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情況下人們到了一定的歲數後,會格外的關心自己的身體情況,例如有些中老年人會注意自己血糖、血壓的情況,害怕自己得高血壓,糖尿病等疾病。血糖如果持續過高,給身體會帶來很多傷害,也是很多中老年患者易出現的一種疾病,所以很多老年人對血糖是比較關心的,經常會測血糖,如果血糖過高時,需要積極的配合治療,以免誘發糖尿病對身體造成不可逆的損害。
正常人的血糖值應該是多少?
空腹血糖
大部分人體檢時所作的血糖檢測,都是空腹血糖,指的的是至少八到十小時,未進食任何食物,一般在早餐前做這個檢查。如若空腹血糖兩次都在7.0mmol/L或以上,考慮存在糖尿病的可能。醫生表示,如果空腹血糖在3.9-6.1mmol/L之間屬於正常值,在此範圍內,也許不用擔心。如若你的空腹血糖值在6.1-7.0mmol/L之間,則為空腹血糖受損,這種情況需要做好預防和調理,屬於糖尿病前期,如若沒有控制好,很可能會誘發糖尿病的可能。孕婦也需要做血糖的檢查,以免患有妊娠期糖尿病的風險,孕婦的空腹血糖正常值不超過5.1mmol/L。
餐後血糖
這個一般在空腹血糖檢查異常時,為了確定病情所作的。餐後血糖也可分為幾個方面,例如糖耐量試驗,正常人餐後1小時的血糖值應在6.7-9.4mmol/L,最多不超過11.1mmol/L,餐後兩小時的血糖值應該小於或等於7.8mmol/L,孕婦餐後1小時血糖一般不超過10.0mmol/L,餐後兩小時不超過8.5mmol/L,如果餐後血糖保持在這些範圍內,也許不用擔心。如果超過此範圍則可能會有糖尿病的風險,若數值超過11.1,或隨機血糖數值超過11.1,均考慮患有糖尿病。
如果預防血糖升高
血糖的升高跟很多因素有關,然而日常的飲食佔有很大的關係,所以在預防血糖升高,預防糖尿病時,要尤其注意飲食的安排,以免不合理的飲食影響血糖的平穩。
1、少量多次:我們在飲食的過程中,很多人會覺得吃飽才最重要,從而會吃很多,造成能量過多,食物不易被消化等問題,還增加肥胖的風險,不易於血糖的平穩。我們要儘量限制熱量,可減少吃的量,增加吃的次數。每次進食七分飽為主,不易過飽。
2、粗茶淡飯:主食上儘量避免精細米麵的食物,可適當增加一些粗糧雜豆,例如燕麥,玉米,黑豆等,粗糧中含有較多的無機鹽、維生素以及膳食纖維,可以有助於控制或預防血糖波動,對心腦血管也有一定的好處,每頓主食儘量不超過200克。日常也可以喝一些茶,例如白開水,蒲公英水,苦丁水等等,水對人體中的血液有一定的稀釋作用,促進血液循環,還有些茶中含有的物質,有益於血液健康,有降血糖,降血壓,降血脂等作用,所以大家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尋找適合自己的茶飲。在《本草綱目》中有記載蒲公英,羅漢果,苦丁等有助於降血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