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的旅行社自救:轉型做代購生意、員工培訓練內功

2020-12-24 電商在線官方

文/楊泥娃

編輯/斯問

「從春節到現在取消6800筆訂單了。」途易旅行社電商負責人汪靜說。

新冠肺炎疫情在春節前爆發,讓原本的旅遊旺季變成了退訂洪峰。

隨著疫情持續,目前多國、多個航空公司都公布了階段性限入政策和停航政策,這也意味著,無論境內還是境外的旅行業務,都宣告停歇。

來自中國旅遊研究院的數據顯示,2019年春節假期全國旅遊接待總人數4.15億人次,實現旅遊收入5139億元。

在許多業內人士看來,旅遊業按下暫停鍵的每一天,都意味著超過170億元的損失。

當結束了一輪爆發式的退單服務,留給旅行服務商們的,則是帳面上即將見底的資金儲備,而夾在其中的OTA平臺們,還在承擔著數十億的資金墊款壓力。

疫情還在繼續攻堅階段,旅遊企業們短期仍難復甦,但一場自救行動已經開始。包括飛豬、攜程、去哪兒、馬蜂窩在內的平臺們,開始陸續推出扶助計劃,如何幫助商家們走出「疫情」,成了一場新的戰役。

當旅遊旺季變成退改洪峰

從1月21日開始,在線旅遊停擺已經17天了。

「我一直告訴自己,不能亂,不能慌。」浪花朵朵創始人兼CEO全美英對「電商在線」說。

浪花朵朵是飛豬境外當地玩樂的top商家,深耕普吉、蘇梅、峇里島等區域。這些原本在春節期間搶手的熱門的線路,卻在這個特殊的假期,變成了消費者避之不及的地區。

退改訂單蜂擁而至,據全美英介紹,退款金額是平時8倍左右,僅1月26日一天退款就超過了120萬。

「本來休假的員工也都召回來處理訂單,即便凌晨1點多,還有很多取消需求。」

「退訂的主要類型,都是泰國普吉島等區域的當地玩樂。」全美英說。

而這類訂單也成了最讓全美英頭疼的問題,很多東南亞商家對售出的船票、車票等訂單,都明確表示當天不可退改,但突發的疫情,讓退改需求暴增,全美英只能堅持先給消費者退款,後續再與供應商溝通。

「一些服務品質和能力較好的供應商都很理解給予退款,但也有一些至今無法退款,我們還要持續和用戶溝通。」全美英坦言。

相比起旅行產品的直接果斷,很多機票代理商所面臨的退改情況更為複雜。

從1月23日開始,正櫓航服在飛豬平臺免費退票訂單達4萬個,平均每天要處理1萬個訂單,墊付資金大約2000萬。

「非常時期的訂單比平時更為複雜,比如有一趟2月2日的航班,旅客提交改期申7請5次,要求改3月1日至31日價格最低的訂單。」北京正櫓航空服務有限公司董事長曹志敏提到,一些緊急改籤訂單,如果無法及時聯繫到航空公司,也只能不計成本先替客人重新出票。

更大的壓力集中在OTA平臺身上,面對電話那頭焦急等待的客人,以及承擔經營壓力的供應商,平臺能做的,就是快一點平衡雙方需求。

「大年三十那天都沒空吃年夜飯,整個春節假期基本從早上9點忙到後半夜,為了保障前端的順利,客服後臺的需求一直持續不斷。」飛豬客服體驗部運營專員瓊鳳對「電商在線」說。

飛豬從一開始就動員全員放棄休假,利用雲客服工具和技術,在家中的員工也都上陣接聽用戶來電或在線解答退改問題,除夕和大年初一,退改來電峰值達到日常來電量的10倍以上,至今一直都處於超過接聽能力負荷的狀態。

