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為什麼鍾情「屎尿屁」,答案太意外了

2021-02-13 丹媽讀童書

我最近被叮噹的各種「屎尿屁」言論快折磨瘋了。

正吃著飯,他會突然來句,媽媽我要放臭屁。

不高興時,也會說「屁媽媽」「臭爸爸」。

連拉完大便,還要扯著嗓子喊我:媽媽,你快來看,我的粑粑像火車一樣長。

真是又好氣又好笑,而且每次劉先生越說他,他就越來勁,還得意地笑個沒完。

「屎尿屁」—— 全世界孩子共同的惡趣味

怎麼會這樣呢?以前一個好端端的天使寶寶,突然之間就變成一個滿嘴髒話的小惡魔?

我之前看孫瑞雪老師的《捕捉兒童敏感期》書中,解釋了原因:

這情況不是我家叮噹獨有,全世界3-4歲左右的孩子,都有這個共同的惡趣味。原因主要有幾點:

▋孩子正在自我身體探索

精神分析學家弗洛伊德曾有過這樣的研究,孩子在3歲以後會經歷一個「肛欲期」,這個階段的孩子,能感受到排便刺激肛門帶來的暢快感,從而對排便有著莫名的興奮。

有時他們還會覺得「便便」就是自己的作品,要仔細去觀察顏色和形狀,甚至愛護有加,不準大人輕易用水衝走(這種情況叮噹真有過)

孩子到了語言敏感期

孫瑞雪老師還提到,兒童在1歲多會發現語言本身是有力量的,一句話有時會產生一種強有力的效果,或者能像劍一樣刺傷別人。

到了3歲左右,會更加喜歡使用「強有力」的詞,而且大人越敏感的,孩子反而特別關注和喜歡這類詞。

孩子獨特的社會交往方式

沒想到吧,孩子喜歡說些敏感詞,還有種特別的原因是,社會交往

3歲以後,大部分孩子都開始上幼兒園,有交朋友的需求,他們本身的社會經驗不足,可以互相聊得東西也不多,「屎尿屁」自然成了一個很重要的話題。

尤其是他們說了這些敏感詞還能引得大家哈哈笑,驕傲感油然而生,怎麼會再輕易放過這樣的機會呢

幫孩子巧妙度過敏感期有方法

止不住孩子滿嘴屎尿屁帶來的困擾,怎麼辦?比較好的建議有兩個:

· 比如不要過分關注,把敏感詞和別的詞一樣看待。

· 或者和孩子約法三章,先規定好底線,哪些情況不能說。

除此,我覺得看繪本是個非常好的方法,既然屎尿屁這麼有魅力,何不通過親子閱讀暢快地說一說,還能給孩子好好科普下關於「屎尿屁」的知識呢。

「屎尿屁」相關繪本

所以我把這兩年給叮噹讀過的「屎尿屁」繪本都找了出來,還添加了些市面上比較好的版本,做了個「屎尿屁」繪本大合集。

這些書按類別分的話,可以分為故事類科普類

以上的書,我都跟叮噹看過,以下幾本都是能把他看得哈哈笑不停的:

