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五六年前躺在手術臺上的張檬,如果知道自己以後腸子都會悔青,該作何感想。
前幾天在《我就是演員》的舞臺上,還沒有人cue張檬,她開口就是:我活到現在,做過最後悔的一件事就是整容。
主動給節目組送熱搜,看來是憋了很久,不吐不快。
她說著說著就情緒失控,眼淚譁譁,說「整容葬送了我整個演藝生命」。
可見是又悔又恨。
張檬作為一個(過氣)女演員,這幾年身上的標籤從來不是「演技炸裂」,而是「整容失敗範本」,並伴隨著各種崩圖。
眼睛、鼻子、嘴巴,基本上能動的地方都動了,加上過度填充,我相信審美正常的人都不會覺得這張臉好看。
但張檬當年,是靠臉吃飯,甚至橫著走的。
《蒼穹之昴》裡的珍妃,一眼就夠驚豔。
《美人心計》,全片她只有一個鏡頭,但還是憑美貌火了。
現象級國民狗血劇《夏家三千金》裡,她是招人煩又惹人疼的小白花,跟唐嫣、戚薇平分秋色。
張檬15歲開始拍戲,16歲考上北京電影學院,出演《蒼穹之昴》的這種大製作的時候,也才將將21歲。
那時85花們還沒發跡,她早就靠美貌闖出了一片天,但現在85花們一手流量一手作品,她已經三年無戲可拍,糊到查無此人,被記住的只有僵硬的整容臉。
這境遇轉變,也是夠讓人唏噓。
只能說動臉一時爽,面癱火葬場。李誠儒也說了:演員臉上的任何一刀,都會直接影響表演。
但整都整了,錯已鑄成,靠美貌起來的張檬只能自食苦果,還勸別人千萬千萬不要去整容,字裡行間都是過來人的辛酸。
只是,張檬還是沒看清楚問題的本質。
她之所以把一手好牌打得稀爛,整容,只是表面原因,致命的地方在於:一她沒有自信,二她沒有美商。
自信,是一種對自我認知,以及認知夠不夠堅定;美商,是對審美和美感的認知,及其在外表上的呈現。
很顯然,這兩樣,張檬都沒有。
年輕時,她得到一切都不費吹灰之力,靠一時的運氣站在了地基並不堅實的高處,一腳踏空是早晚的事,而這給她帶來最壞的後果是——沒有堅定的自我認知。
別人說她好,她就發飄,別人說她差,她就發懵。
比如章子怡問張檬為什麼去整容,她說一是因為當年《天龍八部》播出,她演的王語嫣被嘲又村又土,密集的網絡暴力下,她開始懷疑自己是個醜女。
二是為愛整容。當時交往的男朋友,嫌棄她長得醜。
我想著,她做了美女二十多年,靠美貌一炮而紅,心裡對自己的顏值難道沒點數嗎?嗯,她確實沒有。
別人說她醜,她就覺得自己真的醜。章子怡對她恨鐵不成鋼:為什麼要為了一個男人去整容呢?
至於王語嫣這個角色,實話實說,誰演王語嫣都要做好被罵的準備,而且被吐槽也不是張檬一個人的鍋,造型師要負很大的責任。
張檬不適合露額頭,這個造型剛好暴露她的短板
但張檬顯然不是個內心強大的人,她不可能跟郝蕾一樣「老娘就這樣,你愛看不看」。
所以在各種自我懷疑和迷失後,張檬決定靠整容挽回從前的狀態。
但整容,不是災難的起點。不說大面積動臉,微調的女明星從來不少,但崩成張檬這樣的,還是少見。問題,就出在她的美商上——不知道怎麼整更適合自己。
她的整容思路很簡單——努力往網紅模板上無限靠攏:歐式大平行雙眼皮,高額頭,高山跟,高鼻梁,尖下巴,飽滿的嘟嘟臉……
每一個當下流行的元素,她都拼命往臉上堆砌,整到最後,這張臉像任何一個網紅,唯獨不像她自己。
於正用四個字形容張檬整完後的鼻子:高聳入雲。
很長一段時間裡,張檬拍照只能儘量挑角度拍側臉,精修都掩蓋不了她臉上的僵硬和發腫,膨脹的矽膠感一看就知道是人工假臉。
演戲更是讓人絕望,一是做不了太多表情,二是認不出來,她的劇照下總是有疑惑二連:這是誰?這是張檬???
好好的美人,整得面目全非。網紅審美,害人不淺。
張檬不是第一個,也不會是最後一個被低美商拖累的人。
古裝美人孫菲菲跟張檬就是同一個整容思路:高額頭、大雙眼皮、尖下巴,然後是必不可少的填充。
女明星對填充的飽滿感真是迷之執念……
奚夢瑤原本是一張耐看的超模臉,高顴骨,稜角分明,疏離又高級。
沒想到她也去做了填充,開始走甜美那一掛,high fashion的質感降級成網紅,我也是有點看不懂。
繼範冰冰之後,Angelababy成為新一代整容模板,從這就可以知道大多數人的美商跟張檬差不多,還停留在複製粘貼的初級階段。
整容,本身沒有錯,它也早就不是什麼見得不光的事,但缺乏美商,是整容災難的開始。提升美商不是一兩天就能做到,它需要提高審美,並對自己的長相有深刻的認知。
所以,我勸每個想整容的人不要頭腦發熱,最好先問自己兩個問題:
1)我是為了什麼整容?是為了討好別人,還是為了取悅自己?
張檬是天然的美人,卻因為網暴和男友的嫌棄,走上了整容不歸路,很明顯,她動的每一刀,都是在討好。
現實中的我們,也都是被別人或者自己拿著放大鏡找缺點,鼻子不夠挺,眼睛不夠大……但你不可能讓所有人滿意,總有人會不斷挑剔。
為了討好別人而改變自己的容貌,只會走上一條沒有終點的整容路——比整容失敗更可怕的,是整容上癮。
2)你想整成什麼樣?是為了成為別人,還是成為自己?
往流行的整容模板上靠,整來整去沒了辨識度,人人都像換頭一樣美成一張臉,有什麼意思?
韓國小姐選美,一直被吐槽是連連看
我自己也有這樣的親身體驗。
因為太瘦,我的臉頰也有些凹陷,不止一個朋友勸我去填充,說那樣看起來更飽滿圓潤,更討喜。
但我知道,我本來就不是可愛掛,沒必要跟別人一樣填成個嘟嘟臉。輪廓感和骨骼感,才符合我一貫的行事風格,也是我的審美取向。
改變外表,不是為了模仿別人,成為第二個範冰冰或者AB,或者趕什麼潮流,變成「茶藝風」「好嫁風」,而是結合自己的特點,揚長避短,美出個性:模仿容易,獨特難得。
當然,今天寫這篇文章,不是鼓勵每個人都去整容,而是想說,美這件事沒有統一的標準,不必把自己往所謂的「主流審美」上硬掰。
審美,是一件很私人的事,如果你覺得自己足夠美,那無論別人說什麼,你都可以當耳旁風。
如果你覺得自己還有改進的空間,那先花精力提升美商,也不遲,千萬別頭腦發熱,更不要複製粘貼。
張檬說的「我這一生最後悔的事就是整容」,希望不再發生在任何人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