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首發:【陀螺電影】公眾號 ID :toroscope
撰文/ 中號蜥蜴編輯/冷狗
©️配圖來自網絡,侵刪
繼安東尼·波登多次來中國拍攝《未知之旅》把各地不同的中華美食文化帶到美國後,「中國人愛吃會吃」這件事再一次破圈到了歐美娛樂界。
去年,由陳曉卿帶領的團隊製作的《風味原產地:潮汕》登上了Netflix網飛!
自《風味原產地:潮汕》上線Netflix以來,國外美食愛好圈內幾乎一時就激起了強烈反響。
「有人像我一樣超愛《風味原產地》的嗎?「
「如果你熱愛美食和各種文化,我非常推薦這些紀錄片。以及,網飛上的《風味原產地》也超棒,介紹了中國的風味美食」
看網飛的《風味原產地》有個問題:你會被激發出一種前所未有的食慾,於是你被激勵了......所以我開始自己試著做點菜(煎魚頭)......""
」如果你看了網飛的《風味原產地》,你會恍然意識到原來在遙遠中國的某一個角落,智慧的人們在靈活地使用各種各樣的食材,製造出各種美味,享受著生活。「
先是有Eater和Decider等國外權威網站實力推薦——
「通過慢鏡頭、特寫鏡頭和長鏡頭來展現食物的紋理,以及讓人垂涎的美味製作過程鏡頭。節目製作者是通過視覺和聲效,讓食物自己說話。比如水燒開的聲音,切開牛肉黏厚的肥油和韌性十足的肌肉的鏡頭,以及粿條在製作時候的粘性等等。這些細節給整個影片增色不少,愈發誘人了。」
後有外網觀眾戲稱這檔節目為「food porn」,即「食物色情片」,不看根本睡不著。
蘇珊·桑塔格說:「為了取代藝術闡釋學,我們需要一種藝術色情學。「意為我們要拋棄佶屈聱牙的繁複消化解釋,擁抱我們的感官。《風味原產地》這種「food porn」,不正是我們從複雜生活中抽離後最需要的簡單快樂嗎?
是啊,試想下《潮汕》中超特寫下精心製作出來的肉丸、滷水與豆醬,哪一分鐘不是讓人垂涎欲滴、叫人胃神蕩漾。
《風味原產地》是一檔專注呈現食物本身與食物所用食材以及烹飪技法的短紀錄片,2019年,《潮汕》《雲南》上線後,不僅獲得了中國觀眾的喜愛,更在上線Netflix網飛後,讓外國觀眾大為驚喜。
而2020年,全新一季的《風味原產地:甘肅》剛剛在中國上線,來到了中國西北。
西北的美與古老在影像記憶裡都有如蜜蜂琥珀般的封存與記錄。
提起中原西北,我們不禁會想起中國的大片中,那些難忘的西北畫面與影調。
躍然眼帘的儘是黃土高坡、大漠、戈壁、寺廟。敦煌、河西走廊、張掖丹霞地貌……
鏡頭下的儘是甘肅,獨特的屬於西北的絕美之地。
姜文魔幻現實主義的詩性長片《太陽照常升起》中,周韻與孔唯騎著兩匹駱駝,天空倏然飄雪,紅色大漠轉身就銀茫茫一片。
天色漸亮,一瞬間我們仿佛看見了《天堂之日》中經典一幕,只是從白晝到了極夜,只是更瘋,更浪漫,更狂……
十幾年前《天下無賊》也曾在銀幕上大火。
片頭,女賊劉若英和劉德華驅車經過甘南夏河的拉布楞寺,劉若英望著拉布楞寺痴痴發呆,鏡頭掠過桑科草原廣袤的全貌。
另一部經典的華語西部武俠片《新龍門客棧》,粗糲的黃沙,塞外無止的日照,乾熱的空氣和婀娜多姿汗津津的老闆娘金鑲玉。
愛恨情仇恩怨錄,皆為一把大火化為黃土。西北荒漠上的刀光劍影再加上一人一騎風塵僕僕頭戴蓑笠的江湖豪傑,從女賊到女俠,這片土地誕生多少快意恩仇的豪情軼事。
時間的秒針向前撥走千年,西北古老的土地也出現李睿珺這樣關注農村題材與現實主義的後第六代導演。《告訴他們,我乘白鶴去了》中的黃土地、綠色水田、甘肅的方言透露出河西走廊老人的生死觀;
《家在水草豐茂的地方》中鮮少為人知的裕固族,李睿珺把那個水草豐茂、駱駝爭奶的古老文明與現代文明交織衝撞下的甘肅帶到了威尼斯和坎城的觀眾席前。
從影像中回到現實。
甘肅是古老的、複雜的也是厚重的、淳樸的。
