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北京天橋上演著很多江湖傳奇故事,多是些養家餬口的各種雜耍和各種騙術。
批門
「批」這一門裡主要的生意都是帶有迷信意味的。像圓光的、跳神的和舍聖水來誆錢的,都是屬於這一門。這些生意,完全是假借著神仙之類的名義來愚弄那些無知或知識淺薄的人。
這種批門往往只一位,最多可以附三四位,只要有人來請,想讓哪位神仙附體,哪位神仙便可以應召而來。
在他們請神的時候,巫師先焚香,,嘴裡也不知念叨些什麼,跟著就靜下來。過不了幾分鐘的工夫,說話的聲音立刻就改變了,那不用問就是神仙來臨了。至於巫婆那就可笑多了!在焚香之後,先是-一個跟著一個打哈欠,然後又是流鼻涕,又是消眼淚,渾身還要打哆嗦,折騰好半天,神仙才降臨。你要問什麼事,她的回答大多數是拉著長腔兒唱。
「神仙」的作用,大概有3種:一是給人治病。所謂治病不是給人香灰喝,就是給人畫個符,把符貼在身上或是燒成灰喝了。常常有些無知的病人,讓他們給耽誤得送掉了性命。二是給人驅除邪祟。例如:有的人家家宅不安,他們就給畫上一些別人認不得的符,滿處一貼,其結果是白冤人家一點錢財就算完事。有時他們還告訴人家,晚上不要關門閉戶,就是聽見有什麼動靜,也千萬不要驚動。要是驚動,可就不靈了。有的人家就因為這樣,邪祟沒有除掉反而被盜。三是給人算卦。迷信思想特深的人,為了發家興業,也請他們來給算卦。他們有時會告訴人家,時機就要來到,到時候自然會有人來找你,事情馬上就可以成功,千萬不可妄動。有的人就因為這樣坐失良機,因而廢事敗業。
解放前西直門外的大柳樹,有個顯赫一時的王奶奶就是操這種行當的人物。她是專門跑當時要人的宅
門。那時軍警政各界要人的太太和姨太太們,好些人都和她有來往。她家裡蓋了一所很好的新住宅,聽說也是有人施捨給她的。家裡經常有坐汽車來的人物,也時常有汽車來接她。那時西直門外帶地方,只要提起王奶奶來,誰不捧,誰不怕呢?因為她句話,就能把你抓起來。還有她坐汽車出進西直門時,要遇上城門關閉了,一提是王奶奶來了,馬上就得給開門。聲勢赫赫,盛極一時!
舍聖水的
這種舍聖水的事情,在北京城裡和城外有不少處。例如朝陽門外二閘的三塊板地方有個小廟,因為舍聖
水,香火特別盛。還有宣武門外的老牆根地方和德勝門豁子口的大仙爺,都是舍聖水有名的去處。每天燒香上供的,送匾布施的,絡繹不絕。研究它們的起因,都是無業游民勾結廟裡的和尚或道士們,硬說某個廟裡的神佛託夢,說是為了救這方有病有災的人們,特來施捨聖水。跟著就有人來求這種聖水去治病。過不了幾天,便私下裡宣揚開了:某人的眼病聖水給洗好了,某人的皮膚病用聖水除根了,某人的肚痛病、某人的咳嗽等等,都是聖水治好的。一傳十、十傳百地很快人們就都知道了。那些無知的人們便盲目地跟著也都來求聖水。名義上是施捨,可是有人來給香錢,也不拒絕。
彩門
「彩」是包括變戲法的以及當場出彩之類的一些生意。這種生意是練好了各種技藝和手彩,表演出來供人欣賞的。北京各市場各廟會上差不多都有,不過天橋地方最多。但是,在那時他們的生意很難做,表演的時候,看的人圍得風雨不透,只要一要錢,那看的人就雲消霧散,大多數走得無影無蹤了!他們為了生活,不得不用那種生意口來吸引人,所以人們也就把他們當做生意人了。
變戲法的
在天橋地方,解放以前有不少這種生意人,除了變小手彩的以外,還有大變活人的。不論是變什麼的,
他們都有一定的技術。 因為天橋是個五方雜處、人才集中地所在,技術要不夠水平的話,根本就吃不開。
當年北京著名的「快手劉」,人們明知道他的戲法是帶在身上的,可是當他走出來時,是兩手空空的。他和別人所不同的,就是穿了一件又肥又大的大褂,他變的時候,不過蒙著一塊小紅搭布,左一件右一樣地,一會的工夫就能擺地。最後還能變出點著的燈來,或是帶水的魚盆來。翻一個跟頭,把東西很快地拿出來,燈也不滅,水也不灑。看來真不容易。可是這種人在舊社會裡並沒有人重視,只不過是勉強能吃上飯。還在天橋有大變活人的把戲,大概那是在淪陷初期,變戲法的人穿得很破舊,在凳子上擺著個破木箱子,周圍圍著一塊破布,居然也能把人變來或變走。人們當然知道他是假的,想想在他那破爛不堪的設備下,可就太不容易了。但是他要錢可難了,每變一次大的戲法,折騰半天,不過要上一兩毛錢。就是一天的工夫,最多也不過弄個一- 兩塊錢,連幫他的一共3個人,維持生活就夠困難了,甭說還養家。
