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藝術人物|為《辭海》設計字體的他影響了一代代設計人

2020-12-28 澎湃新聞
首位進入國際平面設計聯盟(AGI)的華人設計師、清華大學教授餘秉楠近日在京逝世,享年87歲,為《辭海》設計字體的他曾經影響過一代又一代設計人。

此前離職的佳士得亞洲區前總裁魏蔚有了新動向,厲為閣畫廊宣布她出任亞洲區創始合伙人,並將畫廊更名為厲蔚閣。在景德鎮,中央美術學院雕塑系主任呂品昌就任景德鎮陶瓷大學副校長。在上海,藝壇伉儷樂震文、張弛,德國藝術家安德烈·布特茲,畫家郭利偉,工藝美術大師季益順等先後舉辦展覽。

《澎湃新聞·藝術評論》「一周藝術人物」,報導並評析國內外的藝術人物及熱點事件。

北京 | 中國首位AGI成員、清華大學教授餘秉楠

87歲辭世,影響過一代又一代設計人

餘秉楠(1933-2020)

清華大學美術學院9月25日發布訃告:傑出的藝術設計教育家、設計家,中共黨員、離休幹部,清華大學美術學院視覺傳達設計系教授餘秉楠先生,因病醫治無效,於2020年9月24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7歲。

1992年,餘秉楠是首位進入國際平面設計聯盟(AGI)的華人設計師。他在書籍設計與字體設計都有非凡的成就,將網格系統與西文設計帶到了中國。

餘秉楠1933年出生於上海,1956年畢業於魯迅美術學院,然後經過中國文化部的考核,餘秉楠被選派到民主德國學習。餘秉楠是新中國第一代選派的留學生。學成歸國之後,創作了許多優秀的作品,出版了多本設計書籍,也成為清華大學、中央美術學院等多所高校的客座教授,影響了一代又一代的設計人。

「友誼體」是餘秉楠的成名之作,也是對中國十分有歷史意義的一套字體。留學期間,餘秉楠接到老師給的第一個創作任務——一副適合用於多種排版、在中國使用的字體。

友誼體

作為中國人設計的第一套正文拉丁字母,友誼體在歷年內獲得了谷滕堡終生成就獎(首位亞洲獲獎者)、「當代最佳印刷字體」獎、德國文化部長獎、東京藝術指導俱樂部(TDC)獎等多個獎項。

《辭海》的字體,宋一體、黑一體、宋二體、黑二體

1962年,餘秉楠以優異的成績從萊比錫畢業,謝絕了導師的挽留後便回國了。回國之後,餘秉楠加入了上海印刷技術研究所,參與了為《辭海》設計的「宋一」、「黑一」和為《毛選》設計的「宋二」、「黑二」。1963年,餘秉楠為《辭海》專門設計了一款拉丁文字體,名為「辭海細體」,該字體是新中國生產的第一套拉丁字母印刷活字。1987年,為了甩掉以往宋體的「角」,擺脫機械感,餘秉楠通過馬克筆的反覆書寫試驗,最終創作完成了一款名為「圓宋」的印刷字體。(文/畹町)

亞洲 | 佳士得亞洲區前總裁魏蔚

出任厲蔚閣亞洲區創始合伙人,著眼亞洲藝術二級市場

魏蔚

近日,厲為閣(Lévy Gorvy)宣布佳士得亞洲區前總裁兼主席魏蔚將出任厲為閣亞洲區創始合伙人,同時,厲為閣將改名為「厲蔚閣」,代表多明尼克·李維(Dominique Lévy)、布賴特·格文(Brett Gorvy)和魏蔚三位合伙人的名字。魏蔚將與厲蔚閣亞洲區總裁李丹青共同合作,帶領畫廊策劃展覽活動,同時加強與中國、韓國、日本、新加坡等亞洲各地的藏家、鑑賞家和藝術家、藝術機構的業務夥伴關係。

