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白城水美草肥糧豐收(圖)

2021-01-18 中國農業網

  近年來,隨著吉林省實施增產百億斤商品糧工程、西部土地整理工程、河湖連通工程,吉林白城市的生態環境日新月異,昔日鹽鹼風沙地變成了水美草肥糧豐收的魚米之鄉。2018年全市農村常住居民可支配收入實現穩步增長,經農經部門測算,預計可達12858元,同比增長10%,糧食產量預計達到139.92億斤,增產20億斤。

  燕麥 防風固沙又增收

  燕麥是一種適應性廣、耐鹽鹼性強的作物,可在退化耕地、鹽鹼土地、退化草場上進行種植,收入明顯高於鹼草。燕麥草又是全球公認的優質飼草,可用於奶牛、肉牛、羊的養殖,可促進畜牧業發展,具有顯著的經濟效益。種植燕麥可顯著增加地面植被覆蓋效果和覆蓋時間,有效抵禦風蝕並改良土壤,恢復生產能力、降低鹽鹼度,具有顯著的生態效益。

  吉林白城市有適宜燕麥生長的得天獨厚的資源稟賦,2017年白城市燕麥種植面積20萬畝,實現歷史性突破。年產燕麥草10萬噸、燕麥籽粒2萬噸,實現產值2億元,全部實現自產自銷,並在燕麥種植、品牌打造、招商引資上,實現了規模化、品牌化、項目化。

  白城市農業科學院副院長郭來春介紹:「白城種植燕麥有兩大優勢;一是白城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推廣面積逐年增加,市裡建立了燕麥產業園,極大地促進了燕麥產業的健康發展。二是防風固沙農民又增收。白城地區的燕麥可以種一茬也可以種兩茬,還可以種一茬後栽再種植別的蔬菜。1公頃燕麥能產飼草8噸,每噸價格1500元到1800元,如果種兩茬,投入成本在7000元左右,農民能增收2萬元左右。」

  目前,白城市正在積極推進燕麥規模種植,大力探索「一糧一草」「兩季燕麥草」「複種燕麥草」等模式,由過去分散農戶種植向農業企業種植轉變。吉林省吉運農牧業股份有限公司在通榆縣什花道鄉襄平村投入1.87億元,建設燕麥基地4萬畝;該企業正在大力引進肉牛肉羊養殖加工項目,就地轉化燕麥草,形成農牧結合、生態與經濟雙贏的良性循環。

  有機大米 靚麗的綠色名片

  走進吉林白城市洮北區旭豐家庭農場,農場主翁旭豐告訴記者:「這片稻田總計200多公頃,是經過西部土地整理之後形成的水稻田,引的是嫩江水灌溉。我從2014年開始在這裡種植有機水稻,全部是稻花香。這裡不上化肥農藥,稻田除草全部是人工拔草,每人每天人工費是150元至180元。由於不上化肥農藥,稻田裡魚蝦常見,每到春夏秋季,田裡到處蛙聲一片。有機水稻獲得了國家有關部門的認證,產量每公頃只有2噸左右,這種大米在超市的價格是每斤30元。」

  白城市新天地家庭農場位於我省西部科爾沁草原溼地,屬天然弱鹼地,得天獨厚的有機稻種植區域。農場成立於2013年初,是集水稻種植、加工、銷售及養殖為一體的新型家庭農場,種植有機水稻750畝,並獲得國家有機水稻認證證書。稻田用水採用深井水灌溉,施肥用羊糞,除草採取地膜覆蓋、人工拔草、機械除草,生物製劑防治病蟲害;同時,聘用水稻專業人員進行田間管理。稻米加工採用先進設備和工藝流程,所產有機香米營養豐富,色澤光潤,晶瑩剔透,香味濃鬱,口感*。農場生產的「易翁香」有機大米,贏得了全國用戶的好評。

  好雨知時節 米香也醉人

  吉林省裕豐米業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1994年,好雨牌大米、鎮賚好雨米業、好雨現代農業都隸屬於該公司。公司目前擁有3條國內*先進的稻穀加工生產線,年加工處理稻穀能力26萬噸。

  公司把原料生產基地作為「*車間」,實施「從土地到餐桌」的全程質量控制。公司大力發展自有基地建設,目前擁有水田面積30萬畝,其中在鎮賚縣開發荒地面積15萬畝,土地開發整理、改良工作正在進行中;同時,公司於2010年11月將吉林省監獄管理局鎮賚分局成熟水田約17萬畝統一承包經營。