•《臭臭》

•《所有人都要嗯嗯》

•《是誰嗯嗯在我頭上》

•《公主怎麼挖鼻屎》

•《憋不住,憋不住,快要憋不住了》

•《我的神奇馬桶》

•《便便恐龍系列套裝》

•《呀,屁股》《呀,便便》

總之,這是一篇有味道的文章,哈哈。

故 事 類

文: 谷川俊太郎   圖: 塚本靖

出版社:  北京聯合出版有限公司

《臭臭》這本書最大的好處,就是非常容易和孩子互動,甚至大人只要引導個一兩頁,孩子就能自己讀完整本書,並且感受到其中的樂趣。

比如翻到第一頁,我問叮噹,這是誰呀?叮噹會告訴我這是蟑螂。

然後我說蟑螂拉臭臭了,蟑螂的臭臭大嗎?叮噹指了指右邊的圖案說「臭臭很小呀」

下一頁,畫的是大象,叮噹想都不用想,脫口而出:大象的臭臭很大。

我翻過來一看:哇,你說對了,大象的臭臭有這麼大,書都裝不下了。

這時我會故意捂住鼻子說:臭死了臭死了,叮噹也會學我,笑得合不攏嘴。

是不是超級調動孩子的閱讀熱情?而且這本書不管是畫面,字體,還是顏色,都很直觀,孩子只要跟著感覺走,輕而易舉完成一場奇妙的閱讀體驗。

每句話都比較簡短,經常出現一些對比句,符合兒童的語言習慣。

尤其難能可貴的是,作者在最後幾頁還用孩子易懂的語言揭示了臭臭的真諦,臭臭的形狀千奇百怪,顏色萬紫千紅,卻能滋養小草和大樹,在臭臭面前不論美醜、地位,眾生都是平等的。

文: [比] 哈斯卡爾

 圖:[法]帕斯卡爾·勒梅特爾

 出版社: 浙江少年兒童出版社

這本書描繪了世界上各種各樣的動物,都在自己生活的環境裡嗯嗯。

非洲的大象在非洲.

印度的大象在印度.

熊貓在竹林裡.

考拉在桉樹上.

大家有沒有發現,除了書名裡出現過「嗯嗯」,內頁都用省略號代替了這兩個字。

我一開始對這種設計還覺得奇怪,但當我給叮噹讀這本書時,我會很自然的在省略號的地方停下,然後叮噹會立馬接上「嗯嗯」兩個字,然後狂笑了。

要是我再用誇張的語氣重複一遍「嗯嗯」,那他簡直要爆笑到在床上打滾的節奏。這時我才明白作者的巧妙用心,用文字形式讓孩子回歸閱讀的主體,孩子自然對這種幽默心領神會。

其實這本書除了給孩子帶來歡樂以外,還有個更重要的作用是習慣培養

比如小綿羊在羊圈裡嗯嗯,是坐在小便盆上的,旁邊還有驢子給它遞手紙。

就連尼斯湖水怪嗯嗯,也有自己專屬的小便盆。

這下孩子很快就能明白,原來世界上所有的動物和人都是要大便的,並且每次大便都需要便盆和紙巾,無形中就培養了孩子的自理能力。

文:〔德〕維爾納霍爾茨瓦特

圖:沃爾夫·埃布魯赫  譯:方素珍

出版社: 河北教育出版社

這本書的受歡迎程度就不用我多介紹了吧,除了故事本身自帶滑稽感,還有百科全書般的效果,叮噹就是通過這本書對各種動物大便產生認知的。

故事的主人公小鼴鼠,好不容易從地下伸出頭呼吸新鮮空氣,可是被一條長長的、香腸似的嗯嗯砸到頭上。

這一幕大人看的第一反應是噁心,可孩子不一樣,這也太好玩太好笑了吧。

給叮噹讀這一頁時我還會配上動作,那個玩偶什麼的,落在他頭上:啊,一坨💩耶,他會立馬抱住頭,開懷大笑,就好像自己是那隻小鼴鼠。

接下來就是小鼴鼠反覆的去查證,到底誰在他頭上嗯嗯,每問到一種動物,這種動物都會用實際行動(拉出自己的便便)來證明,不是它幹的。

在這一路追尋中,孩子們也認識到了,鳥類的便便是白色的粘稠狀液體;山羊的便便是一粒粒的;馬的便便馬鈴薯一樣又大又圓。。。

故事最後,小鼴鼠在蒼蠅的幫助下終於知道是誰幹的了,這時它會選擇用什麼方式去「報復」呢?

建議一定要讓孩子自己先想像哦,保證會得出意想不到的答案。

整本書呈現上也很特別,就是鼴鼠偵查、追蹤的過程,就像看動畫片一樣,有動態效果。

作者: 李卓穎

出版社: 明天出版社

這是一本光聽書名就能引起無數小朋友好奇的書,實在是太有戲劇性了。

挖鼻屎是孩子們每天都會做的, 但可能從沒想過,在他們心裡完美無瑕的公主也需要挖鼻屎嗎?是怎麼挖的呢?

