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僧被歌女不斷撩撥,笑著寫下一首詩,短短28字彰顯大師風範

2020-12-23 諸葛品歷史

對於普通人而言,很難到坐懷不亂,畢竟七情六慾乃人之常情,像柳下惠那種牛人太少,畢竟孔子都稱他是「被遺落的賢人」。但是,通過艱苦修行的高僧,有著極為堅定的信仰,自控力非常人能比,他們早已看透一切,經得起任何誘惑,功名利祿也好,傾國傾城的女子也罷,都不能讓高僧內心蕩起漣漪。

北宋高僧道潛,自幼剃度出家,精通佛法經文。另外,道潛還是一位才子,除了念經誦佛之外,他喜歡研究詩詞,所以與蘇軾的關係不錯。有趣的是,道潛曾因寫詩得罪了宋哲宗,皇帝一生氣,後果很嚴重,儘管沒有把道潛打入大牢,卻下旨勒令他還俗。

真正修行之人,不在乎是否還俗,道潛不敢違抗聖旨,還俗後依舊不為凡塵之事擾亂心境,過著僧侶般的生活,謹記佛門清規戒律。不久後,皇帝意識到道潛是被冤枉了,撤銷他的罪名,讓他恢復僧人的身份,道潛再次削髮為僧,為將此事放在心上,或許在他看來,只要內心皈依我佛,哪種形式都無所謂。

元豐二年,蘇軾調任徐州太守,道潛在杭州智果禪院,距離不算太遠。有一次,道潛懷念與蘇軾的友情,專程從杭州趕到徐州,只為與蘇軾小聚一下。作為僧人,道潛無法跟蘇軾把酒言歡,只好以茶代酒,兩人聊得很開心,有說不完的話,探討詩詞歌賦,不知不覺天色已晚。

熱情好客的蘇軾,豈能怠慢許久未見的朋友,專門找了一家土菜館,點了幾道適合道潛吃的菜品。文人墨客相聚,只是吃飯的話,顯得太過單調,蘇軾叫來一位才華出眾的歌女,讓她彈奏幾曲。道潛也沒有拒絕,畢竟這是蘇軾的一番好意,欣賞音樂也不觸犯清規戒律。

眾所周知,蘇軾性格開朗,平生最喜歡開玩笑,趁道潛不注意,悄悄給歌女說了幾句話。原來,蘇軾讓她找機會向道潛撒嬌賣萌,看道潛的定力如何。歌女領會到蘇軾的意思,不斷挑逗撩撥道潛,還求道潛為她寫詩。面對歌女的撩撥,道潛不為所動,笑著寫下一首詩,短短28字卻彰顯大師風範。

《口佔絕句》

北宋:道潛

寄語東山窈窕娘,好將幽夢惱襄王。

禪心已作沾泥絮,不逐春風上下狂。

這是一首七言絕句,「佔口」也不難理解,就是即興賦詩的意思。高手擅長欲揚先抑的手法,道潛也許猜到歌女的舉動並非本意,而是好朋友蘇軾的慫恿,所以沒有怪她,反而誇她長得漂亮。首句「寄語東山窈窕娘」,那位來自東山的姑娘,你姿色出眾,肯定是一位窈窕淑女。

第二句中的「好將幽夢惱襄王」,出自宋玉的《高唐賦》,本意是指襄王夢見「巫山神女」,並讓她陪伴。道潛用一個「惱」字,暗指自己有些不耐煩了,告訴那位歌女,不要再試探我,更不要糾纏我,雖然歌女擁有傾國傾城之貌,但在道潛眼中,跟普通女子沒啥區別,他一心向佛,任何挑逗和撩撥,對他都不起作用。

擔心歌女聽不明白,道潛更進一步解釋,第三句「禪心已作沾泥絮」,我潛心修禪,已達到心無旁騖的地步,如同柳絮沾上泥土,回歸於大地,不為外物所動。最後一句「不逐春風上下狂」,任憑狂風怒吼,沾上泥土的柳絮,也巋然不動,說明道潛修為極高,無論多麼美麗的女子,都不能讓他動凡心。

可想而知,歌女吃了閉門羹,但並非一無所獲,至少道潛給她留下這首詩。假如你的道潛,面對美貌過人的歌女,能否坐懷不亂?