  公司生產的「好雨」牌系列大米,綠色無公害,所使用農藥均從德國進口,低毒、無殘留,而且採取*施肥、施藥。市場前景廣闊,產品供不應求。公司在產品營銷上,主要採取區域代理形式,集中優勢做好區域市場,形成了強有力的銷售網絡和售後服務網絡,主要銷往西安、烏魯木齊、昆明、六盤水、淮南、蘇州等地。近幾年,產銷量在吉林省同行業企業中一直名列前茅,產品深受廣大消費者青睞。

  公司董事長盛發介紹說:「我們公司標準化水稻種植示範基地按照統一品種、統一技術規程、統一技術培訓、統一限制農藥和化肥的使用、統一農業機械化、統一田間管理、統一品牌銷售的要求,做到產、供、銷一體化生產,實現了產地環境標準化、生產技術標準化、生資使用標準化、田間管理標準化、農業資源效益*化。我們引導周邊農民、種糧大戶、家庭農場、合作社按照標準種植水稻,生產出安全放心的大米,讓消費者健康,讓種植戶受益。」

  據了解,該公司在同行業企業中率先通過ISO9001國際質量管理體系認證、HAC-CP食品安全管理體系認證,先後取得了「綠色食品認證證書」和「有機產品認證證書」,被農業農村部和糧食行業協會評為「全國鄉鎮企業創*重點企業」「全國農產品加工示範企業」「中國大米加工企業50強」等,被國家工商總局評為「全國守合同重信用單位」。公司生產的「好雨」牌系列米先後榮獲「吉林*」「吉林省著名商標」「中國*」「*商標」等多項榮譽。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

