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鄉的味道】《早餐中國•甘肅張掖牛肉小飯》

2020-11-19 澎湃新聞

【家鄉的味道】《早餐中國•甘肅張掖牛肉小飯》

2020-10-29 17:4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一份來自張掖的文化美食攻略,請查收
    臊面是張掖市民的傳統早餐,深受張掖人的喜愛,味道醇厚辣香,吃完回味無窮。所以來到張掖一定要品嘗一下。在張掖,臊面是最為普遍,也是最受歡迎的早餐。糊辣味的臊面,和家常味的區別除了味道,再就是那最後灑在上面的油炸豆腐丁和幾片滷肉。好多張掖人已經習慣於包子就臊面的早餐了,於是慢慢的包子臊面似乎就成了友好聯邦了,有臊面的地方絕對有包子。
  • 影視||《風味原產地·甘肅》
    張掖小飯,在張掖城內很普遍通常作為早餐,可是我不喜歡吃,調料很重很鹹,吃著其實沒啥感覺。看完之後,有些想法。自己出去旅遊,在城市中、在街頭巷尾,找找吃的,對當地的飲食,也能有些感知。四川的火鍋串串冒菜能能吃,廣東的早茶砂鍋粥牛肉火鍋也能吃。我們經常吃牛肉火鍋,潮汕人把牛人分解的非常細緻,各個部位的牛肉單獨拿出來賣,價格比較高。在節目中,提到嘉峪關人,把羊肉分成二十多個部位,讓每個部位都獲得不同的風味。
  • 張掖牛肉小飯榮登《早餐中國》大型美食短紀錄片
    《早餐中國第三季將延續前兩季的風格,用早餐復甦味蕾,用煙火趕走陰霾,用家鄉食溫暖家鄉胃。30個普通的早餐店,30個酸甜苦辣的家庭故事。人間煙火,氣象萬千,平凡生活有苦有淚,但慰藉的到來同樣勢不可擋。請相信,明天太陽照常升起。
  • 跟著《風味原產地.甘肅》好好開心吃肉,那手抓羊肉在遠方等著你
    ,蘭州拉麵以「清真文化,鮮鮮食材、面細者精」的獨特風味;是中國十大麵條之一,是甘肅蘭州地區的特色麵食。張掖市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古絲綢之路重鎮,是新亞歐大陸橋的要道,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全國第二大內陸河黑河貫穿全境,是甘肅省商品糧基地,自古有金張掖、銀武威」美譽。張掖有著悠久的歷史文化和那優美的自然風光和獨特的人文景觀等名勝古蹟,這麼說來,張掖是一座幸福感很強的古城,自古就有塞上江南和金張掖之美譽。
  • 《風味原產地·甘肅》記錄不知道的美食
    其他地方的百合生長周期一般是2年,味道苦澀。而蘭州的百合,要經歷7個寒暑,味道甘甜。可以烤著吃。甘肅農村秋收後有「打平夥」習俗,就是村裡人每年輪流聚到某一家,這一家負責夥食,然後要把羊肉平分。城市裡把面和水2:3調味後灌入羊腸,做出面腸,和筏子一起煎炒,叫筏子面腸。還有張掖牛肉小飯,臨夏河沿面片,河州包子。
  • 舌尖上的中國,《風味原產地·甘肅》,山丹炒撥拉吃法火全國了!
    陳曉卿,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風味人間》導演。 拍完了《風味原產地》系列之潮汕、雲南 陳曉卿走了一趟大西北 多彩又狂野甘肅 風味系列第三部作品《風味原產地·甘肅》出鏡 第三集《羊雜》 大量的鏡頭對準了張掖羊雜的吃法
  • 《風味原產地·甘肅》除了牛肉麵,甘肅好吃的還多得是
    02 張掖牛肉小飯蘭州人的清晨屬於「牛大」,而喚醒張掖人一天胃口的則是「牛小」——牛肉小飯。古有南下的中原人用米粉模擬出麵條的口感,今有張掖人用面粒做出米粒的形態。打著「飯」的名義,碗裡裝的卻是面,這事也只有西北幹得出來。
  • 加長版早餐,打工人一天的開始
    10月19日,《早餐中國》第三季開播,作為騰訊視頻自製美食紀錄片IP「一日之食」的開篇之作,這一季走進了山西蔭城、浙江舟山、河北河間、黑龍江哈爾濱……探索一城一鎮、一街一巷的「人間煙火」。這也意味著距離完成「百集美食紀錄片」、拍出100種中華早餐的目標更近了。
  • 只有中國人,才能把早餐拍出100集
    畢竟,在中國的每個地方都有專屬那裡的早餐樣式,你可以在任何一個地方吃到不同的早餐。如果想看全球美食,有《風味人間》;晚上要是饞了;有《人生一串》;想看懂中國味,有《舌尖上的中國》以及《風味原產地》……但說起早餐,城城推薦你看《早餐中國》第三季!目前,已經把中國的早餐拍超過100集!也許只有在中國才會出現這種事。
  • 《早餐中國》第三季開播 聚焦美食人情故事
    今日,《早餐中國》第三季正式播出,作為美食紀錄片IP「一日之食」的開篇之作,《早餐中國》第三季首集走進山西蔭城,通過特色早餐「豬湯」,展現出當地的美食風味與風土人情。《早餐中國》第三季首播 聚焦人情故事傳遞美食能量10月19日《早餐中國》第三季開播,首集走進山西省蔭城記錄當地最有名的早餐「豬湯」,從清晨五點出攤到天色大亮,往來的顧客絡繹不絕,連續熬煮3-4小時的豬湯,搭配酥軟的千層餅,讓每一位食客感受到起床後第一頓早餐的溫暖與能量。
