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視||《風味原產地·甘肅》

2021-03-03 大江有時間

前幾天,看了一部美食紀錄片——《風味原產地·甘肅》,這是第三季,前面兩季拍的是潮汕和雲南。

裡面的部分食物及做法,完全沒有聽過,更不用說吃過。每集只有11分鐘左右,略著急,可是看完片子,我已經被深深的吸引,有機會,肯定會去嘗嘗這些東西。

隴南藏區地區,在羊肚中裝入羊肉和烤熱的石頭,把羊肉烤熟,這種做法我是頭一回看到,非常新鮮,看著就非常想吃,大塊朵頤。

哪怕我就是張掖的,但是張掖鐵板煎血腸,我卻是聞所未聞。

張掖小飯,在張掖城內很普遍通常作為早餐,可是我不喜歡吃,調料很重很鹹,吃著其實沒啥感覺。

不過山丹炒撥拉、羊肉墊卷子和燒殼子,都非常熟悉。

炒撥拉味道是香,不過衛生情況讓人比較擔憂(都是內臟,是否洗乾淨很值得懷疑),並且現在價格非常貴,分量又很少。

羊肉墊卷子,是我們非常喜歡麵食,外面有賣,自家也可以做。

燒殼子,小時候自家也可以做,現在在市場上能買得到,不過吃得很少了。

今年中秋國慶節的時候,有個朋友去蘭州那邊旅遊,在縣城看到一樣食物,說是超級大的饅頭,雖然沒有圖片,不過我判斷就是月餅。

我們那裡的月餅,是一層一層的麵餅疊加而作,每層都抹上食用油,胡麻油最香,其次是菜籽油,每一層撒上不同顏色的香料,綠色是香豆,紅色是玫瑰(或者其它紅色花瓣做成的),黃色是薑黃(我們那時用的向日葵花瓣,夏天就摘下來曬乾存好,秋天做月餅時使用)。最上面還會有封面,上面畫一個圓圈,代表月亮,裡面還要畫個孫悟空,一手拿著金箍棒,一手遮在眼睛上面。

現在我冰箱裡,還放著一個小的月餅,是中秋時老媽做好,我帶過來的。

在記錄片中,是這麼說的——

「胡麻油層層打底,香豆、薑黃、玫瑰、紅曲繽紛登場,胡麻分壓軸,張揚的氣息成為眾多滋味的統領。這種體型碩大的糕餅,堪稱中國之最,在甘肅,卻是家庭常見的節日必備。」

看完之後,有些想法。

有一類問題,我很少問別人,可是我經常聽到這個問題——

「你們那邊主要吃什麼?」

個人覺得,對於全國各地的食物類型,還是大概能了解到,甚至能想像得到。

文學作品、影視作品,甚至朋友圈,都會有相關的信息。比如前幾天看一個短視頻,人家是去逛山東沿海的某個海鮮市場,據此就可以了解到,這裡人吃海鮮是比較普遍的。

如今美食節目很多,舌尖上的中國,早餐中國,拍的都不錯,感興趣的人,看一看,就能對其他地方的食物有所了解。

自己出去旅遊,在城市中、在街頭巷尾,找找吃的,對當地的飲食,也能有些感知。

所以,我不會問別人,你們是不是主要吃米飯,你們是不是主要吃麵啊。在我腦海中,沒有這樣的問題。

當別人說他們的日常飲食以什麼什麼為主,我不會覺得難以想像,沒有那種「天天吃什麼什麼不膩嗎」這樣的疑問。

個人在上大學之前,以麵食為主,上學之後到現在,都是以米飯為主。四川的火鍋串串冒菜能能吃,廣東的早茶砂鍋粥牛肉火鍋也能吃。

我們經常吃牛肉火鍋,潮汕人把牛人分解的非常細緻,各個部位的牛肉單獨拿出來賣,價格比較高。在節目中,提到嘉峪關人,把羊肉分成二十多個部位,讓每個部位都獲得不同的風味。