相關焦點

  • 白城:改善生態環境打造魚米之鄉 水美草肥糧豐收
    近年來,隨著吉林省實施增產百億斤商品糧工程、西部土地整理工程、河湖連通工程,白城市的生態環境日新月異,昔日鹽鹼風沙地變成了水美草肥糧豐收的魚米之鄉。2018年全市農村常住居民可支配收入實現穩步增長,經農經部門測算,預計可達12858元,同比增長10%,糧食產量預計達到139.92億斤,增產20億斤。
  • 美景如畫,名不虛傳,這個暑假吉林白城打卡聖地就是它了!
    嫩江灣位於吉林白城的大安市,由北向南,一路千裡,到大安臺地,因地勢折轉東南而形成的一個天然港灣。自古以來就是一個天然碼頭,也是吉林省最大的內河對外開放港口。白城大安市的嫩江灣景區內的著名景點有望江樓、 龍石廣場、 十二生肖園、 玉龍湖、 聽濤閣等。夏日的嫩江灣國家溼地公園內,植被茂盛、水草豐美、沙鷗翔集、雁鶴蹁躚,獨具魅力的自然生態溼地景觀清新秀麗。
  • 實拍吉林白城沙塵暴:天空瞬間變黑,目擊者直呼「太嚇人了」
    白城氣象臺發布大風藍色預警,未來24小時當地將出現大風浮塵,瞬間風力可達6級以上。有網友表示,沙塵暴黑雲壓城般的氣勢,好似瞬間吞噬了白城。不光速度迅猛,就連沙塵暴所帶動的「號角」都像擂鼓一樣。微博網友@魚水水水是自然卷:小時候也有過一次沙塵暴,大中午黑的以為早上呢。微博網友@狗愛貓不愛你:剛好在吉林一個市出差調研,那大風!那樹葉子!那沙!其實沙塵還好,就是風太太太太太太大了!
  • 吉林白城出現沙塵暴,天空瞬間變黑,目擊者:太嚇人了
    4月3中午,吉林白城當地氣象局在早上9時30分發布了藍色預警。在未來的24個小時之內會有6級左右的風力,會有沙塵暴發生。在中午的11時30分,吉林的白城市多地出現了沙塵暴。天空突然變黑,能見度非常的低。嚇得居民們趕緊跑出家中去,關好門窗,大喊太嚇人了。真的是應發那句詩「黑雲壓城城欲摧。」
  • 吉林發生一起事故,位於白城大安市,場面驚險讓人冷汗直流
    吉林發生一起事故,位於白城大安市,場面驚險讓人冷汗直流道路千萬條,安全第一條。如今,道路上交通事故頻頻發生,給不少家庭都陷入了悲痛之中。說一千道一萬,安全問題始終是每位司機所考慮的事情,儘管平時工作很辛苦,長途運輸很疲憊,但一定要規範駕駛行為,遵守交通規則,保持平安歸來。不久前,吉林白城大安市發生一起交通事故,場面驚險讓人冷汗直流。
  • 吉林農業農村 吉林文旅攜手快手吉林——共慶豐收 暢遊吉林 雲享金秋
    吉林省作為全國農業大省,依託龐大的農業產業和農民基數以及豐富的省內特色金秋旅遊資源,在新時代的新要求、新期待下,積極振興鄉村、弘揚文化、慶祝豐收。為擴充金秋吉鄉農業、文旅雙渠道特色宣傳,聯合推動我省農旅融合,打造吉林豐收節鄉村文化品牌,由吉林省農業農村廳、吉林省文化和旅遊廳主辦,長春市博泰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快手吉林省運營服務中心承辦的# 快遊吉鄉慶豐收 #吉林省2020年中國農民豐收節快手短視頻創作大賽於9月22日在快手平臺準時上線。
  • 2020年4月3號吉林白城出現沙塵暴,天空瞬間變黑了
    我們真的要敬畏大自然,保護好大自然,2020年來,我們經歷了太多的酸甜苦辣了,這裡就不一一說明了,昨日在吉林白城就出現了一場嚇人的沙塵暴,轉眼之間塵土飛揚,天空瞬間變黑,一下子感覺整個世界都變得模糊不清了,風力有的時候可達到七級到八級,把當地的市民嚇得夠嗆的。
  • 夏糧豐收了!手中有糧心不慌
    這熱火朝天的「三夏」麥收忙碌景象,處處洋溢著豐收的喜悅。自「三夏」工作開展以來,關於各地夏糧的好消息接連傳來。據統計,今年,河北省夏糧喜獲豐收,夏糧播種面積2243.2千公頃,平均畝產432.1公斤,總產量1453.9萬噸,連續8年保持在1400萬噸以上水平。據專家實測,今年小麥籽粒飽滿,一、二等麥佔比達98%以上,基本沒有三等麥。
  • 張俊以、梁天、著名企業家金鋒:金墾現代農業和白城經濟一起飛躍
    我要喊的撕心裂肺,我要喊的驕傲自豪……吉林,我魂牽夢繞的吉林,我飽含熱淚,我還像過去那樣深愛著你,因為我知道,我是小雪,您是大雪,小雪永遠靠大雪暖著……我要向你們、向所有的人介紹一位著名的企業家,他是金墾現代農業集團的董事長:著名企業家金鋒,在白城洮南旗下有18.91萬畝的農場,到今年年底在吉林大地上已擁有100萬畝,他的目標是不遠的將來達到上千萬畝,成為世界第一大現代農業綜合體,綜合體包含
  • 連年豐收仍要倡導節約糧食_吉林廣播網,吉林人民廣播電臺,新聞綜合...
    今年夏糧再獲豐收,創歷史新高,保障糧食安全的基礎更加夯實。但是,在糧食從田間到餐桌的漫長產業鏈上,生產、流通、儲存、加工以及消費各個環節都會造成損失浪費。減少糧食產後損失浪費等於建設無形良田,是提高糧食安全保障水平的重要舉措。
  • 吉林構建「陸上三峽」搶佔未來能源制高點