據攜程方面透露,截至目前,該平臺退改訂單已經完成了數百萬的體量,退改訴求總量、諮詢總量相較去年春節增幅達到405%,最高峰值時增幅達到650%。

「現在客服都在全員上班,沒日沒夜的處理訂單。」攜程方面對「電商在線」說。

在線旅遊平臺「全線退改」背後的兩難選擇

真正釋放大量退改籤需求的,是來自OTA的一紙「全線退改」政策。

2月3日凌晨,飛豬緊急宣布再次升級疫情期間旅行產品退改保障政策,即所有1月31日(含)之前預訂、且出行時間為1月23日至2月29日的酒店訂單,無論國內國外,一律提供免費退訂保障。

在此之前,包括攜程、去哪兒網、途牛等平臺紛紛推出、升級自家「戰疫」政策,隨之而來的是退改範圍不斷擴大、持續時間延長。

對在線旅遊平臺來說,這個春節,開啟的不再是一場拉新、獲客的彼此競爭,而是保護用戶和商家權益的能力保障。

「協調和保護用戶與商家間的權益,儘可能的讓這些人留存下來。」一名在線旅遊的業內人士告訴「電商在線」。

但實際上,全線退改保障既面臨無法預估的資損,也面臨無法預知的疫情發展,各種風險個中風險誰也無法預知。

整個退改鏈路看似簡單,卻重重關卡。當平臺收到消費者提交的需求後,還要反饋給供應商,供應商再繼續向下遊傳導,任何一個環節的卡殼,都將傳導回平臺。

為了保障用戶的權益,平臺面臨巨額的墊資已在所難免。

截至1月30日,馬蜂窩旅遊已為消費者即時退款墊資5億多元,去哪兒各業務線也為消費者即時退款墊付金額近10個億。

馬蜂窩相關人士在接受《深網》採訪時曾表示,墊資確實會給未來經營帶來一些壓力,但這是已經墊款的平臺都在面臨的問題,他們必須努力平衡現金流壓力,減少未來的經營壓力。

除了給消費者即時墊資,在線旅遊平臺還要拿出一部分資金來承擔商家的損失。

汪靜介紹說,這場「退訂潮」更多是需要商家與平臺合力完成,這樣的合作不僅僅是客服支援。但「全線退改」的政策下,每個平臺的做法略有不同。

飛豬平臺先統一給予客人退款,然後與商家溝通,讓店鋪也儘量將損失降到最低,實在有損失的,平臺也承諾節後提供相關損失證明,費用平臺會出。

「在第一時間,飛豬方面給我們開了會議,商議退改事宜,我心裡已經做好了面對接下來挑戰的準備。」全美英說。

而佔據市場份額多數的攜程就比較強勢,1月26日,攜程曾發布消息稱,推出被暫停團隊遊特殊退訂政策,並將此前啟動的重大災害保障金的金額由1億元提升至2億。

有供應商認為,在未與供應商協商解決方案之前,就面向全行業宣布了這一政策,不夠的資金怎麼辦?平臺的強勢作風,很難說不會綁上供應商。

據極數大數據平臺顯示,截止2019年上半年,攜程佔在線旅遊(OTA)交易額的55.7%,超過其他所有平臺之和。飛豬位居第二,近20%。

「就目前的情況來看,2億元的保障金肯定是不夠用的,平臺肯定仍需要墊資。」某業內人士對「電商在線」坦言。

但面對未知的疫情,不斷的墊資極容易造成平臺自有現金流的短缺,甚至會影響公司的戰略部署。「攜程是上市公司,投資者會看新一季的財報狀況,馬蜂窩這些還在創業階段,大量的墊資也會影響公司的發展路線。」上述業內人士說。

自救行動正在開始

「面對疫情,平臺不能只是消費者和商家兩側的傳聲筒,而應該跟商家一起面對複雜的供應鏈,共同減少損失」。黃宇舟說。

如何恢復生產,成了商家與平臺共同面對的新「疫情」。

「公司一共89人,照目前情況來看,公司現金流大概僅能維持3個月左右。其中最大的困難是未來1-2個月訂單嚴重下滑。」全美英說。

全美英已經開始在內部採取一些補救措施,比如員工輪流休息等,但「節流」之外,儘快想到「開源」之路才是根本。

「考慮到旅遊行業恢復期還很長,我們試著在自己原來的用戶群裡去開拓新的產品,比如海外的奶粉、衛生用品等直郵,不斷去以用戶為中心考慮他們的需求。」全美英說。

汪靜所在的旅行社以日本本地遊為主,疫情發生之後,他們也開拓了「店長直郵」連結,代購日本本土的日用商品。

(在日工作人員祝福中國)

