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滅一條蟲,秋增萬粒糧」,你真的會種地嗎?

2020-12-25 大農圈農業大市場

我國有著幾千年的農耕文明史,人們在長期的實踐中總結出了很多具有實用性、指導性很強的農諺,不但在氣象科學不發達的過去,對促進農業生產豐產豐收有重要意義,而且在科學種田較普及的今天,仍有現實意義。

1、春滅一條蟲,秋增萬粒糧

種過莊稼的都知道,莊稼怕遇到了蟲害,這些蟲害會影響植物的正常新陳代謝,導致植物發生病變的現象,輕則引起莊稼減產,嚴重的甚至會絕收。因此做好莊稼的蟲害防治很重要,有了害蟲及時打藥固然重要,但提前預防更重要,春天下種做好了害蟲的預防、處理工作,把病蟲害消滅在萌芽狀態,防止病蟲害的大面積發生和擴散,那秋天的收成一定會很好。

相同的農諺還有「一棵不治害一片,今年不治害明年」等。

2、種地不上糞,等於瞎胡混

和這句諺語意思相同的還有「莊稼一枝花,全靠糞當家」、「人靠地養,地靠糞養」、「糞是莊稼寶,離它長不好」、「一分肥,一分糧;十分肥,糧滿倉」、「積肥如積糧,糧在肥中藏」等,這些農諺都說明一個意思,就像人離不開糧食,莊稼的生長也離不開糞,因為它能給莊稼提供所需的營養,讓莊稼茁壯地成長。

3、「曬不死的棉花,下不死的南瓜,淹不死的白菜,旱不死的蔥」

這句諺語說明了這四種作物的特性:棉花是喜光作物,適宜在較充足的光照條件下生長;南瓜比較喜水,不怕下雨 水多;白菜不怕水澇,其他的作物淹死了,它還沒事;蔥就比較特別,它不怕乾旱,就算是旱點也沒關係,它照樣能生長。

類似的諺語還有「旱豇豆,澇小豆,不旱不澇收綠豆」、「芝麻是個怪,又怕雨漬又怕曬」、「黃瓜愛水,絲瓜愛藤」。

4、輪作倒茬不用問,強如年年鋪底糞

農村種過地的人都知道,隨著種植年限的逐步增加,單一作物連作面積過大會給自然界帶來許多危害,容易引發土壤養分失衡 、土壤生態惡化等。而輪作倒茬的種植方式恰恰可以解決上述問題,不同作物不同季節的輪流耕種,可以調整土壤養分,減輕病蟲危害,抑制田間雜草,還可以最大化的發揮不同地區的優勢,這樣的種植方式比給莊稼施足肥效果要好的多。

類似的農諺有「瓜茬種瓜,種了白搭」、「種種甘薯種種稻,產量年年高」、「麥連十年沒幾顆,棉連十年無花朵」、「穀茬種棉花,氣死兩鄰家」等等。

5、好花結好果,好種長好稻

「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選種是農業生產中的重要的一個環節,只有好的種子才能結出好的果實。如果不選種或者沒有選好種子,不但莊稼長不好,種子還容易混雜。種子混雜了,就會給生產帶來很多麻煩,不但出苗會遲早不齊,穀物成熟的時期也不一樣。

類似的農諺還有「好竹出好筍,好種好收成」、「好種出好苗,好花結好桃」、「稻種換一換,稻穀多一擔」、「選種要巧,穗大粒飽」、「種地不選種,累死落個空」、「火越扇越旺,種越選越強」等。

6、犁地要見死土,耙地要見撲土,耩地要見溼土

這句諺語是說犁地的時候,要犁得深一點,直到犁到地下硬土為最好;耙地時候,要把土地上的大土塊給打散,讓土地表層的土變得平整細膩,感覺風一吹能揚起來最好;用耩播種時候,土地最好是溼潤的,因為種子發芽需要一定的水分,水分太少導致出苗慢,出苗後萎蔫,甚至不出苗。如果能做到這三點,那種出來的糧食肯定會長得很好。

