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城南的南落馬營有一幢「年紀」最大的房子 45戶居民再不用擔心...

2021-01-07 杭州網

杭州城南的南落馬營一側,有不少在建的工地,從秋濤路的口子上拐進去,沿著小路,七曲八繞,走個三、四百米,能看到三排居民樓,南落馬營48號就坐落於此。

南落馬營「年紀」最大的房子,居民雨天擔心積水,夏天開空調擔心短路

這幢房子是上海鐵路局杭州機務段的宿舍,房子建於1975年,三層樓高,每個房型40多方,至今還住著24戶人家,他們大多都是鐵路上的職工。

雨天擔心積水,夏天開空調擔心電路短路……緊挨著工地,旁邊還有一條鐵路,一牆之隔,這裡恍如一個「獨立天地」。

陳大伯在這幢房子裡住得最久,40多年,感觸也最深,「說起來太多了,最怕下雨天,我們下水管太老了,一下雨,門口就得積水,有時還倒灌,根本沒法進出。」

火車司機毛大哥住在二樓,40多個平方,生活著自己一家,「我怕熱,夏天家裡常開著空調,但頭疼的是經常跳閘,電線同蜘蛛網一般纏繞著。」

毛大哥指著牆角,「這裡以前是個垃圾堆,大家離老遠把袋子一扔,誰也不願意走近兩步,夏天蒼蠅成群,髒死了。我們就想要把居住環境弄得清爽些就行。」

老舊小區改造 2個月不到的時間 南落馬營48號煥然一新

南落馬營48號是鐵路部門的職工宿舍,由於街道正在進行「三供一業」改造,將諸如鐵路部門這些國有企業的職工家屬區一些職能移交給屬地,「三供」有供水、供電、供暖,「一業」是物業管理。

南落馬營48號從3月初開始改造,不到2個月的時間,煥然一新。

首先是外立面,由於家裡空間小,居民往往在門口支臺子燒飯,外立面被煙燻得烏黑一片,再加上房子上了年紀,屋面出現多處牆裂風化的痕跡,遠看上去以為是無人住的居民樓。

現在的外立面統一用淡黃色的油漆,刷得白白淨淨,電線也一併整理了起來。

南落馬營48號是一幢3層高的居民樓,一堵圍牆跟旁邊兩排居民樓隔了開來,住戶們在牆根放電瓶車,堆雜物,牆外雜草叢生,還有一條廢棄的鐵軌。

現在的門口多出了一條柏油路,旁邊搭了一個棚子,以後就作為電瓶車的停放區,統一安裝充電樁。

居民反映的積水問題,街道將地下排水管全部挖開、更換,「以前是70年代的鑄鐵水管,時間久了鏽跡斑斑,一掰就斷,現在換成了最先進的PPC材質。居民再也不用擔心下雨會積水的問題。」木場巷社區主任陳嵐說。

除了迎來清爽的生活環境,這裡還將重新配備垃圾房,「以前就是用磚頭搭起來的,下面汙水橫流,新建的垃圾房將配上汙水排放、消毒通風等功能。」

包括南落馬營48號,紫陽街道今年有8個社區要進行改造提升

通過鐵路「三供一業」移交改造,紫陽街道對轄區上羊市街、侯潮門、木場巷、北落馬營、鳳凰、彩霞嶺、太廟、十五奎巷8個社區的「三供一業」設施進行移交前改造提升。

紫陽街道城管科科長譚越介紹說,項目涉及排水設施改造、屋面修復、外立面提升、道路硬化、垃圾設施改造、樹木綠化整治等,改造面積達45882平方米,惠及約13500戶居民。