相關焦點

  • 蘇軾慫恿歌女向高僧表白,高僧回敬一首詩,短短28字卻驚豔了千年
    道潛也是北宋著名的詩僧,寫文作詩不在話下。蘇軾的弟子陳師道曾盛讚他「釋門之表,士林之秀,而詩苑之英也」。得知道潛要來,蘇軾便設下酒宴以招待好友。酒宴上,蘇軾玩心大起,慫恿一位歌女向道潛表白,大獻殷勤。面對歌女的示愛,道潛卻是面不改色,淡定地吟出一首詩,而這首詩也成了千古名作。
  • 黃庭堅7歲時寫下一首詩,短短28字,蘊含人生大智慧,令人深思
    黃庭堅7歲時寫下一首詩,短短28字,蘊含人生大智慧,令人深思根據《桐江詩話》記載,皇祐三年辛卯,黃庭堅的父親黃庶曾邀請了幾位詩友在家飲酒吟詩。其中一位說道:「久聞令郎少年聰慧,何不讓他也來吟一首?」於是7歲的黃庭堅便以牧童為題寫下了這首詩。
  • 柳宗元被貶柳州,寫下一首思鄉詩,短短28字感人至深
    在古代,詩人經常會因謀求仕途、探親訪友、升遷貶謫等原因而不得不客居他鄉,所以就有了思鄉詩。這類詩主要抒寫的就是詩人客居他鄉的孤寂心境以及對故鄉和親人的思念。本文向大家分享的這首《與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華親故》,便是唐代詩人柳宗元很經典的一首思鄉詩。一般來說,唐宋時期的思鄉詩大多寄寓了複雜的思想感情。所以我們想要弄清楚詩人所思所想,往往就需要了解詩人的遭遇。如柳宗元寫這首詩的時候,正是他從永州司馬改貶柳州刺史期間。因此這首詩同時也表達了詩人被貶謫的憤慨不平之意。
  • 蘇軾慫恿歌女向高僧表白,高僧口佔一首詩:卿心向我,我心向佛
    蘇軾的好友,著名的高僧道潛(即參寥)前往探望,蘇軾為他接風,席間,蘇軾故意慫恿年輕貌美的歌女向道潛求詩,並不斷地挑逗撩撥。但是道潛絲毫不為所動,當即隨口吟出一首詩,短短28字卻精彩絕倫,翻譯過來就是:別愛我,沒結果。
  • 晚唐高僧靈澈上人一首充滿禪理的詩,短短的28個字,寫得很深刻!
    晚唐詩僧靈澈上人這首《歸湖南作》,那就是一首很有經典的作品,當時他正是要去湖南遊歷,於是在路上有所悟,從而寫下了這首詩。整首詩意境唯美,儘管只有短短的28個字,但是寫得很深刻,給人一種大徹大悟之感,讀懂了一定是受益終生。山邊水邊待月明,暫向人間借路行。
  • 蘇軾臨死前一首詩,短短28字,道盡人生3境界,不少人卡在第2層
    在眾多的文學家中,蘇軾是集大成者,他不僅是詞中高手,而且詩也寫得很出彩,再加上書法、繪畫,似乎就沒有他不精通的。這樣頂尖的天才,在晚年留下了一首詩,也是他一生的智慧總結。臨死前寫一首詩,短短28字提起蘇軾,大多數人對他的第一印象就是一個詩人,但他還是一個身有官職的朝廷官員。二十歲那年他就考中了進士,稱得上是年少有為,但是他的仕途走得卻並不平坦,做官期間他有過三次被貶的經歷。
  • 明朝最霸氣的一首詩,出自朱元璋,短短28字令人膽戰心驚
    例如他在登基的那日早朝,就曾寫下一首千古流傳的《詠雞鳴》,「雞叫一聲撅一撅,雞叫兩聲撅兩撅。三聲喚出扶桑日,掃退殘星與曉月」。雖然前兩句俗不可耐,但是後兩句卻是霸氣十足,而且相當符合當時的情景。原本想要看他笑話的大臣,最後也不得不服。