魏蔚在接受《藝術新聞》採訪時表示,作為一家更專注二級市場的畫廊,穩固強壯的人脈網絡是經營畫廊的核心競爭力,在找到好的藝術品的同時,在目前多變的經濟與市場環境中,快速地找到合適的買家接手也是關鍵因素。「在這種時候,速度要快。」魏蔚說道,藏家可能突然收緊資金,也可能突然有閒置資金,「你永遠不知道明天會發生什麼」。經營二級市場的兩大根本問題是:好藝術品在哪裡?資金在哪裡?如何將這兩個方面以最快速度進行匹配。在魏蔚看來,藝術品在二級市場的交易,應該緊緊圍繞藝術本身的內容和速度。

對於國際畫廊而言,將頂級藝術品留給歐美藏家似乎是更安全,也更便捷的方式,但厲蔚閣會將這些藝術品優先考慮放在亞洲市場上。格文坦言,「短期內,亞洲仍然會是厲蔚閣呈現重要藝術品的主要陣地」。(整理/錢雪兒)

景德鎮 | 中央美術學院雕塑系主任呂品昌

就任景德鎮陶瓷大學副校長

呂品昌

中央美術學院雕塑系主任呂品昌近日獲聘就任景德鎮陶瓷大學黨委副書記、副校長。

呂品昌1962年生於江西。2008年11月至2020年9月曾任中央美術學院造型學院副院長、雕塑系主任、雕塑創作研究所所長。

從1995年呂品昌調入中央美術學院雕塑系建立陶瓷工作室算起,他在中央美術學院已經工作了25年。對於雕塑系的發展,呂品昌表示做系主任這些年,並沒有做太多的拓展,他延續之前積累下來的教學結構和體系,繼續深化已有的一些課程建設,另外逐步拓展雕塑系的學科建構。

從上世紀80年代後期開始,伴隨著運用陶瓷媒介展開創作與思考,呂品昌陸續發表了一系列有關陶瓷藝術的論述,其中 「論陶瓷缺陷肌理及其對雕塑介入環境的意義」「陶瓷特質論」等文章,對傳統技術審美理論提岀了反思,「缺陷」肌理的審美論述為中國現代陶藝的發展在理論方面奠定基礎。

2015年,呂品昌接受《東方早報·藝術評論》專訪時談到,「當代陶藝既不能拋棄中國文化傳承,也不能一味複製前人。陶瓷的前沿要面向陶瓷的未來,不斷拓展陶瓷材料發展的可能性。」(整理/畹町)

上海 | 藝壇伉儷樂震文、張弛

舉辦「替山河立傳,為時代留影」聯展

樂震文(右)、張弛夫婦

9月25日,「琴瑟和鳴:樂震文、張弛『替山河立傳,為時代留影』聯展」在上海寶龍美術館開幕。這是海上畫壇的樂震文、張弛伉儷首次聯袂舉辦聯展。

在此次展覽中,其中既包括他們的代表作,如樂震文一系列巨幅山水,張弛的《雲水謠》系列、城市山水題材代表作《海上攬勝·七十長卷》;也有這對藝術伉儷新近創作的南極題材系列水墨,用中國式的筆墨描繪南極。

樂震文、張弛的繪畫創作歷程,幾與改革開放進程同步,可以令觀眾感受到改革開放帶給這個時代藝術家的發展契機和藝術家自身所勃發的創造力。

樂震文、張弛《淨土蕩塵埃》

「畫畫時,我喜歡靜靜地輕輕地磨墨、展紙、執筆,靜靜地思維,隨即出來各種的形態,就是這樣的形態,也不讓它有即時的肯定,一定是漸漸顯現,隨時修整。通過周圍物體的表述,才慢慢地看出這一個物體的形態和深度,我把這個過程稱為『養』,我的畫是慢慢地『養』出來的。」這些隨想,都來自樂震文。(整理/畹町)