相關焦點

  • 農民種地是因為愚蠢?假如農民放棄種地會發生什麼
    那時的農民們種地打糧的積極性是空前高漲的,也是以勞動為光榮的時代。 由此可見,可以確定的一點是,如果真的所謂的農民都不種地了的話,那麼全球範圍內餓死人也不會是什麼稀罕事。
  • 你長得真的是脂肪粒嗎?如何解決「脂肪粒」?
    最近在給大家推薦好用眼霜的時候,有人提出了問題:有不長脂肪粒的眼霜嗎?這個問題已經聽到過很多人問了,脂肪粒真的跟眼霜有關嗎?或者說你眼下真的是脂肪粒嗎?今天這篇解開大家的疑惑。真的是脂肪粒嗎?脂肪粒一般情況下,指的是粟丘疹、毛周角化、汗管瘤,外觀為白色或者淡黃色的輕微凸起。眼霜會導致脂肪粒嗎?
  • 「水比糧貴」的現實,逼迫著農民另尋出路,可出路在哪裡?
    而且,聽多了她的換算,筆者也深深地認同了「水比糧貴」這一現實。「水比糧貴」,農民的出路在哪裡?農場主們世代以種地為生,但今天的現實迫使他們離開家鄉。"38,61,99"部隊,這不是一種軍事稱謂,而是對當前農村人口,即婦女、兒童、老人的形象的概括。鄉村空洞化早已成為現實,隨著青年勞動力向城市流動,土地空洞也隨之出現。
  • 2021年,農村耕種或將迎來「2大利好消息」,農民種地可增收
    雖然這道理大家都懂,可是有的人就覺得農民不種地,那麼能叫農民嗎?這些也是有很多的老農民出現的反駁,畢竟他們認為農民才是他們的家,只有種地才是一種務實的表現,農民就應該去種地,當然就有的人是不願意退出土地的,在他們眼裡,就算是退出土地給的錢再多,但是錢還有花完的這麼一天,而永久失去了土地帶給我們的保障,那麼以後真的是非常困難的。
  • 蟲有真色相,人無真目力【帶圖視頻完整版】
    說也怪,河南人賣蟋蟀認熟人,他對你不熟,不管蟋蟀好壞,他就不讓你看,待他賣不完,再會將竹管裡的蟋蟀給你看,當然,我也不列外。後來,他們發現我童叟無欺,給價不低,慢慢地受到他們的信賴,撬子手老的,少的,女的讓我第一眼看蟋蟀。我的撬子手也逐漸多了起來,有時找個機會和藉口,如,蟋蟀看不中,見到老人帶了孫子,我趁機說:給五元錢,讓孫子吃早點。
  • 「誰來種地、怎麼種好地」?農田放進「託管班」農民省心又增收
    自己年邁,女兒又患有精神障礙,一家靠種地為生。去年4月,老伴去世後,誰來種地成了她的揪心事。當得知葉縣農信農民種植專業合作社正在搞土地託管,羅亞琴了解相關情況後,就將自家5畝地交給了當地這家有實力、信譽高的專業機構「打理」。讓她沒有想到的是,莊稼非但照收不誤,而且產量比自己種得還高。
  • 81屆鄱陽湖徵稿(13日截稿)丨 80屆「惜糧」專輯(美塑同題)
    餘永源   聞香餐五穀,粒粒汗斑辛。  沃土耕良種,清禾滅害蜦。  風調倉廩滿,雪冷饌饈淳。  節儉防饑饉,有糧能濟貧!王曉麗飽時何可忘,粒粒惜如金。酷夏三更苦,深秋萬點心。插看雲起落,鋤帶月歸臨。王新明豪宴嘆汗水澆淋一片田,行行粒粒總心牽。敢爭高論空為客,堪比黃金更值錢。古有詩人知會苦,今逢黨政至情憐。誰家豪宴三分剩,足我辛勞大半年。鄭紀中(中華通韻)夏州千載嘴維權,蔬谷豐收萬代安。
  • 上班一條蟲,說的是不是你?
    看了一部很老的電影《上班一條蟲》,說實話,看的時候除了感嘆瑞秋(詹妮弗•安妮斯頓)的青春和盛世美顏,實在不知道這個電影有什麼好看的。看完之後,想一想,這個電影的好也許就在於它跟我們的現實生活太像,看起來誇張,其實並不。彼得是一位軟體工程師,他供職於一家叫林特克的公司,對彼得來說沒有什麼比上班更痛苦的事了。
  • 很多螳螂死後,為什麼肚裡會鑽出一條蟲?今天算是長見識了
    今天為大家科普的內容是:很多螳螂死後,為什麼肚裡會鑽出一條蟲?提起螳螂,大家應該就記得那句,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看似特別通俗易懂的句子實則是告訴我們生物鏈的重要性,那你對螳螂有了解嗎?女生經常會害怕各種蟲子,而且也覺得那些蟲子就長的比較醜,比如螳螂,看似特別兇猛,另很多女生都特別恐慌,但是其實螳螂在農地裡作用確是特別大的,它們是捉害蟲的,是人類的好朋友。
