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業
©雷倩
兩位攝影專業在讀大學生和
一位父親的2020年度影像
圖文 | 黃雨微 雷倩 李建波
編輯 | 風少
審校 | 範星
統籌 | 羅大衛
出品 | 風面®
編者按:關於2020年度影像和生活故事徵集,在眾多的影友投稿中,兩位雖同在大連醫科大學藝術學院攝影專業在讀但互不相識,以及一位高中學生父親的年度思考和影像,吸引了我們的注意力,遂將他們編輯到一起進行呈現。
黃雨微
大連醫科大學藝術學院
攝影專業大三在讀
△ 家門口停了一輛衛生監督車。2020年2月7日,遼寧省累計確診病例96例。
2020,是不能避開疫情去談論的一年。疫情,拖拽著我們前進的步伐。我們的學業和工作日程一度延期,我們的出行計劃因此更改,甚至連走出家門都成了奢望。但我們看到了忙碌中錯過的風景,獲得了更多陪伴家人的時間。
無論在家還是返校封閉,我透過鏡頭,去感受周遭的一切,那些和我息息相關的,那些正在我身邊發生的,都是我不能無視的客觀存在。
我的2020,也是我們的2020。
△ 3月2日,遼寧鞍山,媽媽在家為姥爺理髮。疫情解鎖了做飯、理髮等新技能。
△ 4月,國內口罩產量已超過3億隻,口罩供不應求的問題基本解決。
△ 5月9日,鞍山寺前街夜市正式啟動。
△ 遊客們紛紛化身向日葵,目光緊緊跟隨熊貓移動。5月30日,鞍山動物園時隔9年重新開園,迎來兩隻國寶熊貓。
△ 7月6日,高考前一天的校園。
△ 9月12日,大連醫科大學新生報到。
△ 10月1日, 大連醫科大學舉行了「青春與祖國同行」國慶升旗儀式。學生會成員們等待合影。
△ 12月24日,大連醫科大學的師生正排隊等待核酸檢測。22日起,大連市全面開展核酸檢測工作。
雷倩
大連醫科大學藝術學院
攝影專業大一在讀
新冠肆虐的2020年,與以往有些不同:時值高三的我正全力以赴為心中理想的學校而努力。延期一個月舉行的高考使我不安與緊張,在經歷重重的困難與考驗後,最終來到了大連醫科大學學習攝影。可伴隨的卻是學校延遲開學,於是在一段時間內,網絡成了我們每天學習與溝通的方式。因為攝影,我結識了很多的朋友,去了很多地方,也因為這些,自己也有所成長。
所選的照片都拍攝於疫情時期,有漁民,學生,旅客,建築,這些照片呈現的是這一年的經歷,是一種情緒表達。
2020年困在家中的我無處可去,我像在牢籠裡的鳥,一邊渴望,期待外面的世界,而外面世界的不確定性又讓我有些許的不安與彷徨。長時間在室內生活的時光,使我多了一些審視和沉澱自己的機會。通過對平凡人的詮釋與感悟,通過在平淡的周圍尋找現實生活中的亮色,通過取景器來觀察世界,我可以釋放出自己內心最真實的情感,從而尋找到深藏心中的純真。
李建波
在讀高中生父親
哈爾濱市僑聯攝影協會副秘書長
△ 2020年春節之際,來自我朋友圈的截屏信息,節日問候已經被突如其來的的疫情所覆蓋,過年的氣氛也隨之遠去...
庚子▪春,新冠病毒在全球肆虐的陰影下,生命的價值,個人命運以及家國情懷從未像今天這樣凸顯衝擊著全人類,及此,還看不到未來。
△ 兒子在家中,似乎只有通過這庚子窗花才能感受到一點節日氣氛!
△ 疫情更加嚴重,個體戶業主的我營業時間遙遙無期!每天重複著百感交集,希望與無奈並存。
△ 回到農村老家,執行居家隔離14天的規定。自拍一張給特殊時期的自己。
△ 孩子在莫斯科上學,疫情的影響,不能如期去上學了,機票退了又訂,訂了又改籤,如此往復了三次,最終還是在國內宅在家中視頻上課。
△ 兒子上完網課,心事重重的望著窗外,有所思、有所想,只是,我不得而知!
△ 結束了25天的老家行程,臨別前,所有的笑容打破了沉重的疫情,握手、貼面、說再見!
△ 年曆上的日期還是大年初一!媽媽說:今年你們沒回來,這日曆就捨不得撕下來...,我哽咽了!照片中的人物從左至右:本人、妻子、兒子、爺爺、母親、父親、表弟、表弟兒子、表弟妻,遲到的團圓年。
△ 2020年4月26日,武漢疫情清零的日子,這個零是多麼的來之不易啊!望著窗外的萬家燈火,讓我看到了希望之光,是的,今天的零就是希望的戰果,下一個零就是全國……
· END ·
▼
長按識別二維碼
關注風面微信號
不錯過優質內容
大連醫科大學藝術學院 轉載/發布
轉載來源:風面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