上海 | 藝術家安德烈·布特茲

化身為「光、色彩與希望」,個展在上海餘德耀美術館舉辦

安德烈·布特茲

近日,德國藝術家安德烈·布特茲(André Butzer)的個展「光、色彩與希望」(Light, Colour and Hope)在上海餘德耀美術館舉行。展覽圍繞布特茲最為人熟知的卡通形象與色彩風暴,呈現其25年來的實踐成果。

作為其經年探索的成果之一,此次展出的「納薩海姆」系列是布特茲託生於畫布空間的一個烏託邦。納薩為美國宇航局(NASA)的音譯,指代遙遠的彼岸;而海姆(Heim)在德語中則意為家。「納薩海姆」既內指他未受外界侵襲的精神領域,又可以外拓為介於這種遠近之間的繪畫空間。這一特別的存在使得布特茲能夠掙脫物質世界的時空束縛,從而獲得自由。

安德烈·布特茲 《光,色彩與希望:納薩海姆系列油畫:抽象畫4710號》

布特茲的藝術同時受到德國表現主義與流行文化的深刻影響,並由此開創了個人風格。他1973年生於德國斯圖加特,長於美國流行文化的盛行年代,見證過「柏林圍牆」的倒塌,曾幻想一個桃源般的加利福尼亞,但是在2001年移居洛杉磯後,又陷入了一種鄉愁。布特茲的藝術同時受到德國表現主義與流行文化的深刻影響,並由此開創了個人風格。他的繪畫遊走於具象與抽象之間,將不同的圖像平等地置於畫布之上。你能在他的畫裡辨認出類似卡通的形象,或是德國表現主義的用色與線條,但又不能將其歸於任何一類。

「我就是我藝術的一部分」,布特茲這樣說道,他在作品中保持自我的隱身,又轉變為「光、色彩與希望」的化身。如今,布特茲的作品收藏於柏林漢堡車站現代藝術博物館、洛杉磯郡立美術館等藝術機構。(文/錢雪兒)

上海 | 藝術家郭利偉

融合中國書法與西畫技法,在園林、石山中「心遊大荒」

郭利偉

9月26日,藝術家郭利偉的個展「心遊大荒」在上海BAC竹園藝術中心開幕。展覽集中展示了郭利偉三個作品系列——《遊園》、《山行》和《石孕》。

郭利偉的作品包含東方美學的特質,他將中國書法的線性技法運用於繪畫創作中,取代了傳統西畫對光影和透視關係的強調。另一方面,他熟悉西方創作媒介的屬性,其濃烈的顏色和肌理質感為中式景致帶來了歷史感。

郭利偉「心遊大荒」個展作品

此次展覽借用了清代黃鉞所著《二十四畫品》其中的一品「沉雄」作為策展線索,即「目極萬裡,心遊大荒。魄力破地,天為之昂」。用古代文人的美學觀來形容郭利偉的創作頗為契合,大氣而不張揚,灑脫而不混吝,在東方的含蓄之中隱含著力量。

郭利偉1974年出生於河南鄭州,1995年畢業於上海交通大學工業設計系,美學觀的背後反映了個體的自身語境和道德觀。成長於北方黃河流域的畫家,骨子裡帶著中原文化的烙印——粗曠、熱烈、厚重、沉穩、謙遜。因而,他刻畫的園林、庭院、石山等也呈現著拙樸氣質,他對寫意的追求也是內心的寫照。(文/畹町)

上海|工藝美術大師季益順

呈現當代紫砂藝術的傳承與探索

在從藝四十年之際, 六十歲的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季益順9月27日於上海中心大廈寶庫文化中心舉辦了「金玉琅琅·雲間摶砂」——季益順師徒紫砂作品暨「福祿壽·玉金砂」展,展出了季益順及其主要弟子的作品,呈現了當代紫砂藝術的傳承與探索。