聽說上海來的大魔術家韓乘謙的表演,那種作法和道理和他的一樣,所不同的就是布置、裝飾和地點而已。
神奇難測的季鳳翔
提起這 位季鳳翔來,凡是經常到天橋去玩的人,沒有不知道他的,因為他的那種玩藝兒太奇特了。要看這個人的外表,未免太差。他不但衣服破舊,而且還很髒,他用的那些器具更是粗劣得很。他最享盛名而又讓人難以猜測的是那3個「助手」。一個叫做重毛兒,一個叫做淘氣兒,一個叫做小三兒。這3個「助手」都是用破布和爛紙做成的小人兒。歪毛兒和淘氣兒是裝在就地放著的小瓷罐裡,小三兒則是綁在地下鐵絲架上。他手裡拿著一根木棍兒,口裡叫誰的名字,再用那木棍兒-指,誰就馬上動彈起來。例如嘴裡一喊「重毛兒」,再用棍兒一指,那個假人便從罐裡站了起來。而且想讓它怎樣動作,都能隨心所欲,讓點頭就點頭,讓跳舞就跳舞。至於那綁在鐵架子上的小三兒,拿棍兒一指,讓他正轉就正轉,讓他倒轉馬上就倒轉。一個個都是非常聽話的。聽說有人細心研究過他的表演道理,始終也沒有搞清楚。後來大家傳說他是有科學根據的,可就是研究不透。在他的場子上圍著看的人以孩子為最多,所以要錢比較困難些。看樣子,鬧騰-天,也不過弄上兩三塊錢。
狗熊陳
解放前經常在天橋市場上耍狗熊的,是一位六七十歲的老年人,還帶著一個十幾歲的姑娘和一一個八九歲的男孩子。他的真名字知道的人很少,因為他的狗熊耍得特好,所以人們都叫他狗熊陳。他能叫那個笨東西做出許多巧妙的動作來:打個跟頭、滾個圓球、擔著水桶過木橋、用前趾來撿拾小紅豆等等,這些技巧都做得又快又好。他拿著一個長把兒的鐵勺子,裡邊放了幾塊小碎窩頭,就能引得狗熊跟著自己的意圖來做,看來也很不容易。另外他帶著的那兩個孩子又都會不少的軟硬功夫,沒有一樣不叫人驚奇的。可是那時他們也掙不了多少錢,只不過餬口而已了。
王雨田父女和宋相臣父子
從前在京津各地只要提起抖空竹的來,都知道有個王雨田和他女幾王桂英;踢毽子的則都知道宋相臣和他兒子宋少臣。據說他們最早的時候,也是經常在天橋市場練的,以後才逐漸走向各地的雜耍場。他們
的絕活都是獨步一時的技術, 而且都是北京特有的一種玩意兒。像王桂英的空竹抖得不但花樣多,而且是又快又好,讓你看了,總有一種說不出的愉快感覺。宋少臣的毽子,真是踢得花樣翻新,而且都很驚險刺激,讓看的人替他害怕。他們都稱得起是雜技中的優秀人才。可是在舊社會裡,他們被人看成是走江湖的生意人,處處讓人看不起。就以他們在天橋時來說吧,王桂英是個小姑娘,掙錢還稍好一些,至於宋氏父子,賣半天氣力,說半天好話,練一場也不過求個三兩毛錢。一天的工夫,除了一定的花銷之外,僅僅落個不挨餓罷了。
天橋還有一些耍猴兒的、耍耗子的、耍花壇的、耍盤子碗的等等行業,也都是屬於這一門的,在那時都算是走江湖的。他們大多身懷絕技,結果卻是潦倒一生。
掛門
舊社會凡是打把式賣藝和摔跤的都屬於「掛」的一門。
按說這一門本來都是下過相當功夫練就了一定技藝,憑著自己的能力來掙飯吃的,不應該列在江湖生意
之中。但,就因為掙錢很難,生活擠得不得不用那江湖口吻來對待觀眾,所以人們也就把他們說成是江湖生意人了。
耍大刀拉硬弓的張寶忠在天橋 一帶, 只要提起賣大力丸的張寶忠來,差不多是沒有人不知道的。據說他能拉開300多斤的硬弓,還能耍200來斤重的大鐵刀,他的其他表演看上去也都有獨到的地方,但他為了生活不得不把種種的特殊表演作為招人的工具,目的是賣他自製的大力丸。
據說他的大力丸只不過是用幾味舒筋活血的草藥製成的,對人起不了多大作用,可也壞不了什麼事,每天能賣不少的錢。他琢磨透了人們的心理,他的表演大多數人是喜歡來看的,看了半天,他賣一點大力丸,誰肯駁回呢?
