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夏天,姐妹篇《二十不惑》、《三十而已》的開播,掀起了一股收視熱潮,前期不管是《二十不惑》中雞毛蒜皮的小煩惱還是《三十而已》中完美全職太太顧佳,都讓人看到了二十歲和三十歲的魅力。
二十歲的人生沒有太多煩惱,無非就是你愛不愛我,找不找得到工作,和朋友鬧矛盾了,但正是這些雞毛蒜皮的小事,才構成了二十歲正向上的青春,有目標有夢想不怕失敗,大不了從頭再來。
三十歲中三位主角代表了當下幾類年輕人,漂在大城市的王漫妮,沒有後顧之憂,只想混日子的鐘曉芹,完美太太顧佳,她們的生活裡充滿了雞零狗碎,但也很有代入感,30歲更多的是生活上的煩惱。
但是電視劇播到後半段,劇情越來越魔幻,邏輯越來越難自洽。
讓人恨的牙痒痒的小三林有有被觀眾評為工具人,她的出現好像就是為了安排許幻山出軌。從一開始她就知道許幻山有家庭,仍然鐵了心的要介入,一個人從北京追到上海,攆不走,推不開,像狗皮膏藥一樣。實在讓人想不通她的存在到底是為了許幻山的錢還是人。
她的最終結局,讓觀眾質疑是否付出的代價太小,或者說根本沒有付出任何代價;而編劇給出的解釋是,林有有是失去所有尊嚴離開的。問題的是她的一切行為根本看不出她有任何的禮義廉恥之心,這樣的人物角色本身就立不住。
再到《二十不惑》中的大寶本來擁有大熊這樣的完美男友,突然沒有心動的感覺,分手了;然後又突然喜歡上了梁爽官配趙優秀;強行安排姐妹搶男友的戲,大可不必,二十歲的青春哪有這麼狗血的。
從年初的《下一站是幸福》到《二十不惑》《三十而已》,國產家庭劇都逃不過爛尾定律,打著獨立女性的口號,最後依然是服務與別人,完美的顧佳在監獄中依然在反省自己的錯;鍾曉芹復婚了,網友似乎忘記了陳嶼最初的冷暴力行為,這些不符合現實的劇情,讓人看的無味。
我們總是羨慕國外電視劇拍的好看,但是卻總是逃不開為了話題而話題的劇情,堆砌的雞湯臺詞,也就是方便截圖;恨得牙痒痒的角色只是激起了一陣全民憤怒,然後呢?
編劇們最該考慮的是如何輸出自己的觀點,前不久收官《隱秘的角落》就是最好的例證,不要說什麼審核嚴,這些從來都不是藉口,如何拍出國民度高又很有深度的電視劇,《隱秘的角落》給出了最好的答卷,編劇都可以學一下!
希望下一次國產劇不要爛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