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不夠用,極簡式英語啟蒙反而效果更好

2021-02-19 小花生網

我是Mina媽媽,在Mina 2歲時我開始給她英文啟蒙。半年多以後,她便已經可以用英文和我對話了。

本文由小花生網友@Mina媽媽 發布於小花生寫作計劃

之前在小花生網分享了我給Mina啟蒙的故事,受到不少朋友的關注,也希望我能夠分享更多經驗和方法,接下來我會陸續分享給大家。

作為一名打拼在魔都的在職媽媽,很多時候會感慨時間不夠用。

以我自己為例,每天早上7:30出門上班,回到家7:30左右開始吃晚飯,然後陪Mina玩耍1個半小時,9:30帶她洗漱,然後自己匆匆洗漱完畢,立馬進入哄睡流程:講故事、喝奶、陪睡,一天就這麼結束了。

另外,對Mina來說,英語啟蒙固然重要,但她的童年裡也不能只有英語啊,還有音樂、美術、中文、數學、樂高、運動等等太多內容要去體驗,周末還要出去遊玩,這些都得花費相應的時間。

正因為時間成了最寶貴的資源,在給Mina做英語啟蒙的過程中我走的也是「極簡主義」路線——在有限的時間裡使用最精簡的資源,絕不把簡單的事情複雜化。

所以如果你也和我面臨一樣的問題,那麼建議可以參考一下我的「極簡主義」英文啟蒙法。

其實我一開始給Mina啟蒙的時候也是有些茫然的,直到我看到某專家的一個總結,頓時醍醐灌頂:

1、心中有目標

2、腦中有理論

3、手上有資源

4、腳下有路線

個人覺得,實際上英文啟蒙能夠做好上面這四件事,就足夠了!

先來說說「心中有目標」。

你的目標決定了:你希望孩子今後的英文水平達到什麼樣的程度。

我個人總結了一下,其實讓孩子學習英文的目的歸納起來應該就是以下幾點吧:

1、溝通工具: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英語溝通能力

2、升學應試:小升初/中考/高考測試中取得好成績

3、開拓視野:了解不同國家文化,具備國際化視野

4、出國留學:更深層次的學術英文聽說讀寫聽力

如果你只希望孩子的英語考試成績足夠好,那麼只要跟著學校的英語教學路線走就行了:以上海為例,雖然現在公立小學從一年級就開始上英語課,但是和咱們當年本質上還是一樣,重讀寫和語法,忽視聽說,所以最終學的都是「聾啞英語」。

如果你希望孩子不僅僅學的是「聾啞英語」,還應該掌握更實用的「聽說」能力,那麼比較省力的方式就是讓孩子從小開始「習得」英語,聽力和口語能力在上學之前就得到了培養。

如果你希望孩子將來能夠出國留學,那還得讓孩子的閱讀水平和寫作水平儘量和英美孩子同步,也就是說除了《神奇校車》、《哈利波特》,還要多閱讀科普類的讀物,掌握更多的學術英文,並且還要更加注重孩子的寫作能力的訓練。英美國家大學生每周的閱讀量非常驚人,而且還要寫論文,因此學術閱讀和寫作能力非常重要!

總之,目標清晰,在育兒的道路上才不會患得患失,時刻把握主動權。

再來聊聊「腦中有理論」。先送給各位一句話:

「有道無術,術尚可求;有術無道,止於術。」 

如果說育兒(英語啟蒙)是一場修行,那麼「手上有資源」就是修行中掌握的「術」,而「腦中有理論」就是修行中需要領悟的「道」。

如果只會不停地收集資源和乾貨,而不花點時間去思考啟蒙的原理,其實會很容易陷入信息爆炸時代的一個陷阱:因為這世界上可以使用的資源實在是太多了!所以很多時候父母們會感到茫然和焦慮。或者會時不時出現類似:「這個方法不管用怎麼辦?」,而疲於應對的局面。

相反,如果真正了解了源頭和根本,你會發現不論學習資源如何更新,培訓機構的課程標題如何多人眼球,其實:

萬變不離其宗。

我認為「二語習得」理論是每個家長都應該了解的啟蒙之「道」。首先要了解「習得」與「學得」的區別:有意識的的學習叫「學得」,「習得」是無意識的吸收,是一種隱性的學習。孩子的關注點在語言的「意思」,而不太關注語言結構和詞彙。這種潛移默化、興趣為主的方式更適合低齡兒童、效率更高。

