看ZQ君帶來的中日融合班課程,帶你前往日本留學!
ZQ君推薦的中日融合班課程均是雙語教學,以考取日本名牌大學為目標進行課程設置,為同學在EJU考試中取得理想成績並考上日本頂級學校打下堅實基礎,不但一圓日本留學夢,更保證孩子能順利進入心儀的學校。
除了針對高中段就去日本高中留學的1+3國際班課程外;我們還開設了3+1融合班課程,即3年國內國際學校,1年日本語言學校,然後在日本考大學;藝術類考生也能選擇雙軌制藝術高中。
滿足學生學習、生活、運動等各方面需求
想要赴日本留學的同學們告訴ZQ君你們的需求,一定給大家規劃最適合的留學之路。
掃描下方二維碼,諮詢日本留學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