  • 只有中國人,才能把早餐拍出100集。
    畢竟,在中國的每個地方都有專屬那裡的早餐樣式,你可以在任何一個地方吃到不同的早餐。僅是早餐的品種就有很多:面、粥、湯、豆漿、油條、饅頭、包子、粽子……>說起早餐,就不得不提《早餐中國》。目前,已經把中國的早餐拍了超過100集。或許也只有在中國,才會出現這種事。
  • 《早餐中國》第三季首播 「一日之食」IP聚焦美食人情故事
    今日,《早餐中國》第三季正式播出,作為騰訊視頻自製美食紀錄片IP「一日之食」的開篇之作,《早餐中國》第三季首集走進山西蔭城,通過特色早餐「豬湯」,展現出當地的美食風味與風土人情。  《早餐中國》第三季首播 聚焦人情故事傳遞美食能量  10月19日《早餐中國》第三季開播,首集走進山西省蔭城記錄當地最有名的早餐「豬湯」,從清晨五點出攤到天色大亮,往來的顧客絡繹不絕,連續熬煮3-4小時的豬湯,搭配酥軟的千層餅,讓每一位食客感受到起床後第一頓早餐的溫暖與能量。
  • 《早餐中國》第三季首播 「一日之食」IP聚焦美食人情故事
    今日,《早餐中國》第三季正式播出,作為騰訊視頻自製美食紀錄片IP「一日之食」的開篇之作,《早餐中國》第三季首集走進山西蔭城,通過特色早餐「豬湯」,展現出當地的美食風味與風土人情。《早餐中國》第三季首播 聚焦人情故事傳遞美食能量10月19日《早餐中國》第三季開播,首集走進山西省蔭城記錄當地最有名的早餐「豬湯」,從清晨五點出攤到天色大亮,往來的顧客絡繹不絕,連續熬煮3-4小時的豬湯,搭配酥軟的千層餅,讓每一位食客感受到起床後第一頓早餐的溫暖與能量。
  • 甘肅張掖:大型實景劇《張國臂掖》「中國情人節」公演
    2020年8月23日晚,甘肅張掖甘州區九曲黃河燈陣大型幻影燈光秀實景劇《張國臂掖》在甘肅張掖甘州區鹼灘鎮古城村屋蘭古鎮旅遊景區正完成了最後一次彩排,今年「中國情人節——七夕」(8月25日)將帶給觀眾一場全新的視聽盛宴。
  • 電影《丹霞情緣》將拍 選景甘肅張掖、四川等地
    電影《丹霞情緣》取景地(甘肅張掖)近日,電影《丹霞情緣》主創在甘肅張掖電影《丹霞情緣》是由編劇單磊(笛豪)為家鄉而創作的一部電影,趙國文擔任製片、安維民擔任藝術顧問,並邀請導演昊廷指導,演員顧磊、舒瑤等青年演員參與出演,出品人譚偉華、單磊、曹孟光、周強等聯合出品。
  • 張掖智能製造產業新品競出「中國智造」再添「張掖力量」——張掖...
    張掖智能製造產業新品競出「中國智造」再添「張掖力量」——張掖智能製造產業園新產品成功下線張掖日報記者喬偉 楊靜文在此次活動上,由中雲科技集團(張掖)有限公司、甘肅陽創電子科技有限公司、甘肅西北大知科技有限公司、甘肅橙子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甘肅和顯電氣科技有限公司、諾安醫療器械有限公司、金志信息技術有限公司、海峽元程消防高科技開發有限公司、張掖海晟世紀科技有限公司、創澤智慧機器人(甘肅)有限公司等多家企業研發生產的國產IT類產品,以及智慧校園、智能穿戴、醫療器械、智能家電、智能水錶、藍牙視聽產品和水基滅火器、智能服務類機器人等數十種高科技智能新產品走出車間
  • 走過甘肅河西走廊4個旅遊城市,最喜歡還是張掖,看點豐富門票便宜
    嘉峪關這裡其實還有一個被列入中國重點文保單位的景點,這就是嘉峪關魏晉墓,這裡距離市區很遠需要打車前往,至於值不值得的話,那就全看你喜歡喜歡人文景點,畢竟它是甘肅省博物館鎮館之寶之一的驛使圖的出土地,這樣看來就有意義多了。嘉峪關吃的,在我看來這裡的美食比起敦煌可謂是豐富了許多,這裡不僅有各類的燒烤,手抓,還可以嘗到特色的卷子饃。
  • 《風味原產地·甘肅》,是時候回家好好地吃一頓了……
    為了支持這部推廣甘肅美食文化的紀錄片,甘肅省委宣傳部將其搬上了大銀幕,並邀請家鄉觀眾和該片製作人李潔、分集導演侯佳、本地顧問秦川一起觀看影片、分享美食、暢聊紀錄片拍攝的幕後花絮。
  • 第三季《早餐中國》開播 特色早餐喚起觀眾鄉愁
    最近,第三季《早餐中國》開播了,還是熟悉的配方:每集幾分鐘,拍一家有當地特色的早餐店。這部曾經號稱要拍攝100集的紀錄片,終於快要實現當初的願望,不過,又有觀眾表示不滿了:「只有100集怎麼行?我家樓下的美食還沒拍呢!」
  • 從電視劇《一個都不能少》看甘肅張掖「非遺」
    本網記者 張蘭琴 通訊員 王雅娟近日,全程在甘肅張掖創作拍攝的電視劇《一個都不能少》在央視一套黃金檔播出後,劇中張掖的剪紙、木偶戲、裕固民俗等非物質文化遺產給觀眾留下深刻印象,引發熱議。這些散落在河西走廊上的文化瑰寶,彰顯了獨特的藝術魅力和民俗價值,成為國內觀眾進一步了解張掖,了解甘肅文化特色的「文化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