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廁訓練繪本推薦——寶寶最愛看的「屎尿屁」系列

2020-12-28 新手爸媽的育兒秘籍

上次跟大家分享了如何對寶寶進行如廁訓練,其中也提到了進行如廁訓練所需準備的一些材料,比如:如廁訓練褲、小馬桶、有關如廁訓練的繪本、圖畫、遊戲等。

這裡補充一下不同階段,寶寶如廁褲子該怎麼選,大概包括4個階段:

0-1歲建議使用紙尿褲。1-2歲建議使用拉拉褲。建議在如廁訓練期間使用訓練褲。如廁訓練後期可使用小內褲。那今天呢想跟大家分享一下有關如廁訓練的繪本推薦——「屎尿屁」。為什麼說這是孩子這個時期最愛看的繪本呢?著名的心理學家弗洛伊德給了我們答案:

弗洛伊德在研究人的性心理發展中,將個體的生長發展分為五個時期,分別是口唇期、肛門期、生殖器期、潛伏期和生殖期,其中1-3歲的寶寶處於肛門期,3-5歲處於生殖器期,所以處於這個時期的寶寶會對屎尿屁產生濃烈的興趣。因為孩子會通過肛門控制排洩產生成就感,同時在排洩過程中也會得到快樂和滿足,這就是為什麼很多孩子喜歡憋大小便的原因。

關於「屎尿屁」的繪本有很多,大概分為四類,下面簡單和大家介紹一下:

1.科學啟蒙——為什麼會有屎尿屁呢?

這類繪本是讓孩子了解為什麼我們會有大小便,大小便和健康有什麼樣的關係,以及怎樣才能生產出健康的大小便。

《Toot》是一本完全不帶任何說教色彩的介紹放屁的各種場合和放屁的各種形式的低幼繪本。

《我是便便超人》和《拉便便真舒服》這兩本書主要介紹便便的形成以及如何拉出健康的便便。

《噗!放屁了》這本書主要講了放屁是如何形成的以及為什麼會有各種氣味的屁。

《上廁所》主要介紹了屎尿屁方式的演變歷史,可以看作是古人生活的微百科。

《呀!屁股》這是一本非常搞笑有趣的科普繪本,書中介紹了全世界不同的屁股種類、顏色;與屁股有關的禮儀;與屁股相關的生理衛生知識;屁股在世界各地的不同叫法;甚至設想了人沒有屁股的可怕情境。

《有味道的書》和《我們一起聊大便》這兩本書適合更大一點的孩子,更偏向於屎尿屁的科普。

2.行為引導——如何正確地如廁

這類繪本有介紹拉粑粑的具體步驟,以及女寶寶如廁的注意事項,可以幫助寶寶正確的了解如廁的流程。

3.認知擴展——其他動物的便便長啥樣?

通過故事拓展,讓孩子了解其他動物便便的樣子,滿足孩子對「屎尿屁」的好奇和探索。

4.情緒安撫——尿床犯錯了也沒關係

讓寶寶知道尿床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避免寶寶因尿床而產生自卑心理。

其實孩子喜歡屎尿屁是生理發展的需求,也是孩子探索生命奧秘的一種樂趣,面對孩子的好奇心,父母應坦然地讓孩子去解密!