這個問題不止小朋友好奇,故事裡的各種動物們也好奇,他們把公主想像成自己的樣子。

然後開始猜測,公主可能挖鼻屎「交給媽媽」,可能把鼻屎「黏在牆上」。

可能挖鼻屎之後「吃下去」,還可能挖鼻屎「彈出去」...

每次陪叮噹讀到著這句「公主一定是把鼻屎挖出來,然後...把它一口吞掉!」時,叮噹就會笑個不停,好像被戳穿了什麼小秘密

其實這些小動物就是孩子們自己,這些想像也是孩子在成長中遇到的現實問題,通過不停的討論,孩子可以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進行反思和質疑。

比如小袋鼠認為公主肯定是把鼻屎黏在牆上,小貓會提出反對意見:「太噁心了,牆壁會被弄得髒兮兮的!」

然後小貓覺得公主是把鼻屎偷偷埋起來,小猴會想,萬一被別人踩到怎麼辦?

在整個一問一答的輕鬆戲謔中,孩子自己也會無意識的聯想到自己的處理方式,從而反思自己的行為,最後得出一個重要結論:真正的公主是用紙巾包住鼻屎。

整個故事不帶任何說教成分,卻讓孩子在閱讀中學會自我認知,潛移默化地達到教育效果。

文/圖:  [日]土屋富士夫

出版社: 貴州人民出版社

如果你的孩子開始為自己的尿床而感到尷尬,我建議你一定要給他讀這本書,太容易引起孩子們的共鳴了。

故事主人公英男,每晚做夢找廁所,可是呢,這上廁所之路可是比去西方取經還難吶,他一會兒被告知廁所正在維修:

一會兒被帶到長頸鹿專用便池,就算搭梯子也上不去。

一會兒被妖怪抓到妖怪便池,滿便池都是牙齒,誰還敢在這裡尿尿呀。

等他終於找到個像樣的廁所,暢快的解決了一通,結果發現自己在做夢,糟糕,還是尿床了!

哈哈哈,讀到這個結尾我和叮噹兩人都笑翻了,誰都有過尿床的經歷,本身就是緊張又刺激,再加上作者給英男設置了那麼多的障礙,更加是替他急的不得了。

同時,圖畫表達上也配合了這種緊張度,不管是文字的字體、排版,還是英男的各種慌張、急迫、尷尬、驚魂未定的小表情,都傳達的淋漓盡致。

讀完這個故事,孩子能在幽默和歡笑中輕悄悄的化解尿床的尷尬,父母也能共情到孩子的心理,對尿床帶來的一系列「洗曬被子」的麻煩表示理解和寬容。

作者: [日] 鈴木典丈 譯者: 彭懿

出版社: 貴州人民出版社

《我的神奇馬桶》這個系列一共有三本,從神奇馬桶、百變浴缸到夢幻被子,都是叮噹小爺睡前反覆閱讀率最高的幾本。

為什麼這麼受歡迎呢?因為它腦洞太大了!你見過這種軟綿綿的馬桶嗎,軟綿綿馬桶會彎上彎下,坐姿不好的小孩,會一屁股滾下來哦。

你見過這麼高的馬桶嗎,光爬上去都已經夠辛苦了,要是不快點,就憋不住,憋不住,憋不住了。

還有星星馬桶、籃球馬桶、河馬馬桶、火箭馬桶.看你喜歡隨你挑。

不僅馬桶有千奇百怪的形狀,連整個馬桶城,馬桶塞車場,馬桶森林都搬到你面前,任你在馬桶的世界裡盡情遨遊。

馬桶城

馬桶森林

夠有趣好玩了吧,這還不止呢,你還可以跟著主人公一起去尋找馬桶小偷,從這麼多人裡面,能找出那個戴墨鏡的毛烘烘的尖腦袋小偷嗎?