季益順

季益順 1960年生於陶藝之家,後隨紫砂名家高麗君、王小龍學藝。在恩師的言傳身教下,對紫砂藝術有著深刻理解的他,練就了精湛、嫻熟而全面的手工制壺技藝,年輕時即在紫砂壺藝界嶄露頭角。他在繼承千年紫砂的文化傳統的同時,不墨守成規,將高雅的紫砂藝術與「日用」功能有機結合起來,在造型與裝飾上都有重大的突破和創新。他將壺藝造型與中國書畫、雕塑完美相融,「畫在壺上、壺在畫中」,開創並形成了具有「詩情畫意」特色的「季益順紫砂藝術流派」。他的《江南水鄉一景》五件組壺獲第八屆全國陶瓷創新設計評比金獎。

季益順紫砂壺

季益順認為,紫砂文化是在繼承和創新中不斷發展的,此次在寶庫文化中心舉辦師徒紫砂展覽,既是紫砂技藝薪火相傳的典範,也是紫砂文化與海派文化交融的集中展現。方非一式,圓不一相的宜興紫砂,兼具韻致、天趣,在海派書畫金玉之砂與筆墨之意,在海派文化的推動下,二者因緣際會,逐漸珠聯璧合。

中國陶瓷工業協會副理事長、宜興市陶瓷行業協會會長史俊棠先生,丁蜀鎮黨委書記陳雪峰以及寶庫明日匠心總經理韓穎等表示,上海開埠以來,作為中西文化交融之地,海納百川、兼容並蓄的海派文化孕育而生,為紫砂藝術提供了廣闊的發展平臺;海派文化深具積極向上、不拘一格的文化屬性,更成為一大批紫砂名家、文人墨客共同施展才情的舞臺。(文/李梅)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中文字設計:電影海報中的字體
    具有畫面大、內容廣泛、藝術表現力豐富、視覺衝擊力強的特點,多用於電影、戲劇、比賽、文藝演出等活動。下面就針對電影海報中的字體設計進行探討,分析優秀的字體設計如何在海報設計中扮演重要角色。  書法字本就是一種平面藝術形式,具有很強的設計感與藝術表現力,在海報設計中被經常採用,在電影海報設計中則更是如此,一些具有歷史文化背景或是有較為濃重情感訴求的電影往往會選擇書法字來表現,既能給電影海報提升視覺表現,
  • 電影海報中的字體設計賞析
    具有畫面大、內容廣泛、藝術表現力豐富、視覺衝擊力強的特點,多用於電影、戲劇、比賽、文藝演出等活動。電影海報是海報的分支,作為電影藝術的宣傳品,往往濃縮了一部電影的精華,有著深厚的文化內涵與藝術審美,具有很強的觀賞性,能讓觀眾得到除了電影本身以外的另一種平面藝術的享受。一幅優秀的電影海報,往往具有很高的設計水準,對圖形、文字、色彩等設計元素運用相得益彰,提升視覺表現力的同時又具備獨特的藝術魅力。
  • 現代字體設計——探尋漢字的設計美
    漢字書法的發展經歷了甲骨文、金文、大篆、隸書、楷書、草書、行書,這種漫長的歷史演變中形成的各種書寫方式是字體發展中所沉積的精心設計的結晶,具有鮮明的藝術特徵,給人不同的藝術感受。而它們的共同點,是作為—種字體,既有實現字意和語義的功能,又有各自的美學效應。
  • 黃俊賢:字體設計遊學記
    活動規劃方面,透過捐血車為中心網絡點,連繫周邊各種設置與捐血有關的攤位,而每個攤位有著不同的遊戲任務,希望參與者可以在不同的任務及活動之中,更加了解捐血的重要,藉此鼓勵民眾養成恆常捐血的習慣。此外,字體一直是黃俊賢熱衷且深入研究的設計。「但想在這領域鑽研下去的話,就絕對無法忽視字體排版設計,畢竟字體排版設計是平面設計的根本,而且搞懂字體對平面設計來說也非常有利。」
  • 《變臉》電影字體海報設計