下面就是我個人在給Mina啟蒙過程中總結出的幾個關鍵的二語習得原理:

1、可理解性輸入原則

2、足夠的輸入量原則

3、真實自然的語言交流環境

4、良好的情緒:低壓力/低焦慮

領悟了啟蒙之「道」,在使用資源的時候,才能更加從容理想、事半功倍。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學習原理也是在為自己節省時間成本。

再來說說「手中有資源」。其實現在的英文啟蒙資源最大的問題不是沒有好的資源,而是「資源過剩」。

市面上的英文啟蒙APP、在線課程、公眾號文章,還有一些知名的出版作者等等我實在數不過來 

化繁為簡,其實總結一下就會發現,那些大咖們推薦的啟蒙方法,都離不開這3個套路:

1. 英文兒歌

2. 原版閱讀

2. 英文對話

所以我後來真正置頂的公眾號也就兩個,給Mina聽的英文兒歌系列也就是以Super Simple Songs為主,買繪本也不貪多,包括英文對話使用的書也就是那一本8000句;至於APP端的資源我幾乎沒怎麼用過。

其實只要你方法用對了,不管你具體使用的是哪首兒歌哪個繪本其實都不用過於糾結,條條大路通羅馬。

最後來說一說「腳下有路線」。下面是一個目前公認比較適合大部分中國學齡前孩子的英語啟蒙路線圖:

語感啟蒙:英文兒歌、指物訓練、英文動畫。

繪本閱讀:通過親子閱讀培養孩子對閱讀的興趣。

自然拼讀:當孩子有了一定的聽力積累,可以開始學習自然拼讀。

自主閱讀:自然拼讀也好,分級閱讀也好,都是為實現自主閱讀而服務的。

其實不少人很多時候感到茫然也是因為對自己目前所處的位置尚不清楚,所以有了這個路線圖,你就能對自己的孩子正處於哪個階段,下一個階段要做什麼瞭然於胸。

最後再總結一遍:

心中有目標

腦中有理論

手上有資源

腳下有路線

做到了以上四點,剩下的就是行動了。

我發現很多人看了太多文章、聽了太多的課,卻因為淺層的信息量太大反而抑制了行動。網盤裡面資源多的都快放不下了,但是真正的行動量又有多少呢?

有些道理太過樸素,樸素到很多人常常視而不見,例如:

堅持比方法更加重要。

點擊"閱讀原文"可與作者直接交流 ... 


相關閱讀:

和你分享世界上先進的教育資源

周一:英文原版書開團

周二:真實教育實踐

周三:怎麼閱讀,怎麼學英語

周四:看世界,開視野

周末:新知、觀點 & 新書預告

相關焦點

  • 掌握寶寶英語啟蒙「4個避免」,讓磨耳朵、講繪本的效果明顯提升
    關於寶寶的英語啟蒙,你一定聽到過這些說法:0-3歲是語言啟蒙的黃金期,過了就學不好英語了!學英語就要像母語那樣全英文的浸潤式環境,不能說中文,要No Chinese!隨時把英語播放著,家裡放、車裡放……這叫磨耳朵!選書要選自然拼讀的,孩子進步大!那麼,對於這些「經驗」,你有沒有覺得焦慮呢?
  • 嘰裡呱啦專注研發趣味英語啟蒙課程 讓孩子喜歡英語
    幼少兒英語學習一直是家庭教育中讓家長們很頭疼的一件事情,家長們都知道學習英語要從少兒抓起,但畢竟能力有限,家長們在教育過程中難免會出現各種難題,如果想讓孩子得到更加有效、普惠、專業的英語啟蒙教育,選擇短時高頻、專業研發的線上英語啟蒙課的效果會更好。
  • 孩子不喜歡啟蒙英語?家長掌握這三種方法後,迷上英語停不下來!
    相信很多家長已經對網絡上很多流行的英語啟蒙方法都耳熟能詳了,但是付諸實踐時,卻感覺沒有什麼效果,久而久之就會對啟蒙這件事情失去信心。這個理論就是在證明,人類學習一門語言需要在自己可理解的基礎上進行,才能達到掌握這門語言的效果。所以在進行啟蒙的過程中,需要輸入一些幼兒可理解的內容。
  • 為什麼不推薦用手機平板APP上的英語課程做英語啟蒙?
    我對她說:看起來差不多,都是母語式英語,大量聆聽呀磨耳朵呀等等。但是,但是,千萬別被迷惑了,千萬別被耽誤了孩子的語言敏感期。因為孩子語言敏感期很重要很寶貴,也很快就過去了。錯誤的英語啟蒙,很快就會把孩子的時間消耗了,敏感期就耗盡了。
  • 學渣媽媽如何給孩子做英語啟蒙?如何選擇英文啟蒙課本?
    導讀:隨著全球化的發展不斷的深入,以前英語只能算是一門不常用的外語,但現在英語已經成為了每個人都需要配備的一個語言技能。最近這幾年,父母們也掀起了一陣陣讓孩子學習英語的熱潮,遠遠超過了鋼琴、舞蹈等等的興趣課程。
  • 幼兒英語啟蒙,看這2部啟蒙英語動畫片就夠了!
    二娃兩歲後我就琢磨著英語啟蒙,想著能省了培訓班的錢不也是全職帶娃創造的價值?太小的孩子開始用書來啟蒙英語不太現實,看一頁就跑了。所以總結了眾多大咖們的理論和自己陪娃的觀察後覺得幼兒英語啟蒙還是要從兒歌和動畫片起步。(啟蒙英語兒歌就SSS不用費心了!)然後我就開始收集英語啟蒙動畫片。
  • 寶貝的英語啟蒙你做對了嗎?告別「啞巴英語」,三步走方針很重要
    很多家長都疑惑,孩子的英語啟蒙是不是開始越早就越好,孩子的聽說運用能力到底哪個更重要?正是因為很多事情不明白,所以不少家長沒少費功夫,金錢也沒少花,可效果卻是真不好。真正好的英語啟蒙,家長要努力的方向應該在這裡。
  • 大思英語的新式課程,能有怎麼樣的啟蒙學習效果呢?
    國內少兒英語啟蒙APP大思英語獨創母語式教學法,以科學的課程設計,採用先聽後說,有效輸入的學習理念,為兒童創造英語母語環境,讓學習的孩子如同母語國家的孩子一樣,不知不覺就聽懂英語。   能聽懂英語的重要性想必愛追劇朋友們最清楚了,想認真看劇的畫面內容但又不想盯著字幕看,看著字幕畫面又跳過了,著實讓人頭疼。
  • 嘰裡呱啦:英語啟蒙要給孩子創造母語式學習環境
    他們之所以能掌握雙語,是因為他們生活在一個母語式的語言環境。因此想要給孩子提供好的英語啟蒙教育,最好給孩子創造母語式的英語學習環境。現在網際網路教育逐漸成熟,如國內起步較早的英語啟蒙品牌嘰裡呱啦,採用「真人外教+動畫」的AI互動課教學形式,在課程裡再現孩子的日常生活情景,並加入許多有趣的互動環節,讓孩子沉浸在母語式的英語環境中。
  • 英語啟蒙,有志同道合的人,就不孤單
    父女倆什麼衣物也不帶,就上了火車去了秦皇島,2天過後才回來。小詩回來時的樣子,我簡直不認識。瞬間從乾淨整潔的都市娃,變成了泛著高原紅的山區娃。再來說說,帶孩子學英語這件更讓人頭疼的事。孩子爸既不支持也不反對。有一段時間,工作特別忙,經常要很晚才能下班。
  • 英語啟蒙:TPR教學法的正確打開方式