反正每次陪叮噹看這本書我都做好打持久戰的準備,他非要把每一頁的馬桶小偷都找到,非要把每個造型的馬桶都要講一遍。我真是講得快歇菜。

這兩本書的作者雖然不是同一個人,但經常搭配在一個組合。都是講的「屎尿屁」生理知識科普,為孩子風趣的提供「教科書」級別的小知識。

《呀!屁股》這本是丹麥作者邁普利斯的作品,帶著丹麥人特有的幽默,好像並沒有連貫的情節,想到哪說哪。

先是說屁股的大小,即便是新生嬰兒,也可以放屁和拉便便。

再講到屁股的特徵和顏色,成年人的屁股還有長滿毛的。

然後是動物的屁股,也有自己專屬的形狀和顏色。

還有屁股的組成和不同國家對「屁股」的稱呼,有些知識連我也是第一次聽說。

最後強調了屁股的重要性,如果沒有屁股,肚子會被撐得巨大。這幅畫叮噹看一次笑一次,想想也是,我們平時很少善待自己的屁股,被作者這麼一提醒,還真的是很重要。

《呀!便便》這本相比《呀!屁股》會更加具有知識性一些,因為它的作者是東京醫科大學的教授,專門給孩子創作的一本科普繪本,所以會比較正式。

比如便便的形成途徑。

還有吃不同食物對便便的影響。

從而引導孩子,要想拉出健康的便便,一定要養成規律的生活習慣,吃健康的食物。

雖然這本書的趣味性不那麼強,但對叮噹影響還是挺大的,看了這本書,他每次便秘都說因為沒有吃香蕉,才拉不出便便,嗯.老母親表示很欣慰。

這兩本的畫風也是屬於漫畫童趣類型的,相比真正的科普圖書來說,孩子的接受度很高,很適合3、4歲左右的寶寶讀。

純科普類


文: [英] 蓋比·戈德薩克 圖:[英]伊恩·迪克斯

譯:戴武義 出版社: 陝西人民教育出版社

樂樂趣的立體書,彈跳、推拉、翻頁各種機關設計會讓孩子愛不釋手。

彈跳

推拉

翻頁

全書分六個主題,在各種機關設計中藏著大量的關於「便便」的知識,比如動物怎麼拉便便?

便便的用途有哪些?

還有世界上的一些神奇的造便家,你知道嗎?世界上最大的便便山竟然是海鳥創造的。

熊在冬眠時可能六個月都不拉便便。

藍鯨能拉出世界上最長最粗的便便,簡直就像一隻木筏。

各種冷知識撲面而來,讀完這本書,娃可能對便便的前世今生了如指掌了。

文:(荷)瑪利亞·巴賽勒 

圖:(荷)安娜瑪麗·范登布林克

出版社: 電子工業出版社

這本《便便工廠》也是信息量超級豐富,一共有14個主題,用漫畫的形式從人的進食、咀嚼到消化、排便的過程,講的非常完整。

讀這本書一定要先從環襯開始看,這裡有各種各樣的便便,「便便香蕉」「滑梯便便」「香腸屎」「菠菜屎」,只要能和生活聯繫起來的,作者都給你呈現在眼前。

接下來就到了「便便工廠」,也是主人公波莉和皮姆在人類大腸研究室探究的一切,都是與便便息息相關。

比如食物消化的公式啦。

嘴巴吃東西的秘密啦。

還有胃是怎麼消化食物的啦,都解釋的非常清楚。

還有各種令人匪夷所思的問題,讓人出其不意又浮想聯翩,還會根據你的回答給出相應的科學解決方案。

書後還收錄了便便檔案,在孩子清楚了解便便的知識之後,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不過丹媽還要提醒下,這本書涉及到很多專業知識,如果孩子的理解力還達不到,就先不要給孩子讀,不然孩子會覺得沒意思。

好啦,「屎尿屁」專題繪本介紹就到這,挑幾本好玩的給娃讀,我敢保證娃能笑一年。

         丹媽碎碎念         

這篇「有味道」的文章一大早獻給你們,是不是很酸爽?哈哈。說實話,一開始我給叮噹念這類繪本時,也總是不由自主的浮想聯翩,尤其是晚上讀完,可以省n頓夜宵。

但後來漸漸習慣了,對「屎尿屁」這些已經無感,反而會配合叮噹,邊讀邊討論,還會誇張地發出些奇怪的聲音,他每次都能笑得在床上打滾。可能這個時期還會持續幾年吧,我在翻資料時看到,兒童在對「屎尿屁」感興趣之後還會有「對生殖器敏感」的表現,媽呀,想想都頭大。

