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然成為神話的日本四季劇團,讓「想變成人的貓」圓夢中國
這個平民劇團沒有大手筆的演出經費、強硬的後臺,沒有豪華的明星演員陣容,卻在日本戲劇界創造了每年3700場演出、超過300萬人次觀劇的「經營奇蹟」。1953年創建時,四季劇團只是個有10位成員的學生社團。那時,日本正在經歷戰後重建,初創的四季劇團艱難求生,整個劇團甚至「分吃一碗蕎麥麵」。但淺利慶太沒有放棄,發誓建立「靠演出維持生活的劇團」。 直到1964年,四季劇團才漸漸迎來轉機。淺利慶太邀請百老匯音樂劇《西區故事》到日本演出,這是日本第一次上演百老匯的音樂劇。
-
【文創前沿】日本四季劇團:把音樂劇事業做成產業
其間,經歷了很多艱難曲折,在藝術總監淺利慶太的帶領下,四季劇團摸索出一套科學有效的演員培訓體系和完整流暢的運營模式,不僅培養了大批音樂劇觀眾,而且極大地改變了日本戲劇的演出形態。四季劇團作為中國的老朋友,其經驗如果在當今中國音樂劇的發展中能夠提供參考,將是一件幸事。四季劇團目前一年中的演出超過3000場,觀眾超過300萬人次。
-
日本四季劇團見證中日音樂劇的交流情緣
中新社北京11月30日電 題:日本四季劇團見證中日音樂劇的交流情緣中新社記者 應妮11月30日晚,一邊是保利劇院《素敵小魔女》的首演,一邊是天橋藝術中心《想變成人的貓》在中國首輪巡演百場的收官。這兩部由日本四季劇團授權的中文版音樂劇同時演出,令中國觀眾不禁懷念今年7月剛剛辭世的劇團創始人、享年85歲的亞洲戲劇界泰鬥淺利慶太。30日下午,和淺利慶太有過多年深交、同為以上兩部音樂劇製作人的王翔淺推出了專著《藝術與經營的奇蹟——淺利慶太和他的四季劇團》(增訂本),引起在場中國戲劇界人士深深共鳴。
-
四季劇團經典家庭音樂劇《想變成人的貓》中文版即將登陸深圳!!
經典劇目《想變成人的貓》自1979年首演後,累計公演將近2000場,是四季劇團優秀的家庭音樂劇作品中上演次數最多、人氣最高的翹楚之作。成立於1953年的日本四季劇團堪稱亞洲最大音樂劇演出團體,年演出場次超過3000場,年觀眾人數已逾300萬人。在日本,四季劇團已是人們家喻戶曉的知名劇團,並深受不同年齡層的追捧和喜愛。早在1964年,四季劇團就開始了家庭音樂劇的創作,並在此後長達半個世紀的時間內,不斷推出優秀的作品,至今已創作作品30餘部,並成為保留劇目不斷復排上演。
-
日本四季劇團:藝術與經營的秘密
1963年,淺利慶太在日本看到第一部從美國百老匯引進的音樂劇,該劇在日本一共演出30場,他看了25場,藉機摸清了音樂劇的演出架構,此後,四季劇團逐步確立了以演出音樂劇為主的宗旨。直到1983年,淺利慶太遇到了可以讓其孤注一擲的大作品,在英國談成了音樂劇《貓》的引進項目。 為了這部作品,四季劇團專門蓋了一個演出《貓》劇的帳篷式劇場,便於拆卸、投資較小,品位也符合《貓》的感覺。
-
【期待】日本四季劇團經典音樂劇《想變成人的貓》中文版開啟在即
5月31日下午,日本四季劇團首部海外授權中文版家庭音樂劇《想變成人的貓》在北京松雷排練廳舉行彩排探班活動,該劇將於6月23日在北京保利劇院首演,7月登陸上海開啟全國巡演。 《想變成人的貓》自1979年首演至今,在日本已演出近2000場,是躋身於全日本音樂劇排行榜前十位的經典作品,同時也是四季劇團經久不衰的人氣代表作。
-
做出中國的「四季劇團」,讓更多觀眾隨著音樂劇飛起來
她投入音樂劇行業的一大動力,就是希望能跟更多的中國觀眾分享這種體驗。七幕人生創始人、CEO楊嘉敏楊嘉敏畢業於北京大學英語系。畢業後,先後任職於軟銀集團日本總部和華創資本。在日本工作期間,楊嘉敏對日本著名的四季劇團的運營方式進行了近距離觀察。日本劇團四季成立於1953年,迄今已走過了50多年的歷史。
-
四季劇團的經營神話:一個私營劇團如何佔領日本演藝市場的1/6?