項目計劃6月初完工,改造完成後,以上區域的老舊小區功能設施將得到全面提升,噪音、垃圾、汙水等一大批困擾居民群眾的老大難問題將有望得到解決。

相關焦點

  • 杭州「樓降降」居民備逃生繩
    杭州「樓降降」居民備逃生繩 北京晨報  作者:張遙   2010-09-06 07:04 [摘要]
  • 別再誤解中國式審美,杭州絕美農村火了
    別再誤解中國式審美,杭州絕美農村火了 2020-09-23 15:1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北京豐臺劉家窯南裡34號樓更換老舊供暖管道:家裡熱起來 再也不用...
    來源標題:家裡熱起來 再也不用循環泵了 今年供暖季開始前,家住豐臺區東鐵匠營街道劉家窯南裡34號樓的居民張先生就曾反映,往年冬季自家暖氣都不夠熱,室內溫度較低,家人的生活也因此受到不小影響。
  • 為了一個「小帥哥」,杭州一小區2406戶居民最近在幹同一件事…
    「我剛下去看了下臺帳,這兩年多來,張浩光『撿』回來的電動車就有50多輛!」原來,張浩每次巡邏發現有電動車沒上鎖後,馬上就推到社區門口,做好登記後再設法聯繫居民來領取。這是土辦法,但管用。張浩說,萬一居民丟了東西,他會自責。12月8日,張浩找到孫正江請2天假,說去醫院做檢查。
  • 杭州市中心這群老住戶,終於有了盼頭
    1】現在最小戶型才16平米,重建後最小戶型不少於48平方米走進小區,從南到北分布的9-14幢房子,顯得特別扎眼,因為牆皮脫落,雜草叢生,各種管道裸露,著實破敗。牆外都新張貼了搬遷方案和籤約通知。2】4戶人家共用一個廁所和廚房,「總算等來要住新房子」建工新村9幢,1957年建造,總共3層,住了61戶人家,是其中最老的一幢。走進狹小的樓道,強烈的年代感撲面而來:灰撲撲的牆面,各種柜子梯子木板等雜物堆著,頭頂就是裸露的電線。
  • 80㎡的房子回遷後可換成120㎡!盼了多年,杭州這裡60多歲的房子要拆...
    昨天,下城區東新路杭州重機宿舍,5幢2樓的49.8平方米一室一廳裡,幾個人忙忙碌碌。86歲的孟君仙站在自己最喜歡的陽臺上,回憶45年來這方小天地的故事。承載了幾代人記憶的房子要拆了杭州重機廠始建於1958年,佔地約1000畝,到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員工在5000人左右,屬於國家大二類企業。
  • 蹲坑升級成馬桶,政府來買單,杭州完成全省首批202戶困難老年人家庭...
    家住杭州上羊市街社區的董奶奶是一位困難空巢老人。奶奶視力一級殘疾,行動不便,常年需要人照顧。社區工作人員曾經在走訪時發現,董奶奶平日洗漱時有不少困難:家裡浴室完全沒有防滑措施,浴室與客廳有一個高度差,對於視力殘疾行動不便的董奶奶來說十分容易絆倒、摔跤。如今,經過了一系列的改造,董奶奶家浴室配備了輕便的洗澡椅,讓奶奶坐著也能洗澡,完全不用擔心眼睛看不見磕著摔著。
  • 一天建成一幢別墅?中國3D列印技術再次震撼世界!
    近日,有媒體介紹稱杭州博彭科技有限公司列印一幢2-3層建築面積為250-300平方米的別墅,耗時僅需24小時左右。此消息一經傳出,立刻引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  而要做到在24小時內列印出一幢30cm厚的別墅,相關人員蔣旭峰表示,需要機械、控制、整體運行速度和噴頭出料等整體完美配合才能完成。列印出如此龐大的建築物想必相應的機器也很大。據悉,該機器尺寸為15米寬,7米高,號稱為世界最大的建築3D印表機。目前,博彭科技已經完成了1:1尺寸的世界上最大尺寸規格的3D建築印表機研發完成以及世界上第一幢一體成型、非拼裝的最大尺寸1:1的房屋列印。
  • 鄭州有個老城區,當地居民說:這裡的老鼠不怕人
    鄭州市城南路阜民裡是一條老街道,這裡南起東三馬路北至城南路,與大同路德化街相鄰,街口路對面就是商城遺址城牆,是鄭州僅存不多的老城區,有著近4千年的歷史,因其緊鄰火車站和二七商圈,這裡除了住著一些老鄭州人,還租住了很多搬運工和做小生意的外來務工者。
  • 劉家窯南裡34號樓更換老舊供暖管道 家裡熱起來 再也不用循環泵了