說到對生殖器敏感,讓人不由自主想起昨天劉先生地大作 👉父與子的性教尬聊,絕了!滿屏留言讓我酸得不行,你們的誇讚,成功地讓他衝動承諾還有下一篇,至於讓他寫什麼,你們來出題吧~

丹媽往期分享

邏輯書測評 

成語書測評 

注音書測評 

新課標必讀測評 •

編輯助理:萬瓊

點擊閱讀原文,圍觀丹媽一家的生活

相關焦點

  • 如廁訓練繪本推薦——寶寶最愛看的「屎尿屁」系列
    那今天呢想跟大家分享一下有關如廁訓練的繪本推薦——「屎尿屁」。為什麼說這是孩子這個時期最愛看的繪本呢?著名的心理學家弗洛伊德給了我們答案:弗洛伊德在研究人的性心理發展中,將個體的生長發展分為五個時期,分別是口唇期、肛門期、生殖器期、潛伏期和生殖期,其中1-3歲的寶寶處於肛門期,3-5歲處於生殖器期,所以處於這個時期的寶寶會對屎尿屁產生濃烈的興趣。因為孩子會通過肛門控制排洩產生成就感,同時在排洩過程中也會得到快樂和滿足,這就是為什麼很多孩子喜歡憋大小便的原因。
  • 寶寶總把「屎屁尿」掛在嘴邊,怎麼辦?
    這兩個是他們幼兒園老師會問小朋友要不要去廁所時用的,之所以沒有直接說「屎尿」,估計是老師沒直接說過「屎(shit)」之類直白的詞語。他還很喜歡把這種屎屁尿的語言帶入兒歌中,比如他會唱「阿門阿前一個大臭屁,阿嫩阿嫩在poop」,有時候和他看書的時候,問它圖片是什麼,他也會一邊說屎屁尿一邊自己哈哈大笑。
  • 情侶之間怎麼跨過屎尿屁的坎兒?
    翻看你們留言的時候,我也發現後臺有朋友問我「辣辣,你是在哪一刻做好了步入婚姻的準備呢」,我認真思索了一下,好像瞬間還挺多的,但真正讓我意識到這段感情能走更遠,應該是我和男朋友兩個人輕輕鬆鬆跨過屎尿屁這個坎兒的瞬間吧。
  • 屎尿屁故事深藏著身體認知和自我保護知識,你可以這樣講給孩子聽
    他們之所以對「屎尿屁」感興趣,是因為他們能通過「屎尿屁」來認識、探索並掌控自己的身體,體驗到自己可以控制、影響自己的行為,從而為學習、遵守外部世界的規則奠定基礎。孩子從2歲開始有性別意識,3-5歲階段的孩子對汙言穢語很敏感,因為他們發現這些詞彙很有力量,能引起大人的強烈反應。這些話大人看來是不文明的、不雅的,一般孩子說出來,大人都會表現得很反感,會阻止孩子,不讓他們說。
  • 90後童年屎尿屁順口溜,你一定聽過
    「解釋就是掩飾,掩飾就是事實」、「太陽當空照,花兒對我笑,小鳥說早早早,你為什麼背上炸藥包」、「星期六的早晨霧茫茫,撿破爛的老頭排成行」……只要你說出上半句,對方就能答出下半句。這是一件挺神奇的事,要知道在通訊還不那麼發達的年代,各地方言千差萬別,順口溜卻能做到全國統一,以至於都成了一個靈魂拷問——「我們小時候那些順口溜,到底是通過什麼傳播的,為什麼全國都一樣?」
  • 香港喜劇電影:從「笑打嚇」到「屎尿屁」
    周星馳等人的崛起,香港喜劇片開始從「笑打嚇」過渡到「屎尿屁「屎尿屁」,有低俗、粗俗的意思,80年代以王、周兩人為代表的喜劇一切有關「屎尿屁」的排洩、x笑話、歧視內容(性別、地域、異族等)真正的「屎尿屁「屎尿屁」這個說法,也正是香港娛樂界給王晶冠的。