除了從旅遊產品向實體產品的轉型,整個行業似乎都在利用這個機會休養生息,從而全面升級。

去哪兒已經開始和航司、合作夥伴積極就五一小長假、暑期等出行意願較高的節假日進行準備。

「平時,大多數旅遊企業,尤其是中小型企業事務太多太忙,沒有時間去改進內部工作流程、進行員工培訓等,利用目前業務相對停滯的時期,企業可以通過線上渠道開展一些相應的工作,強化『內功』。」 中國文化和旅遊產業研究院副教授吳麗雲表示。

而平臺對商家最直接的扶持正在開始,「電商在線」從飛豬方面獲悉,關於商家扶助計劃的細則即將公布。

「隨著春節結束,行業供應鏈上下遊溝通開始順暢起來,藉助阿里巴巴經濟體的力量,飛豬也正在為平臺商家後續的恢復生產提供全面立體的方案。」黃宇舟說。

與此同時,「電商在線」從攜程方面了解到,2月5日,攜程推出「同袍計劃」, 投入10億元合作夥伴支持基金和100億元額度小微貸款。

在全美英看來,除了資金扶持,平臺還可以有更多的幫扶形式,比如現在是旅遊類目的店鋪,在開拓其他品類之後,還可以得到更多的曝光和扶持。

相關焦點

  • 疫情下 傳統旅行社「花式自救」
    旅遊業是受疫情影響最大的行業之一,有數據顯示,僅2020年春節期間,旅遊業損失至少在5000億元以上。旅行社「零收入」,導遊變主播賣貨,員工改行做微商……當下,規模不同、定位不一的眾多旅行社該如何開展自救,儘快走出疫情陰影,又能否以此為拐點,走上轉型發展的道路?近日,中青報·中青網記者採訪了多家旅行社企業。
  • 泉州:打破疫情下的「寒冬」旅行社花樣自救待覆蘇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全球旅遊行業迎來寒冬。即使當前各行各業已逐步復產,景區陸續開放,但作為行業中的重要一環,旅行社「開工」還並不明朗。在沒有遊客、沒有團的日子,泉州的旅行社都在做什麼?連日來,記者採訪了我市部分旅行社經營者和導遊後了解到,雖然行業進入休眠期,但他們也未放鬆,或趁疫情期間提升自身專業水平,或緊抓時機轉戰線上直播銷售平臺,苦練內功、花樣自救成了他們靜待行業復甦的重要法寶。
  • 疫情之下,順德旅遊業怎樣「轉型自救」?
    不過,多數旅行社都表示會繼續堅守,紮根旅遊業,同時調整戰略,優化人力資源,不斷轉型自救,等待旅遊業春天的真正到來。疫情之下,傳統旅遊業開始轉型自救。「之前我們做日本、東南亞的線路比較多,受疫情影響,現在國外業務量縮減100%,國內業務量縮減90%,五一接單量連10單都不到。」小花說。據悉,盧瓦谷旅行工作室如今增加了戶外親子拓展業務,也抓緊時間練內功,開發自己的小程序。而工作室的員工也紛紛走上了直播帶貨、賣貨的第二條謀生之路。
  • 傳統旅行社疫情中展開「花式」自救
    然而,新冠肺炎疫情導致的行業寒冬還未完全過去。天眼查數據顯示,截至4月19日,今年已有2557家登記名稱中帶有「旅行社」的企業註銷。面對困境,各地旅行社展開了「花式」自救。這些自救方式能否幫助旅行社恢復經營?旅行社又該如何為未來長期發展做出謀劃?
  • 線上銷售、定製產品、蓄力復甦 傳統旅行社疫情中「花式」自救
    線上銷售、定製產品、蓄力復甦 傳統旅行社疫情中展開「花式」自救  「五一」假期,全國各地景點、景區陸續開放,旅遊市場迎來一波回溫。然而,新冠肺炎疫情導致的行業寒冬還未完全過去。天眼查數據顯示,截至4月19日,今年已有2557家登記名稱中帶有「旅行社」的企業註銷。
