弦樂四重奏才是最經典的室內樂組合

2021-12-10 X音樂實驗室

今天要介紹一些值得聽的弦樂四重奏,這種小巧的,精緻的室內樂,由兩把小提琴,一把中提琴,一把大提琴組成,相信大家都不陌生。

就是這種經典的演奏組合,在許多場合我們都能見到。比如婚禮、宴會、某些商場開業、會展之類的。

其實在17世紀就有作曲家開始寫弦樂四重奏了,但是真正發展起來,是在18世紀。從巴洛克時期到古典主義時期過渡的時候,需要有一種體裁,既能表現復調音樂,又能展現主調音樂的特點,弦樂四重奏就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弦樂四重奏的最終演奏形式確立,還是海頓的功勞。海頓從1760—1802年這四十二年間,共創作了84首弦樂四重奏作品。

在弦樂四重奏中,通常第一小提琴擔任高音聲部,依次往低音走是第二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這樣的組合所能涵蓋的音域比較廣,且非常靈活,視覺上也給人典雅的感覺,所以影視作品中也經常會出現弦樂四重奏。

對於作曲家來說,創作弦樂四重奏可以作為交響樂的基礎,尤其是古典風格的作曲家,寫四重奏更是他們必備技能。

所以我們會發現四重奏寫得比較好的,大部分是古典主義作曲技術很紮實的音樂家,比如海頓、莫扎特、貝多芬、舒伯特、勃拉姆斯、孟德爾頌等等。

下面我們介紹一些四重奏寫得很好的音樂家,以及他們的作品。也許我選的不是你最喜歡的,我只是推薦我所聽過的,受到篇幅限制也不能全列出來。

還是從海頓說起,既然海頓寫了那麼多的四重奏作品,後面的音樂家也都遵從了他的格式來寫,那他一定很秀嘍!

海頓的第76號作品第4首,弦樂四重奏被取名為《日出》。因為第一樂章開頭旋律從低到高,音樂也從輕柔到歡快,就像太陽慢慢升起。這是海頓極具特色的作品之一。

海頓的四重奏寫了那麼多,有代表性的也很多,比如他的第76號作品第3首,被命名為《皇帝》四重奏,德國國歌就採用的這首曲子的旋律。

海頓除了自己作品多,還算是古典主義音樂的導師,另外兩位古典主義的音樂家莫扎特和貝多芬,都曾經跟隨他學習作曲。下面就說說莫扎特的弦樂四重奏。

莫扎特一共寫了23首弦樂四重奏作品。莫扎特對弦樂的應用可以說是出神入化,在他的弦樂四重奏中有六首是獻給海頓的,這六首都非常經典,分別是:K.387,421,428,464,465,458。

莫扎特的弦樂作品中,比四重奏更精彩的應該是弦樂五重奏,K.515和K.516堪稱是一對優秀的姐妹篇,一首歡快一首憂傷。

緊隨莫扎特之後的貝多芬,不僅學到了海頓的本領,還把四重奏推向了一個新的高峰。貝多芬的四重奏開創了更高的境界。這也許是後面的作曲家不願意再寫四重奏的原因,因為貝多芬太難超越了。

貝多芬對弦樂四重奏這一音樂形式情有獨鍾,他會反覆修改曾經完成的四重奏作品,並且他最後的完成作品,即Op.135,也是在他離世前幾個月完成的。不過也有12年的時間中他沒有寫四重奏。

他的四重奏作品和他交響樂作品發展很相似,早期、中期、晚期,作品長度是遞增的。尤其是到了晚期的作品,他已經擺脫了樂章的限制,越寫越長了。

下面我們聽一首《F大調第七弦樂四重奏Op.59,No.1》:

上面這首是貝多芬的四重奏中的中期作品,因俄羅斯駐維也納大使安德烈亞斯·拉茲莫夫斯基伯爵的委託,創作於1806年。套曲一共有三首,我們聽到的是第一首。

貝多芬的頭號大粉絲舒伯特所寫的四重奏,噢!My!God!也太好聽了吧!舒伯特的基本功毋庸置疑,創作速度也是飛快,再加上他的音樂中更多一些輕鬆和俏皮,讓觀眾有更多想像空間。