  • 玉米等級的區分,與容重、水分、雜質、不完善粒、黴變粒的關係
    玉米的容重、雜質、水分、不完善粒以及黴變粒指標是衡量玉米質量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指標,具有廣泛代表性和權威性。,根據GB 1353-2018 玉米質量標準要求,為大家講解下玉米收購、儲存、運輸、加工和銷售過程中檢測的指標。
  • 種地的日子受夠了!幹10來個月,拿20萬搏3萬,不知圖啥?
    即便農民一年不種地,也能夠吃。聽到這句話,我「呵呵」了。當你玉米低價,每斤三到四毛,也是這麼說的。結果越是往後,玉米價格越高。直到今年,達到高峰,直追水稻價格。玉米漲價還可理解,可這東北農民常吃的大白菜,漲到五毛一斤。真的讓我們這些種水稻的農民,無地自容。
  • 我國首套糧堆害蟲自動檢測設備及智能管理系統:代碼如何「殺」蟲
    我國首套糧堆害蟲自動檢測設備及智能管理系統:代碼如何「殺」蟲 華為IT產品解決方 發表於 2021-01-07 13:51:24   民以食為天,對有著14億人口的中國來說
  • 哈爾濱市累計收糧543萬噸 玉米同比增兩成
    中新網哈爾濱1月7日電(記者 王妮娜)哈爾濱市糧食局7日發布消息,據哈爾濱市有關部門收購進度統計,自2020年新糧上市至2021年1月5日,哈爾濱市各類企業累計從農民手中收購了543萬噸糧食,與上年同期進度基本持平,其中玉米241萬噸,同比增加兩成左右。
  • 這種長樹上的「魚籽」,生熟都能吃,曾是窮人救命糧,你見過嗎?
    你見過嗎?下面筆者就給大家分享我國南方地區一種奇特野菜,它是一種長在樹上的野菜,酷似「魚籽」, 生熟都能吃,曾是窮人的救命糧,你見過嗎?在我國南方亞熱帶地區,有一種地區域性很強的樹種,其葉子似蒲扇,樹幹上還披著一層一層的「蓑衣」,一年四季都是常綠的,這種樹就是「棕樹」。
  • 現在的農村年輕人都不會種地,小麥認成韭菜,未來會怎麼樣?
    如今社會發展,消費水平自然是逐漸增高,無論你是在一線城市、二線城市還是小城市,消費都高的離譜,如果你沒有高收入,基本上支出和收入都不成正比的!所以就有不少人統計,現在的年輕人基本上會種地的不多,甚至一些城市的孩子或者出門早的農村孩子,很多農作物都不認識,什麼蒜苗當作蔥、小麥當成韭菜等等尷尬的情況,這就是年輕人不在農村的情況!如果這一代種地的人沒有能力再種地,現在的年輕人都不願意種田,未來社會會怎麼樣?當然沒有糧食吃,餓死是不可能發生的,肯定不會說像60年代沒有糧食吃,全國鬧饑荒的!
  • 230萬糧款被兒子連哄帶騙拿去賭,量刑時父親左右為難
    隨後,王某到警局自首,解釋其因沉迷賭博而欠債,於是偷取李龍海的糧款用於賭博和還債。之後,王某因涉嫌詐騙罪和盜竊罪被捕。儘管後來李龍海和眾多糧戶要求輕判,但由於本案影響範圍廣大且情節惡劣,法院最終判處王某有期徒刑6年。
  • 喵播周榜(3.12-3.16):「秋~美腿」主播周入喵糧2.25億奪周榜冠軍!
    首頁 > 傳媒 > 關鍵詞 > 喵播最新資訊 > 正文 喵播周榜(3.12-3.16):「秋~美腿」主播周入喵糧2.25億奪周榜冠軍!
  • 黃魚體內爬出細長活蟲!你還敢吃嗎?
    近日,微信朋友圈裡熱傳著一段瑞安市民拍攝的視頻,一條被剖開的黃魚體內裡竟然蠕動著一條細如棉線,長約五六釐米的活蟲,旁邊另一條黃魚體內的活蟲則已爬出魚身
  • 愛糧節糧從你我做起
    愛糧節糧從你我做起 2020-10-21 14:0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操控宿主自殺的鐵線蟲,會鑽到人的身體裡嗎?
    看過韓國恐怖電影《鐵線蟲入侵》的人,一定會對電影當中通過飲水進入人類體內,並且操縱著人一直喝水、甚至跳進水中把自己溺死的鐵線蟲印象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