每個地方的人,每天吃飯,都會膩,所以會變花樣。南方就會熬各種粥,什麼東西都往粥裡放,會煲各種湯,啥都可以煲湯。

北方吃麵,有麵條、面片,還有炮仗、搓魚子,刀削麵、手擀麵,圓扁長短寬窄,各種形狀。

記錄片中,有句話說的特別好——

「甘肅人,總能從不同形狀麵食的細微差別中,品出不一樣的樂趣。」

我們也可以這麼說,XX人,總能從不同XX的細微差別中,品出不一樣的樂趣。

我沒有歧視其它地方食物的概念。

經常遇到一種情形,當有人聽說別的地方吃什麼什麼,就會透漏出一種鄙視的態度,「你們那居然吃這個」,「我們那的做法比你們這個好」。

個人認為,各地的飲食習慣,主要受地理環境影響。每個地方,都是因地制宜,製作合適的食物。比方說粽子,在南方就是用粽葉包裹糯米,而在我們老家,沒有粽葉,糯米也不流行,做法就不同,是用油餅包裹,有時還會用大米。至於甜粽子還是鹹粽子,肉粽子還是素粽子,我完全能接受。

且不說這種南北差異,即使在同一塊區域,同樣的食材,做出來的東西,完全不同。不止甘肅東西部的做法有差異,哪怕是張掖和武威,做法都不同,甚至張掖的不同縣市,做法也不一樣。

在《風味原產地·甘肅》中,有這樣一句話——

「澱粉類食物在整個甘肅都有製作,但各地都有自己的標準。從性狀、口味到叫法,也從來沒有達成過共識。」

另外,各地的食材有差異,同樣是羊肉牛肉,南方和北方的肉質就是不相同。但不能以此說其它地方的不好吃,因為各地的食物,都是經過漫長的時間篩選之後而來,適合當地人的口味即可,與其它地方的人沒有什麼關係。