  • 線上銷售、定製產品、蓄力復甦 傳統旅行社疫情中展開「花式」自救
    然而,新冠肺炎疫情導致的行業寒冬還未完全過去。天眼查數據顯示,截至4月19日,今年已有2557家登記名稱中帶有「旅行社」的企業註銷。  面對困境,各地旅行社展開了「花式」自救。這些自救方式能否幫助旅行社恢復經營?旅行社又該如何為未來長期發展做出謀劃?
  • 直播帶貨、跨界賣房、私人訂製……旅行社展開「花樣自救」
    然而,疫情的陰霾還未散去,旅行社仍處於寒冬期。面對諸多困難,濟南市各旅行社採取了哪些措施艱難自救?跨界自救:變身電商銷售滯銷農產品進軍房地產行業推銷房產在線下相關業務停滯後,旅行社內部員工都在尋求「出路」,有的導遊變身主播直播「帶貨」,也的旅行社負責人開始在朋友圈賣水果
  • 你朋友圈的海外代購轉型了嗎?疫情下 正規進口跨境電商迎來機遇
    自從疫情席捲全球,海外代購寥寥(化名)從每個月出國兩三趟,「人肉」背回各大品牌美妝護膚品、奢侈包包、高級珠寶的資深海外代購,如今成為了出售自製辣醬、國產睡衣、運動套裝的「接地氣」賣家。出乎意料的是,辣醬很受歡迎,顧客們的回購還帶動了其他產品銷售,訂單不比以前少。這次的「辣醬」轉型,「救」了疫情下的她!
  • 代售門票兼職微商 我市旅行社花樣自救
    香瓜、草莓、保溫杯、化妝品……疫情影響之下,我市部分旅行社從業人員搖身變微商和帶貨主播,採取多種自救的方式渡難關。隨著疫情逐漸平穩,各行業全力復工復產,旅遊社依然在艱難中前行。雖然省內遊恢復,但很多遊客更願意自駕前往,旅行社只能從代售門票中獲取微利,無法完全滿足旅行社人員、房租等日常成本開銷。為此,有的旅行社做微商賣貨,有的轉戰其它行業,擺開陣勢謀求自救之法。
  • 疫情影響下的導遊去哪兒了?當代購、賣蝦、做房產經紀人……各種...
    做了12年導遊的他,從前只將代購當作貼補家用的副業。如今,他為了生計,兩赴海南專門採購化妝品。「疫情」寒冬,旅遊業遭受重創,那些飛來飛去的導遊們隨之按下暫停鍵。擺攤賣蝦、做房產中介、微信代購,他們都在想辦法自救,捱過這段艱難時刻。無論是原地堅守還是轉身離開,他們都盼望著旅遊業全面復甦的那一天。
  • 疫中導遊眾生相:轉微商、做直播、修內功……唯鬥志不滅終絕境得生
    自新冠疫情爆發後,為有效防控疫情,早在1月24日,文旅部便下發了《關於全力做好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暫停旅遊企業經營活動的緊急通知》,要求即日起,全國旅行社及在線旅遊企業暫停經營團隊旅遊及「機票+酒店」產品,並妥善處理好善後事宜。
  • 疫情未完,這些旅行社員工上班發全額工資,公司還擴張?
    旅行社是脆弱行業,尤要管控風險   就在2月7日電話採訪完,遠在遼寧省錦州市老家的麻麗麗出門採購專業的抖音設備計劃線上直播旅遊產品,「雖然也不知道自己能做成什麼樣,但就是要用自己的正能量進行積極應對,探索企業轉型,消極懈怠一定不如積極應對。」
  • 疫情下的日本代購,現在怎麼樣了?
    雖然日本現在還在「封國」中,停止向我國郵寄發貨,但很多人還是跟代購下了訂單,哪怕會延遲到貨,但也會有忠實狂熱粉絲願意耐心等待。再加上日本已經全面解除「緊急事態」,人們也漸漸敢出門了,東京、大阪等熱門商場和藥妝店門前,雖然不如之前熱鬧,但也不難看到開始有代購在「掃貨」。