舒伯特的弦樂四重奏作品中最著名的一首應該是《死神與少女》,這是根據他20歲時所寫的一首歌曲發展出來的,主題用在了四重奏的第二樂章。

這首四重奏經常出現,第一樂章層層疊疊的下行音階動機也頗有幾分貝多芬的影子。總之是一首聽起來很過癮的曲子。我們可以來聽一下:

舒伯特的音樂總給人更輕鬆的感覺,而他的音樂既有古典主義的精準,又有浪漫主義的發散。

舒伯特是騎在古典主義和浪漫主義的欄杆上的,在他之後古典音樂徹底進入了浪漫主義時期,不過我們不能用時間來給音樂風格做劃分,每個音樂家都有自己獨特的風格,勃拉姆斯就堅持認為自己是貝多芬的接班人。

勃拉姆斯是一位生活在浪漫主義時期,卻堅持古典主義創作方式的音樂家。他對貝多芬非常崇拜,因此他寫的音樂也面朝貝多芬。

勃拉姆斯應該是個對自己要求極高的人,他創作交響曲比較晚,一直在打磨自己的創作技巧。弦樂四重奏也在向貝多芬看齊,第一、第二號作品都比較深沉憂鬱。

第三號四重奏則相對歡快明亮,下面聽一下勃拉姆斯的《第三號弦樂四重奏》:

勃拉姆斯被稱為最後一個古典主義音樂家,同時又是3B的一員,可見他作品的質量是很高的。

有一位音樂家和勃拉姆斯有著很多聯繫,他們都寫過一組民族小曲兒,勃拉姆斯還算是他的領路人。但他不是古典主義的代表,而是民族樂派的代表。這就是捷克作曲家德沃夏克,雖然有許多音樂家的四重奏寫的比他還整齊,還著名,但是德沃夏克用他自己的風格告訴我們四重奏有更寬的路。

最後要介紹的這位音樂家是德沃夏克。德沃夏克以他的《第九交響曲》而被全世界樂迷認識。一組民族風的《斯拉夫舞曲》也是存在感很高的小曲兒。但是他的弦樂四重奏,真的非常好聽。

或許他的四重奏沒有前面幾位那麼緊湊,但是每一首都有很棒的旋律,讓人感覺更自由。

德沃夏克的弦樂四重奏中最著名的一首是《美國》,對了,又是美國!是四重奏的第十二號。下面來聽一下這個美國吧:

竟然有一種鄉土氣息撲面而來。講真,我覺得德沃夏克《第一號弦樂四重奏》比這首好聽多了,大家也可以去找來聽一下。

今天的推薦就先寫到這裡,雖然才寫了六位音樂家,但是篇幅有限就不繼續了。當然還有很多優秀的音樂家和作品沒寫到,其實德彪西、拉威爾、鮑羅丁的四重奏都很有特點,只是他們已經不局限在古典主義那種整齊的框架下了,再就是他們的四重奏作品並不是很多,希望能借這篇文章讓大家了解到這種題材的經典,並挖掘出更多好聽的曲子。