相關焦點

  • 把屎把尿=如廁訓練?多大可以把屎把尿?伊媽有話說!
    ※多大可以把屎把尿?把屎把尿=如廁訓練?今天我們就來聊聊把屎把尿的問題!【把屎把尿有哪些危害?】把屎把尿給寶寶形成了條件反射,並不是自身感知到尿意和便意。還會影響膀胱儲存尿液的功能,憋不住尿,憋尿能力弱。不要以為寶寶大小便都是天生會的行為,寶寶也是需要學習的,基本到2~3歲時尿道括約肌和肛門括約肌才會發育成熟,這是控制便尿的基礎。過早把屎把尿會引起肛門的括約肌鬆弛。造成寶寶脫肛或肛裂。
  • 把屎把尿害處多,寶寶什麼時候如廁訓練,他自己說了算
    給孩子把屎把尿的危害當家長給寶寶把屎把尿的時候,寶寶大多是比較牴觸的,他會不斷掙扎,胯關節很可能由此受損傷;寶寶的括約肌組織大約需要到三歲左右才能發育成熟,過早給寶寶把屎把尿,可能會導致寶寶括約肌受影響,失去控制大小便的能力,嚴重的甚至會出現肛腸疾病;
  • 把屎把尿影響大,如何訓練寶寶自主如廁能力 包含我給孩子訓練的全...
    把屎把尿可能影響孩子脊柱、髖關節發育,容易脫肛、肛裂等,總之壞處多多,在這裡就不再提了。 既然不能把屎把尿,那孩子什麼時候能脫掉紙尿褲呢?什麼時候能進行如廁訓練呢?又該如何進行呢?女兒所讀的如廁訓練相關繪本包括:小熊寶寶繪本系列《尿床了》、《拉》,還有《A Potty for me》。 讀《拉》,讓孩子知道小朋友們都去廁所拉粑粑,讀《尿床了》,讓孩子知道原來小朋友們都會尿床。
  • 把屎把尿危害大!如廁訓練黃金期,脫掉紙尿褲,這幾招就夠
    「怕孩子尿褲子你直接給他把屎把尿不就得了,多省心!」 來,給大家看看我這個專業「網絡ETC」的完美回覆: 把屎把尿危害大 把屎把尿既不利於寶寶脊椎和髖關節發育,也可能導致脊柱側彎、駝背等情況,還容易造成尿道、肛門括約肌的損傷,引發痔瘡和脫肛。
  • 寶寶總把「屎屁尿」掛在嘴邊,怎麼辦?
    這兩個是他們幼兒園老師會問小朋友要不要去廁所時用的,之所以沒有直接說「屎尿」,估計是老師沒直接說過「屎(shit)」之類直白的詞語。他還很喜歡把這種屎屁尿的語言帶入兒歌中,比如他會唱「阿門阿前一個大臭屁,阿嫩阿嫩在poop」,有時候和他看書的時候,問它圖片是什麼,他也會一邊說屎屁尿一邊自己哈哈大笑。
  • 把屎把尿危害大!如廁訓練黃金期,脫掉紙尿褲,這幾招就夠啦
    今天就來跟大家一一講講,為什麼不提倡給孩子把尿把便,以及正確的如廁訓練該怎麼做?為什麼不要把屎把尿?給寶寶把屎把尿,無非就是想「控制」寶寶的大小便,但這樣做的後果就是:不僅會給孩子的身體造成危害,對孩子的心理也會造成危害。尤其是1歲內的小齡寶寶。
  • 寶寶如廁訓練幾歲開始最好?
    孩子學得快慢取決於家長 有一種說法是女孩學的要比男孩快,這種說法其實是不準確的,寶寶學得快慢其實取決於家長。 因為一般情況都是媽媽訓練孩子如廁,孩子在愛模仿的階段,女孩當然模仿媽媽的動作更容易,所以看起來女孩比男孩學得快。
  • 別再給寶寶把屎把尿了,當寶寶會做這個動作,就可以教寶寶如廁了
    不少媽媽喜歡給寶寶使用紙尿褲,乾淨清爽的紙尿褲讓寶寶更舒適。不過家中有老人的則建議從小給寶寶把屎把尿,這種想法會讓媽媽和婆婆見產生分歧,甚至發生矛盾。把屎把尿對寶寶有危害嗎?在照顧寶寶時,老人會對寶寶進行把屎把尿,一般有兩種情況:一種是順勢把尿,一種則是刻意的去把尿。1、順勢把尿,這種情況是在寶寶在有排便意向時,老人會順勢給寶寶進行把屎把尿。2、刻意把尿,這種情況是寶寶並有沒排便意向,老人則強行給寶寶進行把屎把尿。
  • 把屎把尿比穿紙尿褲好?你這是在「深度坑娃」!
    相信大家小時候經常會聽見媽媽們說過這麼一句話:「你還不是我一把屎一把尿拉扯大的。」在以前生活水平比較差的時候,父母帶孩子都是把屎把尿。所謂把屎把尿就是大人蹲坐著,雙手端起寶寶的大腿,還一直發出「噓噓」"嗯嗯"的聲音引導鼓勵寶寶尿尿和排便…...
  • 把屎把尿的危害有多大?真的像傳言裡那麼可怕嗎?
    所以真的是我們妖魔化把屎把尿這件事了嗎? 在我們談到一件事的危害程度的時候,首先我們要看前提條件,慄子媽接下來說到的不良影響都是建立在三個條件上的:把屎把尿時間過長、頻率過高和我們在把屎把尿這個動作時完全靠我們自己的預判來做。
  • 不讓給寶寶把屎把尿,難不成要一直穿著紙尿褲?