  • 高僧被藝妓各種調戲撩撥,他即興回敬一首詩,卻狂成了千古名作
    但是古代也有很多念透了紅塵的得道高僧,他們在面對誘惑時不僅不會淪陷,而且憑藉過人的機智,還會為後世留下一段不朽的佳話。今天故事的主人公是宋代和尚道潛,別看他名字叫「道淺」,可面對藝妓的挑逗撩撥,他的道行深著呢!道潛與蘇軾是好友,因而也學上了蘇軾的「壞毛病」,喜歡在詩中暗藏譏諷,道潛還曾因此被勒令還俗過一段時間。
  • 蘇軾帶「溪女」訪寺,高僧大怒,他當即寫下一詞,高僧心服口服
    蘇軾還喜歡湊熱鬧,朋友納小妾他去攪一攪,和尚齋個戒他去戳一戳,雖然內心並非出自惡意,但他就是管不住自己,總能撩撥起一些帶有危險信號的詩意的風浪。據《冷齋夜話》記載,蘇軾就曾在錢塘幹過一件危險的事兒。話說蘇軾任職錢塘期間,天天地往西湖躥,枕山棲谷,刻霧裁風,好不快活。
  • 李商隱為亡妻寫下的這首悼亡詩,短短28個字,讀來當真是肝腸寸斷
    李商隱的一片深情在他的作品中,要比別的詩人體現得更為深刻,尤其是在他的妻子王氏逝世之後,為此寫過了一系列的悼亡詩,每一首都足以令人驚豔,其中有很多經典的作品,還成為了千古名篇,特別是這首《暮秋獨遊曲江》,通篇描寫得極為深情,也無比的傷感,詩人也正是由於無時無刻不在思念著妻子,從而寫下了這麼一首令人傷感的詩作
  • 把人性說的最透徹的一首詩,短短28個字哲理深沉,引人無限深思
    羅隱曾寫下一首著名的詩,題目叫《蜂》,短短28個字卻字字都是經典,這首詩看似是在描寫蜜蜂,其實是智慧深刻,裡面有著自喻和諷喻,每次品讀都讓人感慨良多,下面我們一起來欣賞羅隱的這首封神之作:不論平地與山尖,無限風光盡被佔。
  • 唐詩中很美的一首詩,短短28個字,抵得上一篇《桃花源記》
    最典型的便是詩歌,如唐代大詩人李白就曾寫過一首《山中問答》。其中就有這樣的詩句,「桃花流水窅(yǎo)然去,別有天地非人間」。再如本文向大家分享的這首《桃花溪》,便是唐代詩人張旭借《桃花源記》的意境而寫的寫景詩。我們都知道張旭是以書法聞名於世,並沒有什麼詩名,但是他的這首28字小詩,卻贏得了《唐詩三百首》編選者孫洙的推崇,說它「四句抵得上一篇《桃花源記》」。
  • 蘇軾攜妓拜訪高僧,高僧大怒,急中生智寫下一首詞,對方啞口無言
    有一天,他帶著一名歌妓去拜訪大通禪師,大通禪師非常生氣,於是,蘇東坡就急中生智寫下一首詞,令這個歌妓唱給大通禪師聽。那麼,這究竟是一首什麼詞呢?大通禪師聽後,又有什麼反應呢?佛門本是清淨之地,而歌妓在古代歷來為人所輕賤,而蘇軾攜妓登佛門,原本是他理虧在先,高僧大怒也是在情理之中。可是蘇軾卻反問高僧:你修的是哪門子的禪?
  • 蘇軾出格的一件事,將歌女高僧同處一室,高僧坐懷不亂,寫下名詩
    有一次去拜訪高僧慧覺,看到了他的房子裡都是以竹子來裝飾自己的房間,心生喜悅。於是提筆便寫下了:「無肉令人瘦,無竹令人俗。」人不吃肉會變得瘦,沒有竹子便顯得非常俗氣。「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醫。」人瘦可以變胖,但是一個人如果俗氣便沒有辦法醫治。眾所周知和尚是不吃肉的,而蘇式卻用吃肉來打趣慧覺。
