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Mina媽媽,在Mina 2歲時我開始給她英文啟蒙。半年多以後,她便已經可以用英文和我對話了。
本文由小花生網友@Mina媽媽 發布於小花生寫作計劃
之前在小花生網分享了我給Mina啟蒙的故事,受到不少朋友的關注,也希望我能夠分享更多經驗和方法,接下來我會陸續分享給大家。
作為一名打拼在魔都的在職媽媽,很多時候會感慨時間不夠用。
以我自己為例,每天早上7:30出門上班,回到家7:30左右開始吃晚飯,然後陪Mina玩耍1個半小時,9:30帶她洗漱,然後自己匆匆洗漱完畢,立馬進入哄睡流程:講故事、喝奶、陪睡,一天就這麼結束了。
另外,對Mina來說,英語啟蒙固然重要,但她的童年裡也不能只有英語啊,還有音樂、美術、中文、數學、樂高、運動等等太多內容要去體驗,周末還要出去遊玩,這些都得花費相應的時間。
正因為時間成了最寶貴的資源,在給Mina做英語啟蒙的過程中我走的也是「極簡主義」路線——在有限的時間裡使用最精簡的資源,絕不把簡單的事情複雜化。
所以如果你也和我面臨一樣的問題,那麼建議可以參考一下我的「極簡主義」英文啟蒙法。
其實我一開始給Mina啟蒙的時候也是有些茫然的,直到我看到某專家的一個總結,頓時醍醐灌頂:
1、心中有目標
2、腦中有理論
3、手上有資源
4、腳下有路線
個人覺得,實際上英文啟蒙能夠做好上面這四件事,就足夠了!
先來說說「心中有目標」。
你的目標決定了:你希望孩子今後的英文水平達到什麼樣的程度。
我個人總結了一下,其實讓孩子學習英文的目的歸納起來應該就是以下幾點吧:
1、溝通工具: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英語溝通能力
2、升學應試:小升初/中考/高考測試中取得好成績
3、開拓視野:了解不同國家文化,具備國際化視野
4、出國留學:更深層次的學術英文聽說讀寫聽力
如果你只希望孩子的英語考試成績足夠好,那麼只要跟著學校的英語教學路線走就行了:以上海為例,雖然現在公立小學從一年級就開始上英語課,但是和咱們當年本質上還是一樣,重讀寫和語法,忽視聽說,所以最終學的都是「聾啞英語」。
如果你希望孩子不僅僅學的是「聾啞英語」,還應該掌握更實用的「聽說」能力,那麼比較省力的方式就是讓孩子從小開始「習得」英語,聽力和口語能力在上學之前就得到了培養。
如果你希望孩子將來能夠出國留學,那還得讓孩子的閱讀水平和寫作水平儘量和英美孩子同步,也就是說除了《神奇校車》、《哈利波特》,還要多閱讀科普類的讀物,掌握更多的學術英文,並且還要更加注重孩子的寫作能力的訓練。英美國家大學生每周的閱讀量非常驚人,而且還要寫論文,因此學術閱讀和寫作能力非常重要!
總之,目標清晰,在育兒的道路上才不會患得患失,時刻把握主動權。
再來聊聊「腦中有理論」。先送給各位一句話:
「有道無術,術尚可求;有術無道,止於術。」
如果說育兒(英語啟蒙)是一場修行,那麼「手上有資源」就是修行中掌握的「術」,而「腦中有理論」就是修行中需要領悟的「道」。
如果只會不停地收集資源和乾貨,而不花點時間去思考啟蒙的原理,其實會很容易陷入信息爆炸時代的一個陷阱:因為這世界上可以使用的資源實在是太多了!所以很多時候父母們會感到茫然和焦慮。或者會時不時出現類似:「這個方法不管用怎麼辦?」,而疲於應對的局面。
相反,如果真正了解了源頭和根本,你會發現不論學習資源如何更新,培訓機構的課程標題如何多人眼球,其實:
萬變不離其宗。
我認為「二語習得」理論是每個家長都應該了解的啟蒙之「道」。首先要了解「習得」與「學得」的區別:有意識的的學習叫「學得」,「習得」是無意識的吸收,是一種隱性的學習。孩子的關注點在語言的「意思」,而不太關注語言結構和詞彙。這種潛移默化、興趣為主的方式更適合低齡兒童、效率更高。
下面就是我個人在給Mina啟蒙過程中總結出的幾個關鍵的二語習得原理:
1、可理解性輸入原則
2、足夠的輸入量原則
3、真實自然的語言交流環境
4、良好的情緒:低壓力/低焦慮
領悟了啟蒙之「道」,在使用資源的時候,才能更加從容理想、事半功倍。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學習原理也是在為自己節省時間成本。
再來說說「手中有資源」。其實現在的英文啟蒙資源最大的問題不是沒有好的資源,而是「資源過剩」。
市面上的英文啟蒙APP、在線課程、公眾號文章,還有一些知名的出版作者等等我實在數不過來
化繁為簡,其實總結一下就會發現,那些大咖們推薦的啟蒙方法,都離不開這3個套路:
1. 英文兒歌
2. 原版閱讀
2. 英文對話
所以我後來真正置頂的公眾號也就兩個,給Mina聽的英文兒歌系列也就是以Super Simple Songs為主,買繪本也不貪多,包括英文對話使用的書也就是那一本8000句;至於APP端的資源我幾乎沒怎麼用過。
其實只要你方法用對了,不管你具體使用的是哪首兒歌哪個繪本其實都不用過於糾結,條條大路通羅馬。
最後來說一說「腳下有路線」。下面是一個目前公認比較適合大部分中國學齡前孩子的英語啟蒙路線圖:
語感啟蒙:英文兒歌、指物訓練、英文動畫。
繪本閱讀:通過親子閱讀培養孩子對閱讀的興趣。
自然拼讀:當孩子有了一定的聽力積累,可以開始學習自然拼讀。
自主閱讀:自然拼讀也好,分級閱讀也好,都是為實現自主閱讀而服務的。
其實不少人很多時候感到茫然也是因為對自己目前所處的位置尚不清楚,所以有了這個路線圖,你就能對自己的孩子正處於哪個階段,下一個階段要做什麼瞭然於胸。
最後再總結一遍:
心中有目標
腦中有理論
手上有資源
腳下有路線
做到了以上四點,剩下的就是行動了。
我發現很多人看了太多文章、聽了太多的課,卻因為淺層的信息量太大反而抑制了行動。網盤裡面資源多的都快放不下了,但是真正的行動量又有多少呢?
有些道理太過樸素,樸素到很多人常常視而不見,例如:
堅持比方法更加重要。
點擊"閱讀原文"可與作者直接交流 ...
相關閱讀:
和你分享世界上先進的教育資源
周一:英文原版書開團
周二:真實教育實踐
周三:怎麼閱讀,怎麼學英語
周四:看世界,開視野
周末:新知、觀點 & 新書預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