練氣功的馬元凱在天橋 頂西頭的地方,常常可以看到一位穿著出家人的服裝,不論冬夏都光著頭手持一把雪亮的大禪杖的人,這就是號稱氣功專家的馬元凱。他練的功夫除了一般武術之外,還有空手戳釘子、空手彎釘子、光腳踩碎玻璃、把通條燒紅彎屈之後用手捋直、嘴裡含火球等等的特殊表演,叫人們看了都感到很驚奇。究竟真是氣功的關係還是另有別的門道呢?據內行說功夫當然是有一點的,但是這
裡邊另有他的秘密,外人是不容易知道的。
摔跤名手沈三和張狗子在天橋一帶 要提起沈三和張狗子來,那可以說是無人不知的,他們都是名噪一時的摔跤能手。沈三的摔跤是以機智靈巧而著稱,張狗子卻是體大身沉有把子勁頭兒,兩人是各有所長。每天你看吧,只要他倆一上場(各有各人的場地)看的人就會圍個水洩不通,摔上兩三場, 就可以收不少的錢。 按說他倆都是經過多年的苦練,I又都彼此會過了不少有名的人物,哪能算是江湖的生意人
呢?這原因一是過去沒有人注意和獎勵這種人才,無論你是多好,也是任你自己去幹。二是凡幹這-行的, 都特別愛花錢,自己既沒有優厚的收入,當然就以掙錢越多為越好了。所以在他們每天練的時候,最主要的目的就是多掙錢。既想多掙錢,江湖生意的習氣自然會越來越深了。尤其是沈三的
口頭子更是厲害得很。自然就把他們看成江湖的生意人了。
油錘貫頂的二愣小「二愣小」 本是他的諢名,日子一長,就變成他藝名了。據說他本姓白。他的拿手本領就是練氣功開石頭,不論是什麼樣的石頭,在他手裡一一砸就開。還有一樣絕技,就是油錘貫頂。表演的方法是在地上放幾塊磚頭,他枕在磚頭上,橫著躺下,然後在頭的上面也放幾塊磚頭,另外有一個人(是他的助手)拿起砸油梁用的大鐵錘照著他頭上的那幾塊磚頭用力砸去。聽得一聲巨響之後,頭上下的磚頭全碎了,可是他的頭並沒有任何傷損。據他自己說這就是氣功。這種表演,凡是看的人沒有不替他擔心害怕的,他卻非常自然。
沒有翅膀的「飛飛飛」
「飛飛飛」 是他們的藝名,本名不大知曉。他們是一家之人,專門練槓子的。聽他們的口音像是天津人,老少大小共有六七個人,沒有一個不能練的,就是那五六歲的孩子,也能在槓上練幾套,不過主要的
是兩個大些的兒子。在淪陷時期,他們一直是佔在天橋的。
那時最主要的練手,是他家老大,有十幾歲(有人說他就叫「飛飛」)。那槓子是軟繩支著的,練起來能從上而下,從下而上,也能撒開手去抓別的槓子,槓子上應有的招數,他是沒有不會的,也沒有不精的,身體那種輕便的樣子,真像只小鳥,叫「飛飛飛」這個名字,當之無愧。所謂江湖生意除了以上這四大門之外,還多得很。
把一些較普遍行當大略來談一下。
賣唱兒的在行話中 凡是賣唱兒來掙飯吃都叫做「柳子行」。過去的社會裡,幹這種營生的人多得很,男女老少到處都可以看到。只要是開口唱的不論是大鼓、小曲兒、時調以及那清唱京戲、評戲、梆子等等的,都屬於這一行。這些人都是憑自己的氣力和技藝來掙飯吃,也難免有些女藝人是以賣唱為名兼營皮肉副業的。
這種行當大概分起來有3種:
一種是有固定地址的。這一種有男也有女,像在天橋一帶和廟會地方,搭有大棚的或是佔有書館的,都屬於這一類(不包括說評書在內)。他們之中以女演員為多,因為純粹喜好聽唱兒的人當然也有,但多數人是另有目的的。即或不是這樣,起碼也是看著那年輕而漂亮的女人比較順眼些,所以女唱手就吃香得多,掙錢也比較容易。至於那男唱手雖然也都有一定的技術水平,可是收人就差得太多了。