相關焦點

  • 這才是弦樂四重奏的正確打開方式!
    (四重奏/圖片來自網絡) 弦樂四重奏(String Quartet),顧名思義,就是「由四把弦樂器組合而成的室內樂形式弦樂四重奏作為目前最常見最受歡迎的室內樂類型,包含兩把小提琴、一把中提琴以及一把大提琴。 與交響樂不同,室內樂總是啟發聽眾通過聆聽舞臺上幾位演奏家的「對話」,找尋內心的聲音。它跟觀眾的交流更為密切並且距離更近。「弦樂四重奏之父」海頓將四重奏比擬為4個人促膝長談,饒有興味。
  • 弦樂四重奏(String Quartet)
    「小提琴課堂」提供中國音樂家協會、中央音樂學院、中國音樂學院等考級機構考級課程精講視頻以及鈴木小提琴教材、小提琴初級練習曲等演奏基礎等課程精講視頻。點擊左下角「閱讀原文」即可進入相關頁面,了解更多內容。 弦樂四重奏(String Quartet),顧名思義,就是"由四把弦樂器組合而成的室內樂形式".它包含兩把小提琴、一把中提琴以及一把大提琴,是目前最主要和最受歡迎的室內樂類型。
  • 【音樂百科】弦樂四重奏(String Quartet)簡介
  • 西班牙聖保羅弦樂四重奏音樂會!
    弦樂四重奏(String Quartet),顧名思義,就是「由四把弦樂器組合而成的室內樂形式
  • 5分鐘讀懂弦樂四重奏
    弦樂四重奏的「標配」——2把小提琴+1把中提琴+1把大提琴,四件弦樂器融合成了最和諧、完美的音色。因此,電影《鐵達尼號》畫面中的樂隊(2小提+1大提+1低音提琴)其實還算不上通常意義上的「弦樂四重奏」。 為什麼一定是這4件樂器呢?我們來想像一下它們的音域和音色就懂了:當輕盈纖細的小提琴、甜美甘醇的中提琴、渾厚低沉的大提琴組合在一起之後,在整體音域的平衡偏向中低音時,孤軍奮戰的小提琴難免會顯得單薄。
  • 這些弦樂四重奏,你必須珍藏一生
    弦樂四重奏是古典主義時期最重要的室內樂形式,也是室內樂中經典的組合。
  • 沙龍預告|12.12 在貝多芬時代的音樂沙龍中,聽貝多芬弦樂四重奏.
    「琥珀四重奏,卓越的組合」——指揮大師 洛林·馬澤爾「他們是當今國際室內樂的引領者之一」—— 國際室內樂大師 Güter Pichler「令人幸福的演奏藝術」——  奧地利著名樂譜人C. Grubauer 上奧地利州報· 優雅環境:在畫作、雕塑等藝術品環繞的藝術空間中,近距離欣賞國際水準弦樂四重奏音樂會,完美怒復刻貝多芬時代歐洲音樂沙龍氛圍。
  • 是什麼樣的音樂令「海邊的卡夫卡」沉迷 | 貝多芬多種組合室內樂導賞
    如果說弦樂四重奏是室內樂中的熱門,那弦樂三重奏則顯得較為冷僻了。雖然只有三把樂器,卻能有不少組合:兩把小提琴與一把大提琴,或者兩把小提琴加一把中提琴。當然,我們目前常見的組合大多為一把小提琴、一把中提琴、一把大提琴的標配,而三件弦樂器組成的重奏正是發端於文藝復興和巴洛克時期大量的為「三把維奧爾琴(古提琴)」而作的奏鳴曲作品。
  • 世界一流的頂尖重奏藝術 | 西班牙皇室的弦樂四重奏
    由四把弦樂器組合而成的室內樂形式」。它包含兩把小提琴、一把中提琴以及一把大提琴,是目前最主要和最受歡迎的室內樂類型。弦樂四重奏由於在音色上相近以及結構上的嚴謹,對弦樂演奏家來說都是非常嚴苛的考驗,而透過精湛的演奏技巧與完美的合奏默契更能表現出音樂本身豐富的內涵。
  • 弦樂四重奏排練需注意的問題
    弦樂四重奏是現代室內樂中最經典的組合形式。
  • Strings弦樂四重奏,「四「海一家,不亦」樂」乎!
    它最初僅限於家庭、沙龍範圍,是貴族雅士自娛自樂的音樂形式,隨後在歷史的流變中,它從貴族庭院走向世俗舞臺,發展成一種表達人類情感最深刻、最細緻的重要器樂體裁。海頓經過數十年對弦樂四重奏這一曲式的創作,逐漸確立了其基本創作技巧以及四樂章的整體構架。