  • 和尚在風雪中見一枝梅,大徹大悟寫下禪詩,結尾14字鼓勵世人千年
    所以在古時候的詩詞深處,藏著很多和尚的蹤影,在唐代,就有和尚在風雪中見一枝梅,大徹大悟寫下禪詩,結尾14字鼓勵世人千年,他就是黃檗禪師。黃檗禪師在江西出家,受法於百丈懷海禪師,他留下來的詩作並不多,但在當時極具影響力,其中有一首叫《塵勞迥脫事非常》。
  • 李白夜裡想家睡不著,隨口吟出一首詩,短短28字卻成千古名作
    他有感而發,寫下一首詩,短短4句卻引起了千古共鳴。這首詩名為《春夜洛城聞笛》。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洛城。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而「暗」字也用得很巧妙,既暗合了「誰家」,又突出了笛聲的一種斷斷續續。那吹笛之人未曾露面,可是他的笛聲卻在不經意間勾起了多少人的離愁別緒。這開頭短短7字,看似平凡,實則奠定了全文的感情基礎,詩人所有的情緒都由這暗飛的笛聲而來。
  • 白居易在冬至夜想起初戀,寫下一首詩,短短20字道盡相思之苦
    千年前的一個冬夜,白居易想起了闊別多年的初戀,寫下一首詩,短短20字道盡相思之苦。《冬至夜懷湘靈》豔質無由見,寒衾不可親。何堪最長夜,俱作獨眠人。兩人分離後,白居易寫了很多相思之作,《感秋寄遠》、《夜雨》、《寄湘靈》、《長相思》等等,就連他最出名的兩首長篇敘事詩《長恨歌》和《琵琶行》,也隱約可見湘靈的影子。再說回這首《冬至夜懷湘靈》。
  • 楊萬裡很調皮的一首詩,短短28字寫出很多人嚮往的童年,回味無窮
    所以古往今來文人墨客筆下總少不了對於童趣的描寫,就像辛棄疾就曾寫下「最喜小兒亡賴,溪頭臥剝蓮蓬」,白居易也曾寫下的「小娃撐小艇,偷採白蓮回」……但是縱觀古詩詞,筆下對於童真童趣描寫最多的,當屬南宋著名詩人楊萬裡。
  • 韓愈為引逗好友出門遊玩,寫下一首詩,短短四句卻是最美春光
    韓愈字退之,是中唐著名文學家、思想家、哲學家。後世對他的評價非常高,北宋大文豪蘇軾說他是「文起八代之衰」,晚清名臣曾國藩讚揚他「韓公如神龍萬變,無所不可」。他是「唐宋八大家」之首,又和蘇軾、柳宗元、歐陽修並稱「千古文章四大家」。
  • 楊萬裡很「童趣」的一首詩,誇兩小孩機靈,短短28字極盡天真可愛
    一首歌裡寫到「童心是成人的源泉」,這個觀點值得大家好好的思考一下,在所有一切都能被機器人,AI代替的時候,唯有人類的童心是不能被代替的。更確切一點說,宋詩的特點是「以文作詩」,用寫文章般鋪陳的方法來寫詩,其詩自然沒有唐詩般的含蓄蘊藉,而是追求一種真實自然的場景和感情,同時還追求詩歌的教化作用。今天的這首詩,創作於公元1192年,楊萬裡在一次乘舟路過安仁縣,也就是現代的江西省餘江縣的時候,迎面看到了兩個孩子在划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