一種是流動在市面上的。這種人大部分是盲人,特別是在夏天的晚上,相隨著好些個人,一面走,一面彈著弦子吹著笛子,沿街叫唱,他們唱的技術並不很強,不過是好歹唱一回勉強混碗飯吃就是了。
一種是串下處或公寓旅館來賣唱兒的。這種人男的當然也有,不過小姑娘比較多。她們唱的技術都不太好,至於唱的內容,更是什麼都有,只要有人來點,就是那傷風敗俗的東西,她們也只有硬著頭皮來唱。
賣假藥的
賣假藥的這一 一行,在他們的行話裡是叫做「挑漢」的。舊北京這種人多得很,你只要留神的話,隨處都可以看得到,像天橋一帶和各個廟會上以及天安門兩側的簡子河附近,經常有這種人來活動。他們不管是在什麼地方,都是設法來騙人的。他們當中也分為多種:有賣假人參的。這種人的穿裝打扮都比較好,專門找那沒有見過大世面而又好貪便宜的人來施行他們的伎倆。做這種買賣也有帖靴子的。那個賣的人在很講究的玻璃匣子裡面盛著- -支或兩支又白淨又漂亮的人參。他一拿出來說要賣,
旁邊就有人裝著要買。而且看樣子還像很內行似的,拿起來看了又看,先肯定他的貨是真的,不過挑剔他一些小的毛病。然後就來講價。這時賣的人就說了,我原不是要來賣的,從關東帶來本是要送人的,因為我要找的那個人有事離了北京,我又缺少了盤費,萬不得已才忍痛出手的。按這東西原值得很多,現在只賣十元或八元,未免太便宜了。那買的人也給一個價兒,相距雖不很遠,但是不能成交。要不就
是那要買的人說帶錢不夠,讓他跟著去取。那賣的人不肯去,做出種種情況讓路過的人來看。你只要一-看是個便宜,再-打聽,那買的人馬上就躲到一邊去了,賣的人就和你說上了。旁邊還有人也來看,並且還讚美這東西不錯,同時也裝著來講價。你怕便宜讓別人得去,那你就非買上不可了。這種東西大多是節梗所做的假貨。
有賣化食丹的
賣化食丹的行話叫「挑火粒兒」的。他們賣的時候當場來試驗:把這種藥放到油膩之中,你看吧,那油膩立刻被那藥追得亂跑,而且過一會兒, 那油膩就會化得無影無蹤了。這是怎麼個道理呢?因為那「藥」 根本不是什麼藥,它的上面是火硝、下面是皮硝,這兩種性質不同的烈性物品,放進水裡,發生化學反應,當然會起那自動追逐的現象了。你如果要買了去吃,可也壞不了什麼大事,但想拿它治病,卻是妄想。
有賣蟲子藥的。做這種生意的在天橋很有幾家。在他們的攤子上,玻璃瓶裡用酒精泡著不少的死蜩蟲,還有整條的絛蟲,賣藥人只要一出攤就指著那些死蟲子來講說,說得頭頭是道,讓你不能不相信。等你買了去試,也許能打下幾條極普通的蛔蟲,因為他那藥裡多少有點人所共知打蟲子用的史君子。如果要想去治那特殊的蟲子,可就一點事也不管了。賣錢是全憑說來的。天橋賣蟲子藥最著名的有孫鴻亮,其次就是楊漢臣,他們每天都能賣不少的錢。
有賣藏丁香等藥的。這種假藥常常是在天安門左近的地方出現。同夥做這生意的人至少也有四五個。其中一個人裝著從遠方來北京找人的,因為沒有找到,缺少了盤費,所以把原打算帶來送人的東西拿出來賣點。這人說外地話,並裝出很困難的樣子,讓你一看就相信。他的同夥裝成路過的人,先裝出不大相信的樣子,和賣藥人經過了一問一答的過程,立刻又表示相信了。然後還要用藥做個試驗,進步點頭相信之後,另外還加以費美。他的藥一打開賣,就有人搶著來買,買了之後還拿著讓別人看,並低聲對看的人說:「這東西不錯,便宜得很!」不知情的人,也跟著人家買。他們所說專治寒症的藏丁香,原來是從生藥行裡花極廉的價錢買來的益智,經過加工和包裝之後,便假充藏丁香了。除了這一種之外,還有冒充蟒血球、藏紅花、油桂皮等等的假藥,做法大致是和上面差不多的。
