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好萊塢大片《鐵達尼號》,在中國可謂是家喻戶曉。但很少有人知道,原來在這艘穿上,還有6名中國人,而且他們的形象在過去100年間,一直處於被黑化的狀態。
所以,看完紀錄片,你就知道真實的「泰坦尼克」號上,不但有悽美的愛情故事,還藏著醜陋的種族主義歧視。
當時,「泰坦尼克」號是一流的超級豪華巨輪,上面怎麼會有中國人?
原因很簡單,他們不是乘客,而是船上燒鍋爐的工人,登記名字是:FangLang、LeeBing、AliLam、ChangChip、ChoongFoo、LeeLing、LingLee和LenLam。只能查到3個中文名:鍾捷、李炳、炳新。
為了節省成本,當時船務公司喜歡招華人船員,他們只有一張船票,票價56英鎊9先令11便士,可供8人使用,三等艙,工資只有同樣工作的白人船員的五分之一。
1997年版的電影《鐵達尼號》上,原本有華人的鏡頭,後期製作時剪去了。2012年「鐵達尼號」海難百年,3D增補版上映,這鏡頭又被恢復了。
2012年增補版《鐵達尼號》,原先被剪掉的華人鏡頭又回來了。
他們經歷的事,也很簡單:1912年4月14日,「泰坦尼克」號首次航行就撞到海中冰山,2小時40分鐘後沉沒,1502人葬身海底,705人生還,其中就有他們。
原來,「泰坦尼克」號屬於白星公司,註冊為「英國皇家郵輪」,但這家公司實際掌控者是美國摩根財團掌門人 J.P.摩根。另外,美國大西洋沿岸的旅遊業老闆們,也對美國報紙大罵英國人不負責任不滿,因為他們很希望英國遊客來,不希望營造英國輪船公司不負責任的形象。
於是,英美媒體三百六十度大轉彎,開始了大合唱,吹起「盎格魯·薩克遜人」的「騎士精神」和「紳士風度」來了。但這種吹噓要使人相信,必須要有個「反面教材」或者參照物。
在當時,種族主義盛行。在英國和美國「鄙視鏈」上的外人不少:黑人、愛爾蘭人、義大利人、中國人等。這就變味成了國家實力的PK。
用黑人當替罪羊,英美早有傳統。「泰坦尼克」號上,確實有個黑人,但不幸的是,他死於海難。羅根·馬歇爾1912年6月出版的《鐵達尼號沉沒》中稱:這個黑人搶奪首席電報員的救生衣,結果被副電報員布萊特擊斃了。
搶救生衣的事確實有,但被搶的人最初說搶他救生衣的是個白人。所以,可以看出後來的說法,此事完全是杜撰。
當時,義大利人也常被「黑」。於是,《紐約時報》報導稱:三等艙乘客們瘋狂撲進救生艇,其中三個義大利人被船副用槍擊斃。在美國參議員聽證會上,「泰坦尼克」號五副諾維說:義大利人「眼裡全冒出兇狠的光,像群野獸」,「時刻準備從那裡躍進救生艇」。
義大利畢竟也是當時的列強之一。於是,當時的義大利駐美大使古薩尼和使館法律處職員溫森佐找到了這個五副。這個五副後來改口,說他是猜的,當時情況慌亂,根本看不出來。
所以,選來選去,只剩下中國人了。更何況,8個中國人,居然能活下6個,這比例也實在太高了。
再來說說他們是怎麼逃出來的。
在當時,船隻出事後,船員們先通知了一等艙的富貴者,引發了那場後來隱瞞的慌亂。但坐三等艙的人們並不知道船要沉沒,就算知道,他們也逃不出,因為艙門被鎖住。
後來,艙門被打開了,三等艙的人們蜂擁而出。但在這時,很多救生艇已經放下水了。剩下的還有一些,但不允許他們上。就在這時,其中5個中國人發現船的甲板上,有一條破了的小船,驚恐亂奔的人們根本沒想到它也能用來求生。
這5名中國人齊心協力,將這條實際上沒法救命的小船拋入大海,再跳下海,浸在水中,抱著這條船,在海裡載沉載浮,幸好後來遇到了救生艇,被人救起;另一個中國人落水時,正巧身邊有塊門板,他牢牢抱著,也遇到了救生艇,因此得救。
英國小哥的紀錄片,證實了他們當年是如何逃生的。
他們最後一批被放上甲板,又不讓上救生艇,還能奇蹟般生還,有三個原因:運氣好,碰巧看到一艘破了的小船;中華民族向來有遇險時鎮定冷靜、靈活機變、危難中相互扶持的傳統,這時候就發揮出來了。
最後一個原因相當諷刺,最早被給予逃生機會的那些人,主要是英國和美國人,過於慌亂,救生艇很多人還沒坐滿,就匆匆放下水去,反而使他們獲救時,得到了位子。要是救生艇當時全是滿的,他們遇上了也等於沒遇上。
他們因歧視差點送命,雖然大難不死,這家輪船公司仍欠他們一個公道。
直到這幾年,文頭提到的那位英國小哥拍這部紀錄片,才還原真相,還給他們一個公道!
「他們遭受這樣的待遇的後果就是,總是害怕被發現,被驅逐出境,」瓊斯說。 「方郎似乎從來沒有覺得足夠安全可以講述自己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