    這是【軟實力英語】分享的第849篇原創文章。家庭教育是一個綜合性工程,主要包括品德教育、藝術健身、國學啟蒙、英語啟蒙、數學啟蒙、生涯規劃、時間管理、自我管理等方面,應該說,其中的如何一個項目,都包含有廣泛的內容,足夠我們窮其一生去研究,去感悟。
  • 為什麼ABCmouse騰訊開心鼠英語,只能做"教輔"?|啟蒙英語|英語啟蒙...
    App,適合作為英語啟蒙的輔助材料來使用,而不是主體學習產品。ABCmouse是來自美國的兒童在線啟蒙品牌,主打沉浸式教育方式。2018年4月,騰訊與美國Age of Learning合作,推動英語學習應用程式ABCmouse在中國落地,並針對3-8歲中國孩子的學習特點進行了本土化研發。今年5月,"騰訊ABCmouse"品牌升級,正式有了自己的中文名——騰訊開心鼠英語。
  • 開箱測評|適合英語啟蒙的點讀筆神器,升級wifi版後,更好用了嗎?
    可能有的小夥伴沒有辦法有很充足的時間把視頻看完,我就給大家總結一份文字版....滿媽為什麼如此重視英語啟蒙? 講真,我並不是那種特別雞血的媽媽,相比啟蒙教育,我更注重對滿滿身心、能力、性情全面發展。但對英語,我真是未雨綢繆,動手很早。
  • 張麥兜說4-6歲英語啟蒙路線及關鍵點
    「0-3歲英語啟蒙路線及關鍵點」文章中提到,根據母語式英語啟蒙過程中的不同側重,大體可以劃分三個階段,今天討論下第二階段,4-6歲階段,啟蒙平衡階段。為什麼說是啟蒙平衡階段,主要是要在做好耳詞量持續增長的基礎上,推動說的輸出,以及讀、寫的起步;即繼續輸入,鼓勵輸出,平衡進行。
  • 浸潤式英語啟蒙第7天
    英語啟蒙基礎常識:有的家長滿月就開始英語啟蒙,雖然從科學角度講,滿月啟蒙是完全可以的,孩子同時接受英語和漢語的輸入,當然可以達到雙母語效果。但是,一個新生命的到來,首先最需要的是「愛」。充滿安全感的滿滿愛。英語並不能比漢語傳遞更多的愛。所以還是先緩緩,等孩子6個月後,再開始啟蒙吧。
  • 嘰裡呱啦五周年全國巡展,浸潤式英語啟蒙見證用戶成長驚喜
    圓滾滾的身材,超萌的表情,地道的英語,這隻叫「呱呱」的綠色鸚鵡今年五歲啦!成立於2014年,0-8歲在線兒童英語啟蒙App嘰裡呱啦已伴隨3000萬用戶成長。明星老師大顯身手,「浸潤式」英語啟蒙從線上走到線下嘰裡呱啦聖誕派對的現場被布置成一個溫馨的聖誕小屋,除了聖誕許願樹、聖誕老人和麋鹿彩燈等元素,聖誕小屋更是復刻般還原了嘰裡呱啦App裡主人公「呱呱、包子、饅頭」的家。嘰裡呱啦的明星老師們空降「故事屋」,將嘰裡呱啦一貫堅持的「浸潤式」英語啟蒙方式帶到線下,為來到現場的小呱寶帶來許多精彩的英文繪本故事。
  • 給寶寶做英語啟蒙,避開2個「明顯誤區」,啟矇事半功倍又輕鬆
    我有個同事霞姐更是誇張,她信奉孩子要從小教,越早開始學,學得更好、學得更快、學得更多,因此孩子在娘胎裡就給孩子聽英語胎教音樂。現在有的家長就是像霞姐這樣過於焦慮,盲目地給孩子做一些沒有用的英語啟蒙,因而走入了一些「誤區」,結果錢也花了、勁也使了,效果卻並不理想。
  • 孩子英語啟蒙做到這3點,節省時間十幾年
    雖然我們賽思特不做幼兒英語培訓這塊,但我們的英語教練經常遇到學員諮詢孩子英語啟蒙的問題,這些問題基本圍繞選什麼培訓機構,要不要上雙語幼兒園,用什麼APP、買什麼英語繪本。其實麥浪老師想說的是這些根本不是重點。在上一篇《孩子家長注意!
  • 幼兒宅居怎麼打發時間?英語啟蒙在家就能做!
    幼兒專注力時間短,應該讓孩子在專注的有限時間裡有高質量的輸入,而繪本閱讀的模式對於語言積累十分重要。眼下,社會各界都緊張投入到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不少人都響應政府、專家的號召,儘量少出門。對於低齡孩子的家長來說,其實可以利用這段時間,在家對孩子進行英語啟蒙。
  • 幼兒英語啟蒙用什麼好,嘰裡呱啦帶來一站式0-8歲英語啟蒙
    目前,嘰裡呱啦已經為全國2600多個市縣鄉鎮的4000多萬孩子和家庭提供了優質普惠的英語啟蒙教育。嘰裡呱啦之所以能夠在幼兒英語啟蒙行業中脫穎而出,取勝於始終保持著自身對課程質量的嚴格要求,對孩子未來的認真和負責,以及對教育事業的敬畏與熱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