  • 老於說油:加油站轉疫情「危」為發展「機」的三部曲 之 練內功
    與霸屏的「1個月工資1.56億,西貝老闆求救」一樣,幾萬加油站老闆也在疫情中苦撐。「宅」在油站或家裡刷手機滿屏疫情帶來的焦慮感及危機感於事無補,與大聲呼籲政府的救助政策相比加油站除了自救別無他法,老天爺也好,政府出臺的政策也好,最終幫助的是那些自救的人!
  • 孫炯:雲南旅行社組織國內遊客的佔比逐年下降,核心問題是?
    ---------------近日,《雲南省支持文旅產業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加快轉型發展若干措施》(以下簡稱《若干措施》)發布,引起強烈反響,被認為是重振雲南旅遊業的「及時雨」。「信心比黃金更重要。」雲南師範大學副校長、雲南省政協委員郝淑美說。
  • 疫情下的旅遊人:雲辦公+在線培訓 等待「春暖花開」那一天
    2020年春節,疫情的不期而至,打亂了旅遊從業者的生意節奏。面對新挑戰,該如何應對和創新,從業者們一直在努力。就在前幾天,同程集團創始人吳志祥在抖音上進行直播,探討創業者如何面對疫情危機,吸引了很多網友在線互動;景域驢媽媽集團則啟動雲辦公,推進著各項工作,董事長洪清華則認為,旅遊業既敏感同時也有極強的韌性,不要低估長期的機會和變革機遇。
  • 韓國代購生意難做了
    「這只是一個開始,接下來,在中國市場將有越來越多的韓妝下調價格。」溫州一化妝品代理商表示,隨著6月1日籤署的中韓自由貿易協定生效,韓國在中國的化妝品價格將會陸續下調。 對韓國代購來說,今年的日子註定比較難熬。小呀在市區歐洲城開了一家韓國服裝店,本來她每月會去一趟韓國。「買衣服的同時,再代購些化妝品、日用品、電器等,這一塊的利潤也挺可觀的。」
  • 白衣天使為大理旅行社按下「重啟鍵」
    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對各行各業影響重大,尤其是旅遊業遭受重創。1月26日,大理旅遊業進入「暫停」模式,景區景點、旅行社閉門謝客。目前,我國疫情防控工作取得階段性成效,生產生活逐漸恢復,大理州的景區景點也有序開放。
  • 線下旅行社開業不開張有英語導遊跳槽教育培訓機構
    7月13日,天明路66號的白綠門頭,早已變了模樣:原來的旅行社不知何時搬走,一家手機維修小店的紅色門頭,覆蓋在了那一抹綠色上。截至7月上旬,旅行社行業已經在待業狀態下煎熬度過5個多月。此前,跨省遊未放開,線下旅行社「顆粒無收」,不少從業人員主動離職,帶著未盡的夢想另謀出路。
  • 如何做海外代購生意(海外代購怎麼掙錢)
    如果你人在在國外,比如在韓國這一個地方,你本身就有這一個地理位置的優勢,那麼你可以順便,做一下海外代購的生意,也是不錯的,像那一些留學生,出國留學都要花錢,做一下兼職,額外賺點快塊。(4)貨物從海外發到你家如果你是在海外的平臺下訂單的話,那麼就需要發國際快遞或者物流,一般海外的商家都是去發DHL快遞。2、想做代購怎麼找貨源我們找貨源的渠道主要有3種渠道1:海外找好友親戚去代購如果你是個人去做海外代購的話,訂單量也不是很多,那麼你可以直接叫海外的的朋友幫助你去一些國外的專柜上面購買,然後發國際快遞郵遞給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