《風味原產地:甘肅》給了我們一個不同的視角。西北,不再以荒漠戈壁、人文史詩這樣的故事出現,而作為一方美食聖土出現。
細細一想,也不奇怪。甘肅的地勢地貌、人文歷史必然造就飲食文化上的獨一無二與豐富。
西北漢子吃起肉來大快朵頤。
好比嘉峪關的羊肉,一方面是西北草原豐富的孕育,另一方面加上西北菜系的獨特輔料搭配。
細膩如白玉的煉製羊油是一層,鍋燒羊肉是一方面,串成小串的羊肉又是另一種滋味。
外酥裡嫩,烤出焦香,隔著文字都能聞出肉香了。
《風味原產地:甘肅》,2020
還有傳說中一種更獨特的高海拔地區燒法,把生鮮的羊肉加蔥蒜放入密不透風的羊肚裡,然後用高溫炙烤至兩百度的鵝卵石一塊塊放進羊肚裡直接自然加工。
最後剪開羊肚裡,肚內的羊肉香軟嫩滑,帶有一股獨特的炙烤香氣,兼具炙烤、蒸、煮三種風味。
幾百公裡外的蘭州,每天早上四點也是從一碗「牛大」開始。幾十年前就打響的蘭州拉麵口號,一轉眼大江南北的人民都認識了它,但那據說,也只是甘肅美食的冰山一角。
要說西北美食「硬核」,其中最「硬核」當屬一種特色種子油脂做的「皮」,分層撒上紅綠黃色粉末,堪比食物中的張掖五彩丹霞。
同時,又有百合這樣的清爽食物與「硬核」相得益彰,烤百合外表金黃酥脆,內裡細膩沙軟。
美食向需好客品。《風味原產地》系列每集大約十分鐘左右,主旨是挖掘食物風味和原產地之間的因果關係。
食物成了是唯一的焦點也是敘事的主角,而圍繞食物的食材、各種烹飪技法與歷史也呈現得更豐富和立體。最新的《甘肅》,也遵循著《風味原產地》前作成功的邏輯。
正是這樣的品質保證,讓率先在中國上線的《甘肅》,首先俘獲了中國觀眾的心——「嘉峪關的眼鏡烤肉已經預定「」我為什麼要在健身完點開這個,太餓了!「這樣的評論在豆瓣和片子的彈幕中隨處可見。
不出意外,《風味原產地:甘肅》應該也會馬上上線Netflix,不知道被《風味原產地:潮汕》《風味原產地:雲南》震撼的外國觀眾們,對中國西北美食,會有什麼樣的熱烈反響?
外國觀眾能夠接觸到的中國的影視作品中,取景於中國西北地區的作品佔比不小,他們愛看的中國武俠江湖故事,常常在大漠荒原上發生。
了解得更深一點的,也許會了解中國西北的敦煌莫高窟、月牙泉與張掖。
相信在看到《風味原產地:甘肅》之前,外國觀眾早已看到了甘肅的獨特。但西北美食?或許對於許多外國網友來說,這將會是第一次了解。或許會勾起所有人的「西北美食情結「。
甚至,有些外國網友已經在「催更」《甘肅》快點上線了——「求求了,《風味原產地》新一季快點上線吧!2020年我就指著它了!「⬇️
在大漠荒原,風沙中的敦煌、「硬核」的蘭州與「奇幻」的白銀、五彩風貌的張掖是屬於大銀幕的中國絕美史詩類型片。
有古老也有現代,要拍好一座城市,一方地域,總需要對拍攝地飲食風貌的細緻了解……
想像中,攝影機再次捕捉的《太陽照常升起》,觀眾看見篝火旁羊肚裡的羊湯肉、還有夾子上的烤全羊,
或許是,《無極》裡引起血案的饅頭變成石子饃,
張曼玉的客棧老闆娘施施然端上漿水面配羊羔肉,還有清甜的百合,輕輕剝了送進櫻唇,轉眼是刀光血影。
「殺伐戮場不問名,白骨荒野誰人留。煙消雲散時流轉,談笑風生醉太平。」這樣的詩句似乎生來就屬於那片大疆闊土,畫面是黃土坡擺在婆腳下的是吃不盡的豐盛的羔羊肉。
那麼我想在重新打開《新龍門客棧》之前,也看一看《風味原產地》裡的甘肅,那樣的風土人情,總能一瞬間把你帶回到古老的江湖世界裡去。
由騰訊視頻出品,稻來傳媒、企鵝影視聯合製作,陳曉卿團隊傾力打造的全新美食系列紀錄片《風味原產地·甘肅》已於7月24日起在騰訊視頻全網獨播,每周五21:00更新2集,會員提前看一周。
粵菜、川菜、上海菜、雲南菜......在看過這些南方風味之後,相信不論是中國觀眾,還是外國觀眾,都會願意再一次去探索,中國西北的粗獷敦實與豐厚,所締造出的全然不同的食物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