    白城風力發電一景。(資料圖) 潘晟昱 攝中新網長春1月14日電 (記者 郭佳)「十四五」時期,地處東北地區中部的吉林省,將創新發展氫能、風能、太陽能、生物質能等新能源,整合東部抽水蓄能和西部新能源資源,建設吉林「陸上三峽」工程。在剛剛閉幕的吉林省白城市兩會上。
  • 【地評線】太陽鳥時評:豐收≠浪費,持續做好節糧保「胃」戰
    雖然我國糧食生產連年豐收,但還要對它始終保持危機意識,這是為什麼?「民以食為天,食以糧為先。」自古以來,敬天惜糧、勤儉節約就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糧食是人類生存之本,是關係到國計民生的重要戰略物資,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基礎。今年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所帶來的影響更是給我們敲響了警鐘。「豐年不忘飢苦,富歲當思節約。」我國不斷提高糧食綜合生產能力,糧食生產已經實現「十六連豐」。
  • 白城一老人因小腦萎縮從三樓窗戶墜落,公安第一時間趕赴現場!
    現將接收捐贈的最新統計公示如下:名  稱捐贈明細白城農村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200萬元吉林梅花胺基酸有限責任公司100萬元吉林省白城市建源路橋有限責任公司圍擋4000平方米醫療物資(口罩7800個、防護服55件)北京白城企業商會醫療物資(口罩20020
  • 「世界兒童日·笑眼看世界」農村兒童城市體驗行白城活動結束
    11月28日,由共青團吉林省委主辦,共青團白城市委與白城市常青藤青少年社會工作服務中心承辦的「世界兒童日·笑眼看世界」農村兒童城市體驗行活動圓滿結束,來自洮北區平臺鎮發家村的30名中小學生走進城市、走進大學、走進科技館,體驗了充實、愉快的城市生活之旅。
  • 14億中國人的豐收地圖
    圖/視覺中國色濃,味甜,質感敦厚這是果園裡的豐收圖景「梨行卸了梨,柿子紅了皮」「旱棗子,澇慄子,不旱不澇收柿子」碩果纍纍,是最美的「大紅燈籠高高掛」 ▲ 吉林洮南市玉米豐收季。攝影/邱會寧有了油脂五味的融合就有了介質中國是世界第三大甘蔗生產國而廣西則是國內最集中的甘蔗出產地
  • 「地評線」太陽鳥時評:豐收≠浪費,持續做好節糧保「胃」戰
    雖然我國糧食生產連年豐收,但還要對它始終保持危機意識,這是為什麼?「民以食為天,食以糧為先。」自古以來,敬天惜糧、勤儉節約就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糧食是人類生存之本,是關係到國計民生的重要戰略物資,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基礎。今年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所帶來的影響更是給我們敲響了警鐘。「豐年不忘飢苦,富歲當思節約。」
  • 白城未來最吃香的區縣,不是大安也不是洮南,而是這個地方
    論人均耕地、草原、宜林地等資源,白城絕對是吉林省首位,這些不僅僅是百姓手中的「搖錢樹」,更是政府經濟發展的動力。同時,白城地處嫩江平原,地形相對平坦,適合人類居住與經濟發展,這樣的白城未來勢必吃香。如果說,未來白城整體吃香,那麼其下轄的區縣中,哪個未來最吃香呢?
  • 【收藏】14億中國人的豐收地圖~
    圖/視覺中國色濃,味甜,質感敦厚這是果園裡的豐收圖景「梨行卸了梨,柿子紅了皮」「旱棗子,澇慄子,不旱不澇收柿子」碩果纍纍,是最美的「大紅燈籠高高掛」▲ 吉林洮南市玉米豐收季。圖/視覺中國中國大地雖然物產豐饒、各有千秋但辣椒的收穫場景仍是最有「豐收味兒」的畫面中國憑4000萬噸的辣椒年產量位居全球之首其栽培面積佔蔬菜栽培總面積的12%以上
  • 「春滅一條蟲,秋增萬粒糧」,你真的會種地嗎?
    我國有著幾千年的農耕文明史,人們在長期的實踐中總結出了很多具有實用性、指導性很強的農諺,不但在氣象科學不發達的過去,對促進農業生產豐產豐收有重要意義,而且在科學種田較普及的今天,仍有現實意義。1、春滅一條蟲,秋增萬粒糧種過莊稼的都知道,莊稼怕遇到了蟲害,這些蟲害會影響植物的正常新陳代謝,導致植物發生病變的現象,輕則引起莊稼減產,嚴重的甚至會絕收。
  • 國庫放糧,想讓玉米降價,結果如何?
    對了對抗此事,企業只能硬著頭皮收糧。)目前東北玉米價格不斷刷新近年來歷史高點,黑龍江最高價已經突破2500元/噸,吉林、遼寧、內蒙古等地最高價觸及2600元/噸左右。>不久前,遼寧鐵嶺國投漲110元,三等14水2530元/噸,25水1.098元;吉林四平天成漲100元,二等14水2600元/噸,25水1.1284元;內蒙古巴山澱粉漲40元,14水2580元/噸,也同樣是強硬的信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