  • 看起來屎尿屁,其實是部預言片啊
    看片名就知道是屎尿屁荒誕鬧劇:《蠢蛋進化論》,海報就充滿惡搞氣息。由於沒有天敵,人類族群數量極速膨脹,問題也來了,越是聰明人、精英階層,越不願意生孩子了。請注意右上角的家庭樹,當精英在慎重思考時,已經蹦出了五個孩子。
  • 15年前怎麼沒人懟郭德綱滿嘴屎尿屁?名利場裡的相聲草根難存活
    如果單純將其歸咎於所謂「人紅是非多」,那就太片面了。對於郭德綱的負面批判還得從相聲本身來看……2005年對於郭德綱而言,無疑是改變命運的分水嶺。一時間,《我這一輩子》《我是黑社會》《我要幸福》《西徵夢》等作品被全國相聲愛好者所熟知。而絕大多數觀眾聽到這些段子時,可能都會樂得上氣不接下氣,畢竟太久沒聽過包袱如此密集,使的如此火爆的相聲了。
  • 少馬爺也曾說過「屎尿屁」的相聲!到底通俗還是低俗內行一目了然
    還有一種說法,凡是段子裡充斥著「屎尿屁」的都必然是低俗相聲。這種說法也不準確,比如馬志明先生的代表作當中就有典型例子,《打元宵》和《摸摸涮涮》都沒離開所謂的「屎尿屁」,但這兩段毋庸置疑都不屬於低俗相聲。馬氏相聲善於塑造市井小人物,而在馬志明的表演中「小市民味兒」尤為突出。這並不是個貶義詞,反而「小市民味兒」更貼近普通觀眾的生活,語言淺顯直白,通俗易懂。
  • 你曾經憋住的屎尿屁都去哪了,黑洞嗎?
    不,我早都見過了.jpg就在那激動的時刻,小九損友說話了:九啊,我今天約會男神,憋了一肚子的屎尿屁,憋著憋著好像就沒啥感覺了——特別是屁,沒了!它們去哪了?難道我們的身體裡也有個黑洞嗎?我這樣憋著身體會出問題不?
  • 滿屏「屎尿屁」的R級動畫,只看10分鐘就垂直入坑!
    還沒嘚瑟多久,短褲就成了「屎袋」。原來,一頭老虎闖入了營地,徑直向蓋瑞撲了過去。人類進化的過程,自然也少不了各種屎尿屁的幽默。 比如原始人一開始並沒有廁所的概念。然而每次在與人類的較量中,鹿老大都毫無意外地被人類殺死了。每次較量後,這個小團體都會換一個新的老大。然而,食物鏈並沒有因此發生扭轉。歸根結底,也許是因為麋鹿不吃肉,只吃草的緣故吧。
  • 不落俗套,星爺電影裡的屎尿屁情節經典難再現
    其中,最亮眼的是屎尿屁的亮相。它脫胎於廁所幽默,以排洩物為梗,和性一樣,是人們本能忌諱的低俗。但創作者們,總能找到詼諧之處。或許人們總覺得屎尿屁這種上不了臺面的元素,甚是低俗。但俗話說:「人們渴望發笑,便有了笑話,人們渴望開懷大笑,低俗笑話應運而生。」畢竟,越三俗,越好笑。《頑主》裡有句臺詞:「哥們兒就是喜歡俗的。」
  • 大頭:我的父親母親25 說說自己的屎尿屁糗事
    看來,當時的父母都是不會教育孩子的關於人體方面的知識,害的我一直覺得「就我這樣的俗人才會上廁所」。我可得吸取這方面的教訓。還有一件事情,更加丟人,上四年級的時候,有一段時間,可能是腸胃不舒服的原因,每天放很多的屁,自己知道害羞,於是使勁忍著,但後果就是最後忍不住,在一個自習課上竟然放了一個巨響巨臭的屁,我個子矮,做在第一排,感覺整個教室都臭哄哄的.哈哈哈!
  • 我居然被一部屎尿屁的奇葩好電影感動哭了