    有一句老話,大家都聽過——我是一把屎一把尿把你帶大的啊!老人家習慣寶寶到了一定年齡就開始把屎把尿,美其名曰「訓練上廁所」,殊不知寶寶睡得好好的被拎起來「被迫」尿尿完全不會感謝你的「一把屎一把尿帶大自己」!
  • 寶寶多大可以把屎把尿
    不建議給寶寶把屎把尿,任何時候都不建議,因為對寶寶來說危害很大。1、導致憋尿反射不足或者缺失①把屎把尿會剝奪孩子的排尿自主權,模式化的排便,不僅會給家長帶來許多不必要的麻煩,更會給孩子施加心理壓力,造成傷害。傳統的把尿,有時會使孩子髖骨損傷,或者遺留尿頻的毛病。
  • 這個月齡的寶寶不建議把屎把尿,不能訓練孩子,而且傷害很大!
    那麼寶寶到底應不應該把屎把尿呢?有的人說要把屎把尿,這樣可以訓練以後寶寶自主進行,否則都不知道便意了;還有的人說,不能把屎把尿,因為對於寶寶的傷害大,等寶寶到了一定的年紀階段,進行訓練,自然也就會了,這本來就是人體的本能反應,只是時間還沒有到而已。那麼把屎把尿到底會對寶寶有什麼影響呢?是不是一直都不能給寶寶把呢?
  • 寶寶什麼時候不用紙尿褲?如何進行如廁訓練,看這篇
    天氣冷了,很多媽媽都想著把寶寶的如廁訓練挪一挪,放到天氣溫熱舒適的春夏季節,生怕凍著孩子了。穿著較少確實能更好的幫寶寶掌握如廁技能,但如果寶寶已經做好如廁訓練的準備,在冬天只要把室內溫度調得足夠溫暖,也可以開始如廁訓練的。今天整理了一些知識點幫助大家幫助孩子順利進行如廁訓練。
  • 不要給寶寶過早把屎把尿
    說到給小寶寶把屎把尿,長輩都會覺得這是必須要做的啊,不給寶寶把屎把尿,那就家長太不負責了!在寶寶能自己控制排便排尿之前,強行把屎把尿對寶寶是毫無意義!大部分的長輩認為,早點開始給寶寶把屎把尿,會讓孩子形成規律尿尿和排便的習慣。實際上並非如此。把屎把尿,可能是剛好了寶寶的要尿的點上。起初寶寶的膀胱和腸道的肌肉的發育未完全,到1歲左右他們才開始知道和了解自己尿尿和拉屎的感覺。到一歲半到兩歲時,寶寶的控制排洩的肌肉會慢慢發育成熟。
  • 把屎把尿竟然危害寶寶腿型,你還敢給孩子這麼做!
    寶寶的吃喝拉撒都在大人的控制中,大人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健健康康長大。然而,「把屎把尿」引起了不少爭議。爺爺奶奶認為:孩子小,應該悉心呵護,「把屎把尿」是最基本的照顧,而且不用花冤枉錢。為什麼不提倡把屎把尿?如果您家也存在給寶寶把屎把尿的情況,趕緊停止,以免耽誤寶寶發育。原因看案例!醫生您好!我家寶寶5個月5天了,最近吃奶吃到一半就開始拉臭臭,照顧他的阿姨感覺到寶寶開始拉了就抱著他把屎,這種行為是不是不提倡呢?寶媽您好!
  • 給寶寶「把屎把尿」雖方便,但四種危害不可忽視,家長三思而後行
    文|媛媽育兒日記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和分享夏天到了,關於穿紙尿褲還是開襠褲、把屎把尿還是如廁訓練的爭論,又進入到了白熱化的階段。的確,把屎把尿是老傳統了,我們之中的大部分人都是這麼過來的。但就像魯迅所說的那樣,「從來如此,便對麼?」
  • 2歲寶寶如廁訓練,先把馬桶選對!再配合8個如廁原則更有效果
    導語:很多家長比較著急,可能寶寶一歲會走路的時候,就開始把屎把尿,訓練寶寶如廁。有的時候急於求成,反而達不到想要的效果。如果了解寶寶的成長規律,家長才不會著急。一歲的寶寶太小,膀胱發育和神經系統發育還沒有成熟,從生理上來說還不具備自主控制排便的能力。而寶寶到了兩歲左右才開始自主控制排便,這個時候在訓練寶寶的如廁意識效果會更好。
  • 不把便不把尿,一組漫畫教媽媽排便訓練
    後來想明白了,屎尿屁的事有什麼可比的,只要遵從每個孩子的不同天性,早晚能練就一個強大的膀胱。1、觀察寶寶是否準備好訓練寶寶上廁所,沒有確定且完美的時間界定。一般情況下,可以選擇括約肌發育好的18-24個月的時候進行鍛鍊。許多外國父母會在寶寶2歲半到3歲之間,等他們的膀胱和直腸系統更完善的時候再進行訓練。
  • 孩子為什麼鍾情「屎尿屁」,答案太意外了
    「屎尿屁」—— 全世界孩子共同的惡趣味怎麼會這樣呢?以前一個好端端的天使寶寶,突然之間就變成一個滿嘴髒話的小惡魔?除此,我覺得看繪本是個非常好的方法,既然屎尿屁這麼有魅力,何不通過親子閱讀暢快地說一說,還能給孩子好好科普下關於「屎尿屁」的知識呢。