  • 【音樂百科】阿瑪迪斯弦樂四重奏團(Amadeus Quartet)
    阿瑪迪斯弦樂四重奏團(Amadeus Quartet)是二十世紀最偉大的四重奏團之一。該四重奏團於1947年在英國成立,由三位因為二戰流亡到英國的維也納音樂家——小提琴家Norbert Brainin、Siegmund Nissel,中提琴家Peter Schidlof與英國大提琴家Martin Lovett組成。阿瑪迪斯弦樂四重奏團以擅長演奏維也納樂派,如莫扎特、海頓、貝多芬、舒伯特的作品聞名於世,幾乎成為此類作品演奏的典範。英國作曲家布裡頓曾將其第三號弦樂四重奏題獻給該團。
  • 明晚精彩 | 聆聽人魚公主的弦樂四重奏,仿佛置身於萊茵河畔
    弦樂四重奏由第一小提琴、第二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組成,是古典主義時期最重要的室內樂形式,也是室內樂中最理想、最融洽、最經典的組合,雖然在這種組合中找不到交響樂般龐大的氣勢
  • 劇院小科普 | 在室內演就叫室內樂嗎?
    不擅長獨奏的人才去搞室內樂嗎?能不能推薦些經典版本?這篇 乾貨文 滿足你! 種類多如牛毛,搭配千變萬化 基本上來說,能在一個大客廳內演奏的都算「室內樂」,因此,奏鳴曲通常也被歸為「室內樂」,但普遍情況下我們更常將其稱作「某某演奏家的獨奏會」。重奏是「室內樂」中最重頭的部分,甚至我們通常語境下的「室內樂」就等同於「重奏」。
  • 世界著名的弦樂四重奏組合,誰是你心中的TOP1
    1761年,海頓為艾斯特哈齊親王(Esterházy)在匈牙利的宮廷音樂廳花了大量的精力寫作室內樂,所寫的弦樂四重奏超過了75首。海頓確定了弦樂四重奏的模式,使弦樂四重奏成為音樂家公認最理想的室內樂形式。
  • 室內樂就是室內演奏的音樂?1分鐘帶你讀懂室內樂
    而在所有的室內樂重奏中,弦樂四重奏(String Quartet)是最重要也是最具代表性的重奏形式。這是由於它具有最多樣化的演奏技巧,最豐富的表現力,最擅長於旋律的歌唱性,同時又有寬廣的音域、音區和音色的對比。
  • 『半價導購』"新"朱麗亞弦樂四重奏演繹69載傳奇之音
    2010年底,華裔小提琴家林以信以不到三十二歲之齡接下了有美國室內樂天團之稱的朱麗亞弦樂四重奏第一小提琴手的位置,這個消息不僅震撼了國際樂壇也震撼了華人世界
  • 弦樂四重奏:其實很「親切」,就像一部走心的溫情故事片
    弦樂四重奏的「標配」——2把小提琴+1把中提琴+1把大提琴,四件弦樂器融合成了最和諧、完美的音色。為什麼一定是這4件樂器呢?弦樂四重奏的表演有一個特點,那就是從來都沒有指揮,全部依靠小夥伴們互相聽、互相看、互相感受。因此,弦樂四重奏的四個人通常要麼同校同學、師生組合,要麼是在同個大型樂團工作,要麼甚至是一家人。所以說,這樣的表演,怎麼會沒有默契呢?
  • 爆笑演繹莫扎特,這個「網紅」弦樂四重奏不得了
    他們就是傳說中的古典搞笑天團莫扎特弦樂四劍客(MozART Group)!他們擁有諸多頭銜,全球最受追捧的弦樂四重奏天團全世界坐擁千萬粉絲Youtube視頻點擊量過億國內各大視頻網站點擊量過千萬的超級「網紅」四重奏那麼說到弦樂四重奏,顧名思義就是兩把小提、一把中提、一把大提的組合。
  • 室內樂,如此優雅
    Burney)在李氏百科全書(Rees's Cyclopaedia)中對室內樂作了以下的解釋:音樂作曲為了小型演奏室、小的樂隊、少數的聽眾,與在教堂或戲院中演奏的曲子與演出形式有別。  近代對室內樂的定義與範圍似乎較為狹窄,它將所有大型樂隊(管弦樂或管樂)、合唱、樂器與聲樂的組合、聲樂獨唱、任何樂器獨奏(如鋼琴獨奏、長笛獨奏、小提琴獨奏等)都排除在室內樂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