    演屎尿屁的是丹尼爾·雷德克裡夫 ,我們心中永遠的哈利波特。哈利波特系列完結以後,丹尼爾在奇葩的戲路上一去不返。舞臺劇《戀馬狂》的全裸戲;失望的漢克再一次拿起了上吊繩,他實在難以想像自己倒黴的人生居然要結束在一具屎尿屁的屍體面前。就在這時,他發現屍體放的不是簡單的屁,這股氣流不僅能衝擊水流,而且動力十足!
  • 為什麼反對把屎把尿?危害比想像中的多
    不想把屎把尿,我看你就是懶!......聽上去好像挺像那麼回事兒,但是,我不建議給寶寶把屎把尿。我為什麼不建議把屎把尿?■ 把屎把尿是傳統的育兒觀念,但傳統觀念不一定是對的。把屎把尿會給孩子帶來這些傷害,現代科學證明,經常給寶寶把屎把尿,很容易給孩子帶來這四方面影響:01 導致寶寶髖關節發育不良小月齡寶寶的脊柱和髖關節都還沒有發育完全,經常把屎把尿,很容易弄傷孩子,增加孩子骨骼發育不良的風險。
  • 《戀人們》【Annstand聊新劇】屎屁尿愛情片來了
    Mnet這部十九禁(沒到十九歲等吹完十九根生日蠟燭再看喔)完全就是傳說中的屎屁尿愛情片。不管是戀愛多年感情穩定卻沒打算結婚的大齡情侶,年紀相差一輪生肖的姐弟情侶,還是婚前磨合的預備夫妻,同居這件事都讓他們發現了戀愛的新天地:浪漫是什麼,可以吃嗎?把臉紅心跳,柔情蜜意,浪漫幻想通通留給約會吧,同居跟它們沒什麼關係。這是向彼此展示原始狀態的時刻,是最輕鬆最不緊張的氛圍。
  • 憋的屎尿屁,不及時排出垃圾。有什麼危害?
    被你憋回去的屁,其實就是沒有排出這些氣體,有一部分會知難而退,重新回到腸道內,在被腸道吸收後進入血液循環最終會經由肺部,進入呼吸系統最後通過口腔中排出,可能有口氣也跟經常憋屁有關;另外一部分的屁就會躍躍欲試,最終還是會被順利的從肛門排出,這也就是為什麼有的時候及時憋也憋不住的原因。
  • 最目瞪口呆場面,屎尿屁喜劇的巔峰《熱帶驚雷》
    BEN STILL是個過氣動作明星,很努力,試圖真正表演,但只有第三世界的毒販子們喜歡他的表演;JACK BLACK有毒癮,之前拍的片都是屎尿屁的片,觀眾們喜歡他的「屁表演」,連毒販也嘲笑他;小羅伯特·唐尼則因為入戲太深連自己是誰都不知道,身為一個澳大利亞人卻滿口黑人俚語,他自己都說:「 I'm a dude play a dude(who)disguise another dude!」
  • 「把屎把尿」引發4種不良後果,看完再也不想給孩子把了
    原創 李昕 丁香媽媽天氣越來越熱,給寶寶「把屎把尿」的呼聲也越來越大:紙尿褲太熱了,把屎把尿對寶寶發育好。早點把屎把尿,就能早點學會自己上廁所。做媽媽別太懶,該把還得把。
  • 那些年被我們憋住的「屎、尿、屁」都去哪了,看完還敢再憋嗎?
    「 這是一篇有味道的文章~」 每個人每天的頭等大事,歸「屎尿屁」莫屬了吧!但是有些時候,並不能隨意「排放」,比如一堆人聚眾聊天時的屁、睡懶覺不想起床時的尿、乘長途大巴時的便便...... 人生十有八九要憋,那這些憋進去的「屎尿屁」去了哪裡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