然而有這樣一個私營劇團,不但不向國家要一分錢,反而每年向國家支付近20億日元的法人稅。沒有大手筆的演出經費,經營成本一再壓縮,卻能一年演出3700多場、吸引超過300萬人次觀劇,其年票房收入佔日本整個演出市場的1/6。這個劇團名叫四季。沒有充裕的金錢、強硬的後臺,沒有豪華的明星陣容,他們如何從文化凋零的二十世紀五十年代一步步走到今天,並且創下神話?
-
四季劇團:一個劇團如何撐起一個國家演藝收入的1/6?
此外,該團還擁有近15萬喜愛四季劇團的會員觀眾,這些會員是四季劇團最基礎的文化消費群體。在借鑑西方音樂劇精髓的同時,四季劇團逐步形成了一套適合於亞洲人演唱、表演的體系。從一個本土小劇社發展到國際知名劇團,四季劇團有怎樣的經營秘訣?日本四季劇團駐中國代表王翔淺講述了日本四季劇團的成功之路。
-
日本四季劇團經典音樂劇《素敵小魔女》中文版開票
為慶祝中日友好40周年,北京保利劇院管理有限公司與四季歡歌(北京)文化藝術有限公司聯合出品、製作的日本四季劇團經典音樂劇《素敵小魔女》中文版,將於2018.11.30日-12.2日在北京保利劇院連演
-
王延松:四季劇團的經營之道
·3月5日在場野文化會館觀看兒童音樂劇《冒險者》·3月6日在東京四季春秋劇場觀看音樂劇《為你瘋狂》·這中間, 四季劇團即將推出的話劇經典作品莎士比亞《漢姆萊特》的演出海報正在預熱各個城市的四季劇場。非盈利性劇目也不是亂花錢, 也不是不講產出,而是在有益於劇團品牌經營的前提下不賠錢和少賠錢的概念。眾所周知,勞埃德·韋伯的音樂劇開創了一個舞臺藝術新紀元。他的音樂劇《貓》20年前在日本四季劇團連續演出了一年,徹底改變了四季劇團每每演出只有一兩個月的歷史。這就是國際演出水準的劇目對劇院經營的拉動作用。
-
日本四季劇團創始人淺利慶太病逝 曾打造《音樂劇李香蘭》
【環球網報導 記者 王歡】據日本共同社7月19日報導,日本四季劇團創始人、曾致力於《貓》、《獅子王》等音樂劇的導演淺利慶太13日下午5點33分因惡性淋巴瘤在東京都港區的醫院逝世,享年85歲。淺利出生於東京。
-
把日本音樂劇搬上中國舞臺 專訪日本四季劇團駐中國代表王翔淺
王翔淺在《想變成人的貓》首演之夜(受訪者供圖) 6月23日晚,京城大雨瓢潑,但保利劇院卻熱鬧非凡,變成了一片粉色的海洋。在這裡,一場暖心音樂劇《想變成人的貓》正在上演。而當晚,有一個身影在劇院大廳顯得格外忙碌,她就是這部音樂劇的總策劃人、製作人,同時也是日本四季劇團駐中國代表——王翔淺。
-
日本四季劇團丨做好能夠長演不衰的音樂劇
音樂劇,尤其是中國音樂劇,能否為觀眾普遍接受,成為衡量音樂劇審美價值的基本參照。音樂劇在文學、音樂、舞蹈、戲劇表演等綜合手段方面不受任何公式化模式的束縛。在古典的、現代的、流行的、聲樂演唱、舞蹈以及舞臺技術的審美現代性方面無所不用其極,最終要解決的問題還是觀眾問題。事實上,有出息的戲劇家及其創作主體,總是因為贏得了眾多的「接受者」才得以脫穎而出。
-
即將開票 I 日本四季劇團經典家庭音樂劇《素敵小魔女》中文版明年亮相鹿城