我承認,每個人對自己家鄉的食物,都有天生的自豪感,但這種自豪感,怎麼會成為鄙視其他人家鄉食物的標準呢。

相關焦點

  • 大陸劇:風味原產地·甘肅
    風味原產地·甘肅
  • 《風味原產地·甘肅》西北,大漠蒼茫,食物兇猛
    最新的《甘肅》,也遵循著《風味原產地》前作成功的邏輯。正是這樣的品質保證,讓率先在中國上線的《甘肅》,首先俘獲了中國觀眾的心——「嘉峪關的眼鏡烤肉已經預定「」我為什麼要在健身完點開這個,太餓了!「這樣的評論在豆瓣和片子的彈幕中隨處可見。
  • 《風味原產地·叄·甘肅》觀後
    在這個新版《鹿鼎記》豆瓣打出2.7分的周末,我個人推薦你去看《風味原產地》第三季《甘肅篇》。
  • 專訪| 《風味原產地:甘肅》是怎麼拍成的?
    在觀看《風味原產地:甘肅》之前,我對甘肅食物的印象,幾乎都來自於蘭州牛肉麵,以及上海幾家以「敦煌」為名餐廳裡的幾樣食物。多的是各種烤羊肉的組合,以及對南方人來說不多見的雜糧主食。但是,烤羊肉串要先烤一遍,再過熱羊肉炸,鎖住汁水,再烤一遍。百合是甜的,可以烤著吃。
  • 專訪|《風味原產地:甘肅》是怎麼拍成的?
    在觀看《風味原產地:甘肅》之前,我對甘肅食物的印象,幾乎都來自於蘭州牛肉麵,以及上海幾家以「敦煌」為名餐廳裡的幾樣食物。多的是各種烤羊肉的組合,以及對南方人來說不多見的雜糧主食。但是,烤羊肉串要先烤一遍,再過熱羊肉炸,鎖住汁水,再烤一遍。百合是甜的,可以烤著吃。
  • 《風味原產地·甘肅》關於風味原產地·甘肅 的一些補充
    甘肅,一個被遺忘的省份。論經濟發展,往西走過了陝西都是不毛之地;論旅遊資源,四川、青海、新疆、寧夏都豐富的多。蘭州政府為了吸引遊客,打出了slogan「中國西北遊,出發在蘭州」,確實造就了遊客的西北遊,選擇蘭州作為中轉站,短暫停留之後,就開始奔赴青海湖、茶卡鹽湖、新疆或者是甘肅境內的祁連山、山丹地貌和莫高窟。
  • 《風味原產地·甘肅》今日開播 美食視角解讀西北之美
    由騰訊視頻出品,稻來傳媒、企鵝影視聯合製作,陳曉卿團隊傾力打造的全新美食系列紀錄片《風味原產地·甘肅》,將於今晚在騰訊視頻獨家上線。作為「風味原產地」系列的第三部作品,本片一反前兩季聚焦南方美食的路線,將深入中國內陸,通過探索「甘肅」這一絲綢之路重要路段的飲食文化,展現當地隱藏在食物背後的風土人情與歷史文化變遷,打破人們對於甘肅的常規印象。製片人李潔表示:「很少有人關注甘肅的美食,這是熟悉的地域,卻是陌生的風味。我們希望給觀眾一個新的角度去了解甘肅。」
  • 《風味原產地·甘肅》裡藏了多少極致風光?
    原創 風味君 風味星球 來自專輯《風味原產地·甘肅》「一方水土養一方人」、「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一片土地上飲食習慣的形成,跟這片土地的地理風貌,從來都有著最緊密的關係。
  • 【節目評論】《風味原產地·甘肅》:以獨特風味喚起濃鬱鄉愁
    《風味原產地·甘肅》是由「舌尖」原班人馬打造的系列紀錄片,通過講述甘肅當地美食的獨特風味,以及風味與產地之間的關係,用最直觀和最樸實的方式完成主旨表達,並在不經意間喚起了觀眾普遍懷有的鄉愁,詮釋了真實記錄才是紀錄片最本源、最打動人的力量。自「舌尖」系列問世以來,美食紀錄片持續熱門、高產,且整體質量保持較高水準。
  • 《風味原產地·甘肅》高分收官!觀眾:期待全世界都看到西北美味
    今晚,由騰訊視頻出品,稻來傳媒、企鵝影視聯合製作,陳曉卿團隊傾力打造的「風味原產地」系列第三季《風味原產地·甘肅》,將於騰訊視頻正式收官。《風味原產地·甘肅》實力「撩人」 強勁口碑拿下系列豆瓣最高分作為國內罕見的以西北作為絕對主角的美食紀錄片,《風味原產地·甘肅》「紮根土地」,通過呱呱、胡麻、牛肉麵等樣式常見、取材簡單的民間風味,將甘肅美食的魅力娓娓道來。
  • 紀錄片《風味原產地·甘肅》24日起在騰訊視頻首播
    》將於24日起在騰訊視頻獨家推出《風味原產地·甘肅》,每周五21時更新兩集。此次,作為該紀錄片系列的第三部,「甘肅篇」將繼續秉持「硬核」美食的風格,力求為全網觀眾獻上一場最具民族特色、最令人嚮往的隴上美食盛宴。 食物是焦點文化是體會 《風味原產地·甘肅》是陳曉卿團隊繼《風味原產地·潮汕》、《風味原產地·雲南》之後傾力推出的又一精品美食力作,此次將繼續以食物為窗口,探尋甘肅各地豐富的物產,以美味為媒介,展示不同地區人們的生活理念。