    川劇變臉是運用在川劇藝術中塑造人物的一種特技,通過不同的臉譜變化揭示劇中人物內心思想感情。這一版是以人物角色為主題的海報,爺爺和孫女同時帶著變臉面具,而且孫女還是特異梳著鞭子——強化了女兒身的身份,說明主角打破了「傳男不傳女」的傳統觀念。而舊觀念的打破正是這部電影裡的最想傳達的核心思想和邏輯。
  • 一周藝術人物|舞美設計大師李名覺辭世,泰特策展人因言停職
    近日,被譽為「世界當代舞臺設計之泰鬥」和「美國舞臺設計界一代宗師」的李名覺先生在美國家中辭世,享年90歲。李名覺的舞臺設計藝術被稱為「標示出美國舞臺設計史上的轉折點」。在倫敦,泰特現代美術館高級策展人馬克·戈弗雷因在社交帳號發表言論置評一場展覽而遭停職,展覽一波三折引起關注。
  • 簡報 003:為代碼設計字體,為童話設計封面……
    ……為不同尺寸的屏幕設計 logo,為救助巴沙兒童設計公益廣告。再為「設計」拍幾部紀錄片,舉辦一個關於設計的電影節。
  • 香港電影海報中的字體設計
    如果說電影是流動的藝術,那麼海報就是濃縮電影精華的凝固藝術,而海報中的字體設計,更成為了點睛之筆,一副優秀的海報設計能讓人在還未觀影之前就隱約感受到電影所想表達的思想。字體原型:楷體+黑體+剪紙拼接重慶森林出自香港本土創作藝術家又一山人之手。重慶森林隱射的是一座賓館,就是王家衛最初移民香港時的寓所──重慶賓館。在重慶森林的設計中,又一山人走訪香港城市中招牌路牌,拍下照片,剪貼而成。
  • 全球包裝與設計:電影海報字體設計欣賞【合集】
    想看的設計世界       電影是藝術與技術的結合,為了更好地給電影造勢,海報是有效方式之一,是獲得關注的重要渠道和媒介之一。字體設計,是設計中的一門大學科。文字不僅是傳遞信息的重要載體,也是設計元素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們有必要對文字進行設計,增加設計美感,賦予它獨特的個性而更易於傳播。在海報設計中發現有很多種表現方式,大致分為:(中文)書法體,手寫體,電腦體(英文字體)、卡通體。關於電影海報字體的運用,送給設計師一句話:把握得恰到好處。好吧,我知道這很難,當我沒說。
  • 日本の字體設計憑什麼獨領風騷?
    在三重野龍的作品中,無論是給畫廊、商店、電影作品設計的海報還是標誌設計,隨處可見的暴走字體,充滿了能量,很能體現出作品的語義和設計師的個性。他的作品大多數是為藝廊和展覽所創作,同時也有許多以字體為主體的識別設計。對排版和字體的大膽運用顯示了他對構圖的自信,最終呈現出活力十足的作品。
  • 字體設計還可以怎麼玩,讓這位日本設計師告訴你
    一些字符象形文字文字設計在大橋史的作品中很常見,他大多數作品都像一部以字體為演員的音樂表演。不論質還是量都讓人嘆為觀止。我們甚至來不及去對某一個分鏡駐足欣賞,就被淹沒在了創意的湍流中。這種趕腳,看截圖是體會不到的!
  • 【海報設計】聊聊電影海報中的字體設計
    英文字體風格英文字體為主體的電影海報,國外的佔比最大,26個字母加數字,變化卻是無窮,有的呼應情節,有的暗喻主題,總之,國外的設計師對電影的理解在海報上表現的非常到位,很有範。就像是臥底一樣,很難被人一眼看透。
  • 漢字,或許是世界上最難設計的字體
    《中國現代文字設計圖史》作者:周博 版本:北京大學出版社 2018年9月1917年,亞細亞火油公司是一家跨國公司,曾壟斷亞洲特別是19世紀上半葉中國的銷售市場。這幅商業廣告的文字設計理念顯然受到了中國裝飾文字設計傳統的影響。