家庭音樂劇《素敵小魔女》是日本四季劇團原創音樂劇中的經典代表作之一,首演於1982年,每年都在日本全國上演,已演出1079場。這是一個有關生命、尊嚴、友情以及勇氣的故事,魔女零從一個喜歡惡作劇的懵懂無知的小魔女,變成了一個樂於助人、擁有豐富情感的普通人的好朋友。
-
日本經典家庭音樂劇《想變成人的貓》中文版,從一隻變成人的貓開始…
家庭音樂劇《想變成人的貓》是中國第一個音樂劇班——中央戲劇學院95級音樂劇專業在20年前演出的作品;20年後的今天,這部開啟中國音樂劇專業演出的作品將於7月15日在美琪大戲院上演。」《想變成人的貓》是根據美國兒童文學家勞埃德·亞歷山大(Lloyd Chudley Alexander)原作創作。講述的是一隻渴望變成人的貓萊奧尼(Lionel),在主人魔法師的懲罰下變成了人,與所在小鎮的鎮民相處、相知嘗到了人間之愛的故事。該劇製作人王翔淺老師表示,家庭音樂劇《想變成人的貓》是東方百老匯之稱的日本四季劇團的翹楚之作。
-
為誰而生,本土音樂劇的野望
「在中國的市場你會感覺《媽媽咪呀!》是一個異類,做了一季兩季到今年已經是第四季了,是一個長跑型的選手。「音樂劇是起源於歐美,而在其他國家,特別是亞洲國家,它每一次真真正正的核心的變革都在於本地語言版本經典劇目的出現。像日本四季劇團的《貓》,韓文版的《劇院魅影》,法語的《巴黎聖母院》。
-
本土音樂劇的野望:中文版《媽媽咪呀!》為誰而生?
迎來了自己的第500場演出。「在中國的市場你會感覺《媽媽咪呀!》是一個異類,做了一季兩季到今年已經是第四季了,是一個長跑型的選手。但你把它擺到國際市場看的時候,任何一個成熟音樂劇市場,見證音樂劇的成功與否都不在開始的好評,它的生命力在於它的場次,你只有足夠的場次,你才說明是立得住的劇是有足夠的生命力的。」華人夢想副總經理鄒現輝告訴數娛夢工廠。
-
當過日本四季劇團男一號,開過日韓男裝店,現在他成了一隻想變成人的貓
而這一點,也被眾多觀看過「人•貓」首演的觀眾證實了:「他太全面了,歌、舞、演樣樣拿手,第一次見到這麼出色的中國音樂劇演員。」「萊奧尼的扮演者真的演得非常好,我兒子堅持認為他就是貓變的(笑)。」事實上,李響與貓在舞臺上的緣分遠不止於此。早在2004年,李響就曾參演百老匯音樂劇《貓》世界巡演版在中國的演出,後又在2012-2014年的中文版《貓》中出演小偷貓,場次高達230餘場。除了「小貓」以外,他還在日本四季劇團的代表作《獅子王》中,出演了男一號,「大貓」——獅子王辛巴。
-
| 四季劇團出品經典音樂劇《素敵小魔女》教會你愛和勇氣!
2020年12月1日,日本四季劇團經典家庭音樂劇《素敵小魔女》中文版,登陸雲南省大劇院,四個理由告訴你——小魔女的世界千萬不能錯過!家庭音樂劇《素敵小魔女》是日本四季劇團原創音樂劇中的經典代表作之一,首演於1982年,每年都在日本全國上演,已演出1079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