  • 《風味原產地·甘肅》,是時候回家好好地吃一頓了……
    舌尖出品、陳曉卿監製的《風味原產地》系列又出新了。 8月22日,《風味原產地·甘肅》主創團隊來到蘭州百安概念影城「愛上紀錄片」公益展映活動
  • 風味原產地-甘肅,解鎖大西北極致風味美食
    、手抓羊肉、釀皮、灰豆子、甜胚子……在這個世間,唯有美食不可辜負,走過潮汕,路過雲南,這一次《風味原產地》來到了甘肅!為大家帶來屬於大西北的風味美食!作為中國氣候最多樣性的一個省份,各個氣候帶交匯在此,構造了甘肅多樣的面貌。此次《風味原產地》,通過展現甘肅地區獨特的烹飪手法和飲食習慣,發掘平凡美食之中的無窮智慧,帶大家挖掘隱藏在食物背後的風土人情與歷史文化變遷。
  • 《風味原產地·甘肅》將上線全球190餘個國家...
    近日,由騰訊視頻出品,稻來傳媒、企鵝影視聯合製作,陳曉卿團隊傾力打造的「風味原產地」系列第三季《風味原產地·甘肅》騰訊視頻在眾網友的讚不絕口中正式收官。揭開「神秘」面紗重塑西北美食印象《風味原產地·甘肅》是陳曉卿團隊繼《風味原產地·潮汕》、《風味原產地·雲南》之後的第三部精品美食力作,片中進一步突出了「原產地」的概念,通過短片生動呈現了「養在深閨人不識」的甘肅獨特食材、食品和味道,並在此基礎上聯結沙漠、草原、丹霞地貌,講述出最具民族特色的豐富飲食文化
  • 《風味原產地·甘肅》午夜讓身體蠢蠢欲動的紀錄片,也就這一部了
    》後,他又帶來了新一系列的美食紀錄片《風味原產地》。蘭州拉麵,更是經典中的經典,還有土豆、麵筋和漿水,都有甘肅獨特的風味,奈何篇幅有限不能把片中所有美食一一展現。,更是將美食與當地的地理風貌結合在一起,挖掘出了食物風味和原產地之間的因果關係。
  • 《風味原產地·甘肅》熱播 眾主創分享背後精彩故事
    《風味原產地·甘肅》熱播 眾主創分享背後精彩故事《百合》隨著日前全新美食系列紀錄片《風味原產地·甘肅》的正式開播,瞬間「爆棚」的點擊率輕鬆將甘肅美食的關注熱度推向了一個高潮。製片人李潔:讓世界看到甘肅美食的豐富多樣作為「風味原產地」系列的第三部作品,此次該片一反前兩季聚焦南方美食的路線,將深入中國內陸,通過探索「甘肅」這一絲綢之路重要路段的飲食文化,展現當地隱藏在食物背後的風土人情與歷史文化變遷,打破人們對於甘肅的常規印象。
  • 專訪《風味原產地》製片人:甘肅羊雜讓墨西哥觀眾想到自家烹飪
    中國網北京12月4日訊(記者 秦金月)今年11月20日,由陳曉卿團隊傾力打造的美食系列紀錄片《風味原產地•甘肅》正式登陸奈飛(Netflix)平臺。這也是繼「潮汕」篇和「雲南」篇之後,該系列再度「出海」,將優秀的中華美食文化推介給全世界的網友。
  • 《風味原產地·甘肅》7月24日晚9時播出 解鎖大西北極致風味美食
    《風味原產地·甘肅》今晚9時播出解鎖大西北極致風味美食讓美食自己告訴你,它可以有多好吃!還記得你們曾經愛過的《風味原產地·潮汕》和《風味原產地·雲南》麼?記得腐乳餅裡腐乳白糖豬油的香氣和敲打牛肉丸壯漢健美的身軀麼?
  • 遊戲「天涯明月刀」裡,居然看見了《風味原產地·甘肅》
    遊戲「天涯明月刀」裡,居然看見了《風味原產地·甘肅》 2020-08-22 13:1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舌尖上的「誘惑」,《風味原產地·甘肅》7月24日騰訊獨播
    紀錄片《風味原產地·甘肅》將從7月24日起,在騰訊視頻全網獨播。新甘肅客戶端蘭州7月21日訊(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施秀萍)甘肅美食組團出圈,誘惑就從味蕾開啟。記者從有關方面獲悉,由稻來紀錄片實驗室出品,陳曉卿團隊創排的紀錄片《風味原產地·甘肅》將從7月24日起,在騰訊視頻全網獨播,帶領觀眾發現甘肅前所未有的美食世界。紀錄片《風味原產地》,是一系列致力於尋找最具中國地域特色食材和美味的紀錄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