    今年供暖季開始前,家住豐臺區東鐵匠營街道劉家窯南裡34號樓的居民張先生就曾反映,往年冬季自家暖氣都不夠熱,室內溫度較低,家人的生活也因此受到不小影響。為此今年供暖季開始前,東鐵匠營街道綜合行政執法隊對34號樓供暖情況進行了摸排。
  • 歡迎新居民回家!樂清這個地方,租房政府發補貼
    吳步梯有一幢房子出租給新居民已有六年多,他說,受疫情影響,企業假期延長了,所以決定給回來的新居民免一個月租金,如果全部回來將免6000多元。10戶目前已回來3戶。 吳步梯免租房租在南陽村並非個例。
  • 杭州1100餘戶公租房保障家庭入住新家,有人笑著說「終於在這有了...
    1100餘戶公租房保障家庭入住新家,有人笑著說「終於在這有了歸屬感」「雖然比起之前租房面積小了一點,但是租金便宜而且環境也好了很多,負擔一下少了,也不用擔心搬來搬去,終於在這有了歸屬感。」陳女士選擇的是普德人家的兩居室,一家三口住剛剛好。
  • 居民擔心輻射大 南阜家園5G基站暫停施工
    近日,青島膠州南阜家園小區業主反映稱,中國鐵塔有限責任公司青島分公司未經業主同意,半夜1點多在小區附近搭建5G信號塔,他們擔心5G信號塔輻射較大,恐對他們的身體健康造成不良影響。膠州市工業和信息局告訴信網,所有通信設備檢驗合格,且已進入環保備案,無需擔心危害身體健康。
  • 城南舊事中真實的英子的故事
    它透過主角英子童稚的雙眼,向世人展現了大人世界的悲歡離合,有一種說不出來的天真,卻道盡人世複雜的情感。《城南舊事》曾被評選為亞洲周刊「二十世紀中文小說一百強」。八十年代還被搬上銀幕,還獲得了「中國電影金雞獎」等多項大獎,感動了一代人。它滿含著懷舊的基調,將其自身包含的多層次的情緒色彩,以一種自然的、不著痕跡的手段精細地表現出來。
  • 落馬少將郭正鋼妻子情史曝光
    從基層到總部,再從總部下放東南沿海的浙江省軍區「鍛鍊」,在軍內擁有充分資源的郭正鋼已走上快速擢升之路。無名女商人「一夜暴富」郭正鋼空降浙江那年,年屆不惑的杭州淳安女商人吳芳芳遇到她生意場上的最大抉擇。杭州城市東擴後,2007年六七月份,位於杭州下沙九堡地塊的浙江省軍區農副業基地土地對外招租。
  • 居民:不用再爬樓了!
    這意味著,未來一段時間,泰順縣許多舊小區居民將陸續開啟電梯上下樓的模式。12月16日上午,記者在錦繡華庭小區看到,全玻璃外觀的電梯美觀大氣,電梯與樓體之間的通道不僅方便高層用戶,還給整個小區增色不少。記者了解到,目前錦繡華庭小區的3座加裝電梯全部完成加裝工作,其中一部電梯正在拆卸腳手架。
  • 祖籍杭州的《城南舊事》導演吳貽弓今晨去世,唱一首《送別》送別吳老!
    主要電影作品有:《我們的小花貓》《巴山夜雨》《城南舊事》《姐姐》《流亡大學》《少爺的磨難》《月隨人歸》《闕裡人家》等。其中《巴山夜雨》獲首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故事片等獎,《城南舊事》獲第二屆馬尼拉國際電影節最佳故事片金鷹獎等國內外獎項。
  • 天津首推人臉識別禁採令之後:600戶的小區,50戶拒絕再「刷臉」
    這個用人臉識別門禁系統已經管理了近三年的社區,居委會不得不「迅速反應」,重新以微信群、貼通告、廣播等方式通知小區全體居民,在12月31日之前,請大家自行決定是否繼續使用人臉識別進出小區。截止2020年12月24日,在文化村小區600餘戶居民中,有近50戶提出不再使用人臉識別門禁系統。
  • 優化稅收營商環境背後的故事:辦稅服務有妙招 便民利企更高效
    隨著社會信息化的快速發展,高效便捷的辦稅服務成為營造良好營商環境的重要指標。國家發展改革委發布的《中國營商環境報告2020》顯示,納稅領域關於減少納稅次數、壓縮報稅時間等內容成為營商環境評價的指標之一。伴隨電子稅務局、稅務APP的不斷普及,「不碰面」的辦稅方式逐漸融入納稅人和繳費人的辦稅習慣,悄然加快了便民辦稅與高效繳費的發展進程。
  • 杭州樓市現狀:新一線城市,房價可能大漲
    我是杭州房哥,資深房產投資專家。你相見恨晚的買房導師,目前已為5000人提供買房最佳解決方案。房哥不像其他自媒體,遮遮掩掩的讓你摸不清頭腦!房哥屬於實戰派只說對你最有用的操作和建議。提問:房哥你好,杭州是幾線城市?房價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