  • 上海是現代漢字印刷字體發源地 你知道嗎?
    在相當長一段時期,我國漢字字體、字形雜亂,異體、變體混合使用,嚴重影響印刷質量和閱讀效果,更導致我國參加國際書籍裝幀博覽評比無功而返。1959年,文化部召開會議指導上海率先進行「印刷字體改革」,以印研所為基地,集聚了滬上美術創意有功力、書寫正楷有造詣、雕刻字模有經驗的三股人才,成立50多人組成的字體研究室。於是,字體設計師這一職業,從1960年開始在中國創立。
  • 電影海報中的字體設計
    英文字體風格英文字體為主體的電影海報,國外的佔比最大,26個字母加數字,變化卻是無窮,有的呼應情節,有的暗喻主題,總之,國外的設計師對電影的理解在海報上表現的非常到位,很有範。黃金時代 (2014)錯誤的演員選擇,拖沓的劇情,脫離原版小說似乎都不能掩蓋海報的光芒,國產電影中少有的海報手法,無論是單人海報還是多人海報,碩大的漢字筆畫與人物的空間關係的對比
  • 他為200部韓劇設計「中文版海報字體」,輕鬆拿下站酷總榜第一名,湖南臺都來給他點讚!| 第九工場乾貨
    關於我l 蘇長春(@PONY小天馬)平面設計師,湖南衡山人,2014年畢業於中國美術學院視覺傳達系,曾就職於湖南電視臺導視/衛視頻道從事視頻包裝/剪輯和字體設計工作,現已離職獨立做設計一年,主要接品牌/字體業務。
  • 為大安森林公園設計美麗識別字體
    臺科大商設系張維中同學近期在behance網站上發表了個人創作,以大安森林公園為標的,為其創建一套美麗的標準字體,透過白、深綠顏色的運用,以及字體靈活的彎曲度,彷彿把大安森林公園的活力注入其中,營造出生機勃勃的優美公園形象。
  • 四代工匠傳承 上海成現代漢字印刷字體發源地
    在相當長一段時期,我國漢字字體、字形雜亂,異體、變體混合使用,嚴重影響印刷質量和閱讀效果,更導致我國參加國際書籍裝幀博覽評比無功而返。1959年,文化部召開會議指導上海率先進行「印刷字體改革」,以印研所為基地,集聚了滬上美術創意有功力、書寫正楷有造詣、雕刻字模有經驗的三股人才,成立50多人組成的字體研究室。於是,字體設計師這一職業,從1960年開始在中國創立。
  • 190 最 · 字體 從電影中看那些字體設計
    而這些有設計感的字體,除了增加畫面的美感之外,也能更加的吸引觀眾注意,讓他們關注到這些為了電影辛苦付出的演員和幕後人員。影視片頭中的字體設計的應用體現在片名、導演、編劇等文字字體的選擇與設計上。文字的設計在整部電影的開頭部分起到鋪墊吸引的作用,為電影的正式開始做出引導。引導觀眾從心理、視覺、情感上慢慢走進電影的故事中去。並奠定整部影片的氣氛 。
  • 探討黑體字的字體設計
    書寫工具的選用,如毛筆或平頭筆,對於筆畫特色會有影響!中文黑體≠歐文無襯線體這不禁令人聯想到歐文字母設計。是的,黑體的設計就是受到西方無襯線體(sans serif)的影響,是非常現代、簡潔的字體。不過要注意的是,許多人說「中文黑體是無襯線體,明體是襯線體。」這樣的模擬其實不太恰當。正確地說,「襯線」本是歐文字體的專有名詞,中文字體沒有直接對應的名稱。它是書寫歐文書法時,以平頭筆配合運筆技巧,在起筆處產生的造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