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太多甜食小心得糖尿病!」類似的話在生活中不絕於耳,許多人因懼怕患糖尿病把誘人的甜食拒之門外,喪失了許多「甜蜜」的樂趣。
糖尿病是一種全球性的流行性疾病,隨著經濟生活的高速發展,其患病率急劇增高,現已成為世界上威脅人類健康的第三大殺手。
其實,高血糖本身並不可怕,真正可怕的是糖尿病所致的各種併發症。所以,在生活中應多加監測自己的血糖。
那麼,問題來了——正常的血糖值是多少呢?超過多少算是糖尿病呢?有哪些是糖尿病的高危人群呢?
測血糖的血分為指尖血和靜脈血,其中以靜脈血的血糖值更為準確。測量數據有2個,分別是空腹血糖以及餐後2小時的血糖。
正常的血糖值是多少?
人體的血糖值很容易受到飲食、疾病、輸液或應激反應等因素的影響,因此在第一次測算發現血糖超標時,應該注意排除這些影響。
高危人群有哪些?就糖尿病而言,越早發現血糖升高,越早進行幹預和治療,其調控的效果就會越好,發生併發症的機率也會相應降低。
以下這4類人群需特別注意血糖:
1、40歲以上的人;
2、超重或肥胖,有不良生活方式的人群;
3、有2型糖尿病家族史以及高血壓、血脂異常人群;
4、長期接受抗精神病、抗抑鬱和他汀類藥物治療的患者。
溫馨提示妊娠期女性受激素波動的影響很可能出現妊娠糖尿病,一般建議女性在懷孕24~27周時進行「糖篩查」,即口服50克葡萄糖1小時後測算血糖。
糖尿病患者應該如何監測血糖呢?
每天血糖監測的頻率和時間應視患者的需要和目標而定,患者應該按醫生的建議檢測血糖。下列幾種方案可供參考。
(1)非藥物治療者。每周選取1天,分兩次檢測血糖,選擇不同時間段進行檢測,如空腹+1次餐後2小時,每周1天。
(2)口服降糖藥治療者。每天2~3次,選擇不同時間段進行檢測,如空腹+1次或2次餐後2小時,空腹+1次餐後2小時+睡前血糖,血糖穩定後每周1~2天。
(3)胰島素治療者。每天5~7次(5點法或7點法全天血糖譜),每周1~2天。若晨起出現低血糖,應監測夜間即凌晨、3點血糖,以明確低血糖原因。
但如果出現以下情況應增加測試血糖頻率:患其他疾病時、手術前後、外出旅遊時;血糖值經常高於10毫摩爾/升;糖尿病初發或治療方案改變時;運動前、中、後,尤其是開始一些新項目時;遇有不適,尤其出現心慌、手抖、冒冷汗等,懷疑或已經發生低血糖時,應及時測定血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