專跑廟會的
廟會 上江湖生意人相當多,現舉幾項說明:賣篦子的。行話把他們叫做是「挑摞摞兒」的,他們叫賣時自稱那些篦子能夠鋸斷很結實的繩子,還能去鋸木頭,而且那筆齒兒一根也不能傷損。你要不信,當場來試驗,叫你不能不信。但是誰買誰算上當。賣針的。行話把他們叫做「挑插末兒」的。他們賣的針看上去好像特別好,能把針扎到銅元上面,針尖還是一點也不彎。用鉗子夾上一根小針兒,能帶起很大的一個木匣子來,那針也斷不了。不知道的人,真認為是極好的鋼針呢。等你買到家裡,放不了幾天,就都成為鏽針一碰就斷。這是和變戲法兒一樣,只要離開了他們的手,那就是另一回事了!以上兩種生意,在從前是廟會中最主要的生意。他們如果不到,這廟會就不能夠開門。這大概是很早的說法了。
修腳治繭子的。
這種修腳治繭子的人,行話叫「劈捻子」的。這也是每個廟會上必有的一種生意。他們是專門給人家治腳上的繭子(也叫腳墊)和雞眼的。有這種病症的人,他們就當場來治療。治療時拿著刀子硬給人往下來削,不管你疼得受得了受不了。最後還能從繭子下面挖出一個硬根子來。看上去好像治得很徹底,其實不是那回事,有經他們治過的人,當場受了不少的痛苦,最後還是慢慢地又長出來了!因為他們也有帖靴子的,那種當場挖出的硬根子,也完全賣的是手藝。引誘別人來上他們的當。
「大令兒」和「小帖子」。
在江湖生意之中稱為「大令兒」的不算少。這種生意大部分是裝成了和尚或道士的模樣,在他們擺設攤場的地方特別寫明是以救濟苦難為主的,專治疑難大症。不但白給人們診看,一且遇到了窮苦的人,還要舍給藥品的。你留神來看吧,擺開攤場不久,跟著就有人請他給看,而且還要當場給治療。這來的人是他的同夥,這樣做為的是給別人看樣子。就以漏瘡來說,那個有病的人裝著很疼痛的樣子,一聽說當場給治,他就毫不顧忌地脫掉工褲子趴下讓他給施行手術。給他上藥之後,過一會兒,就從肛門裡連膿帶血,弄出不少東西來。最後還從肛門裡找出二節樹 枝形的白色官子。這時他一定要用鑷子夾著那管子給圍著看的人詳細解說。主要是說要想把這種病治得除了根,非達到這樣不可。那患者也要裝著說:「我現在就覺得舒服多了!」凡是看的人當然覺得很驚奇。又見那患者並沒有受多大的苦痛,就能立見奇效。自己如果也有這種病的話,當然就要打聽打聽。你只要一打聽,在旁邊就有人會對你說,他以前也是有這種病的,剛求先生給治好了。接著又對你說,在大街上怪難看的,先生就在什麼地方住,你何妨到他
家去呢。你一認可,那就達到他們的目的了,行話叫「打入窯底」。你一到了他的家裡,有幾個人變著法兒也得把你的錢給掙了。其結果是病根本就治不了,還被騙去不少錢財。
原來帖靴子的那位來時在肛門內已帶有裝著假血的極薄的皮囊,那先生用鑷子一夾破,膿血自然就會流出來。至於那管子,是一枝曬乾的豬肺管,裝著藥捻的樣子送進肛門內,過一會兒遭到熱度和水分的浸潤自然就伸開了,遠看挺白的就像一枝漏瘡的管子。做這種生意,最少也有三四人。「小帖子」也是行話,這種生意的做法,也和大令兒大同小異。所不同的,大令兒是給人治療的多,小帖子是給人
相面算命的比較多。總之大令兒也好,小帖子也好,都是以不要錢來冤人的。同時也都有帖靴子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